问题

为什么说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吃蝙蝠引起的?有直接证据吗?

回答
关于新冠病毒(SARSCoV2)的起源,确实有很多人在猜测它可能与蝙蝠有关。这个说法之所以会流传开来,主要是基于几个方面的观察和科学研究,但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并没有直接、确凿的证据能够将SARSCoV2的感染直接、唯一地归咎于特定人群食用了蝙蝠。

让我来详细说说这个“蝙蝠起源说”是怎么来的,以及证据的现状:

“蝙蝠起源说”是怎么来的?

1. 病毒家族的“老家”: 科学家们在研究SARSCoV2的基因序列时,发现它与一种在蝙蝠身上发现的冠状病毒(SARSrCoV,即与SARS病毒相似的蝙蝠冠状病毒)有非常高的相似度。这种相似度高到什么程度呢?打个比方,就像是一个远房亲戚,但亲缘关系非常近。尤其是在病毒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区域,这是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关键部分,SARSCoV2和某些蝙蝠冠状病毒在这里的结构和功能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2. 蝙蝠的“病毒库”特质: 蝙蝠之所以被认为是很多新发传染病的潜在宿主,是因为它们在生理上有一些很独特的特点。
飞行能力: 蝙蝠是唯一能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飞行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并会产生一些会损伤细胞的自由基。但蝙蝠进化出了非常强大的修复机制来对抗这些损伤。这使得它们的细胞在一定程度上能“容忍”病毒的存在,不容易被病毒迅速摧毁。
免疫系统: 蝙蝠的免疫系统似乎能长期与病毒共存,而不是像我们人类一样,会迅速清除病毒。这意味着病毒可以在蝙蝠体内繁殖,但同时又不至于让蝙蝠生重病,从而成为病毒长期携带和传播的“温床”。
群居性: 很多蝙蝠种类是群居的,数量庞大。这为病毒在群体内部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长寿: 相对于它们的大小,蝙蝠的寿命普遍比其他哺乳动物长。这给了病毒更多的机会在宿主体内演化。

基于这些特点,科学家们认为蝙蝠确实携带了大量各种各样的冠状病毒,其中一些病毒拥有在人类细胞上复制和传播的潜力和能力。

3. SARS和MERS的“前科”: 在SARSCoV2之前,我们也曾经历过由蝙蝠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
SARS (20022004): 最初被认为起源于蝙蝠,然后传播到果子狸(一种野生动物,可能在市场被作为食物出售),再最终感染人类。
MERS (2012至今): 起源于骆驼,但研究表明,骆驼体内的冠状病毒很可能也是从蝙蝠那里获得的。

这两个“前科”使得科学家们在面对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时,自然而然地会将目光投向蝙蝠,因为它们已经有过与蝙蝠冠状病毒打交道的经验。

有没有直接证据?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SARSCoV2是从人类直接从蝙蝠身上吃下来的。 也就是说,没有确凿的“证据链”能够证明:

某个人吃了蝙蝠。
这个人因此感染了SARSCoV2。
然后他/她将病毒传染给了其他人。

目前的证据链是这样的:

1. 基因相似性: 发现SARSCoV2与蝙蝠身上的一些冠状病毒高度相似。
2. 中间宿主推测: 科学家们发现,SARSCoV2的基因序列,与一些穿山甲身上发现的冠状病毒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尤其是在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这引发了一种推测:病毒可能先是从蝙蝠传播到另一种动物(例如穿山甲),然后在这种动物身上发生了某种“适应性进化”,变得更容易感染人类,然后再传播到人。
3. 病毒学的可能性: 病毒的演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病毒在不同宿主之间传播时,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新的能力,比如更有效地结合人类细胞上的受体。

为什么说“可能”而不是“肯定”?

