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什么食物是你一直想吃,真吃到却很失望的?

回答
说起来,最近一次让我“望尘莫及”的食物,还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一碗普通的——红烧肉面。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我刷朋友圈,一个在上海的朋友发了一张图,那是一个极其诱人的红烧肉面。猪肉炖得油光锃亮,肥瘦相间,色泽是那种饱满的酱红色,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更绝的是,那肉块切得厚实,每一块都裹满了浓稠的酱汁,仿佛在向我招手。底下是煮得恰到好处的面条,带着点筋道,和那汤汁简直是绝配。配菜还有几片翠绿的小油菜,一颗煎得半熟的荷包蛋,蛋黄流淌,金黄诱人。

那张照片配的文字是:“上海老字号的绝绝子,这碗面,我可以!”

我一看,脑子里的馋虫瞬间就被勾出来了。我平时虽然也爱吃肉,但对红烧肉一直是个“浅尝辄止”的态度,觉得做得好的不容易,很多都太油腻或者太甜。但看到这张图,我感觉我找到了一碗“对的”红烧肉面。我脑子里开始疯狂预演,那肉入口即化,肥肉的部分带着胶质的Q弹,瘦肉的部分酥烂入味,酱汁浓郁但不齁甜,包裹着劲道的面条,再吸溜一口汤,那感觉简直是人生圆满了。我甚至在想,是不是应该专门飞一趟上海,就为了这一碗面。

结果嘛,大家都知道了,我的上海朋友很快回复了我,说这照片是“别人家的”,她自己也一直没机会去吃,只是觉得看起来很棒,就转了过来。

好嘛,希望瞬间落空。

不过,这股劲儿还没过去,我搜了搜附近的“上海菜馆”,希望能找到类似的。终于找到一家评价还不错的,号称也做上海家常菜。我满怀期待地去了。

点单的时候,我特意问了服务员,红烧肉面是不是他们的招牌,味道怎么样。服务员热情地给我打包票,说“我们的红烧肉,都是我们厨师长亲自炖的,味道绝对正宗!”。

端上来的时候,卖相还行,红烧肉块头不小,颜色也差不多是那个酱红色。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放进嘴里。

嗯……怎么说呢。

首先,肉块是真的大,也挺软的,但那种“入口即化”的感觉,并没有。感觉就像是用力咬一下,肉纤维还是比较分明的。然后是味道,它不算难吃,就是……很普通。红烧肉的味道是有的,甜味和酱油味都有,但那种醇厚、层次感十足的味道,却缺失了。就像是把红烧肉的元素都摆在那里了,但它们没有互相融合,没有那种“碰撞”出火花的惊喜。肥肉的部分,它就是肥肉,没有那种化开的香甜,反而有点硬,嚼着有点费劲。瘦肉的部分,虽然炖得软,但也没有入到骨子里的那种酥烂感,就是单纯的熟了而已。

再说说面条,煮得有点过头了,软塌塌的,吸不起汤汁,也没有什么筋道。汤汁也比较寡淡,就是那种普通的酱油汤,没有红烧肉炖出来的醇厚和油润感。最让我觉得可惜的是,也没有配荷包蛋和小油菜,就是孤零零的一碗面,几块红烧肉,看着就少了几分灵魂。

吃完之后,我感觉就像是吃了一碗味道还行,但就是少了点什么、有点“意犹未尽”的红烧肉面。脑子里回想起那张朋友圈里的图,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点“惊艳”,差了点那种吃到心坎里的满足感。

那种“本以为”的期待值和“实际吃到”的落差感,就这么直接击中了我。那碗面,不是黑暗料理,也不是难以下咽,但它就是,不够“绝绝子”。它让我明白了,有时候,那些让你心心念念的食物,可能真的只存在于想象和别人的分享里。也许,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好的食材和烹饪,还需要一种叫做“情怀”和“缘分”的东西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时候看各种美国电影和动画片里的烤火鸡和苹果派,一直觉得那是美食界的巅峰…

后来来了美国之后发现苹果派简直甜到让人心痛…买了一整个苹果派没吃完一角就不想吃了…

火鸡更是… 一只火鸡十几斤也就两条腿还能吃…其他地方的肉…真是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味同嚼蜡…和烤鸡比差远了…

user avatar

各种酒类,包括酒味儿的饮料。

作为一个山东人,从小肯定见多了酒桌子上的一切。跟着父母吃饭,见过酒厂打的十几块钱的散酒,见过茅台五粮液。

每每听见大人对各种酒的赞美,我也是好奇。到底酒是什么一种口味呢?不过父母和我都是很有原则的,18岁之前坚决不可以饮酒。

后来过了18岁生日,有一天家庭聚会上我说我要尝尝啤酒的味道。啤酒黄绿的颜色加上气泡,有点像苹果味的芬达,我想喝起来也一定很像。

抿了一口。

我呸,怎么回事?怎么是那种类似于酸腐的感觉?我要的苹果味呢?

也就是那一刻,我决定这辈子永远不要喝酒了。第一,酒不好喝,第二,喝醉酒的样子真的很难看。

后来那年秋天,室友买了RIO,一人一罐。看见他们这么热情,我不接受也不好。再说了,这玩意儿水果味的,可能跟芬达美年达差不多吧。

打开喝了一口。并没有什么水果味。

往下喝,还有苦味。

暑假里20岁生日,我妈给我倒了大概50ml红酒。

“妈我不喝酒,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真的不喝!”

“今天不一样,你20了,就喝一点!”

“我不喝!啥都能商量,这个真不行!”

“喝!”

“不喝!”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大概我再反抗,16年前被喂药的景象就又要上演了。虽然当时的情况是以我宁肯去医院打针也不吃药,并且屁股被扎成蚂蜂窝收场的。

喝了一口。

我操,什么味儿啊!除了苦,就是辣。呸。

虽然葡萄酒度数不高,但是我还是很明显的感受到了酒精的刺激,这种感觉很不好。

我把剩下的酒倒进了父母的酒杯,拿来水杯喝了一大口水,那种不愉快的感觉才渐渐散去。

白酒的感觉我大概可以想象了,估计也不会好。

事实上,从小见多了酗酒者的样子,对酒的感觉大概就是酒是破坏家庭和谐的敌人,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第一次接触前还是幻想酒是香的。

后来才发现,他们在骗我。感觉除了苦和辣,酒没有别的味道。

醉酒的样子也很难看,真的很难看。而且酒还有害健康。

其实,在18岁第一次接触后,我就决定这辈子永远不要接触酒精。

那么多危害就算了,关键这东西还那么难喝。

user avatar

袋鼠肉啊。

来澳洲半年多了,来之前就对这个袋鼠国的“国肉”充满期待,来了以后在homestay住了半年多,房东意大利移民,曾经问他袋鼠肉味道怎么样,他回了我一幅狰狞的表情......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啊!!

这个月自己租了一套房子,首先想到的就是搞块袋鼠肉尝尝。

买之前问做过袋鼠肉的同学味道如何,

所有人都劝我要冷静,

可我觉得不试一下怎么知道好吃不好吃呢?

