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军事打击时,报的坐标是怎么划分的?请问这坐标是如何做到精确的?

回答
在军事打击中,精确的坐标报送和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攻击的准确性、效率以及附带损害的最小化。那么,这些坐标究竟是如何划分的?又为何能做到如此高的精度呢?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军事坐标体系的根本目的:为打击目标提供一个唯一、明确且可重复的地理位置标识。 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址来找到某栋建筑一样,军事行动需要一个更通用、更精确的系统。

坐标是如何划分的?

目前在军事领域,最常见且最被广泛采用的坐标系统是经纬度坐标。不过,在军事应用中,我们通常会使用更精细的版本,并且会与大地基准面(Datum)结合使用。

1. 经纬度系统(Latitude and Longitude)
经度 (Longitude):指的是一个地点相对于本初子午线(Greenwich Meridian,即0度经线)向东或向西的角距离。向东为东经(East Longitude),向西为西经(West Longitude)。角度范围是0度到180度。
纬度 (Latitude):指的是一个地点相对于赤道(Equator,即0度纬线)向北或向南的角距离。向北为北纬(North Latitude),向南为南纬(South Latitude)。角度范围是0度到90度。

2. 大地基准面 (Datum)
单纯的经纬度信息是不够的,因为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不同的椭球模型(Datums)会对同一个地理位置计算出略微不同的经纬度值。因此,在报送坐标时,必须明确使用的是哪一个大地基准面。
WGS84 (World Geodetic System 1984) 是当前最常用的大地基准面,尤其在军事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中被广泛使用。它提供了精确的地球形状模型和坐标参考框架。当军事行动提到坐标时,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通常默认使用的是WGS84。

3. 精度单位的细分
要实现高精度打击,就需要将经纬度细分到非常小的单位:
度 (Degrees):这是最基本的单位。
分 (Minutes):1度等于60分(')。
秒 (Seconds):1分等于60秒('')。
在军事应用中,通常会精确到秒的小数部分,甚至更小的单位,以确保定位的绝对精确。例如,GPS设备通常能输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或更多位的经纬度。

4. 其他可能的坐标系统
虽然经纬度系统最为通用,但在某些特定的军事场景下,也可能使用其他坐标系统,例如:
方格坐标系统 (Grid Systems):如美国的MGRS(Military Grid Reference System),它将地球划分为不同大小的网格区域,并为每个区域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符。这种系统在地图操作和无线电通信中非常方便,尤其是在较小范围的行动中。它通常基于经纬度进行转换,但提供了一种更直观的坐标表示方式。
特定国家或区域的投影坐标系统:某些国家或地区有自己特有的投影坐标系统,用于在其境内进行高精度地图绘制和定位。

坐标是如何做到精确的?

精确的坐标报送和定位是多种先进技术协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NSS)
这是现代军事定位最核心的技术。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 (GPS),但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GNSS,如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工作原理简述:这些系统由一系列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组成。每颗卫星都在广播其精确的位置和时间信息。地面接收器(如士兵的战术终端、炮弹的制导单元、飞机的导航系统等)接收来自多颗(通常至少四颗)卫星的信号。通过测量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并结合卫星的轨道信息,接收器可以计算出自身与每颗卫星的距离。基于这些距离和卫星的已知位置,通过三边测量法(更准确地说是四边测量法,以消除接收器时钟误差),接收器就能精确计算出自身的3D位置(经度、纬度、高程)和精确时间。
实现高精度的关键:
高精度的原子钟:卫星上的原子钟可以达到极高的精度,确保信号传播时间的准确性。
精确的轨道信息:地面站会持续监控卫星的轨道,并将最新的轨道参数上传给卫星,卫星再广播给接收器。
多卫星信号融合:接收器需要同时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以解决方程组并获得精确位置。卫星数量越多,接收到的信号质量越好,定位精度也越高。
差分GPS (DGPS) / 精密制导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精度,尤其是在容易受到干扰的战场环境中,军事领域会采用差分技术。地面有一个已知精确位置的基准站,它会测量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并计算出误差。这个误差信息会被发送给附近的军事用户(如精确制导弹药、作战飞机),用户根据这个误差信息修正自己的定位结果,从而大大提高精度,可能达到米级甚至亚米级。

2. 惯性导航系统 (INS)
在GNSS信号被遮挡、干扰或欺骗(如在地下工事、城市峡谷或受到电子战攻击时)的情况下,INS就显得尤为重要。
工作原理:INS通过使用高精度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来测量载体(飞机、导弹、车辆等)的角速度和线性加速度,然后积分这些测量值来推算载体的速度、位置和姿态。
精度保持:独立的INS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误差(漂移)。为了维持高精度,INS通常会与GNSS进行融合(Navigation Sensor Fusion)。GNSS提供的是绝对位置的“校准”信号,而INS则提供的是短时间内的高频运动信息。通过算法(如卡尔曼滤波),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即使在GNSS信号短暂中断的情况下,也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的定位精度。

3. 惯性测量单元 (IMU)
IMU是INS的核心组件,包含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现代的IMU技术,特别是MEMS(微机电系统)和光学(如光纤陀螺、激光陀螺)IMU,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精度水平,足以支持精确的军事打击任务。

4. 地形匹配/景象匹配 (TERCOM/DSMAC)
在导弹的末端制导阶段,为了实现极高的打击精度,还会结合地形匹配或景象匹配技术。
TERCOM (Terrain Contour Matching):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利用雷达或声纳扫描下方地形,并将其与预先存储在弹载计算机中的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比对,从而修正导弹的位置。
DSMAC (Digital Scene Matching Area Correlator):导弹利用光学传感器拍摄目标区域的影像,并将其与预存的数字影像特征进行比对,以此来精确定位目标。这种技术在打击固定目标时尤其有效。

