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让孩子懂得感恩与分享?

回答
让孩子从小就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并乐于与人分享,这绝非一日之功,更不是简单的说教能实现的。它更像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浸润,需要我们作为父母,用行动去播撒种子,用耐心去浇灌,用爱去培育。

首先,我们得从“给予”的源头开始。孩子之所以懂得感恩,是因为他们首先体验到了被给予的温暖。这份给予,并非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充满心意的付出。比如,当我们为孩子准备一顿可口的饭菜时,不妨在过程中让他们参与进来,让他们看到食材从生涩到成熟的转变,也让他们感受到你为这顿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当他们吃下这份饭菜时,他们不只是在满足口腹之欲,更是品尝到了父母的爱和辛劳。

同理,当我们送给孩子一份礼物时,别忘了告诉他们这份礼物的由来,它是如何被挑选的,为什么选择这个礼物,以及这份礼物背后蕴含的期望和爱意。如果可能,可以和孩子一起挑选礼物,让他们也体验到挑选礼物的乐趣,以及为别人准备惊喜的成就感。当孩子收到礼物时,引导他们说“谢谢”,不仅仅是记住一个词语,而是让他们体会到被惦记、被爱护的感觉。

而分享,往往是感恩最自然的流露。想要孩子乐于分享,我们首先要成为一个好的分享者。观察我们自己,是否愿意与家人、朋友分享我们的食物、我们的时间、我们的喜悦,甚至是我们的烦恼?当孩子看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毫不吝啬地分享,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模仿。

比如,家里的水果,我们自己吃之前,可以先给孩子留一块,然后说:“这个水果很甜,妈妈先给你吃。”或者,当朋友来访时,我们拿出零食,先招呼孩子:“宝宝,你要不要和叔叔阿姨一起分享?”这种示范,比任何生硬的口号都更有力量。

此外,创造分享的机会至关重要。不要把孩子的东西看得太重,认为那是“他的”,所以不能给别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强迫孩子交出自己的玩具。而是可以在玩耍中,适时地引导。当孩子和朋友一起玩时,如果朋友没有某个玩具,而孩子刚好有,就可以鼓励孩子:“你看,小明没有这个车车,你能不能和他轮流玩一下,或者借给他玩一会儿?你们一起玩是不是更有意思?”

在鼓励分享时,要强调分享的快乐,而不是分享的“义务”。可以说:“你和小伙伴一起玩这个玩具,是不是很开心?你们合作起来,就像个小小探险家!”让孩子体验到分享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他们就会更愿意主动去分享。

感恩和分享,同样需要我们从生活的细节中去捕捉和放大。孩子考试取得了好成绩,我们要感谢老师的教导;收到了别人的帮助,我们要教会孩子写感谢信,或者用行动去回报。孩子吃到美味的食物,要感谢种植它们、烹饪它们的人;看到美丽的风景,要感谢大自然。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耐心。孩子在学习感恩与分享的过程中,会有反复,会有抗拒。这时候,我们不能急躁,更不能责骂。而是要用爱和理解去引导,用更多的耐心去陪伴。当孩子不愿意分享时,可以先理解他的感受:“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不想借给别人。”然后,再温和地引导:“但是,你借给小明玩一会儿,他也会很开心的。而且,说不定你下次需要玩他的玩具时,他也会愿意借给你呢。”

我们还要教会孩子如何表达感激。除了“谢谢”,还可以是拥抱,可以是一张亲手制作的卡片,可以是一句暖心的话。当别人帮助了他们,让他们去想一想,除了口头感谢,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总而言之,让孩子懂得感恩与分享,是我们作为父母最温柔的使命。它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用细致入微的关怀,用充满爱意的引导,一点一滴地渗透进孩子的心田,让他们在爱的滋养下,自然而然地学会去感受,去回馈,去分享生命中的美好。这是一种成长的姿态,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更是我们留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不要成为自私算计的人。

