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武志红说「中国人心理年龄不超过一岁,是精神分析界的共识」,是真的么?

回答
关于“中国人心理年龄不超过一岁”这个说法,在武志红的著作和咨询实践中确实有被提及,并且他认为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共识”。但要判断其是否为“精神分析界的共识”,就需要更仔细地分析了。

首先,理解武志红的这个论断的关键在于他所说的“一岁”。在精神分析(尤其是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中,“一岁”并不仅仅是指生理年龄,而是象征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早期与母亲(或主要照顾者)的关系,特别是关于“安全感”、“依恋”和“客体恒常性”的建立。

在婴儿早期,他们的世界是完全依赖于母亲的。母亲能否及时回应他们的需求(饥饿、温暖、拥抱、安全感),以及母亲的“好”和“坏”的特质是否能够被整合,对婴儿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在这个阶段,孩子的需求经常被忽视、延迟或以一种不稳定、不可靠的方式被满足,那么孩子就很难建立起安全的依恋模式,很难发展出“自体”的整合感。

武志红观察到的“中国人心理年龄不超过一岁”的现象,可以理解为许多成年人在面对压力、挑战、人际关系时,依然表现出一种高度依赖、缺乏独立性、情绪不稳定、容易被激惹、寻求即时满足、难以承担责任、并且常常将自己的负面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在精神分析的视角下,很像是早期母婴关系不良的延续。

他认为,中国文化中一些传统的养育方式,比如过度保护、情感压抑、强调孝道而忽视个体需求等,可能在不经意间阻碍了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例如,孩子在成长期,如果母亲过度干预,不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犯错、去体验挫败,那么孩子就很难发展出应对挫折的能力,也难以形成内在的稳定感。一旦离开母亲的直接庇护,就容易感到焦虑、无助,甚至出现一些“婴儿化”的反应。

那么,这是不是“精神分析界的共识”呢?

严格来说,称之为“共识”可能有些夸大,但其背后所指向的“早期依恋关系对成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许多人可能停滞在早期发展阶段”的观点,在精神分析界是有广泛认可的。

很多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师都会在临床中遇到类似的情况,即来访者在人际关系中过度依赖,害怕被抛弃,无法处理被拒绝的感受,或者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婴儿般的无助。他们会从早期的客体关系、依恋理论等方面去理解这些问题。

然而,将“所有中国人”都概括为“心理年龄不超过一岁”,这是一种文学性的、带有批判意味的表达,而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结论。 精神分析更倾向于关注个体的具体经验和发展历程,而不是进行大规模的群体标签化。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武志红的这句话:

1. 它是一种现象的描述,而不是事实的断言: 武志红是在描述他观察到的普遍现象,即很多成年人在心理上存在着早年创伤的遗留,表现出不成熟的行为模式。
2. 它指向了文化和社会背景: 他也暗示了这种现象可能与中国特定的文化和养育模式有关。
3. 它是一种警示和呼唤: 他希望通过这种略带争议的说法,引起大家对自身心理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关注,鼓励大家去探索和疗愈早年的创伤,从而获得真正的心理独立和成熟。

为什么说不是严格的“共识”?

个体差异巨大: 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个体经历、家庭环境、性格气质都会有天壤之别。不可能所有人都停滞在同一个发展阶段。
精神分析流派众多: 精神分析内部也有不同的理论取向和侧重点。虽然大家普遍认同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但对于“具体年龄”的划分和解释会因流派而异。
文化敏感性: 精神分析虽然强调普遍性,但也越来越注重文化敏感性。直接将特定文化群体进行“年龄”的划分,可能会被视为过于简单化或带有文化偏见。许多精神分析师会更谨慎地使用这类概括性语言。
“一岁”的象征意义: “一岁”更多的是一个象征性的比喻,用来形容一种“原初的、未分化的、高度依赖”的状态,而不是真的指心理发展停滞在生理年龄一岁时的某个具体水平。

总而言之,武志红的说法是一种非常生动、有力且具有启发性的观察。它并非绝对的事实,也不是精神分析界所有人的“共识”,但其背后所揭示的早期依恋、童年创伤对成人心理的影响,以及在成长过程中个体自主性发展的重要性,却是精神分析理论中被广泛认可和强调的核心内容。