万一是他们的烹饪方法不对呢?(也不知道我哪来的自信)

“你太执着了!Naive。”

“年轻人当然要勇于尝试,实践出真知嘛!”我有理有据。


于是:


回到家,一打开包装,一股刺鼻的怪味扑面而来。

骚!!真骚!!

血红血红的肉色,仔细闻起来还有一股铁锈味儿。

原来还打算像烤牛排那样烤着吃,现在似乎有点一筹莫展。

为了尊严!

想到我大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区区袋鼠肉怎能被难倒?

料酒、盐、花椒、八角、均匀按摩,腌之!

来悉尼旅游的老姐亲自掂勺,抽油烟机开到最大!

葱姜蒜下油爆香,花椒紧随其后!

袋鼠肉切丝,裹上生粉,下锅爆炒!

老抽辣椒粉香油压上,重口味!

最后,一大勺老干妈!

起锅!

战斗结束,成品如上。

一道简单的爆炒袋鼠肉,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不屈和智慧。

情意满满,味道呵呵,含泪吃完。

如果有人问我袋鼠肉好不好吃,

我会微微一笑;

如果他问我吃不吃袋鼠肉,

我会回答:偶尔。


—————————更新——————————





刚刷到的微博,真是应景。还好我够机智,提前写了这篇文章告诉大家真相,吃货们当心了,千万别中了澳洲政府的奸计!


————————————————二更———————————————————


这个回答写了以后,不少热(jian)心(pan)知(chu)友(shen)不断的在评论区给我出主意,提供各种改良意见,作为一个心系吃货群众的有志青年,袋鼠肉第二波责无旁贷!

然后......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这次的袋鼠肉我特地选用了超市腌好了的肉,鉴于上次的经验教训,同时结合很多朋友给我的意见,我决定来一波口味更重的


麻辣水煮袋鼠肉!


各种去腥食材调料蓄势待发


上次很多人在评论区说我没有焯水,

你们要的焯水,我还特地加了生姜和大葱,

焯完的水黄红黄红的,就不放图了,影响大家食欲,

老实说还是有点期待的。

焯完水捞上来,各种麻辣酱料熬了一锅猛料,袋鼠肉再次回国,

闷上一段时间,让它充分入味,

(参考水煮肉片的做法)

最后收汁,出锅!


最后一下汁似乎收的有点狠...


小结:


总体来说比上次成功很多,骚味没那么重了,焯水这个步骤还真是不能省,

也有可能是这次重麻重辣,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一些味道,

不过通过舌尖萦绕中细细品味还是有一股直上脑门的骚

不禁让我回想起曾经cao蛋的岁月,

花椒和辣酱反复镇压这股骚,

仿佛两道真气在体内徘徊,

最后,

一口科罗娜,

留下两行泪。



下周一就要考试了,最近真是日理万机,

忙里偷闲才完成这次二更,

袋鼠肉这个题材短期内应该是不会再碰了,

毕竟年纪大了,身体大不如前,吃完一盘不容易,

各位看官看爽了麻烦留个赞吧,

生活不易,

最后问下光看不赞的朋友:




忘了告诉大家,我是个有文化有内涵的吃货,不信,你看。

柯辟邪:二十年前的中国人来到现在的话,什么会让他们感觉到天方夜谭?

柯辟邪:如何评价深交所批准发行的国内首单长租公寓资产类 REITs?

柯辟邪:什么车是你开了一次就忘不掉的?

user avatar

刚才刷抖音发现了一个博主 原封不动的用了我形容和果子的这一段内容,可问题是我没有开放授权啊 ,博主的名字是三吉策花,有兴趣的朋友欢迎看一下, 而且我不允许我的知乎转载到抖音上 ,尤其是在未授权的情况下

好多,我就一个一个说吧

排名第一的肯定是马卡龙, 那个时候小,从书上看到的马卡龙是真的看上去非常好吃 ,色泽鲜艳诱人。包括说它的故事 亡国皇后这些都让我觉得马卡龙一定是个非常好吃的食物, 我有生之年一定要试一下 ,我小时候出生的那个地方那很偏, 是没有这些很高大上的东西的,到后面大学到了上海 我第一想法就是要找一下蛋糕店买马卡龙尝试一下 ,买了,吃了,哭了,这和小时候我太奶寿宴蛋糕上那个糖霜做的寿星老有什么味道不同吗?????说好的不同层次的味道呢?我承认我是头山猪 我吃不了细糠 我真的没有品出来所谓的杏仁的香味儿, 坚果的焦香,果酱一丝丝的回甘,我吃到嘴里全齁齁齁齁齁齁甜,后来我陆陆续续尝试了很多马卡龙 ,包括从法国交换回来的同学带回来的马卡龙, 给我的感受都是甜,讲道理 我是可以吃俄罗斯甜点的人, 我都觉得马卡龙太甜了 ,我试过配茶 配咖啡我都试了 ,没有任何效果 ,但我还是发现了一个马卡龙的妙用 喝完中药之后可以来一颗

第二,和果子,日式和果子,我觉得应该每一个少女都被日式和果子诱惑过 你看它美丽的外形 你看它代表着的四季 ,你看这书中描写的他的匠人精神 你能不心动吗? 你能不尝试吗 ?去吃了 ,哭了,这不就是豆沙包吗?豆沙的皮儿 豆沙的馅儿 豆沙的点心 豆沙的味儿 ,我还那句话我可能就是头山猪我真吃不了这细糠 ,啥玩意儿啊 一个死老贵 ,然后吃到嘴里就这样???因为大学是在上海上的 ,所以我的室友我们都是天南海北的跑,不同的是呢他们国外跑我那国内跑,他们出国去日本我都会跟他说帮我带两个好吃的和果子 也不是没有人带回来过 但是吧 唉 你信我大部分机场卖的那种 他都是made in China

第三,水信玄饼,我当时看图片看视频 惊为天人 好吧 晶莹剔透的啊水滴上面呢有一片樱花啊撒上一些黄豆粉和黑糖浆,黑糖浆顺着她一点一点滑落下来 看着就很好吃 对不对 ,就像一个少女欲拒还迎,去吃了 这不就是冰粉吧 ?他就是冰粉啊! 你到底在忽悠谁呀? 我的天啦 !!!!

