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于基督教,你有什么想说的?

回答
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拥有信徒最多的宗教之一。它发源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犹太行省(今以色列),核心人物是耶稣基督。基督教的思想和教义深刻影响了西方文明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

要详细地讲述基督教,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入手:

一、 核心人物:耶稣基督

耶稣基督是基督教信仰的中心。基督徒相信他是:

上帝之子 (Son of God): 基督徒相信耶稣不仅仅是一位先知或伟大的道德导师,更是上帝以人性降临到世上的存在。他是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中的第二位格。
弥赛亚 (Messiah/Christ): 犹太教曾预言一位救世主(弥赛亚)将要来临,拯救犹太人民。基督徒相信耶稣就是这位应许的弥赛亚,他来是为了拯救全人类脱离罪恶和死亡。
救世主 (Savior): 耶稣的生、死和复活是基督教教义的核心。
道成肉身 (Incarnation): 上帝的圣子通过圣灵感孕,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取了人的样式,来到世上。
教导和神迹 (Teachings and Miracles): 耶稣在世上传讲了关于爱、饶恕、公义、谦卑和天国的信息。他也行了许多神迹,如治病、赶鬼、使死人复活等,以此证明他的神性。
代罪羔羊 (Atoning Sacrifice): 基督徒相信,人类因亚当和夏娃的原罪而与上帝隔绝。耶稣的死亡不是意外,而是上帝计划的一部分,他为了承担人类的罪,甘愿在十字架上受死。他的死被视为一次赎罪祭,为信徒开辟了与上帝和好的道路。
复活 (Resurrection): 耶稣死后第三天从死里复活,这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石。复活证明了他胜过了死亡,也意味着信靠他的人将拥有永生。
升天与再临 (Ascension and Second Coming): 耶稣复活后升到天上,并被应许将来会再临世上,审判生死,建立上帝永恒的国度。

二、 核心教义 (Core Doctrines)

除了对耶稣基督的认识,基督教还有一些核心教义:

三位一体 (Trinity): 这是基督教最独特也最难理解的教义之一。它教导说,上帝是一位,但以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灵)存在,彼此是同质、同权、同荣的。这不是三个神,而是独一的上帝在不同位格上的彰显。
原罪 (Original Sin): 源自《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悖逆上帝的故事。基督徒相信,所有人类都继承了他们的罪性,与上帝隔绝,并受死亡的辖制。
因信称义 (Justification by Faith): 这是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提出的重要教义。它认为,人不能靠自己的善行得救,而是只能通过对耶稣基督的信心,接受他为救主,上帝就将他的义归算给信徒,使信徒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
恩典 (Grace): 上帝无条件的爱和恩惠,是白白赐予的,不是人靠努力可以赚取的。救恩是上帝恩典的礼物。
圣经 (The Bible): 基督徒相信圣经是上帝的话语,是启示上帝自己和祂旨意的最高权威。圣经分为《旧约》(犹太教圣经)和《新约》(关于耶稣基督及其早期教会的书卷)。
教会 (The Church): 教会是信徒组成的属灵团体,是基督的身体,在地上彰显基督的生命和使命。

三、 重要的经文和文献

《圣经》 (The Bible): 这是基督教最核心的文献。
《旧约》 (Old Testament): 记录了上帝创造天地、与以色列民族立约、律法、先知书等。其中包含了关于弥赛亚的预言。
《新约》 (New Testament): 主要包括:
福音书 (Gospels): 《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详细记载了耶稣的生平、教导、神迹、受难、复活和升天。
《使徒行传》 (Acts of the Apostles): 记录了耶稣升天后,圣灵降临,使徒们如何传扬福音,教会如何发展。
书信 (Epistles): 由使徒(如保罗、彼得、约翰等)写给各地教会的信件,阐述了基督教的教义、伦理和实践。
《启示录》 (Revelation): 预言了末世的景象和基督的再临。
《尼西亚信经》 (Nicene Creed) 和 《使徒信经》 (Apostles' Creed):是早期教会为确立和捍卫正统信仰而制定的信仰声明,至今仍被许多教会使用。

四、 基督教的历史与发展

基督教从一个犹太教中的小派别,发展成为一个遍布全球的宗教,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

