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期货交易是反人性的?

回答
期货交易之所以被称为“反人性”,是因为它要求参与者克服许多根深蒂固的心理倾向,并拥抱那些与我们天性相悖的特质。这并非是说期货交易本身不好,而是说在执行层面,它是一个不断与自身欲望和恐惧搏斗的过程。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期货交易究竟是如何触及我们人性深处的敏感地带,并展现出其“反人性的”一面。

1. 贪婪与恐惧的恶性循环:

人性中最核心的两个驱动力,莫过于贪婪和恐惧。期货交易将它们放大到了极致,并形成了一个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

贪婪的诱惑: 期货以其高杠杆特性,意味着小额的资金可以撬动巨大的市场价值。这使得一夜暴富的可能性看起来触手可及。当市场朝着有利方向移动时,利润会滚雪球般增长,这种快速膨胀的财富感极易点燃人们内心的贪婪。我们渴望抓住每一个上涨的机会,不愿错过任何可能带来的巨额回报,从而促使我们不断加仓、延长持仓时间。
恐惧的枷锁: 然而,高杠杆的双刃剑也意味着潜在的亏损同样会被放大。一旦市场风向逆转,快速而剧烈的下跌足以让新手乃至经验丰富的交易者心生恐惧。对损失的恐惧,会让我们急于平仓止损,哪怕市场可能只是短暂的回调。但同时,对错过上涨机会的贪婪,又会让我们在价格即将跌破止损点时犹豫不决,祈祷市场能够奇迹般地反转。这种贪婪与恐惧交织在一起,导致我们在操作上变得犹豫不决、情绪化,最终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反人性的表现: 正常情况下,人们会希望规避风险,倾向于保守。但在期货市场,为了追求那高额的回报,我们不得不主动拥抱风险,甚至可以说是在“玩火”。而当风险真正来临时,我们又会因为恐惧而失去理性,做出与初衷背道而驰的行为。

2. 确定性偏误与概率思维的冲突:

人类大脑倾向于寻找确定性,喜欢清晰的因果关系。我们更愿意相信“如果我做了A,就一定会得到B”这样的逻辑。然而,期货市场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地方,它的运行逻辑是基于概率,而非绝对的确定。

对“未来”的预测与失控: 期货交易的核心在于对未来价格的预测。我们试图通过分析图表、研究基本面来“预测”价格会涨还是会跌。但现实是,没有任何人能够百分之百确定未来。即使是最有经验的分析师,也只能给出概率性的判断。
“我应该”与“实际发生”的落差: 当我们基于充分的研究,认为价格“应该”上涨时,但市场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这种“应该”与“实际发生”的巨大落差,会极大地打击我们的自信心,让我们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我们不习惯于自己“理性”的判断被市场“不理性”地否定。

反人性的表现: 我们潜意识里渴望掌控一切,对无法预测和掌控的事情感到不安。期货交易恰恰剥夺了这种掌控感,迫使我们接受“市场是不可预测的”这一残酷现实,并学会基于概率进行决策。这与我们追求确定性、控制感的天性是相悖的。

3. 期望效用的背离:

根据经济学中的期望效用理论,人们在面对风险时,会根据可能的收益和损失以及它们发生的概率来做出决策,以最大化其效用。然而,在期货交易中,人们的行为往往不完全符合这一理论。

“赌徒谬误”: 许多交易者会陷入“赌徒谬误”,即认为如果某个事件在连续发生几次后,下一次发生的概率会增加(例如,连续下跌后,一定会上涨)。这种想法完全忽略了市场事件的独立性。
“沉没成本效应”: 当我们在一笔交易中亏损后,往往会不自觉地想“再等等看”,或者“加倍下注”,希望能把亏损捞回来。这其实是将已经付出的、无法挽回的沉没成本,当作继续投入的依据,而不是根据当前的 market conditions 来决策。
“过度交易”: 即使是亏损的交易,也会让一些交易者感到不甘心,从而频繁地进行交易,试图通过“量”来弥补“质”。这种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

反人性的表现: 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会因为已经付出的努力或金钱而做出非理性的选择(例如,明明不喜欢这部电影,但因为已经买票了就坚持看完)。期货交易将这种“不理性”的决策放大,并直接导致财务损失,迫使我们必须超越这种情感羁绊,以理性的、基于概率的思维来指导操作。

4. 情绪的起伏与纪律的考验:

期货交易是一个高度依赖情绪管理的领域。市场的每一次波动,都可能引发我们的喜悦、兴奋、焦虑、沮丧甚至绝望。

获利时的冲动: 当我们盈利时,容易感到兴奋和自满,可能因此放松警惕,做出冒进的操作,例如,忽略止损位,或者大幅增加仓位。
亏损时的沮丧: 当我们亏损时,容易感到沮丧和愤怒,可能会失去理性,进行报复性交易,试图快速回本,但这往往会带来更大的亏损。
错失机会的懊悔: 看着市场朝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大幅波动,而自己却因为犹豫或止损而错失了盈利机会,这种懊悔感也会让人难以承受。