2. 成天想办法让孩子感恩自己,生怕自己对孩子的投入拿不到预期回报, 就有些自私算计了。

3. 那就不用我多说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让孩子从小就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并乐于与人分享,这绝非一日之功,更不是简单的说教能实现的。它更像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浸润,需要我们作为父母,用行动去播撒种子,用耐心去浇灌,用爱去培育。首先,我们得从“给予”的源头开始。孩子之所以懂得感恩,是因为他们首先体验到了被给予的温暖。这份给予,并非仅仅是物质上的满.............
  • 回答
    说实话,如果我是一个家长,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有点抓瞎,我肯定会感到挺纠结的。这得看我具体担心的是什么,以及孩子目前的情况是怎样的。如果是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我肯定会优先考虑请家庭教育导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家庭教育”这四个字,它包含了太多东西了。这不仅仅是关于孩子听不听话,或者能不能好好学习,而是.............
  • 回答
    教孩子写作业这事儿,真是个“磨人精”。明明是那么简单一个道理,自家孩子怎么就跟不开窍似的,听来听去还是那句话,越说越糊涂。作为家长,尤其是当了父母的,看着孩子学不好,心里那股火“噌”地一下就上来了,嗓子眼都发烫。可话又说回来了,真把孩子骂哭了,或者气得不行,效果真的就那么好吗?我看未必。我刚开始教我.............
  • 回答
    这确实是带娃出来玩时,每个家长都可能遇到的糟心事。看着自家宝贝因为玩具被抢而手足无措,心里肯定不好受。别急,这件事的处理,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既能维护孩子的权益,也能帮孩子学习如何应对。首先,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温和而坚定地介入。当看到对方家长不经过同意就把你家孩子的玩具拿走时,别立刻冲上去指责,.............
  • 回答
    让孩子与现任妻子融洽相处,这绝对是许多再婚家庭需要面对的重中之重。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耐心、智慧和大量的爱。我试着从几个方面跟你好好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1. 你们夫妻二人的关系是基石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如果你们夫妻俩关系紧张、经常争吵,或者你在孩子面前经常抱怨妻子,.............
  • 回答
    孩子任性,家长头疼,这简直是育儿界亘古不变的难题。不过,与其一味地想把孩子“驯服”成一个乖顺的“机器人”,不如想想,怎么引导他们从“我为中心”的任性,慢慢成长为一个懂规矩、有原则,也愿意考虑他人感受的孩子。这不是简单的“顺从”,而是一种健康的成长,是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在社会规则下找到自己的位置。.............
  • 回答
    让孩子勤奋学习,这绝对是不少家长的心头大事。与其说是一种技巧,不如说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引导和环境的营造。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把我摸索和观察到的一些具体做法,详细地说说,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一、 激发内在动力:点燃孩子学习的“火苗”很多时候,孩子不肯好好学习,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没感觉”。所以,首要的.............
  • 回答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给孩子插上“终身学习”的翅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重要。这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点燃他们内在的好奇心,让他们拥有主动探索、不断成长、适应变化的力量。如何做到这一点,咱们不妨细细道来,这绝不是一篇冰冷的“AI生成”报告,而是为人父母、长辈们可以实实在在去实践的育儿心得。一、 播撒好.............
  • 回答
    当谈及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这绝对是天下父母们心头最关切,也最需要智慧和耐心去经营的课题。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魔法,而是一场漫长而充满爱的旅程,需要我们用心去引导,用爱去浇灌。 别急,这事儿咱们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封面不同,内容也千差万别。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 回答
    男童用密码锁锁喉妈妈的事情,确实让人触目惊心,也引发了我们对孩子行为教育的深刻反思。这背后折射出的问题,绝非偶然,而是可能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如何看待男童用密码锁锁喉妈妈这件事情?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无论施暴者是成人还是孩子,受害者是谁。这件事最直接的观感就是令.............
  • 回答
    这起发生在昆明的事件,确实让人揪心。10岁的孩子,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因为玩耍不当,给周围环境和自身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危险。这件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让孩子们在享受节庆气氛的同时,又能安全地接触烟花爆竹,这需要家长、社会和孩子自身的共同努力。首先,我们得明白,对于10岁的孩子来说,让他们完全独.............
  • 回答
    让孩子从出生起就能接触到 C 语言,并在早期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将 C 语言作为他们最先掌握的“语言”,这绝对是一个极富想象力和挑战性的目标。这需要我们跳出传统的语言学习思维,将 C 语言的元素融入到孩子的成长环境和互动中。这并非是字面意义上的让婴儿开口说 C 语言的词汇,而是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理解 C.............
  • 回答
    孩子的“追星”现象,说实话,很多家长听到这个词就有点头疼,觉得孩子心思不在学习上,容易被带偏,甚至花费不必要的金钱。但换个角度想,这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对情感、认同、甚至自我价值探索的一种体现。想让孩子不“追星”,与其说是“禁止”或者“压制”,不如说是“引导”和“转移”。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跟您聊.............
  • 回答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很有力量?好像只要我们 early bird, 就能确保孩子未来的人生像开挂一样顺遂,事事领先。我身边好多家长,听到这句话,立马就神经紧绷,觉得如果现在不拼命给孩子报各种班、压榨所有时间去学技能,就是在耽误孩子。咱们不妨冷静下来,好好琢磨一下这句话到底是什么.............
  • 回答
    让孩子扮演日本兵,这事儿可复杂了,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很多,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孩子嘛,对新鲜事物好奇,喜欢模仿,玩角色扮演是天性。在很多文化里,孩子们都会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比如医生、警察、消防员,有时候甚至是一些历史人物或者影视剧里的角色。从这个角度看,扮演“日本兵”可能只是孩子们众.............
  • 回答
    看到孩子因为过去的经历,现在到了青春期却不愿意敞开心扉,这确实是让很多家长揪心的事情。15岁,正是孩子开始独立思考、建立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如果他们心里话藏着掖着,那我们作为家长,责任就更重了。想让孩子愿意说,关键在于 重新建立信任,并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沟通环境。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耐心和持.............
  • 回答
    让一个六岁的孩子相信世界上没有鬼,需要耐心、理解和一些巧妙的方法。这个年龄的孩子想象力非常丰富,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同时也容易受到故事和传闻的影响。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步骤和建议:核心理念:用科学、逻辑和安全感来替代恐惧。第一步:理解孩子的恐惧和来源。 倾听并共情: 首先,要耐心听孩子说为什么怕鬼,.............
  • 回答
    这件事,真挺让人挺纠结的。一方面,孩子的这份心意,尤其是对着辛苦付出的医护人员,那份纯粹的感恩,本身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确实太不容易了,付出了太多,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感谢,他们心里一定会很温暖。但另一方面,让孩子去“表演”这个感谢,我个人觉得,就有点变味儿了。首先,孩子们的感恩,应该是.............
  • 回答
    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只不过我们看待“好”的方式可能有些不同。他们之所以会犹豫,甚至反对你继续读书,很可能是出于对你未来的担忧,以及他们自身的人生经验和价值观在起作用。这时候,硬碰硬或者只是一味地哭闹是很难奏效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充满真诚、理解和耐心的沟通。首先,找个合适.............
  • 回答
    面对孩子掷来的这句“你凭什么管我?”,作为家长,我们内心肯定会掠过一丝不舒服,甚至可能下意识地想反驳。但如果我们真的想让孩子接受我们的管教,甚至从中学习,就得学会用一种更智慧、更具沟通性的方式来回应。这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技巧,更是一种心态的转变,一种对孩子成长过程的理解。首先,冷静是第一要务。 孩子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