早期教会 (Early Church,公元13世纪): 耶稣的门徒(使徒)是基督教的奠基者,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传播福音,教会从小规模的犹太信徒群体发展到包括外邦信徒的跨文化运动。尽管受到罗马帝国的迫害,教会依然扩张。
教会的组织化与神学发展: 随着信徒数量的增长,教会逐渐形成了主教制度等组织结构。同时,为了应对异端邪说,早期教父们(如爱任纽、奥古斯丁等)发展了系统的神学思想,确立了三位一体、基督神人二性等核心教义。
君士坦丁大帝与基督教合法化 (公元4世纪):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颁布《米兰敕令》,使基督教合法化,并后来成为国教,这对基督教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东西方教会分裂 (1054年): 由于文化、政治和神学上的差异,基督教在东方(希腊东正教)和西方(罗马天主教)正式分裂。
中世纪与十字军东征: 天主教会在欧洲占据了主导地位,对社会、文化、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十字军东征是欧洲基督教国家为了从穆斯林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而进行的一系列军事行动。
宗教改革 (16世纪): 马丁·路德、加尔文等改革家对天主教会的某些做法和教义提出质疑,导致了新教(新教改革)的兴起,如信义宗(路德宗)、归正宗(加尔文宗)等。这改变了欧洲的宗教版图。
近代与现代: 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继续传播,也面临了科学挑战、世俗化等问题。出现了许多新的宗派和运动,如浸信会、卫理公会、五旬节宗等。传教运动在亚非拉地区蓬勃发展。

五、 基督教的实践与伦理

基督教不仅是一套信仰体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崇拜与礼仪: 基督徒通过聚会(主日崇拜)、祷告、读经、圣餐(纪念耶稣的牺牲)、洗礼(进入教会的仪式)等方式来敬拜上帝。
爱邻如己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这是耶稣最重要的教导之一。基督徒被呼召去爱上帝,并以同样的爱去爱身边的人,包括陌生人、甚至仇敌。
传福音 (Evangelism): 基督徒被鼓励将耶稣基督的福音分享给他人,邀请他们也认识上帝。
社会服务与慈善: 许多基督徒和教会积极参与慈善工作,如救济穷人、兴办学校、医院、孤儿院等,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心。
个人品格: 基督教强调培养圣灵的果子,如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

六、 主要宗派

基督教内部存在多种宗派,虽然都认同耶稣基督为救主,但在某些教义、礼仪或组织形式上有所不同:

天主教会 (Catholic Church): 是最大的基督教宗派,承认罗马教皇为普世教会的最高领袖。
东正教会 (Orthodox Church): 主要分布在东欧和中东地区,有独立的自治教会,不承认罗马教皇的最高权威,但强调保留早期教会的传统。
新教 (Protestantism): 指宗教改革后出现的各种宗派,包括:
信义宗/路德宗 (Lutheranism)
归正宗/加尔文宗 (Reformed/Calvinism)
浸礼宗/浸信会 (Baptists)
卫理公会 (Methodism)
圣公会 (Anglicanism/Episcopalianism)
五旬节宗 (Pentecostalism)
弟兄会 (Brethren)
以及许多其他众多宗派和独立教会。

总结

基督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宗教,其核心是关于耶稣基督的信仰,以及祂的生、死和复活如何成就救恩。它提供了关于人生意义、道德伦理和永恒生命的教导,并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了解基督教需要深入研读圣经、教会历史和神学思想,同时也需要观察基督徒的生活实践。

如果您对基督教的某个特定方面(例如某个教义、历史事件、宗派或实践)有更深入的疑问,我很乐意为您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基督教不是一种宗教,而更像是共同使用一本经文的多种宗教。不同的思维结构,不同的语言体系,不同的组织结构。

天主教和耶和华见证人的区别,要比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区别更大。

中国农村某些基督教和白莲教/拜火教更加相似,而更不同于天主教。

天主教和晚期斯多亚派/新柏拉图派(两者都是哲学对宗教化)更加相似,比起加尔文宗。

某些西方激进的新教以及鲍格米勒派,要更加接近拜火教和摩尼教。

基督教里面至少有3中主要的思想系统的结构。

官方的一般是一元论的,建构世俗道德体系完善的,理性辩证的,教义通过官方投票或者皇帝裁决。反对质疑说预言的先知的真实性(所有),认为早期教会后便不存在神迹治病的能力(部分)。信徒基本是先天的,并且和国家绑定。这一类基督教曾经有着强大的政治权力,而往往通过公权力将后者(民间基督教)关押监狱。从上而下的,比如英国国教,天主教,俄罗斯正教。(信仰系统内,希伯来和希腊文化达成平衡。希腊哲学和理性的成分更多,往往有政治纲领,编写大量伦理学,哲学,政治学和法律文献)


