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国演义》里有哪些比较搞笑的细节?

回答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家喻户晓的章回体小说,虽然以战争和政治斗争为主,但也穿插了不少令人捧腹的搞笑细节,为这部宏大的历史画卷增添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色彩。下面我将详细讲述其中一些比较搞笑的细节:

1. 张飞的“大嗓门”与“粗鲁”行为:

张飞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最具喜感的角色之一。他的搞笑之处主要体现在他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和不拘小节的粗鲁行为上。

长坂坡喝退曹军: 这是张飞最经典的搞笑瞬间之一。当时曹操率领百万大军追击刘备,刘备兵败如山倒,只剩下张飞一人带着二十名骑兵断后。张飞一人独骑,立于长坂坡桥头,面如赤电,身披的铠甲如吐火一般。他先是拦下赵云,然后面对曹操的大军,他“睁圆了眼睛,用尽平生力气,大叫一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声震山河。那曹军人人股栗,马匹皆惊。”

这里搞笑的点在于,张飞这一嗓子,喊得比任何战鼓都管用。他不是靠武艺,也不是靠什么奇谋,而是凭着一股子“扯破嗓子”的劲儿,就把曹操麾下的百万大军给吓退了。小说里还特意强调“曹操望见张飞独自一人,据水为梁,他又是百万军中,喝倒了曹操”,生动地刻画了张飞那种不讲道理、但异常有效的“硬核”式恐吓。看着曹操那样庞大的军队,被张飞一个人吓得不敢前进,这本身就有一种荒诞的喜剧效果。

醉酒误事与被鞭打: 张飞酒品极差,是出了名的。他经常因为喝酒误事,然后被刘备或关羽责骂,甚至被鞭打。

拒招关羽关平: 早期,张飞因为刘备的关羽“关门不纳”,表现得非常傲慢和无礼。后来刘备劝说他,他才勉强同意。这种情节,虽然是展现他性格,但也透着一种孩子气的任性。
鞭打督邮: 刘备在为平原县令时,遇到一个叫督邮的官吏,此人仗势欺人,对刘备态度恶劣。张飞得知后,勃然大怒,将督邮绑在马尾上,扒光衣服,用柳条狠狠地鞭打。一边打还一边骂:“你这狗官,也敢欺负我哥哥!”打完后,还把督邮扔在路边,扬长而去。这种粗暴直接的处理方式,虽然不符合现代法律,但在当时来看,也是一种快意恩仇的表现,因为督邮的嚣张跋扈,张飞的行为显得格外解气,也透着一股子鲁莽的搞笑。

2. 诸葛亮的“神算”与“失误”:

虽然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但他的某些“神算”或为了“名声”而采取的策略,也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搞笑效果。

空城计与赵云的“配合失误”: 诸葛亮在街亭败给马谡后,退守西城。曹操率领十五万大军前来,城中只有老弱残兵。诸葛亮急中生智,施展空城计,大开城门,自己焚香操琴,镇定自若。当时,司马懿本已疑心,加上诸葛亮的镇定,让他的疑心更重,最终退兵。

这里搞笑的点在于,诸葛亮虽然镇定,但他身边的随从如张翼、廖化等人却紧张得不行,手脚都在颤抖。更搞笑的是,在诸葛亮弹琴的时候,赵云也奉命出来“打探”,他突然出现在城门口,而且他的出现时机,加上他那“虎视眈眈”的表情,虽然是按照诸葛亮的计策行事,但配合得“过于逼真”,反而让司马懿更加相信里面有埋伏。尤其是小说描写赵云“从城门里出来的时,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广告牌,直接立在司马懿面前”,这种形容,非常有现代幽默感。