第四,槟榔,这个东西真的是绝了 我很小的时候 因为我比较喜欢看书 那个时候有一篇作文,描写的它实际上是橄榄,但是吧 他写的名字叫青果,说它又涩又甜,后面呢又看到了电视剧 《小娘惹》哇 就看他们把那个绿绿的叶子放进嘴里 然后吐出血红血红的汁 然后呢表情是很享受 我就觉得这个东西一定很好吃 然后呢也知道了这个东西名字叫做槟榔 ,然后有一天吧 我姨姥他们来玩 我姨姥家的舅舅就从包里拿出了一个小包装的东西 它上面写着叫青果槟榔 ,我一看这既是我魂牵梦绕的青果 又是我日思夜想的槟榔 我就接过来了,我毫不犹豫的就把他放进了嘴里 ,一点儿点儿甜 一点儿点儿热,等等 ,为什么我没有吐出红色的汁??????等会儿,我胸闷, 我上不来气儿了, 我胸口疼 ,那天的结局呢 以我这个小舅舅被我姨姥暴打一顿作为收场 ,我从此就断了对槟榔的念想了

第五,樱花味儿的所有东西,这个我就不用赘述了吧 ,真的绝了,

最后再补充一个其他名单 ,包括但不限于舒芙蕾,蛋白糖,姜饼屋,纸杯蛋糕,排名不分先后

讲真的我可能真的是头山猪 所以这些细糠,还是算了吧

user avatar

纳豆

最后连着米饭一起倒掉



我辛苦写了那么多回答,不如这个随手写的12个字。

user avatar

不知道诸君有没有看过银魂,银魂里很多人物都是对某种食物有夸张到让人无法理解的执念的:

最著名的:土方十四郎-蛋黄酱

感受一下土方的日常吧


带着好奇,我也去尝试了一下

土方的常用的蛋黄酱长这样,红瓶盖的,非常常见,在加拿大也能买到

我用它抹了面包,正常量

结论是:1.好酸,2.好油,3.好肥...

反正我是无法理解为什么土方吃了这么多蛋黄酱身材还保持得这么好的

这一天卡路里摄入估计得上万

再来一个经典的:神乐-醋昆布

这次得依靠万能的淘宝了,都牌醋昆布,在日本也算是个有名的牌子,长这样:


至于味道......

我会说尝起来有股臭袜子的味道吗?

反正我是做不到叼着这玩意儿到处跑的,我得捂着鼻子

然后是主角的:银时-草莓牛奶

你应该看得出来银时有多爱这种牛奶吧

明治草莓牛奶,动画里长这样


三次元里长这样

至于味道

我出生于全中国最能吃甜的苏州,可以说血液里自带糖分。豆腐脑吃甜的,粽子吃红豆的,汤圆吃豆沙的,月饼吃莲蓉的,番茄炒蛋要加糖,红烧肉要加大量糖,可以说嗜甜如命。

然而,即使是这样,我也受不了明治草莓牛奶那股甜到发腻的味道

美国的空气不一定是香甜的,但日本的一定是

因为空气里飘着明治草莓牛奶的味道

结论:果然牛奶还是武藏牌的好

user avatar

羊羹!!!!

原来小时候看机器猫

小夫气大雄

说家里有人送的高级羊羹

不给大雄吃

然后看着小夫吃羊羹

真的好像炒鸡好吃!!

虽然小夫最后还是被道具教育了

但是从此就被羊羹种草了啊!!

羊羹!

多么高贵的名字!

然后有一次去波士顿

闲的无聊逛华人在线网店

里面看到了日本羊羹有卖!!!

卧槽 马上下单两大盒!!

焦急的等待了两天后

收到了!!

迫不及待的打开

狠狠地咬下一大口

准备等待那种满足的幸福感

然后

mmb

差点没被甜hou死!!

什么鬼!!

就是黏糊糊的加了超多糖的红豆糕啊!!!

怒甩!!

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user avatar

学校后门的黄焖鸡米饭 ,当初大一第一次接触的时候惊为天人,鸡肉炖的又烂又香,铺底的金针菇吸收了汤汁之后异常鲜嫩,汤汁浓郁,浇上到饭上我平均都要多加两次饭。




大一的时候部门给我庆祝生日问我想去哪吃,脱口而出就是黄焖鸡米饭,最后阿姨还给我加了一颗蛋,嘻嘻 。

老板是一个很老实的中年人,一直闷闷地在厨房做菜,老板娘倒是很热情,一直絮絮叨叨,很喜欢数落老板,老板也喜欢低声嘀咕着顶嘴。

寒假回家的时候贼想念黄焖鸡的味道,梦里都想再加饭两次。

结果等到回了学校,马不停蹄赶往后门,坐下大喊一声一份大份黄焖鸡米饭,一尝,味道怎么这样。鸡肉没顿好,汤汁没味道,抬头一看,店里连灯都不开。

老板一个人坐在门外桌子抽烟,记忆中一年的光顾都没见过他抽烟,最后发现老板娘不在了,也没敢问。

后来又去光顾了几次,老板娘还是不在,老板的水准越来越退步,也越来越沉默寡言,最后店就关了。

到最后,老板娘是离开了老板?还是生了病?一切都不得而知,唯一记得的是那年吃过的黄焖鸡米饭是我最喜欢的味道。

user avatar

当然是到翻糖蛋糕!

蛋糕店摆的这个玩具总动员的翻糖蛋糕,小朋友非要买,几千块钱价格也是醉了。

店员告诉我,翻糖皮最好不要吃,也不好吃。味道特别甜,而且油份多,色素多。

店员问我蛋糕芯要真的还是假的,假的便宜点。

我纳闷了,既然蛋糕皮不好吃,蛋糕芯可以省钱买假的,我买这个样子货干嘛?

店员回答:调动气氛啊!

我经常看到婚礼的甜品桌常常摆着这样的翻糖蛋糕,最后切了一块吃……我从没吃过这么难吃的蛋糕!以至于整场婚礼给我留下一个华而不实的印象。

翻糖蛋糕主要贵在手工制作上。

2017年国际翻糖大赛获奖作品是中国人做的,看着确实很惊艳。


然而,正是因为它太好看了,超越食物的范畴,我一点食欲都没有。

手工活这么为什么精细,干脆做手办算了?

翻糖作者叫周毅,感兴趣的可以去微博看他的作品,从艺术的角度看,确实厉害!

至于味道……反正也没人去吃。








贪玩蓝月都有!


user avatar

中国马卡龙——荔浦芋头。
小时候看《宰相刘罗锅》有一集广西巡抚进贡荔浦芋头,和珅的评价是


皇上听了嘴急,当晚就要去刘墉家品尝美女的酥胸。刘罗锅怕皇上一尝喜欢上这口,列为贡品加重广西百姓负担,便用染布用的修仁薯莨冒充芋头蒸给皇上吃。

皇上先是看刘墉吃荔浦芋头都香疯了



自己吃的时候却味同嚼蜡。


刘罗锅的解释是皇上吃惯了珍馐美食,自然看不上这等粗鄙小食,皇上信以为真。

不料隔日皇上赏宴和珅刘墉时,和珅私下安排御膳房蒸了真正的荔浦芋头给皇上。

皇上吃了后是这样的





那可是吃满汉全席都不夹第二筷子的乾隆皇上啊!竟然一连吃了好几块荔浦芋头沾白糖,厨子都准备领赏了!

