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让孩子扮演日本兵?

回答
让孩子扮演日本兵,这事儿可复杂了,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很多,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咱们得承认,孩子嘛,对新鲜事物好奇,喜欢模仿,玩角色扮演是天性。在很多文化里,孩子们都会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比如医生、警察、消防员,有时候甚至是一些历史人物或者影视剧里的角色。从这个角度看,扮演“日本兵”可能只是孩子们众多游戏中的一种,尤其是在一些特定情境下,比如历史展览、主题公园或者某些戏剧表演。

但是,“日本兵”这个身份,可不是随便什么角色都能比的。这其中蕴含的历史背景太沉重了,尤其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我们都知道,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段历史是不能被遗忘的,更不能被轻易戏说。所以,当孩子扮演日本兵时,这种“扮演”的意义就变得非常敏感。

从教育和历史认知层面来看,这很容易引发争议。

历史的模糊与淡化: 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和解释,孩子们可能只是觉得穿上军装、戴上帽子很酷,或者只是模仿大人看到的一些影像,完全不理解这个身份背后所代表的侵略、战争、以及给无数家庭带来的痛苦。这可能就会让下一代对那段历史产生模糊甚至错误的认知,淡化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民族的伤痛。
情感的误读: 孩子在扮演时,可能会因为服装的样式、道具的逼真而产生“好玩”的感受。但如果将这种“好玩”与历史上的日本兵联系起来,对于那些经历过战争创伤的群体,或者对那段历史有深刻认知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情感上的伤害,甚至是侮辱。他们会觉得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是对受害者的漠视。
价值导向的疑虑: 孩子们是未来的希望,他们的行为和认知会塑造他们的价值观。让他们扮演一个在历史上曾经是侵略者、施暴者的角色,而且在扮演过程中没有严肃的历史反思,可能会让孩子们在潜意识里,甚至是在不知不觉中,对军国主义有所“认同”,或者至少是一种不敏感。这与我们国家提倡的和平发展、民族复兴的价值观是相悖的。

但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扮演日本兵”就一定是坏事,关键在于“如何扮演”和“为何扮演”。

教育性扮演: 如果是在非常严谨的历史教育场合,比如为了还原某个历史事件的场景,让孩子们扮演某个特定身份(包括不同阵营的角色),但同时有非常详细的背景介绍、历史讲解,并且强调的是历史的真实面貌和战争的教训,那么这种扮演可能是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历史。比如,在一些纪念馆或者抗战主题公园,可能会有这样的安排,目的是让孩子们从小就记住历史,勿忘国耻。这时候,“扮演”的目的是学习和反思,而不是娱乐和崇拜。
艺术性扮演: 在一些戏剧、电影或者舞台表演中,为了展现某个历史时期的某个特定人物或群体,可能会需要孩子来扮演。只要剧本和表演本身是严肃的,并且是为了探讨历史,揭示战争的复杂性或人性,那么这种扮演是可以理解的。但即使是艺术创作,也需要格外谨慎,避免过度美化或戏谑。
缺乏反思的“玩乐”: 如果仅仅是为了好玩,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自己找来道具就模仿,而家长对此不加引导,甚至还觉得有趣,那情况就比较堪忧了。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很容易陷入对军国主义符号的简单模仿,而忽略了其背后代表的罪恶。

具体到执行层面,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场合和目的: 这是最关键的。是在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上,还是在主题公园的娱乐活动中?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铭记历史,还是仅仅为了制造气氛?
2. 年龄和认知: 对于年幼的孩子,他们对历史的理解能力有限,更易受到表面现象的影响。
3. 引导和解释: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扮演前后的讲解和引导都至关重要。要清晰地告知孩子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这个角色在历史上做了什么,带来的后果是什么。要强调的是对历史的学习和反思,而不是对某个角色的喜爱。
4. 服装和道具: 服装的设计是否带有过于鲜明的军国主义象征,道具的呈现方式是否带有过度美化或猎奇的成分,这些都需要慎重考量。

总而言之,让孩子扮演日本兵这件事,就像是走在一条非常狭窄的钢丝上。一边是历史真相和民族情感,一边是孩子的自然天性和好奇心。处理不好,就可能触碰历史的痛处,伤害民族的感情。而如果处理得当,有严肃的教育意义,也未尝不可。