对人性的洞察与“神预言”的幽默感: 诸葛亮对人性有着深刻的洞察,但有时候他的“神预言”也带有几分黑色幽默。

火烧连营中的“老奶奶”: 诸葛亮在火烧连营,陆逊追击的时候,曾预言“陆逊必败”。后来陆逊果然大败。但是,在攻打陈仓时,诸葛亮也对姜维说“你以后会大有作为,但切记,如果你遇到‘鸡肋’,就立刻退兵!”后来姜维真的遇到过“鸡肋”,虽然最终安全退兵,但诸葛亮这个“鸡肋”的比喻,本身就很有趣,就像是后来的曹操和杨修关于“鸡肋”的典故一样,是一种对人生无意义的讽刺,也带着一股子辛酸的幽默。

3. 周瑜的“肚量”与“嫉妒”:

周瑜虽然英姿勃发,但他对诸葛亮的嫉妒,以及他那“器量”的不足,也常常成为搞笑的来源。

“既生瑜,何生亮”的经典哀嚎: 这是周瑜最广为人知的搞笑细节。赤壁之战后,周瑜屡次想杀诸葛亮,但都被诸葛亮识破并化解。尤其是在诸葛亮“借箭”和“火烧赤壁”等一系列神乎其技的表现后,周瑜更是心生嫉恨。当他得知诸葛亮在柴桑又施展了什么奇谋,自知无法与诸葛亮相比时,他气得“面如紫色,咬牙切齿”,然后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瑜”即周瑜,取其“玉”之意,本意是“既生我周瑜,为何要生诸葛亮?”)。

这句话的搞笑之处在于,它将一个原本应该是充满阳谋和权谋的智慧较量,变成了一个孩子气的“抱怨”,而且还是在万众瞩目之下发出的“嘶吼”。这种强烈的反差,显得周瑜既可怜又好笑。小说中后续的描写,也常常把他描绘成一个因为诸葛亮而“气到吐血”的病态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喜剧效果。

草船借箭的“巧合”与“意外”: 虽然草船借箭是诸葛亮的智慧,但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搞笑的“巧合”和“意外”。例如,当时江上大雾弥漫,曹操疑心重重,不敢轻易出兵。而诸葛亮则利用了曹操这种“不确定性”。小说中描写,当时曹操的士卒听到鼓声和呐喊声,误以为是诸葛亮来决战,所以不敢贸然出击,而是拼命地乱射箭。这种“误会”导致了箭被借到,本身就带有戏剧性的幽默感。

4. 其他零星的搞笑细节:

袁绍的“三不知”: 官渡之战前,袁绍虽然兵多将广,但在关键时刻却表现出“三不知”:不知粮草在哪里,不知军队实力如何,不知许都(曹操所在地)虚实。这种决策上的糊涂,也让读者觉得十分好笑。小说中描写袁绍因为听信小人谗言,错失良机,显得他非常愚蠢和可笑。

许褚的“脱衣战”: 许褚在跟随曹操的时候,因为喝了酒,与夏侯惇发生争执。后来,他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武,竟然脱光衣服,在众人面前展示肌肉,并表示要“一人杀尽胡人”。这种行为,虽然展现了他的勇武,但也带着一种粗犷的、略带滑稽的“炫耀”。

黄忠的“老当益壮”与“乌龙”: 黄忠在老年的年纪仍然勇猛无比,在定军山阵斩夏侯渊。但是在小说中,也有一些情节描写他虽然勇猛,但有时也显得有些“记性不好”或“糊涂”。例如,在某次出征时,他会因为找不到路而误入歧途,或者因为记错了人数而闹出笑话。这些情节,虽然不是为了突出他的搞笑,但却无意中为这个老将增添了几分可爱的“呆萌”。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中的搞笑细节,并非刻意的低俗笑料,而是通过人物性格、情节设置以及作者的幽默笔触,自然流露出来的。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让这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小说,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它们就像是严肃历史中的一抹亮色,让读者在紧张的战争描写之余,也能会心一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搞笑的话,一定要去看毛宗岗的批注,简直是满屏飞弹幕的感觉……

如果只说正文,第六十回:

