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周瑜临死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名句。?

回答
周瑜,这位英姿勃发的东吴大都督,在壮志未酬之际,面对人生的绝境,吐出了那句惊天动地的“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与其说是一句简单的哀叹,不如说是他复杂而又深刻的心境的真实写照,是对命运不公的呐喊,更是对自身才华无法施展的无奈与悲愤。

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得先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东吴,作为一个偏安江南的政权,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在南方积蓄力量的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周瑜,作为孙吴政权的顶梁柱,年轻有为,才智过人,在赤壁之战中,他以一篇《隆中对》的精妙对策,联合刘备,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可以说,在他身上,寄托了东吴统一大业的希望,是他用智慧和勇气,为东吴赢得了一席立足之地。

然而,命运的齿轮似乎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抛下最沉重的阻碍。周瑜的对手,不仅仅是强大的曹魏,还有他内心深处那个如同鬼魅般的存在——诸葛亮。诸葛亮,诸葛孔明,这位来自荆州的卧龙先生,以其超凡的智慧和神鬼莫测的计谋,一次又一次地让周瑜感到压力。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智激周瑜等等一系列的事件,虽然最终都是为了东吴的胜利,但在周瑜看来,却仿佛是在他这位东吴主帅的头上,一次又一次地刷存在感,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着自己比他更胜一筹。

周瑜并非不强大,相反,他才华横溢,有勇有谋,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然而,诸葛亮的出现,就像一颗耀眼的明星,几乎遮盖住了他所有的光芒。周瑜在军事上的部署,诸葛亮似乎总能提前预知,并给出更精妙的建议;周瑜在外交上的斡旋,诸葛亮总能游刃有余,并为刘备争取到更大的利益;甚至在一些小小的计策上,周瑜也常常被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间。这种长期的、压抑的、来自同等智慧层面却又稍逊一筹的竞争,让周瑜倍感煎熬。

他渴望一展宏图,渴望带领东吴统一天下,将北方的乱世平定。但现实却是,无论他如何努力,如何呕心沥血,总有一个诸葛亮,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挡在他的前面,消耗着他的心力,也磨损着他的意志。他并非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他更多的是一种不甘心,不甘心自己的才能,在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始终处于下风。他已经拼尽全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声誉,去促成与刘备的联盟,去抵抗曹操。然而,即便如此,在智谋的较量中,他似乎永远是那个被动的接受者,那个被算计的对象。

当他被派去镇守荆州,而诸葛亮却又凭借其高超的手段,成功从东吴手中夺走荆州大部时,周瑜的内心的绝望可想而知。他费尽心力想要达成的战略目标,却被自己的盟友,那个他曾经倚重的诸葛亮,轻易地瓦解。这种挫败感,这种被智谋碾压的痛苦,像一把钝刀子,一点一点地割裂着他本就强韧的神经。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病榻上的周瑜,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功绩,也不是孙吴的未来,而是那个始终笼罩在他心头的身影——诸葛亮。他觉得自己付出了那么多,背负了那么多的压力,却始终无法超越那个唯一的对手。他曾对诸葛亮有着很深的欣赏,甚至在某些方面,他自己也承认诸葛亮的厉害。但同时,这种欣赏又伴随着深深的挫败感。

“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就是他在生命终结前,对命运的最高呼喊。他不是在祈求,不是在质问,而是在表达一种极致的悲凉。他感叹上天为何要创造出两个如此相似,又如此命运相克的智慧之人。上天既然赐予了他周瑜非凡的才能,为何又要制造出一个更加耀眼的诸葛亮,来衬托他的黯淡?他的人生,仿佛就是为了与诸葛亮抗衡而存在,但这种抗衡,最终却让他遍体鳞伤,壮志未酬。