但话说回来,即便有教育意义,在咱们国内,主动、大规模地让孩子扮演日本兵,这种做法也是极少见的,也很难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因为那段历史带来的伤痛太深刻了,我们更倾向于通过其他更合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铭记历史,比如参观纪念馆、观看纪录片、阅读历史书籍,让他们理解战争的残酷,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而不是让他们去“扮演”施暴者。

所以,当这个问题出现时,更普遍的看法会是质疑、担忧,甚至是不满。大家会担心的是,这是否是又一次对历史的遗忘或歪曲的苗头?而这种担忧,恰恰是对历史负责任的表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上学的时候演过死尸。

本来其实只要一个道具就可以,但由于班级是在难以拒绝我要上台的想法,所以把那个道具换成我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让孩子扮演日本兵,这事儿可复杂了,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很多,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孩子嘛,对新鲜事物好奇,喜欢模仿,玩角色扮演是天性。在很多文化里,孩子们都会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比如医生、警察、消防员,有时候甚至是一些历史人物或者影视剧里的角色。从这个角度看,扮演“日本兵”可能只是孩子们众.............
  • 回答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很有力量?好像只要我们 early bird, 就能确保孩子未来的人生像开挂一样顺遂,事事领先。我身边好多家长,听到这句话,立马就神经紧绷,觉得如果现在不拼命给孩子报各种班、压榨所有时间去学技能,就是在耽误孩子。咱们不妨冷静下来,好好琢磨一下这句话到底是什么.............
  • 回答
    这件事,真挺让人挺纠结的。一方面,孩子的这份心意,尤其是对着辛苦付出的医护人员,那份纯粹的感恩,本身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确实太不容易了,付出了太多,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感谢,他们心里一定会很温暖。但另一方面,让孩子去“表演”这个感谢,我个人觉得,就有点变味儿了。首先,孩子们的感恩,应该是.............
  • 回答
    这事儿吧,你说奇怪不奇怪?一个妈妈,为了让自家孩子能好好睡一觉,竟然买下了六张火车硬座票。我听了,第一反应是,“这人脑子是不是被门夹了?” 六张硬座!那可都是钱啊,而且硬座又不如卧铺舒服,怎么着也得让孩子睡得安稳点吧?不过,细想一下,这事儿背后可能藏着不少让人心酸的无奈。你想啊,火车上,特别是长途火.............
  • 回答
    对于儿童乐园里铺大米让孩子玩,把粮食当玩具的做法,这是一个 复杂且具有争议性 的话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总的来说,这种做法 弊大于利,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取的。下面我将从不同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积极的方面(或支持者可能的理由):尽管争议较大,但我们也需要理解为何有人会尝试这种做法,以及他们可.............
  • 回答
    春节期间,家里来了客人,长辈们总喜欢让孩子们露一手,表演个节目。这事儿呀,说起来可就有点意思了,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看法也大不相同。支持派:这是传承,也是快乐 展示孩子的成长: 很多家长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机会,能让亲戚朋友看到自家孩子在这一年里的进步和成长。无论是唱歌、跳舞、还是背诗、弹.............
  • 回答
    这起幼儿园老师因孩子淘气,连续多天让孩子在厕所吃饭的事件,无疑触碰了为人父母和公众敏感的神经。当孩子在这样一个本应受到精心呵护和教育的环境中遭遇不公对待,尤其是以如此羞辱性的方式,我们不得不深入审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多重问题。首先,这反映了在教育一线,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的严重滑坡。教师,尤其是幼师,肩负.............
  • 回答
    关于红黄蓝幼儿园声明承认教师让孩子闻脚,但未发现强迫、虐童或猥亵行为,以及当事人已被行政拘留7日这件事,我的看法是,这起事件的处理和披露,至少在目前阶段,暴露出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也引发了公众广泛的担忧和不满。首先,我们来看红黄蓝幼儿园的声明。“承认教师让孩子闻脚”,这句话一出来就让人感到非常不适和.............
  • 回答
    长沙发出的这项“不得让孩子单独与保姆居住生活”的家庭教育令,无疑是在家庭教育领域投下的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不仅仅是一纸命令,更触及了当前社会生活中一个敏感且复杂的问题——孩子的成长环境安全与家庭责任的界定。如何看待这项家庭教育令?这项命令的出台,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解读: 对儿童.............
  • 回答