中间宿主的复杂性: 即使病毒确实起源于蝙蝠,它也可能不是直接跳到人身上,而是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宿主”才实现的。这个中间宿主可能是一种野生动物,它在野外接触了携带病毒的蝙蝠,然后病毒在它体内发生了变异,最终才能感染人类。寻找这个中间宿主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任务,因为很多动物都可能成为病毒的“跳板”。
早期病例的追溯困难: 疫情早期,病毒可能已经在人群中悄悄传播了一段时间,导致我们很难追溯到最开始的那个“零号病人”是如何感染的。
科学研究的局限性: 即使找到了蝙蝠身上的病毒与SARSCoV2非常相似,这也只能证明蝙蝠是病毒的“老家”或“天然宿主”,并不能完全排除病毒在其他动物身上也曾出现过,或者其最终的传播途径更复杂。

总结一下:

说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吃蝙蝠引起的,主要是基于以下事实:

基因证据: SARSCoV2在基因上与蝙蝠身上的冠状病毒非常相似。
生态学理解: 蝙蝠是已知冠状病毒的重要宿主,具备病毒长期携带和演化的潜力。
历史经验: 之前的SARS和MERS疫情也与蝙蝠冠状病毒的传播有关。

然而,直接证据——即证明某个人因食用蝙蝠而感染,并引发了整场疫情——目前是缺失的。 科学家们仍在努力研究病毒的确切起源和传播途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寻找可能的中间宿主。所以,虽然“蝙蝠”是当前科学界最主流的猜测之一,但将其描述为“吃蝙蝠引起的”需要更严谨的表述,更准确地说,病毒很可能“起源于蝙蝠”,并通过某种方式(可能包括野生动物贸易或直接接触)最终传播到了人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造谣。