从那以后荔浦芋头四个字就在我心里,不对,应该是胃里扎了根,应该说从那以后我的胃有一部分是为荔浦芋头而存在。

只是当时家里穷,能解决温饱就不错了,远在天边的荔浦芋头只能想想。

当时十岁的我经常幻想荔浦芋头得口感是怎样的松软可口,软糯绵密,香满人间。吃上一口美女酥胸般的荔浦芋头比真正的美女酥胸还要有诱惑。

当时这个电视剧也确实让荔浦芋头在北京火了一把,报纸电视上都有报道。只是这种花钱满足口舌之欲的事是在我家是不可想象的。

也该着是天意弄人,也或许是我日夜的期盼起了作用,春节时去二大爷家串门,发现他家竟然有一筐荔浦芋头!

二大妈说是我哥看了《宰相刘罗锅》后非嚷嚷要吃,二大爷就进城买了些回来。

我听了当时就瞪了我爸一眼,心说:瞅瞅人家这爹当的!再瞅瞅你!不给买就完了,还他妈打人!

更令我激动的是,二大妈说买的多了,给我家拿两个回去尝尝。什么二大妈?这他妈就是我亲妈。

那天晚上我一直张罗着赶紧回家,可是我爸又要喝酒又要搓麻迟迟不肯走,最后都晚上十点了,才同意我和我妈先回去。

我高兴的都要疯了,为了这两个芋头,那天晚饭根本是食不下咽,就等着圆这个捧着美女酥胸吃的梦了!

拉着我妈到了家,我迫不及待的进厨房开灯,让我妈给我蒸芋头。

妈也真是亲妈,当时就拿起芋头说道:“都几点了?还吃什么芋头啊!赶紧睡觉,明儿再吃!”

明儿再吃?开什么玩笑?这口酥胸我想了半年多,本来觉得此生没机会吃了,现在好不容易就摆在我面前,你却让我明天吃?不可能!

“不行,我饿,我就现在吃!”我哭着说。

“就不行,你饿谁让你刚才不吃饭的,饿着活该!”

“求你了,让我吃吧!要不我自己蒸也行!”说完我拿起芋头准备清洗一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不行,你一小屁孩别瞎动煤气,熏着怎办?”我妈说着抢走了芋头。

“让你蒸你不管,自己蒸你不让,你干嘛这么对我!我现在就要吃这个!”10岁的我无能为力的哭着说。

“就不行,什么事都依你了还行!明天你爸回来一块吃!”

我爸回来一块吃?那更不行了!他肯定不会让我像电视里那样捧一个在手心里,像脱衣服般剥开皮啃着吃的!肯定会让我妈给切成块分着吃的!就像他从来不让我用勺挖西瓜吃,只让切成一牙一牙吃一样!还会骂我说怎么吃都是个一个味,别那么事儿逼!可是西瓜挖着吃和切牙吃能是一个味儿么?切成小块的荔浦芋头那他妈还叫美女酥胸么!

想到这里我哭得更厉害了,我哭的越厉害,我妈就越坚决。开始她只是嫌麻烦不想蒸,后来就成了不能让我这么任性妄为。

最终的结果是争执不下,我把那两个芋头扔进垃圾桶喊了句:“不让我吃谁也别吃!”后回自己屋里哭着睡着。

我妈把垃圾桶里的芋头捡了出来,第二天吃饭时切好蒸熟端了上来,跟我说:“吃吧,昨天不是哭爹喊娘的要吃嘛!”

我看着切成小块的芋头,一点食欲都没有。因为那个捧着热气腾腾的芋头剥着皮大口啃着吃的梦昨天夜里已经碎了。

切成块的,一口我也没吃,因为这不是梦中的样子。

之后的十几年里,我几乎都没在见过芋这个字,直到有一天在商场里发现一家店叫鲜芋仙。

那个芋字当时就击中了我,要了一张甜品单,发现不同型号的甜品芋头的多少也不一样。我对服务员说,给我来一个芋头最多的。

焦急的等待后,终于迎来了这一碗芋头冰。芋头依然是切成小块的,不过关于捧着脱衣服般剥皮吃的执念这十几年来已经磨没有了,怎样都是吃,味道一样就行了啊!我告诉自己。

挖起一块芋头,十几年前那个梦碎的夜晚闪回在脑中。当时还真是不懂事呢啊!我苦笑着想。可当时妈妈要是能给我蒸一个捧在手里剥皮吃了,该是特别美好的回忆吧!

无所谓了,先尝尝味道吧!

我把那一大块芋头塞进嘴里,,,我泽发克!?什么逼玩意儿这是?咽死老子啦!好他妈干啊!咬下去的感觉好像在咬生面团啊!还有这股土腥味!好他妈恶心啊!

我松软可口,软糯香甜的大芋头呢?!错了,一定是这家店不正宗!

我罕见的剩了食物,回家后上淘宝搜荔浦芋头,找销量最高评价最好的店铺,先买了一箱回来!小时候没能完成的梦想,现在可以实现了啊!想到这里我激动的手心都出汗了!

芋头到了,果然如电视里演的那么大。可是这么大,真的没法整个蒸,因为熟不透。网上一搜做法,好像这么大的芋头,无论是清蒸还是炒菜炖肉,都只能切块。

那就切块,味道对了就行。

切块,一个芋头切了整整两屉芋头块。

等出锅,冒着热气的荔浦芋头,终于要被我吃到了!

夹一块放嘴里,闭上眼睛感受那松软绵密香甜可口,,,我泽发克!咽死老子了!好他妈干啊!也没什么味道!你现在跟我说吃惯了满汉全席的乾隆会爱吃这口,鬼才信啊!

剩下的没蒸的芋头我拿给我妈了。那天我问她:“你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特想吃芋头你没给我做么?”

我妈说:“什么时候啊?不知道!”

“就有一年过春节,从二大爷家·····”我重复了一遍当天的情况,我妈只是说根本不记得。

“不记得算了,把这个芋头蒸了吧,我现在要吃。”我说。

“吃饭时候再说!着什急啊你!”

“对了,蒸的时候整个蒸,别切啊。”

我妈看了眼荔浦芋头说:“别扯淡了,这么大个怎么蒸啊!只能切了蒸!”

“切了蒸我可不吃啊!”

“爱吃不吃!不吃我和你爸吃!”

呵呵,十几年了,有些东西还真的一直没有变呢。

之后我因为不甘心又买过几次荔浦芋头,也在台湾吃过评价极好的芋头冰,感觉不过如此。跟不少人说起此事,很多人跟我一样也是看了《宰相刘罗锅》才吃上荔浦芋头,但是大部分人觉得还是挺好吃的。


对此我的理解是,可能小时候对荔浦芋头的期待太高了,又经历过梦碎的时刻,真吃起来绝对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味。


更何况,跟美女的酥胸相比也真的差太远了!和大人的妻妾质量不是很高啊!