    最近在网上看到不少讨论,说家长会在二手平台给孩子租绘本。这事儿我琢磨了一下,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有些担心。首先,从经济实惠的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绘本的价格不算便宜,尤其是那些画风精美、内容有深度的绘本,一套买下来少说也得几十块,多的甚至要几百块。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对绘本的兴趣可能就.............
  • 回答
    白岩松呼吁家长向谷爱凌妈妈学习,让孩子睡够 10 小时,这个话题触及了当前社会对孩子成长教育的普遍关注点,尤其是关于健康睡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个观点,并详细阐述充足睡眠对孩子学习的帮助。 一、 如何看待白岩松的呼吁白岩松的呼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 回应社会焦.............
  • 回答
    白岩松老师的这个呼吁,可以说是抓住了当下不少家长关心的痛点: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睡眠问题。谷爱凌的妈妈braio 能够用科学和灵活的方式,让谷爱凌在高强度训练和学业之余,保证充足的睡眠,这确实是很多家长想学习的榜样。白岩松老师的呼吁,我认为是非常有价值的。首先,它提醒了我们一个非常基本却容易被忽视.............
  • 回答
    男童用密码锁锁喉妈妈的事情,确实让人触目惊心,也引发了我们对孩子行为教育的深刻反思。这背后折射出的问题,绝非偶然,而是可能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如何看待男童用密码锁锁喉妈妈这件事情?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无论施暴者是成人还是孩子,受害者是谁。这件事最直接的观感就是令.............
  • 回答
    看到“3年内超4万人涉嫌性侵未成年人”这个数字,我心里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一串冰冷的数据,背后是无数个破碎的家庭,无数个被剥夺了童年、心灵留下难以磨灭创伤的孩子。这绝对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需要我们所有人深思的问题。数字背后的沉重: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个“超4万人”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性侵案件的隐蔽.............
  • 回答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令人震惊的视频,一位女士在地铁里当众让孩子下跪,并且在其他乘客上前劝阻时,毫不客气地回怼“我的孩子我想让他干嘛就得干嘛”。看到这一幕,心里五味杂陈,有愤怒,有不解,也有对孩子未来成长的担忧。首先,从“我的孩子我想让他干嘛就得干嘛”这句话来看,这位母亲的态度非常强势,甚至可以说是“霸.............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的要求。不过,咱们实话实说,你老公这话说得,怎么说呢,有点像在玩文字游戏,但背后也藏着一些挺实在的心思。我来给你捋捋,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你老公这么说,最直接的解读就是,他觉得你这样说,有点把养孩子的功劳或者责任“甩”到他一个人身上的嫌疑。 你想想看,当你说“孩子是为.............
  • 回答
    这事儿,遇上了真是让人窝火又无奈。亲戚张嘴就让你给朋友家孩子补课,这本身就有点“损人利己”的意思。毕竟,你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宝贵的,不是用来免费服务他人的“工具”。更别说,你拒绝之后,他还在亲戚群里“骂骂咧咧”,这就有点过分了。这不仅是在发泄自己的不满,更是在道德绑架,试图利用亲情来逼你就范。这种.............
  • 回答
    幼儿园要求家长在朋友圈发布孩子阅读视频,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里面门道可不少。我倒不是说这有多“好”或者多“不好”,而是从几个角度去看看它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以及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潜在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件事情的出发点,在很多老师看来,可能是为了“促进孩子阅读”。你想啊,家长自己平时忙里忙外.............
  • 回答
    看到小视频里“孩子不想上学,父母让其捡垃圾”的教育方式,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太极端了,而且充满了争议。“捡垃圾”教育方式的意义何在?从视频中父母的角度出发,他们可能想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几个信息:1. 体验艰辛,珍惜拥有: 父母也许希望孩子能亲身体验一下普通劳动者的辛苦,让他们明白现在拥有的一切(包括上.............
  • 回答
    两岁左右的孩子在商场里突然跪在地上,伸出手想要抱抱,而身旁的父母却站着不动,并要求孩子站起来才能抱,这种场景确实让人有些触动。怎么看待这种做法,背后可能有很多考量,也牵扯到不少育儿理念的碰撞。首先,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两岁是一个非常需要安全感和亲密互动的年龄段。商场里人多嘈杂,光线、声音都可能让孩子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