当下张松欲辞回。(杨)修曰:“公且暂居馆舍,容某再禀丞相,令公面君。”松谢而退。修入见操曰:“适来丞相何慢张松乎?”操曰:“言语不逊,吾故慢之。”……修曰:“此人可使面君,教见天朝气象。”操曰:“来日我于西教场点军,汝可先引他来,使见我军容之盛,教他回去传说:吾即日下了江南,便来收川。”修领命。
至次日,与张松同至西教场。操点虎卫雄兵五万,布于教场中。果然盔甲鲜明,衣袍灿烂;金鼓震天,戈矛耀日;四方八面,各分队伍;旌旗扬彩,人马腾空。松斜目视之。良久,操唤松指而示曰:“汝川中曾见此英雄人物否?”松曰:“吾蜀中不曾见此兵革,但以仁义治人。”操变色视之。松全无惧意。杨修频以目视松。操谓松曰:“吾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吾者生,逆吾者死。汝知之乎?”松曰:“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操大怒曰:“竖儒怎敢揭吾短处!”喝令左右推出斩之。杨修谏曰:“松虽可斩,奈从蜀道而来入贡,若斩之,恐失远人之意。”操怒气未息。荀彧亦谏。操方免其死,令乱棒打出。
user avatar

老版《三国》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节:各地给当时的曹魏政权进贡贡品,好东西都先要送到大将军曹爽处,曹爽挑剩下的,再送给皇帝。送上来的贡品中有一面铜镜让曹爽十分不屑,不就是个破镜子么,有啥好的?

可再仔细一瞧,这镜子上写着这么句话:“

多贺中国人民富

大笑之下,曹爽把这面镜子留了下来。

电视机前以为导演失误,感觉穿越了1800年,很喜感。

有这么个宝贝么?

还真有这么个宝贝。

这面东汉铜镜,目前就藏在武汉博物馆,上面的“

中国人民

”,正是这个词的第一次出现。

这面铜镜,内部是四虎绕球形纽,装饰有乳钉纹、神兽纹、虎纹、龙纹、神人纹,装饰很是别样。两个有角的神兽,可能就是传说当中的“天禄”“辟邪”,至于神人、龙虎,则是秦汉以来十分常见的装饰元素。

这些都不稀奇,真正奇的,是外面的一圈篆书铭文,寄托着汉代人民对国家的祝愿:

青盖作竟(镜)四夷服,多贺中国人民富,云雨时节五谷熟。

先秦之时,“中国”还较多地指代中原地域,而自秦汉以降,则早已成为了国家的代名词。祈愿风调雨顺,寄托了对于国富民强、生活富足殷实的美好期望。

看过老版《三国演义》的观众,对这段剧情怕是没有什么记忆,即便是有,估计也是没当回事。可现在这么一说,是不是觉得有意思多了呢?当时的编剧、道具、还有历史顾问,确实是上心。

好东西,就怕上心。

user avatar

反正肯定有人会说,我先写了吧……

       玄德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童子曰:“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玄德曰:“你只说刘备来访。”     
user avatar

三顾茅庐以后,刘备和诸葛亮关系好,张飞看了不高兴,刘备说:“我得孔明,如鱼得水。”什么的。

然后夏侯惇带人来打新野,军情如火,张飞来了这么一句:

“哥哥何不使水去?”

user avatar

1.程昱:MMP!