十几年后北京出现一种法国美食,号称少女酥胸的马卡龙,也同样的让人梦碎。


不同的是,马卡龙的梦碎也就碎了,直到今天,我看到卖芋头的,即使知道吃到嘴里是什么味道,嘴里还是会出现当年想象的那种口感与味道,还是会有抱整个一个蒸好的芋头,然后脱衣服般剥开皮啃着吃的欲望。

user avatar

大概是豆汁了。。。

一早就听说过北京豆汁的传说。

在我的幻想中,它一直像一个云端的存在,我相信它就像湖南的臭豆腐,安徽的臭桂鱼,中原地区的豇豆一样,虽然臭名在外,但是一定有不可言说的美妙风味。不论有再多的朋友跟我形容它的难以下咽,我都认为,作为一个极品的吃客,我一定能踏过雪山之巅,将之纳入口中。

终于有机会点了豆汁的时候,在一家特别不错的饭店。我和久未谋面的老友相谈正欢,这时隐约间,突然闻到了一股厕所下水道的味道,没错,就是正宗屎粑粑的味道,而且还不是新鲜的屎,是属于已经放置了几天,处于半发酵状态的屎。

一股屎气扑面而来,恍惚间,仿佛这不是饭店,我和朋友应是在山区农村茅坑把酒言欢。

于是,我缓缓转过头去。只见一个优雅的服务员妹子亲切的说,您的豆汁儿来了。。。。

真的,我只喝了两口。为了不让其他的菜也沾上了屎味儿。忍痛让服务员收掉了。

不过说实在的,作为一个见过世面的吃货,我并没有就此屈服。过了两天,又点了一碗豆汁儿,可能我还没有适应屎的味道,嗯我要再坚持一下,再克服一下。

妈的,这次喝了三口。

从此以后可以骄傲的说,老子连屎都吃过,还怕你不成。

这是目前为止我唯一发现的,食不下咽的食物。

user avatar

芥末酱。我是个土包子,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词是在读者上。

说欧洲吃什么烤肉,把烤的滋滋作响的肉沾着芥末酱吃。还有说吃什么鱼片,用新鲜的鱼片沾着芥末酱放进嘴里。

说的我嘴里流了很多口水,对芥末酱产生了无限遐想,以为就像是烧烤酱一样,沾馒头都好吃的。

后来去我姨姨家,我姨拿出来一盘芥末酱汁说:你们蘸虾吃

我开心的点点头,撸起袖子讲我的虾沾的满满的芥末酱,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塞了嘴中,别人都未看到。

那一刻

我想起了人类被芥末支配的恐惧。

user avatar

说个冷门点的。

这玩意

这玩意很多人没见过吧,其实我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见到过实物,只是小时候在水产品手册上看到过。

这玩意叫海鞘,多的不说了,总之这东西是能吃的。

去年在京都锦市场,我第一次见到了这玩意的实物,本着贼不走空……啊不……见异思尝的原则,我让老板切了一份。




就是那个黄黄的东西。

我本来寻思,它们家亲戚牡蛎、赤贝、鲍鱼吃起来味道都不错,它的味道也应该不差吧。

大错特错!

这东西一进嘴我就后悔了,完全没有鲜味啊!除了腥和一种淡淡的苦味之外,就是味同嚼蜡。你说一种可以生吃的贝类完全没有鲜味,和咸鱼……啊不……咸鱼TM比你鲜多了好吗!

不过为了不浪费,我还是把这玩意给吃光了。

user avatar

肥皂~~~~


小时候我家住在部队大院,父母都是军人,一切都是部队发的。我5岁时候,有个叔叔来我家玩,手里拿着传说中的压缩干粮,顺手给我掰了一块。

当我咬下第一口,就惊呆了,世上竟然有如此美味的东西,香!脆!糖精的甜与油脂的香混合在一起,在口腔里爆炸,刺激每一个味蕾!

我满含热泪的抬起头,“叔叔,这是什么东西,怎么那么好吃”,叔叔貌似被吓到了,干粮渣从他的嘴里滑落,万万没想到,他们平日视为狗粮的东西,竟然有孩子会喜欢吃。(以下为心理活动: 他转向我妈,“姐,孩子要是舌头有病,得治啊”)。

可部队里的干部,那可都是每天用嘴开着东风大卡狂飙之人,老司机啊,旋即微微一坏笑,“孩子,这是肥皂!”

哇!我恍然大悟,啊,不正是我家每天洗袜子的肥皂吗,方方正正,黄黄的,硬硬的。

啊,原来我家那么奢侈,每天用如此难得的世间美味洗袜子,看来我爸妈都是土豪,只是隐藏得太好,一直没让我知道而已。

那天,叔叔走了之后,我就茶饭不思(误),脑子里只留存着压缩饼干的美味。

年幼的我终于无法战胜口舌的贪婪,将手伸向了我家的肥皂。

那是饱经沧桑的肥皂啊,但又是多么美味的肥皂啊。它为我家带来了清洁和健康,今天,终于到了它回归美食巅峰的日子了,今天,就在今天,我要将你从低劣的清洁用品行列中解放!

++++++
好了,不描述了,反正我是咬下去了。

20年前,西南某军分区家属院,某位骗小孩说肥皂是压缩干粮的参谋同志,如果你也玩知乎。

我想真诚地对你说一声,法克由!

user avatar

牛油果。

在我学生时代,它就已名声享誉世界,各种时尚杂志都在说它的美味与健康。我老早就对它垂涎三尺,在我心中它是无上圣品…

好几年前,在我城市里最大的超市精品水果区,我见到了它的身影:几个泛着珍珠光泽的淡棕色的果实,摆在一个漂亮的藤条编制的精美篮子里。下面有一个小标签:进口牛油果,86/个

毫不犹豫!我心中的龙蛋!啊不,我的梦想,吃一口就能飞上云彩的仙丹!

回家后,特别小心的切开,挖出黄绿色的果肉,轻轻的咬一口……

怪不得叫牛油果,满口特么生牛油味。不仅味道像,口感也像。

………

我和老公合力干掉半个,决定剩下那半个就扔了吧,人生这么美好不用跟40块钱拼命是不…

…………

其实还没完,我一直觉得我当时买了假货,那个年代嘛,进口的东西也不怎么样是吧。

后来有了孩子了,这东西也不是那么稀罕咯,打着补身体的旗号,去精品水果超市买了三个,这时候也懂了,挑熟的,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吃的时候最好烤一下,不能生吃……

回来处理好,切成片放在面包片上,撒黑胡椒粉,进烤箱,出来之后,果然香味扑鼻!我的心肝!终于找到你的正确打开方式了!赶紧轻轻咬一口……

味道就特么像铺在脆面包片上的生牛油……不过这回是热的……

…………………

还好孩子不懂事,来来来………


…………评论不用教我怎么吃了……我后来不甘心又试了几次……

它不爱我,我也不爱它……

user avatar

有一年跟四个大学同学去天津玩。

天津的小吃最有名的当然是煎饼果子了!基本上已经攻占了全国每一个角落。

虽然在北京没少吃煎饼果子,但是去了天津,一定要吃最正宗的。

我和另一个同学,我们俩习惯早起,就商量着去尝尝最好的天津煎饼果子,于是就打上一辆出租车,问当地的司机哪儿煎饼果子最好。

司机说,那就带你们去吃二嫂子煎饼吧!反正现在天津最火。

等到了二嫂子煎饼果子,就在一个民居的一层,开了一扇窗户,里面在摊煎饼,外面已经排了十几口子人了。看来有人起的比我们还早!