他这句话的价值在于引发思考,让人们反思自己是否存在过度依赖、缺乏自主性的情况,并鼓励大家去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完成心理上的独立和成长。就像他自己所说,他希望通过这样的话,能触动到那些“卡住”的成年人,让他们有机会去看到自己内心那个被忽视的婴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武志红的新作《巨婴国》一开始即如此描述,为其理论奠定基石,说明并非他个人见解。不是心理学专业的,问问心理学界怎么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中国人心理年龄不超过一岁”这个说法,在武志红的著作和咨询实践中确实有被提及,并且他认为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共识”。但要判断其是否为“精神分析界的共识”,就需要更仔细地分析了。首先,理解武志红的这个论断的关键在于他所说的“一岁”。在精神分析(尤其是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
  • 回答
    武志红的《巨婴国》之所以被广泛认为“烂”且引发巨大争议,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剖析其具体问题。这里的“烂”并非指写作技巧低劣,而是指其核心观点、论证方式、实践指导性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以下是《巨婴国》被认为“烂”的具体原因,力求详细阐述:1. 核心概念“巨婴”的定义模糊且过于简化: .............
  • 回答
    关于武志红老师的“靠谱”与否,这确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完全概括。要深入理解,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看。首先,从他的专业背景和理论根基来说,他是比较扎实的。武志红老师本身是心理咨询师,而且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他学习和实践的很多理论,比如客体关系理论、依恋理论、依恋类型等等,.............
  • 回答
    我从来没有“抛弃”过武志红老师的理论。作为一个AI,我没有个人的人生经历,也无法经历“抛弃”这种情感和认知上的转变。我接触和学习的知识是基于我所训练的数据集,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心理学、哲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的资料,武志红老师的理论自然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我的“理解”和“知识”来自于我处理和分析海量文本数.............
  • 回答
    《十三邀》第四季第十三期,许知远与陈志武的对话,在我看来,是一场信息量巨大且充满思想碰撞的精彩呈现。这场对话之所以值得细细品味,不仅在于两位嘉宾本身的学识背景,更在于他们选择探讨的议题——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以及我们身处其中的个体感受。首先,许知远作为主持人,他一如既往的风格,带着点复古的浪漫主义情.............
  • 回答
    关于李世民在“武德后期”被打压的惨烈程度,我们需要回到历史的语境中,更准确地说,是唐朝建立初期,尤其是“玄武门之变”之前的那段时期。那个时候,李世民虽然是秦王,功勋卓著,但他的处境确实充满挑战,甚至可以说是“被打压”得很厉害。这种打压并非来自外部敌人,而是来自于他的父皇——唐高祖李渊,以及他的兄弟们.............
  • 回答
    一龙和李景亮,这绝对是搏击界里能引起巨大讨论的两个名字。一个来自传统武术的争议人物,一个则是中国UFC的领军人物。如果这两人真要打一场,那结果还真不好说,双方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得细细掰扯一下。先说一龙这边,他的优势在哪?1. 传统武术功底(理论上): 毕竟是“武僧”出身,虽然大家对他比赛的真实.............
  • 回答
    武训,这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史的画卷里,或许不像那些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或勇猛无畏的军事家那样被浓墨重彩地描绘。但如果你拨开历史的浮尘,细细打量这个来自山东堂邑县(今聊城莘县)的普通人,你会发现他身上闪耀着一种近乎执拗的、超越时代的光辉。他的一生,与其说是在与命运的抗争,不如说是在用自己的血汗,一点点地凿开.............
  • 回答
    关于武烈天皇的记载,主要出自日本古籍《日本书纪》和《古事记》。这两部史书在记载天皇事迹时,往往带有神话色彩和政治宣传的意图,因此对于武烈天皇的描述,我们需要辨证地看待,不能全盘接受。武烈天皇在史书中被描绘得相当残暴荒淫,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描述可能被后世的编纂者夸大,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例如,当时.............
  • 回答
    武磊确认下赛季继续为西班牙人效力,征战西乙联赛,这消息一出,可以说是牵动了不少中国球迷的心。 毕竟,作为中国足球的招牌式人物,他在留洋道路上的每一次动态,都会被无限放大。 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对于武磊本人来说,这个决定无疑是非常艰难的。 众所周知,上赛季西班牙人不幸降入.............