反人性的表现: 人类本能地会想要逃避痛苦和追逐快乐。在期货市场,痛苦(亏损)和快乐(盈利)都来得如此迅速和剧烈。要在这个市场生存,就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交易纪律,并将情绪完全隔离在交易决策之外。这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喜不乱,忧不乱”,一种近乎“无我”的状态。

总结来说,期货交易的“反人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拥抱风险而非规避风险: 正常人趋向风险规避,但期货交易要求你主动管理和承担被放大的风险。
接受不确定性而非追求确定性: 你需要学会与概率共舞,而不是依赖于你对未来的“确定”判断。
理性决策而非情绪驱动: 市场的剧烈波动会不断挑战你的情绪底线,你必须学会将情绪置于理性的指挥棒之下。
放下过去的交易(沉没成本)和未来的幻想(贪婪),只关注当下: 每一笔交易都是独立的,过度的回忆或幻想都会阻碍你做出最优决策。
承受亏损并止损,而不是试图“捞回”: 这是最难的,因为我们本能地抗拒“失去”。

因此,期货交易不仅仅是金融知识和分析技巧的比拼,更是一场严酷的自我心理训练。它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人性中最脆弱、最容易犯错的部分,迫使我们去认识、去改变、去超越,从而在市场的洪流中寻得一丝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是一种持续不断地与自己内在弱点进行的搏斗,而最终的胜利,往往属于那些能够将“反人性”的特质内化为自身交易哲学的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反个毛的人性。说反人性的是因为没看懂,看懂了就不反了。一件事情,中间过程来龙去脉一大串,如果直接说答案,别人又不懂中间过程,反而会认为你脑子有问题。比如说,交易要做长线,要顺势持仓。很多人说做不到,反人性,期货太难做了,不是人做的。麻烦回去看一下历史行情,80%的涨幅跌幅,都是在大行情中完成的,不做大行情哪有搞头。而要做大行情,必然就要持仓一两个月。就跟种庄稼一样,发芽,抽条,开花,结果,成熟,采摘,有它自己的生长过程。谁听说农民把刚发芽的麦子割了,然后说:后事难料,落袋为安,小富即安,滚动操作。先割两把麦苗回去炒盘菜,万一明天下冰雹全砸没了呢!!割完后天看情况再种。哪个农民像这样种地,神经病吧。而说到顺势,顺势就是顺着趋势走,什么是趋势,就是一直涨一直跌,就是趋势。一直涨就是大家都抢着买,大家都抢着买,为什么不买,外面吃东西都找人多的店嘛。很简单的道理嘛。为什么反人性,因为没看懂,因为阅历不够,因为想的不深。多想想就对了。还有多跟做得好的人接触,或者找找他们的资料,仔细学学。看着人家种出金黄色的麦子,自己眼馋,自然不会去割青苗了。还是见识问题。就跟初中辍学打工一样,没有榜样的力量。身旁有学业有成的例子,自然就会跟人家学了。人性的这东西是可以变的。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按照纯粹的人性来说,都是在反人性。按照真正的人性,及时行乐,过一天算一天,我们还在树上荡秋千。正是延迟满足能力,才让我们从一般动物发展成高级动物。为什么到期货就不行了呢?能行的,试一试,谁试谁知道。手机打,没排版,随口说,凑活看,见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期货交易之所以被称为“反人性”,是因为它要求参与者克服许多根深蒂固的心理倾向,并拥抱那些与我们天性相悖的特质。这并非是说期货交易本身不好,而是说在执行层面,它是一个不断与自身欲望和恐惧搏斗的过程。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期货交易究竟是如何触及我们人性深处的敏感地带,并展现出其“反人性的”一面。1. 贪婪.............
  • 回答
    期货交易的“盈亏同源”是一个核心概念,初听上去可能有点费解,但只要深入理解了它的逻辑,就能明白为什么了。简单来说,它揭示了期货交易中盈利和亏损的产生机制是紧密相连、根源一致的。咱们就从最根本的地方说起。期货是什么?首先,要理解盈亏同源,得先明白期货是什么。你可以把期货想象成一个关于未来某种商品(比如.............
  • 回答
    这句话“文官的衣服上绣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绣的是兽。披上了这身皮,我们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融合了历史、文化、隐喻和讽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服饰象征1. 古代官服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官服的纹饰(如禽鸟、兽类)是等级制度和身份象征的重要标志。 文官:常以“禽”为纹.............
  • 回答
    “自称迪士尼在逃公主”的现象在网络上出现后,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说法通常指一些女性在社交媒体、论坛或网络社区中自称是“迪士尼公主”,并可能涉及身份扮演、文化认同、心理需求等多重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可能内涵和背景: 一、文化符号的再诠释:迪士尼公主的象征意义1. 迪士尼公主的原始形象.............
  • 回答
    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它们在政治哲学、经济学和社会政策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析: 一、自由主义的定义与核心特征自由主义(Liberalism)是一种以个人自由、法治、民主和理性为价值基础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其核心在于保障个体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自由主义的.............
  • 回答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是一种深刻批判国家权力、追求个体自由与社会平等的政治哲学和实践运动。它并非主张“混乱”或“无序”,而是反对一切形式的强制性权威,尤其是国家对个人生活的控制。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解析这一复杂的思想体系: 一、核心定义与本质特征1. 对国家的彻底否定 无政府主义者认.............
  • 回答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这句话在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时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国家与政权(即朝廷)之间的区别,以及臣民对这两者的情感和责任的不同层面。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拆解其中的概念: 国家(Guó Jiā): 在古代,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国家的疆土、人民、文化、民族认同和长期的历史延续。它是根植.............
  • 回答
    理解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中提到的“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一论断,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这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含义:一、 背景:中等收入陷阱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定义: 中等收入.............