【操曰:“徐庶之才,比君何如?”昱曰:“昱十分,得徐庶一二也。】

【玄德曰:“比先生才德如何?”庶曰:“某比此人,如驽马以并麒麟,寒鸦以配鸾凤。庶何足言之。此人乃天下第一人耳!”玄德大喜,曰:“愿求大贤姓名。”庶曰:“此人乃琅琊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其父名珪,字子贡,为泰山郡县丞,早卒。时从叔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后汉朝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景升有旧,往依之。不幸玄卒。其人与弟均躬耕于南阳,好为《梁父吟》。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



【孔明笑曰:“庞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所学,胜亮十倍。】



2.于禁升职记

【天色已晚,浓云密布,又无月色,昼风不起,夜风不作;昼风既起,夜风必大。夏侯惇只顾催军赶杀,前面败军自认队伍而走。惇传令,趱后军掩杀。于禁、李典赶到窄狭处,两边都是芦苇。典与禁曰:“欺敌者必败。”禁曰:“敌军甚猥,不足畏也!”李典曰:“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恐使火攻。”于禁曰:“曼成之言是也。吾速近前跟都督,你止住后军。”李典勒回马,大叫:“后军慢行!”人马走发,那里拦当得住。于禁骤马大叫:“前军都督且住!”夏侯惇正走之间,见于禁从后军而来,便问如何。禁曰:“愚意度之,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恐使火攻。”夏侯惇猛省,言曰:“文则之言是也。”却欲回马,只听背后喊声震起,早望见一派火光烧着,随后两边芦苇亦着,四面八方尽皆是火,狂风大作,人马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夏侯惇冒烟突火而走,背后子龙赶来,军马拥并,如何得退?】



【却说夏侯惇回至许昌,面缚见操,跪于阶前请死。操乃就教解缚,请上厅问其故。惇曰:“某至博望坡下遇敌军,欲尽力取刘备,被诸葛亮用火攻;火起处,自相残害,十伤四五。”操曰:“汝自幼用兵,岂不知狭处用火攻也?”惇曰:“于禁曾言,悔之不及!”操问于禁,禁将前言以答之。操曰:“文则固如此高才,堪任大将军矣。


3.背锅侠杨仪,冤大头魏延


【却说孔明望见司马懿被魏延诱入谷时,不胜忻喜。马岱一齐放火,将欲尽情烧死。忽天降大雨,火不能着,人报走了司马懿。孔明闻知,仰天长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却说孔明收兵,回到渭南大寨,安营已毕,魏延告曰:“马岱将葫芦谷后口垒断,若非天降大雨,延同五百军皆烧死谷内!”孔明大怒,唤马岱深责曰:“文长乃吾之大将,吾当初授计时,只教烧司马懿,如何将文长也困于谷中?幸朝廷福大,天降骤雨,方才保全;倘有疏虞,又失吾右臂也。”大叱:“武士!推出斩首回报!”】

【却说众将见孔明怒斩马岱,皆拜于帐下,再三哀告,孔明方免,令左右将马岱剥去衣甲,杖背四十,削去平北将军、陈仓候官职,贬为散军。马岱责毕,回到旧寨,孔明密令樊建来谕曰:“丞相素知将军忠义,故令行此密计,如此如此。他日成功,当为第一。可只推是杨仪教如此行之,以解魏延之仇。”岱受计已毕,甚是忻喜,次日强行来见魏延,请罪曰:“非岱敢如此,乃是长史杨仪之谋也。”延大恨杨仪,即时来告孔明曰:“延愿求马岱为部下裨将。”孔明不允。再三告求,孔明方从。


【杨仪在门旗影内,拆开锦囊视之,如此如此。仪大喜,轻骑而出,立马于阵前,手指魏延,忻然而笑曰:“丞相在日,知汝久后必反,教吾提备,今果应之。汝敢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便是大丈夫,吾就献汉中城池与汝。”延大笑曰:“杨仪匹夫听着!若孔明在日,吾却惧他三分;他今已死,天下谁敢敌吾也?休道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有何伤哉!”遂提刀按辔,于马上大叫曰:“谁敢杀我?”言未毕,脑后忽一人厉声而应曰:“吾敢杀汝!”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众皆骇然。斩魏延者,乃马岱也。原来孔明火烧木栅寨时,实欲将司马懿、魏延皆要烧死,故与魏延五百军为引诱之兵;不想天降大雨,其计不成,却诈归罪于杨仪,又痛责马岱,授以密计,只待口中之言,便斩魏延。