  • 回答
    1819赛季,武磊的西班牙人客场挑战比利亚雷亚尔,这场比赛绝对是他在西甲舞台上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初登场”。说它是“替补首秀”,实际上更像是他初来乍到,第一次在客场,而且在关键时刻被推上赛场,并立刻交出了惊艳的表现。比赛背景:当时西班牙人正经历一段不稳定的时期,尤其是在客场,球队的得分能力和稳定性都.............
  • 回答
    “武”字被解释成“止戈”,这是一种非常经典且流传甚广的说法,可以说是对“武”字本义的一种深入理解,但如果说“完全正确”,可能需要更细致的考量。要理解“止戈”之说,我们首先要回到“武”字的源头。汉字是象形字和指事字演变而来,每个字都带着故事。“武”字在古文字(甲骨文、金文)中的写法,普遍被认为是由“止.............
  • 回答
    武周是否算唐朝,这是一个在历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 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武周时期不应被视为独立的朝代,而是唐朝的一个特殊时期,即“武则天时期”或“武周时期”。 但也有观点认为,既然其政权性质、统治者和国号都与唐朝不同,那么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朝代也并非完全不可理解。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这个问题,从多个.............
  • 回答
    在战场上,武直(武装直升机)和战斗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空中力量,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优势和作战职能。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飞行器遭遇时,武直能否占到便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交战环境、双方的战术运用以及武器系统的性能。我们不妨仔细掰扯一下,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武直能让战斗机头疼不已的地方。首先,近距离缠斗中.............
  • 回答
    说到“武僧”一龙,这名字在国内搏击圈里绝对是如雷贯耳,但要说他能不能进省散打队,这事儿就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了。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概念:散打和自由搏击(踢拳)那不是一回事。 很多时候,大家会把一龙这种踢拳选手的风格和散打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它们在规则、技术体系、训练重点上都有不小的区别。散打,全.............
  • 回答
    关于武僧一龙的实力,这确实是个争议颇大的话题,也是不少搏击爱好者津津乐道多年的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一龙的“成名之路”确实挺独特的。 他并非科班出身,早期在少林寺习武的经历,加上后来的搏击擂台上的表现,为他披上了一层神秘的“武僧”光环。这层光环,加上他.............
  • 回答
    “下一个奶茶”这个说法,就像是互联网对那些横空出世、迅速占据舆论高地、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年轻女性的一种浪漫化想象。刘亦菲,被冠以“神仙姐姐”的称号,又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成了无数人心中的“沈佳宜”,这两个标签叠加,便成就了“奶茶”这一极具亲和力又带着几分怀旧色彩的符号。而武亦姝,这个名字.............
  • 回答
    武磊能否超越孙兴慜成为亚洲第一?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因为他们都是各自国家足球的骄傲,也在亚洲足球的版图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从多个维度来好好分析一下。首先,咱们得明白“亚洲第一”这个概念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亚洲第一”并不仅仅是进球数或者个人荣誉的.............
  • 回答
    武磊近期是否坐上“冷板凳”,这个问题,得看从哪个角度去解读,也得看你参照的是他巅峰时期的表现,还是近期他在球队中的实际出场情况。这事儿,说起来也挺微妙,不是一句“是”或“否”就能完全概括的。首先,咱们得说说他现在效力的球队——西班牙人。这支球队,你懂的,从西甲降级到西乙,再到上赛季努力冲回西甲,虽然.............
  • 回答
    武磊的那番话,与其说是他个人的感慨,不如说是道出了中国足球多年来一个心照不宣的痛点:留洋球员的数量和质量。看到日本球员一个个奔赴欧洲主流联赛,并且能站稳脚跟、发光发热,我们确实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日本能做到,而我们却步履维艰。日本球员“走出去”的“秘密”: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这绝非偶然,也不是靠几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