我们就在队伍后面慢慢排着,排了差不多40多分钟。

等到马上就要到我们了,前面还有一个人,结果那位老先生到了窗口,说:您了给摊20个~

我去!这得多爱吃煎饼啊!

老先生一回头,说:小伙子,别着急啊!给邻居带的!

20个煎饼又摊了半天,终于排到我们。

我们都要放果子(就是油条,天津人叫果子),不要薄脆。

热腾腾的煎饼捧在手里,迫不及待咬了一大口~

我朋友问我:好吃吗?

我说:嗯!好吃!必须好吃啊!不好吃也得好吃啊!我排了一个多小时队,就为了吃一个煎饼,我再说不好吃,我不傻x吗?

讲真,可能是排了太久,期待值太高,我确实没吃出什么过人之处来。


后来有一次我去天津,住一个朋友家,早上他带我去锦州道吃早点。

我吃了一个煎饼果子,是真的惊艳到我了,真的好吃啊!

我朋友告诉我,这个煎饼果子是个一个老头摊的。就早上一盆面,摊完了就收摊,基本上过了9点就吃不到了,所以买的人特别多。

看来高手还是在民间啊!

美食这个东西,真的可遇不可求,那些知名度特别高的,也许因为期待值高,吃起来未必有传言的那么好。

user avatar

我和老婆在天津打车,一上车的哥就问:你俩刚才是不是吃狗不理了?

是啊,你咋知道的?

瞅你俩那副臭脸,让狗咬了似的!

user avatar

你们在路上看见过卖长得跟人一样的“人参果”吗?

我一直想买,但我看着有点恐怖,想想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就每次都看看就算了。

昨天我回家,我发现家里有一箱人形人参果,我妈说别人送的,我说那我吃了啊。



越看越越感觉恐怖,总感觉有人在盯着我。

我突然有个想法,怎么戒撸呢,在桌子上摆上一排这货,你就有种被围观的感觉了。

看起来这颜色真的不会很好吃,像葫芦生不啦叽的。

果真难吃的一笔,像黄瓜,皮还贼硬……作为食物真是挺失败的了,我就把它们在我桌子上和床头上摆了一排。我妈说没准儿能跟葫芦一样变干当个手把件,我信了,坐等一排手把件诞生!

user avatar

母亲牛肉棒,就是它

小的时候吃不起啊,觉得贵。毕竟在牛肉类零食里,它基本是吊打同类小伙伴的存在。而且母亲的广告也是高大上:“妈妈的味道”

母亲有一天终于给我买了一条母亲。我开心到飞起。

吃完后………………

你妈给你做这个?后妈吧

user avatar

马卡龙呀

最早看到这种食物是在小学初中的时候

那会儿最流行的非主流图片上

经常出现这种粉粉嫩嫩的食物


感觉那时候每个女孩子都有一个这种封面的笔记本

后来偶然在一个纪录片上得知了这种食物的名字

以及它的别称

“少女的酥胸”

想象中就出现了那种蛋羹一样柔柔嫩嫩的口感

但是那是一个电视购物还很火爆的年代

马云还不是大家的爸爸

想吃不常见的食物怎么办

憋着



后来终于有一次在旅游的时候

在机场看到了一排小盒子

里面就是这种美丽的小点心

赶紧买了一盒

拆的时候心跳“噔噔噔”的

想着马上就能亲吻少女的欧派了(别举报我是女孩子)

怀着一颗虔诚的心

我庄重的举起了一枚粉红色的少女哦不马卡龙

轻轻的咬了一口

一口齁甜的糖壳子加上稍硬的夹层奶油混合物直接冲向了我的胰岛

wtf!!??

说好的少女的酥胸呢???!!!

起名字的人一定是个老处男!!

呸!你家少女胸才这么齁!!!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更————

写下这篇答案的时候

我就猜到了一定会出现

“你吃的绝对是不正宗的”

“你的吃法不对应该这样吃balabala”

“我吃的xx元一个的很好吃”

当然还有意料之外的选手认为盒装的和非现烤的都是辣鸡

讲个道理

我以前也怀疑过我吃的是不是不正宗

毕竟确实甜得后槽牙疼

直到在法国留学的朋友给我捎回来了几块老佛爷的马卡龙

我才发现

......

......

丫比机场的还要甜!!!

.....

我个人觉得吧

说没吃过正宗的人可能真的没吃过正宗的

有些牌子的改良款可能真的没那么甜

但是正宗的真的很甜别装了好累的

甜品这种东西仁者见仁吧

有人爱吃高甜

但是我吃不了

所以喜欢吃马卡龙的小可爱们我也很理解

但是这个回答是我的主观感受

所以请大家对口味这种东西包容一点

不要戾气那么大

国外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好的

来成都

我请你们吃火锅

user avatar


方便面。每次饿或者馋的时候,就会觉得方便面好香啊好好吃啊,Q弹的面,鲜香的汤。
然后吃完一桶。
恶心死了卧槽我怎么会吃这种垃圾食品又油又腻一股塑料味我再也不吃了。
然后过一段时间,好想吃泡面啊,泡面超好吃……

user avatar

波板糖啊!!!

就是那个大大的,一圈一圈很多颜色的扁棒棒糖。

看电影《功夫》的时候被种草了,但不好意思叫父母给买,所以就一直藏在心里。

然后藏着藏着就忘了...

直到很多年以后,收到个礼物,居然是支超大的波板糖!

超级大,比我的大脸还大!

当时各种回忆各种涌现,食欲瞬间涌上心头。

虔诚的洗了手,打开柔和的音乐,把包装小心翼翼的打开,轻轻地舔了一口。

额,真**难吃...

舌头上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反正糖表面不够光滑,触感不好。

味道的话,就是甜,死甜,特别甜。

甜到极致都有些发苦了,感觉我的舌头很受罪啊!!!

所以舔了几口以后我觉得可能是我的吃法不对,说不定应该砸碎了吃!

别说,还挺容易砸的,一磕就碎。

可是含着小块吃更特么难吃了啊!!!!

吐出来以后居然发现舌头变色了,变色了!!!

这个只有颜值没有内涵的家伙!简直辜负我童年时对它的好感!

正对着一堆糖渣渣犯愁呢,朋友发消息问我糖收到没有。

本着和平友好的原则,没有把波板糖的真面目暴露出来,只好回说:“收到了,很甜。”(确实很甜,甜到崩溃啊...)

“你吃了?”

“吃了啊...”

“我买给你拍照用的...”

......

???

!!!

你早说啊!!!

后来吃到了小巧精致版的波板糖,朋友说会好吃点。

结果...

嗯...

这玩意儿还是用来拍照好了...