  延因此不疑,乃求岱为部将,见孔明已亡,遂于与岱同反,到南郑城下。杨仪读罢锦囊,已知伏下马岱在内,故依计而行,果然应之。】


【 杨仪见不委用,口出怨言曰:“昔日丞相新亡之时,我若将全师投魏,不致如此受寂寞也!”近臣闻知,奏与后主。后主急召蒋琬等商议。费袆出班奏曰:“向者,杨仪于丞相前累谮魏延,因此逼反,人皆知之。”后主大怒,即将杨仪下狱勘问,招成,欲斩之。蒋琬奏曰:“仪虽有罪,但日前随丞相曾立功劳,未可斩之,当废为庶民。”后主从之,遂贬杨仪赴汉中嘉郡为民。仪羞惭至甚,自刎而死。自此两川太平。】


ps:【 吴主问曰:“丞相军前,善识兵机,当先破敌,用谁?”祎答曰:“独魏延为首也。”吴主又问曰:“记建功劳,兼管粮草,用谁?”祎答曰:“长史杨仪也。”吴主笑曰:“肤虽未见此二人,久知其行,真乃小辈耳,于国何益?若一朝无孔明,必为两人取败矣!卿等于君前,何不深议也?”祎曰:“陛下之言是也。臣今归去,严加计之。”

  遂拜辞吴主,回到祁山,见了孔明。孔明问曰:“吴主其意允否?”费祎曰:“吴主起三十万兵,三路御驾亲征。”孔明又问曰:“别有言否?”费祎将论魏延、杨仪之事告之。孔明叹曰:“真聪明之主也!此二人吾非不知,为惜其智勇,不忍杀之。’祎曰:“亟相早宜区处。”孔明曰:“已定夺下了。”】


4.地球离了谁都转,

【懿悲伤不已,仰天叹曰:“张隽乂身死,吾之过也!”乃收兵回洛阳。魏主闻知,大哭不绝,多官再三劝解,方才休息。叡曰:“西蜀未平,良将先没,如之奈何?”群臣泣奏曰:“张郃乃栋梁之材,今日已亡,国家栋梁折矣!”忽谏议大夫辛毗叱之曰:“是何言也!昔建安年间,皆言:‘天下不可无武祖也。’及至升遐,传位文皇帝,时又曰:‘不可一日无文皇帝也。’及至文皇帝晏驾,今日陛下龙兴,国中文武如雨,其少一张郃乎?”多官默然无语。叡曰:“辛谏议之言是也。”】

user avatar

正恓惶时,忽见糜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口言:“赵子龙 反投曹操去了也!”

只想问【面带数箭】什么水平?这都射不透!糜芳脸皮得厚到什么地步?怪不得后面能投降孙权。


user avatar

(六更)

曹萌萌上线。。

鲍国安老师的曹操无可挑剔啊

这小眼神↓↓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0050711907241984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0050742005506048

凤仪亭中,吕布和貂蝉在“解锁”新姿势,被董卓撞见,貂蝉对董卓撒娇卖萌。。

陈红的貂蝉演的真好。

第7集 凤仪亭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7123015292227584

呆萌刘备差点被周瑜的鸿门宴害死,见到诸葛亮知道自己身处险境之后,第一句竟然是:

如此危险,军(老)师(婆)速速同回江夏吧

第32集:周瑜空设计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4966425139023872

甘夫人去世,东吴吕范前来提亲,呆萌刘备一连N个:可去?