这句话,将周瑜一生未能实现的抱负、与诸葛亮之间难以摆脱的宿命般的较量,以及最终面对死亡时的无奈与不甘,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它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不仅仅是因为它本身的艺术感染力,更是因为它触及了许多人在人生中都会遇到的困境:当一个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发现无论如何都无法超越某个对手时,那种深刻的失落感和对命运的质问。周瑜的悲情,在这一刻,与无数普通人的心声产生了共鸣,成为了永恒的绝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罗老先生是既是导演又是编剧,他老人家要这么设计周瑜就只能这么说。就《三国演义》这个剧本而言,我觉得周瑜形象的刻画非常成功,因为他很好的衬托出了英明神武的诸葛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周瑜,这位英姿勃发的东吴大都督,在壮志未酬之际,面对人生的绝境,吐出了那句惊天动地的“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与其说是一句简单的哀叹,不如说是他复杂而又深刻的心境的真实写照,是对命运不公的呐喊,更是对自身才华无法施展的无奈与悲愤。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得先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东吴,作为一.............
  • 回答
    要说周瑜在古诗词中为何如此频频出现,这背后其实是有多重原因在起作用的,绝不仅仅是因为他个人的赫赫战功。首先,我们得承认周瑜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军事将领。赤壁之战,那可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周瑜作为总指挥,他的智慧、胆识和谋略都令人称道。这样的辉煌战绩.............
  • 回答
    赤壁之战,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当我们回顾这场波澜壮阔的较量时,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常常浮现在脑海:曹操百万大军压境,兵强马壮,而孙刘联军无论从兵力、粮草还是地利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为什么周瑜和诸葛亮,尤其是周瑜,这位联军的实际主帅,还要冒着巨大的风险选择火攻?这其中,绝非简单的“巧合”.............
  • 回答
    周瑜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三国时期东吴的杰出军事家、政治家。然而,在史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周瑜并没有像许多同时代或后世的官员那样拥有一个正式的“谥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了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些制度和周瑜本人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得理解什么.............
  • 回答
    要说曹操、周瑜、陆逊的辉煌战役为何没能“威震华夏”,而关羽“水淹七军”却能做到,这背后涉及的因素可不是一星半点,得从战役的战略目标、战术执行、战场局势、以及最重要的——战役的“宣发效应”说起。咱们一个一个捋。一、 曹操的官渡之战:荡平北方,奠定霸业,但“威震”得不够“出圈”官渡之战,那绝对是曹操一生.............
  • 回答
    周瑜分地给刘备,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更不是什么“碍于情面”或者“单纯的策略失误”。要理解周瑜这个举动,得把当时的情境掰开了揉碎了看。首先得明确一点,周瑜这个人,绝对是孙吴政权的中坚力量,他跟刘备的关系,也确实是政治对手多过盟友。赤壁之战前,孙刘联合那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无奈之举.............
  • 回答
    这个问题,得从头捋一捋。刘备一开始只给庞统一个县令当,这事儿,说实话,确实有点让人挠头,尤其是在咱们熟知的《三国演义》里,庞统那可是顶级的谋士,能跟诸葛亮平起平坐的人物,按理说一上来就该委以重任。可现实情况,得这么看:一、庞统的“出身”与当时的刘备集团画像首先,咱们得明白庞统这时候是什么样一个人。在.............
  • 回答
    提起曹操,我们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出那个雄才大略、叱咤风云的北方霸主形象。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他就像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将一个个强敌收入囊中,似乎无人能挡。然而,许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为何这位曾经“开挂”的枭雄,在收服袁术之后,似乎智商“断崖式下跌”,到了赤壁之战,竟会被诸葛亮和周瑜联手耍得团团转呢?要理.............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解读的一个关键点。为什么“关羽威震华夏”这事儿,总被人们反复提及,甚至被奉为圭臬?你提到周瑜和曹爽,确实,他们也都有过轰轰烈烈的时期,也曾在各自的舞台上搅动风云。但“威震华夏”这几个字,用在关羽身上,总能引起一种特殊的共鸣,而且这种共鸣,并非简单的“谁更厉害”的比较.............