5. 高精度地图和基准点
除了卫星和惯性系统,精确的地理信息数据本身也是基础。军用地图通常包含非常详细的地形信息、已知的高精度地标(如三角测量点、桥梁、塔楼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定位或校准的参考。

总结来说,军事打击中的坐标报送之所以能够做到精确,是因为:

采用了标准且精细化的坐标系统(如基于WGS84的大地坐标系)。
依赖于先进的GNSS技术,通过接收多颗卫星信号进行精确定位。
结合了INS,尤其是在GNSS信号不佳时提供连续的高精度定位。
通过差分技术、传感器融合和末端制导技术(如地形匹配)进一步提升精度。
拥有高质量的地理信息数据作为支撑。

这些技术和系统的协同运作,使得现代军事行动能够将打击指令传递到精确到米级的目标点上,从而最大化打击效果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这是一种集导航、测绘、通信、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高度集成的技术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人其实看电影的时候都考虑过这个问题,估计没人把这事儿说得清楚,我来吧。




军用地图是军事机密,这里就不给大家放图了,也不讲什么地图投影之类的事情,你就记住一点:把地图打上格子,给格子编上号,这事儿就完了


就这么简单。


我们不讲编号规则,反正有规矩,可以根据这一张图的编号去推算上下左右左上右上左下右下一共8张图的编号,你要有耐心,整张世界地图编号都能推出来。这个编号规则也是机密,也不能讲,因此我们自己来创造一个编号规则。

这是一条小河,上面有两座小桥


李云龙就说了,“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老子拉出来!把那座桥给老子轰了!”


二营长就问了,“哥,这两座桥,轰哪个啊?”


李云龙说,“轰旁边长了棵杨树那座。”


二营长一看,“哥,两座桥旁边都有一棵树,这隔得这么远我也不知道哪个是杨树啊?”


李云龙说,“你TM不会去看一看吗?”


二营长屁颠屁颠去看了,一棵是杨树,另一棵还是杨树。


李云龙:“你TM搁这儿跟我玩儿鲁迅呢是吧……”


你看这多耽误事儿?


我们把刚才那幅地图给切成几个方块:


边框也算一条线,最左和最下分别是第一根纵线和横线,依次往后排。


那么,第二、第三根纵线加上第一、第二根红线,围起来的方格里有一座桥:

另外一座桥跟它就不在一个方格子里了,那么李云龙让二营长打炮,就是打的这个,李云龙该咋说呢?


李云龙:“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老子拉出来,对准坐标(01,02)那座桥给老子轰!”


二营长:“明白!”


这就没鲁迅啥事儿了。




这就是地图坐标的概念,实际运用中我们也是把地图分成无数的小方格子,再用一套统一的规则,给每个方格子编号。读出坐标的时候,咱们先读出横线,再读出纵线,读出来的横线上方、纵线右边的那个方格子用括号括起来,就是这个坐标方格的名字。这个名字很显然是唯一的,就不会弄出“一棵是杨树另一棵也是杨树”这种事情。


那么问题又来了。


情况1:一个方格子里就有俩一样的玩意儿,比如说鲁迅先生的窗户外面就有俩枣树;


情况2:二营长也没见过、也看不到桥在哪儿,你怎么跟他说清楚桥的位置?


一个坐标方格还是好大一片地呢,不跟你说清楚更精确的位置,你也挺费劲才能找到地方,这里就有两个办法,一是概略坐标,二是精确坐标




概略坐标


把一个坐标方格再次细分,分成一个九宫格

九宫格的读取顺序有讲究的,从左上开始从外向里面读,最中心的那个格子是第九号,这样就比刚才精确多了,这就叫“概略坐标”。


这时候李云龙就说了,“二营长你他娘的给老子轰(01,02,4)!”


二营长麻溜儿的调炮就往坐标(01,02,4)打,刚好就把4号小方格的桥头给炸得桥它亲妈妈都不认识。




精确坐标


随着科技的进步,打击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精确坐标了。

李云龙就说了,“二营长你……”


二营长:“你憋给我整这一套一套的,有话你直接说!”


李云龙:“好吧,二营长,现在桥正中间有个鬼子,我要你一炮过去刚好砸他头上,不要爆炸,直接给我砸死!”


二营长顺手就把炮弹的引信拧了下来,答应着,“好嘞,报坐标!”


李云龙:“精确坐标(01,300,02,650)。”


读作:洞幺三零零,洞两六五零。


意思是距离01号纵线300米,距离02号纵线650米,这就精确到1米以内了,基本上的军事用途已经足够足够的了,我就不信1米以内还炸不死你。


你要更精确也是可以的,你再给加精度就可以了。




地图的编号规则很多很多,实际上咱们自己弄一套也是没问题的,最常见的就是经纬度坐标,直接用经线、纬线做坐标纵线和坐标横线,用度、分、秒来细化,比如可以细化到千分之一秒,这就已经精确到了分米一级了。


严谨一些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里面应该表现“报坐标”这个步骤,特别是侦察兵、前沿阵地给后方炮兵、飞机指示目标的时候,应该把目标以坐标的方式报送给后方支援火力,而不是拍着石头喊给我打给我打,后方支援火力又不知道你让他打啥玩意儿,他又看不到你这里什么情况。


顺便提一下:为敌方指示轰击目标是间谍行为


用任何手段给敌方指示轰击目标都是明确无误的间谍行为,一旦被俘获、抓捕,是不需要遵守《日内瓦公约》的,间谍不享有战俘待遇。向敌方指示轰击目标,包括但是不限于报告该目标的坐标、相对明显地标的位置、方向,以及直接带领敌方来到现场指示目标。


各位“带路党”还请三思。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