悄悄的说一下,中看不中吃的甜品还有:和果子、马卡龙、翻糖蛋糕...可能是我的舌头不够高级吧,反正都齁甜,欣赏不来,吃到崩溃。

user avatar

首推鱼子酱

很多年前就听说过鱼子酱是顶级食材,看视频里吃过的人无不一脸陶醉,而且吃鱼子酱最好要用贝壳勺子,因为用铁勺会让鱼子沾上铁锈味布拉布拉布拉……

一直就觉得好高大上啊,来了俄罗斯之后近水楼台了,可不得尝一尝。

于是就买了那种红的和黑的这两种。

用筷子挑了些(特么我到哪置办贝壳勺子)一口下去差点跳起来:

太尼玛腥了!

强烈的腥味和咸味真是一颗颗在嘴里爆开,于是我也不禁露出了表情,只不过是一种含了口海水的痛苦表情…

以后再看到说鱼子酱怎么怎么样的片子,脑海里就有“你们可真能演”和“你们口味还真是独特”这两种想法交织在一起……

(图片网上随手找的啦 一看就不是自己照的 不要再说图片里怎么怎么不对咯)


第二个就是北京名菜麻豆腐

也是很早之前就看过关于北京菜的一些节目,里面提到过这麻豆腐,称出来放在盘里,辣椒铺好,再浇上一勺子羊油~当时觉得可美了,肯定又香又滑~prprprpr

等一次去北京,赶紧点了这麻豆腐,还特意说了,不要素油要羊油。

麻豆腐上之前先喝了口豆汁,酸不拉几,比起我的开菲尔酸奶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可怕的是还是热的,喝快了有点想吐……

豆汁儿赶紧放一边,趁着热吃了一口麻豆腐。

卧槽我特么发誓这就是把豆汁儿里的渣渣捏到一起再浇了羊油!

吃了一口,咽也不是,吐也不是,比较两难。

我同学跟我说:趁热吃啊,一会儿羊油凉了多膻啊~他自己挖了一勺子之后也不说话了……

以后去北京吃点驴打滚啥的就得了……


再加一个第三个,金枪鱼大肥

也叫大腩大腹布拉布拉……

顾名思义就是金枪鱼最肥的腹部了。

看到过筑地拍卖,经常出现什么破纪录的金枪鱼,而金枪鱼最金贵的就是这脂肪含量最高的腹部。

故事里都说,绑匪绑了孩子之后,让他们吃鱼,富家子弟上来就夹鱼脸,缺油水的穷人孩子上来就吃鱼肚。那时候就想金枪鱼腹部肯定肥美无比 啧啧啧……

于是在黑门市场的时候,上来就买了一盒大肥寿司。

价格不低,多少我忘了,不过确实是寿司里最贵的。

迫不及待尝了一口 (∩_∩)

第一感觉就是在米饭外面放了一块猪油……也太尼玛肥了

发誓芥末和酱油我都蘸了,即使这样也无法缓解油腻感,因为嘴里的温度,鱼肉里的油感觉在不断渗出……

咽下这四块之后。

饱了。

要不说穷命,还真吃不了这大鱼大肉……


都说到东洋了,突然还想起来个大坑。

日本水果!

日本水果的贵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几百块一个西瓜什么的应该都听说过。

原因很多啦,扶持农业啊,虽然贵但是好吃啊,虽然贵但是品种好啊,虽然贵但是外形好看逼格高啊……

在日本怎么能不尝尝日本的水果?天价的肯定吃不起了。随便买点尝尝吧。

买了三块哈密瓜,寻思着二十多块钱三小块,别把我牙甜掉了。

一吃,特一般,哎,都不用拿新疆的瓜比,就连我在山东吃的都比这甜多了。

不死心,山形县嘛,虽然是北边,但终究不是北海道,不是都说北海道的好嘛

于是买了根香蕉。

不是我抠门,是因为真的是论根卖,好像是北海道产的,不贵,盛惠人民币七块。(有知友指出这是南美的啦 怪我眼拙 北海道产香蕉是蛮怪的…)

一根七块啊,这搁俄罗斯都能买一把了。我赶紧拆开包装尝尝


不吹不黑,脆的。

user avatar

方便面!小时候看电视广告,就想吃方便面,但我妈一直说不健康不肯给我买。

有次好像家里没饭了,我爸妈吃了泡面,只给我尝了一点点,哎呀那个味道鲜啊,我好想吃多多啊,但爸妈不肯,这时我发现泡面里多送了一包调料没用,看着多出来的这包调料(味精粉),我突发奇想,如果我把调料包泡水,那一定很好吃啊。

这个想法一发不可收拾,我缠着我妈,死缠烂打,一定要泡水喝,我妈反复劝说没用,就给我泡了,这一口下去,,,,,,我瞬间就老实了



还有个事,小时候没吃过方腿肉,但电视广告上那个肉看上去好好吃啊,有次坐绿皮车,车上卖盒饭,我看见盒饭上有火腿肉,就缠着要吃盒饭,我爸就给我买了一份,尝了一口,这什么玩意,哈哈老实了,后来盒饭都我爸吃了,,,,,


小时候看隔壁邻居吃青椒塞肉那个香啊,回家缠着奶奶做,吃了一口,,,就这?闻着和吃口感完全不一样啊

user avatar

所谓雪莲。


就是那个能够活死人肉白骨、平白无故增加一百年功力、打通任督二脉运转大小周天、效果堪比王母娘娘的蟠桃的雪莲花,雪山上的至尊,山神的馈赠,人间的仙品。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打熬筋骨修炼武功,内炼真气外练功法,刀枪剑戟斧钺勾叉,尤其是胯下一条银枪,端的是……


然后我就采到了珍贵的雪莲花。


苦的,不好吃。拉萨各大药店有售,50块钱一两。

那一大丛是小叶红景天,白色的就是雪莲花,藏雪莲,跟天山雪莲不是一回事。黑的是我的哑铃。

近照。


为了这玩意儿还从冰上掉下来了,摔一屁股的泥,差点掉河里摔死,娘的。

不要问我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只是我屁股疼的深沉。


掉下来之前最后的得瑟。



我吃过了,功力并没有精进,任督二脉还是没打通。


童话里都是豁大爷的!(四川话,骗人的。)

user avatar

香槟和鱼子酱。

小时候听过一首英文歌,《卡萨布兰卡》,描绘一对小情侣在露天汽车影院看卡萨布兰卡这部电影,空气中都是恋爱的味道。

其中有一句歌词: 星空下的爆米花和可乐,变成了香槟和鱼子酱。

"Popcorn and cokes beneath the stars. Became champagne and caviar "

那时我就觉得这两样东西肯定是了不得的珍馐美味,对了,还有电视上播F1的比赛,我总以为冠军才能奖一瓶香槟,那该是多么金贵的好东西啊!

有的时候看旅游真人秀节目,多大牌的明星,见到了这一团黑乎乎黏黏的东西,也露出一副没出息的表情,淌着哈喇子连声赞叹。我就想着,那天有钱了,我也要挥霍,我也要鱼子酱就着香槟,不活着了!

刚来美国的时候,有次赚了笔几百美金的外快,那时候和 @王妈妈 在华盛顿旅游,看到路边一家看上去挺高级的俄国菜就挪不动腿了,进去就要吃鱼子酱。

服务生说,我们有168美金一份的,298美金一份的, 还有...