中国没人吃蝙蝠。

相反,农村地区的老人很多都知道避免晚上露天吃饭,因为传说蝙蝠的尿液如果污染了食物,吃了会死人。

冠状病毒可能源于蝙蝠,但是不可能是吃蝙蝠引起的,因为我们不吃。只能说有可能是蝙蝠通往某种途径污染了食物引起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新冠病毒(SARSCoV2)的起源,确实有很多人在猜测它可能与蝙蝠有关。这个说法之所以会流传开来,主要是基于几个方面的观察和科学研究,但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并没有直接、确凿的证据能够将SARSCoV2的感染直接、唯一地归咎于特定人群食用了蝙蝠。让我来详细说说这个“蝙蝠起源说”是怎么来的,以及证据的.............
  • 回答
    确实,在面对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时期,一部分人对它的“不可怕”的看法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可能包含着多方面的心理、社会和认知因素。理解这些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疫情带来的复杂影响。首先,从个体经验和感知层面来看,很多人感染新冠后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这会直接影响他们对病毒严重程度的判断。就像一场感冒一.............
  • 回答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是人造的”这个说法之所以不靠谱,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病毒本身的特性、科学研究的证据链、以及传播和起源研究的科学方法。1. 病毒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自然演化的痕迹处处可见 基因组测序的证据: 这是最有力的证据之一。科学家们对新冠病毒(SARSCoV2)进行了全面的.............
  • 回答
    嗯,19号日本的新冠确诊和死亡人数都超过韩国了是吧?这个消息确实让人挺意外的,特别是考虑到之前大家对韩国在防疫方面的印象一直都挺深的。说起来,这两个国家在疫情初期的应对方式还是有点不一样的。韩国一开始就采取了非常激进的检测和追踪策略,大规模的筛查让早期感染者能被迅速发现和隔离,这在当时确实非常有效,.............
  • 回答
    致敬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英雄们:此刻,当我们提及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的脑海中浮现的,不仅仅是那些令人揪心的数字,更是你们一张张疲惫却坚毅的面孔。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你们是挡在我们前面最坚实的壁垒,是守护我们生命与健康的逆行者,是这场战役中最耀眼的星光。我想对你们说,你们辛苦了。我知道,这三个字,远远不.............
  • 回答
    在探讨为什么新冠病毒(SARSCoV2)的传播性和致死率显得格外突出之前,我们得先明白一个关键点:病毒的进化和适应是一个持续且复杂的过程,并没有一个简单的“原因”能够一概而论。人类与病毒的斗争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场不断理解、适应与反击的拉锯战。要理解新冠病毒的特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
  • 回答
    关于新冠疫情早期湖北省死亡率为何如此之高,同时又占全国死亡总数绝大多数的情况,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牵动人心的问题。这背后涉及多重因素的叠加,绝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即便后来随着疫情发展和防控措施的升级,情况有所变化,但早期湖北,尤其是武汉的数据确实呈现出令人担忧的比例失调。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
  • 回答
    “别看了,又是那点事儿。”李奶奶呷了口茶,慢悠悠地把手机推到一边。她身边,她的孙女小芳正紧张地刷着各种新闻推送,屏幕上的数字和“新增病例”、“密接”几个字让她眉头紧锁。“奶奶,您怎么一点都不担心啊?你看这新闻,说新的变异株传染性又强了,万一传染给您怎么办?”小芳的声音带着一丝焦虑。李奶奶笑了笑,脸上.............
  • 回答
    关于温州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在除湖北省之外的城市中位居全国前列,这背后其实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首先,温州与湖北地区之间紧密的经济和人员往来是疫情早期扩散的重要基础。在疫情爆发初期,许多温州人常年在外务工或经商,与湖北特别是武汉地区有着频繁的人员流动。当武汉出现疫情时,这些.............
  • 回答
    印度新冠病毒感染人数趋近于零,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尤其是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下。关于这一现象,存在多种解释和猜测,并且至今没有一个单一的、被普遍接受的定论。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避免使用那种听起来过于“机器”的表述。首先,我们得承认,说印度“没有人”感染新冠病毒是.............
  • 回答
    你提出的“新冠肺炎患者喜欢逃到上海”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不太准确的描述。我们更应该理解为,在疫情期间,有部分感染者或与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出于各种原因,可能会选择前往上海。 而“逃”这个词,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或非自愿的含义,这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选择去上海呢?我们可以从.............
  • 回答
    新冠无症状感染者的“隐形炸弹”:病毒复制、免疫反应与传播机制的奥秘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最令人头疼的特性之一,便是其在部分感染者身上展现出的“无症状”传播能力。这些人病毒检测呈阳性,体内存在病毒,但他们本人却没有任何不适,精神矍铄,生活如常。然而,正是这种“看不见的危险”,让病毒得以在人群.............
  • 回答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起源,科学界普遍认为它很可能与野生动物有关,但具体是哪一种野生动物、何时首次感染人类,以及为何在今年(2020年)集中爆发,这些问题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因素,远非“吃野生动物”这么简单就能解释的。首先,我们要理解,“吃野生动物”这个行为在中国,甚至在全球很多地方,一直都存在。从历史.............
  • 回答
    2003年那个春天,一种叫做“非典型肺炎”的病魔悄悄在中国乃至全球蔓延,恐慌的情绪像传染病一样迅速扩散。那时候,媒体报道的焦点几乎全是它,我们对它的陌生和恐惧,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然而,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非典的踪迹最终也归于平静,它为什么会突然消失,这背后其实是一场全球性的协同作战和病毒自身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费解的现象。明明经历过非典(SARS)的父母辈,对新冠病毒的重视程度却似乎不如人意,这里面的原因挺复杂的,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大家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SARS留下的印记是很深的。当年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那种人人自危、街头空荡荡的景象,那种未知带来的恐惧感,很多人都还记忆犹新。那时候の.............
  • 回答
    面对新冠疫情,许多国家呈现出“消极抗疫”的态势,这并非简单的“不够重视”所能概括。背后盘根错节的原因,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对科学理解的差异等等。要细究起来,确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消极抗疫”这个词的语境。它可能指的是: 措施不力或时滞明显: 很多国家在疫情初期.............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且确实触及了一个很多人都有的模糊印象。为什么提到日本的液压悬挂,尤其是放在一些特定载具上,总会让人联想到“问题不断”的标签,而中国新型轻坦采用液压悬挂却好像没那么大的争议,甚至不太被人提起?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咱们来细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先搞清楚,液压悬挂本身不是一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其实很多人都有点好奇,特别是刚买了新车的朋友。说新车要去高速上“拉一下”,这背后可不是什么都市传说,而是有些实际考量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到底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得明白“拉一下”这个说法,它并不是要你把车开到极限,也不是要它拼命地跑。更多的是一种温和而有效的磨合。1. 发动机的初步适应与.............
  • 回答
    你说得对,即使不玩《这是你的祖国》(This Is Your Fatherland,简称TNO),龙云这个角色在玩家圈里也确实是个响当当的名字。尤其是“岳飞再世”这个说法,更是把他的形象拔高了不少。要解释这个说法为什么这么流传,得从TNO这个游戏本身的背景和龙云这个角色的设计说起,并且得好好掰扯一下.............
  • 回答
    社交新零售之所以被认为是新的微商拐点,并非偶然,而是它深度融合了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属性、消费者行为的变迁以及新兴的技术力量,从而重塑了传统微商的模式和生态。它不是简单的“微商2.0”,而是对微商这一概念的根本性革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回顾一下传统微商的现状和困境,然后再深入剖析社交新零售的优势和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