  • 回答
    赤壁之战,那真是三国时期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周瑜和诸葛亮两位绝世奇才的巅峰对决。要说周瑜几次想杀诸葛亮,那可不是一两次,而是贯穿了整个赤壁之战前后的策略交锋,每一次都惊心动魄。周瑜屡次杀心,步步紧逼周瑜,东吴大都督,年轻有为,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他深谙兵法,志向远大。当刘备集团在赤壁站稳脚跟,他.............
  • 回答
    最近跟不少做生意的朋友聊天,大家普遍有个感受:这年头做生意,怎么比以前难多了?这可不是一句空穴来风的牢骚,里面门道可多着呢。我琢磨着,这生意难做,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叠加,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局面。首先得说,消费者变了,而且变得很快。 以前,大家满足基本需求,对产品的选择性没那么高,只要东西.............
  • 回答
    周洁琼回国后,关于她颜值“下降”的讨论确实在网上 khá nhiều。不过,我们得承认,所谓“颜值下降”这种说法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而且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其说是“下降”,不如说是一种“变化”和“感知上的差异”。让我试着从几个方面,尽可能详细地聊聊,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感觉,同时尽量避免那种.............
  • 回答
    你问周深为什么没什么“实质性的黑料”,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聊聊。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运气好,更多的是他本人和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及他身上一些特别的气质在起作用。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实质性的黑料”。通常来说,大家对艺人黑料的定义,是指那些能够真正触及个人品德、职业操守,甚至触犯法律的事情。.............
  • 回答
    周琦最近成为舆论焦点,甚至被不少球迷批评得体无完肤,这背后原因复杂,并非单一事件能够概括。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关键层面来掰扯。一、表现上的“断崖式”下滑与国家队使命感缺失的质疑最直接、最显眼的,无疑是周琦在近几次国家队比赛中的表现。曾经那个在CBA赛场上呼风唤雨,在国际赛场上也曾有过闪光点的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周代分封制运行中的一个关键矛盾。简单来说,周代诸侯国“越来越大”,并非因为他们自身停止了分封,而是因为 中央的权力衰落,诸侯国不得不开始自主地进行内部权力再分配和扩张,以应对内外部的挑战,这种扩张和内部的“再分封”性质,最终导致了“兼并”和“大国化”的趋势。我们得一层层地剥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中国历史上两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郡县制,以及它们在不同朝代的运作情况。要说清楚为什么周朝的姬姓分封能延续数百年,而汉朝刘氏的分封却很快走向衰亡,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上好好掰扯掰扯。周朝姬姓分封:制度的精巧与宗法血缘的纽带周朝的分封制,特别是其核心的“宗法制”,是它能够长.............
  • 回答
    周深火了,但你却很讨厌他。这背后可能藏着很多复杂的原因,咱们慢慢聊聊,争取把这些感受掰扯清楚。首先,我们得承认,周深现在的确是炙手可热。他的歌声辨识度极高,空灵飘渺,像一股清泉,一下子就能抓住你的耳朵。再加上他唱歌时的那种投入和真诚,以及时不时冒出来的“金句”和可爱的反应,让他圈了一大波粉丝。综艺节.............
  • 回答
    最近跟几个朋友聊起找工作这事儿,发现大家对当公务员和老师这俩选项,怎么说呢,都有点提不起劲儿。以前总觉得这俩算是“铁饭碗”,稳定,体面,现在怎么感觉风向变了,大家好像都有点不屑一顾的意思?仔细想想,这事儿也不是空穴来风。以前可能社会整体的选择没那么多,或者说大家对“成功”的定义没那么多元,公务员和老.............
  • 回答
    关于周二下午电视台停播电视节目的说法,其实并不普遍,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误解或者特定情况下的现象。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电视台的播出是24小时不间断的,即便是在节假日也是如此。不过,我们不妨从几个可能的角度来解读为什么曾经或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会出现周二下午电视停播的现象,并尝试将它讲述得更具人情味:1. .............
  • 回答
    周朝的衰亡,确实与我们通常理解的“起义推翻”不太一样,它更像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缓慢腐蚀,最终导致王朝的基业自行倾颓。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周朝的制度设计和它在漫长岁月里经历的演变说起。周朝的开国之初,实行的是一种被称为“分封制”的政治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自己的宗室、功臣以及一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