王妈妈看着我犹豫不决的样子,好像是想笑,她知道我在点菜的时候非常大男子主义,最烦被人打断,但也知道我心里面其实在七上八下打着算盘计算着收支。(我们曾经有过在某高档生蚝餐厅喝了两口气泡水,看了一眼菜单就狼狈而逃的经历。)最后我们决定就点一个带鱼子酱的小吃,比纯点鱼子酱便宜很多。

端上来一看,底下垫的是煎蛋卷,上面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鱼子酱,拿起一块,小心翼翼地嗅了嗅,烘焙的香气似乎有点喧宾夺主,于是直接拿叉子挑起鱼子酱送到口中。

嗯...第一感觉是咸,稍微有一点腥气,再就是发酵的味道,像是带点鱼腥味的王致和腐乳。等我再想咂么咂么味道的时候,嘴里已经空荡荡的了。

这顿饭,后来我们吃了大块的肉排,喝了红菜汤,用免费的面包把盘子都擦得贼干净,敦敦敦灌伏特加,称兄道弟地互相扶着回去了,至于鱼子酱,后来想起来,无非也就是“啊,其实我也吃过那玩意。”

香槟后来也不再神秘了,有次去一个律所办的酒会,桌上就有一杯杯的香槟,抿了一口,感觉还不如六七美金一瓶的“黄尾巴”白葡萄酒好喝,味道很单薄,略带涩口,像是走了汽兑了酒精的苏打水。昨天和朋友吃饭聊起来,朋友也说,有次去参观酒庄喝了香槟,感觉还是鲜榨的葡萄汁好喝。

但这里的“失望”仅仅是对于食物本身的:

能有这么一个人,不管是一起吃爆米花喝可乐,还是香槟鱼子酱,都能有一样的快乐;有这么几位朋友,在一起自己炒两个菜,拎一袋子熟食,喝瓶啤酒吹吹牛,给桌米其林三星都不换,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user avatar

著名毒品,维他柠檬茶。

据说爽过吸大麻,周边也有很多人天天吸,我就觉得应该特别好喝。

直到有一天朋友送了我一盒。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虔诚的插上吸管,吸了一口。

……这什么味道!一点都不好喝啊!

我不相信,于是又喝了一口……还是不好喝……然后我放弃了。

到现在再也没喝过。

user avatar

带孔奶酪

就这货

(我比较好奇就是,这个答案你踩它干嘛呢.....

我就写了点小耗吱儿的零食而已嘛,搞不懂搞不懂╮(╯▽╰)╭)

小时候看杰瑞一口吞一个吧唧吧唧嚼得那叫一个香,馋得我呀,有一集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杰瑞钻进一个大的奶酪蛋糕里,凿了个床出来,饿了就扳一块吃,我靠这不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等真正吃到了以后

emmmmmm.............

难以言表的难吃,奶味非常浓,but不是奶香,而是奶腥味儿。并不是我想象中类似重芝士蛋糕那种香甜细滑的美味,咸的!( •̀∀•́ )似乎还带点若隐若现的酸╭(°A°`)╮至于口感,呵,干巴巴的仿佛在嚼橡皮。如果想体验味同嚼蜡的具体感受,欢迎尝试。神奇的是我居然能咽下去,不过我的理智告诉我不要再尝试第二口╮(╯▽╰)╭另外它的兄弟姐妹蓝纹奶酪啊山羊奶酪啊还是拜拜吧您呐,还是棒棒奶酪适合我这种宝宝~(๑• . •๑)

另外友情推荐味同嚼蜡姐妹食品,美国扭扭糖,暮光女主和谢耳朵爱吃的那种,巧克力是我唯一能接受的味道,至于草莓和樱桃味,入口的一瞬间风油精苦杏仁和名创优品十块钱俩的指甲油同时在我嘴里炸开了烟花(ಥ_ಥ)

(评论区有人说要怎么怎么吃的,可是杰瑞不是这么吃的啊嘤嘤嘤,而且人家第一次吃,就是眼馋一口下去吧唧吧唧吧唧那多爽啊,要的就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感觉啊喵╭(╯^╰)╮)

(以及,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有兴趣还是要试试的,万一对你的口味呢^O^)

user avatar

狗不理包子,吃完之后,去他妈的狗不理。

user avatar

1.

我小时候经常看动画片《大力水手》,大力水手把罐子用力捏开,菠菜就会像喷泉一样源源不断自动飞入他口中,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立马肌肉爆涨,力大无穷。

终于有一天,我吃到了生平第一口菠菜。

我至今都清楚地记得,小小的我是怎么据理力争这应该不是菠菜并且极力描绘“真正的菠菜”应该是什么样的,晚上还强行拉全家人一起观看了大力水手,心存幻想大人能给我弄来这种菠菜。但是大人们都跟我反复说我吃的就是真正的菠菜。

那应该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失落”。

我至今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要特意塑造出一个吃了菠菜就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卡通人物形象,是用来故意恶心像我这样单纯的小孩子的恶作剧吗?

后来吃到铜锣烧(叮当猫的最爱),一如既往地失望,但我安安静静不声不响。

再到后来的中华小当家、食神……呵呵,我不吃这一套。

2.

小学的时候有篇语文课文好像是关于画杨桃的,说杨桃像五角星,课文学完也不知道杨桃究竟是什么,对这种形状的水果觉得好奇。

真正吃到杨桃是什么时候我真的记不清楚了,我觉得我应该还是吃了杨桃的吧,毕竟我对它是有一种很酸很酸的印象的……

其实我真正记得清楚的是每次一提起买杨桃(直到现在),我妈都是答复太酸了很难吃别买。

唯一的问题就是我妈到底是什么时候背着我吃过杨桃的。

3.

辛弃疾有一句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说的是张季鹰的“莼鲈之思”,仿佛为了这两样吃的,前程都可以不要了似的。鲈鱼是小时候宴席上的常见鱼,知道比本地鱼刺少味鲜,莼菜作为江浙特产却直到教这首诗的时候都没见过更没吃过。有一天在一个生鲜app上看到正当季在卖,迅速秒下,按照厨艺app的指点精心开好汤,才知道就是一种类似于木耳菜口感的蔬菜罢了。

4.

格瓦斯和黑松沙士、崂山蛇草白花水等一干饮料在网上并列为公认的难喝饮料,其实我觉得娃哈哈倒也还好,尤其偏爱秋林,觉得是酸甜非常适口的含气饮料。后来就顺理成章地网购了列巴州,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饮料是用白开水稀释酱油的味道也叫格瓦斯,并且这才是正版。

5.

特意托朋友找人从新疆给我寄过一种全wwe语包装的奶茶粉。我后来在学生桌上也看到过这个牌子。拿到迫不及待地冲了一杯,才知道原来新疆的奶茶冲泡饮品是有一股极其浓烈的膻味的,催人呕吐。

……

其余的其实还有好多,人生大约就是这样一个不断磨灭期待的过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