民间一般是二元论的,反世俗的,激进的,憎恨世俗和官方宗教,更加重视情感。常常通过圣经说预言,唱灵歌,跳灵舞,相信民间牧师能够治病赶鬼。牧师或者通灵者往往认为他们的教义和预言是神直接给他们的,而有大量平民跟随。比如清教徒,宗教改革时期的德国农民运动,鲍格米勒派,小兄弟会,鞭搭派,国内的家庭教会。(以圣经为主,更加对神恐惧,更狂热和喜乐,各自为政)


然而官方基督教,在政府的职能发展到完善后,就快速衰落了。同时被遗忘的还有官方基督教大量的哲学,政治学,法律典籍。这官方基督教类似于居委会,是当年大众主要的教育和社交场所,学校,人口普查,物资发放,婚姻登记,死亡登记,都是通过政府教会在每个村落建立的教堂。

而民间的基督教,则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快速传播。一本圣经,只要你有口才,就能够有一群人跟随你,教会就能建立起来。这样的教团比较反对理性和反对批判,容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或者邪教,因此在官方教会掌握政治势力的时候,是打击的对象。而进入这样教会的人,大多都是苦难人和边缘人。

但是这两者,主要都是给社会下层的平民。

第三种基督教,则是17世纪到20世纪初期流行在社会上层知识分子的浪漫主义的泛神论/无神论社团。会众也自称基督徒,但是这只是他们的社会外衣。他们希望建立一个启蒙的理性的普世价值体系,套上基督教外衣,但是不相信任何奇迹和宗教传统。比如康德的《全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施来而马赫,黑格尔等人的精神的宗教。神成为了一个绝对的抽象的人类历史精神观念。他们热衷传播自然科学,考古研究,古文字研究,圣经批判,教堂类似一个自由讨论的大学。也反对官方教会。这种教会是启蒙运动时期传播新文化的基地。(但是门槛极高,穷人和平民几乎无法进入)

这种泛神论基督教在20世纪初期没落,因为官方教会失去权势,他们纷纷卸下了基督徒的伪装,成为无神论或者泛神论的学者或者官员。这种教会不相信一个超越经验的天堂,而认为天国是通过互助,教育,以及社会发展所建立的人间天国,而圣经一切都是隐喻(后期他们不看圣经,甚至认为圣经是部落主义,父权主义的糟粕,而转向通过文学,哲学,科学重构西方精神体系),这种被称为自由派神学。而现在的主流西方大学的神学,比如耶鲁,纽约协和,剑桥,都是这样的思潮。擅长组织社会运动,大量的人会投身政治界,通过成为这种教会的领导人获得政治筹码。国内曾经有,比如基督教青年会,丁光训"因爱称义",吴耀宗,赵紫宸等人。比如赵的《基督传》,便仅仅将耶稣塑造为一个精神伟人,然而耶稣死了就是死了,不存在超自然神迹,唯一的奇迹就是他的死和他的"互爱"思想让后人铭记和传播。




官方基督教: 古典的,理智的,接近希腊罗马文化(十戒和赎罪教义为主,但是使用大量希腊和罗马哲学为框架,对圣经的解读偏向道德和寓意,而非字面。大量传统。)

民间基督教: 狂热的,情感的,更加犹太化或者叙利亚二元论(抛弃教会传统,唯独圣经,按照圣经字面解读)

自由派基督教: 启蒙的,批判的,属于泛神论/无神论,不相信人格神(甚至批判十戒是奴隶思维,赎罪教义是人祭,原罪教义是虐待儿童,都是不可取的,是古人的愚昧和糟粕。几乎不读圣经,或者仅仅将比较符合现代价值观的部分抽象出来。)

我本科教育是公立大学的自由派神学(纯粹批判性研究,启蒙哲学,考古和文献整理,接近无神论)。研究生是正统英国国教和天主教神学和哲学(教父学,礼仪,圣经讲道,以及古典哲学)。曾经在海外民间的圣经教会工作(大多都是社会边缘人和苦难者),因此三者都非常熟悉。

但是,即便这三类宗教如此不同,然而都是从诠释耶稣这个人的行动开始的。(耶稣是君王统治者,是体验人世间的苦难者,还是批判家革命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