  • 回答
    郭主席对房地产的表述“不希望房地产剧烈波动”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这背后反映了他对中国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深切关切。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不剧烈波动”的具体含义等角度进行分析。一、 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首先,理解为什么房地产会引起如.............
  • 回答
    如何理解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 详细解读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英文原名:The Time Machine),由英国著名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 Wells)于1895年创作,是科幻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未来世界,更通过其深刻的社会寓言和哲学思考,.............
  • 回答
    尹建莉老师关于“延迟满足是鬼话,孩子要及时满足”的观点,确实在教育界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她的观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论断,以及她所强调的“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及其传统理解。传统理解的“延迟满足”: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
  • 回答
    理解外交部发言人陆慷的说法,即“《中英联合声明》作为一个历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解读:1. 历史文件的定义与性质: 历史文件是过去的产物: 陆慷的表述首先强调了《中英联合声明》的“历史文件”属性。这意味着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基于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两国关系背景下签署的.............
  • 回答
    杨振宁先生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他关于中美教育的评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理解他的话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包括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以及他观察到的中美教育体系的差异。一、 杨振宁先生评论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首先,要理解杨振宁先生的话,必须考虑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个人.............
  • 回答
    “中国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这个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情绪化和夸张色彩,但其核心要表达的是:中国凭借其独特的经济模式、庞大的市场规模、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不断进步的科技创新,对传统发达国家在经济和产业领域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粉碎”了它们原有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路径。为了详细理解这一说法,我们可.............
  • 回答
    “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这句话,最早出自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一位杰出的18世纪英国作家和评论家。这句话的含义深刻且复杂,通常被用来讽刺和批评那些打着爱国旗号,但实际上在追求个人利益、制造分裂或煽动仇恨的人。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字.............
  • 回答
    “Control is Dead”这句话的含义非常丰富且具有多层次的解读,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字面陈述,而是对当前社会、技术、政治、经济等领域中一种普遍的失控感、权力分散化、个体自主性增强以及传统权威式微的深刻反映。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一、 字面含义与引申含义: 字面含义: 最.............
  • 回答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这句话,乍一听可能有些功利甚至冷酷,但深入剖析,它揭示了一种关于成长、认知和处世态度的深刻变化。这句话并不是说成年人完全泯灭了道德感,而是强调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判断的侧重点会发生微妙而重要的转移。我们来详细地理解这句话的各个层面:一、 “小孩子才分对错”:儿童的认.............
  • 回答
    这句话以一种诗意且深刻的方式,阐述了科学与宗教(在此特指佛学)在追求真理和理解宇宙本质上可能存在的殊途同归。要理解它,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表象的理解:科学探索的艰难与佛学智慧的超前 科学探索的“爬山”隐喻: 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艰辛、充满挑战的过程。科学家们如同登山者,需要克服无数.............
  • 回答
    “Don't judge”(别评判)这句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准则,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要理解它,需要从多个层面去深入剖析。核心含义:停止对他人进行预设的、带有偏见的、负面判断。“评判”(judge)这个词在中文里可以有几种理解: 审判(legal cont.............
  • 回答
    这句话, "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这是伟大民族的标志",是一句富有争议且深刻的论断。要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字面含义、潜在的哲学思想、历史现实以及它可能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核心解读:反思与进步的动力从最核心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并非在鼓吹忘恩负义的行为本身是值得赞扬的,而是指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