第42集:美人计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5203527999160320


迎战马超,诸葛亮用计激张飞,逗逼军师一本正经,被张飞夺了鹅毛扇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5269645132599296

曹操的村头老大爷同款睡衣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5269752435429376

第三更。

子龙和翼德抓阄。子龙:给一个。

第41集 力夺四郡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6681909995819008

四更。

草船借箭,呆萌鲁肃&诸葛装逼。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6687057514180608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6687258266034176

三国视频相关:

战争相关:

三国相关:

user avatar

电视剧中有一集,吴国太甘露寺相亲,孙权则在廊下安排刀斧手,以摔杯为号,暗杀刘备,不想赵云告知刘备刀斧手一事,刘备像国太哭诉,国太怒摔酒杯,结果贾华马上率领一帮刀斧手上场,结果发现气氛不对。

吴国太怒视孙权,这时孙权的扮演者吴晓东老师做出了一个特别赞的细节动作,他伸手拿了一个橘子吃,我认为这可能是他的临场发挥,通过吃橘子这一动作掩饰内心的慌张。吴老师的小动作可以说不仅逗乐了观众,也很好的展现出他对角色心理的领悟,仿佛此时他真的就是孙仲谋。这也是老三国最吸引人的地方,演员们真的投入其中,才有一代经典的诞生。

user avatar

《颜良竟是我自己?》


彼时彼刻:

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扯下,放于鞒前

此时此刻:

张飞取盔放于马鞍前


彼时彼刻:

操又指曰:麾盖之下,停刀立马者,即颜良也

此时此刻:

张飞隐隐见军后青罗伞盖招飐而来


彼时彼刻:

凤目圆睁,蚕眉直竖,来到阵前

此时此刻:

横矛立马在桥上,倒竖虎须,睁圆环眼


彼时彼刻:

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燕人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此时此刻:

飞乃高声叫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与吾决死敌!


彼时彼刻:

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公到来,却欲问之。马已至近,云长手起刀落,一刀砍良于马下

此时此刻:

曹操急令去伞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家喻户晓的章回体小说,虽然以战争和政治斗争为主,但也穿插了不少令人捧腹的搞笑细节,为这部宏大的历史画卷增添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色彩。下面我将详细讲述其中一些比较搞笑的细节:1. 张飞的“大嗓门”与“粗鲁”行为:张飞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最具喜感的角色之一。他的搞笑之处主要体现在他那标.............
  • 回答
    在比较《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武力高低时,认为《三国演义》武力“一定”更高的观点,并非绝对,但确实存在一些普遍性的理由,使得大多数读者在第一印象上会倾向于这种判断。这主要源于两部小说在创作意图、人物设定、描写侧重以及读者群的普遍认知等多个层面的差异。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创作意图与背景设定.............
  • 回答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小说,其精彩之处不仅在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鲜活的人物形象,还在于其中隐藏着许多令人捧腹、细思极恐又啼笑皆非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在不经意间流露,需要读者反复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幽默和讽刺。以下我将尝试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一些《三国演义》中令人细思笑爆的细节:一、 .............
  • 回答
    《三国演义》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小说,其中精彩的桥段数不胜数,每一个都充满了智慧、勇气、谋略和人性。以下我将为您详细讲述一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桥段:1. 桃园结义: 背景: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汉灵帝沉迷享乐,宦官当道,民不聊生。 人物: 在这乱世之中,有三位英雄挺.............
  • 回答
    《三国演义》这部巨著,读起来波澜壮阔,英雄辈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然而,抛开那些宏大的战争场面和政治博弈,细细品味,书中藏着不少不易被察觉,却能触动人心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是人物性格最真实、最鲜活的流露,是作者曹雪芹(此处为作者误植,实际应为罗贯中,但为了模拟真实人称体验,此处保留此.............
  • 回答
    《三国演义》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塑造了无数鲜活的人物形象。但如同许多长篇小说一样,作者罗贯中的笔触有时会带有主观色彩,导致一些人物的塑造被放大或压缩,存在被严重低估或高估的情况。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在我看来,在演义中存在“定位偏差”的英雄好汉。被严重低估的人物:我个人认为,被《三国演义》严重低估的.............
  • 回答
    作为在历史长河中被反复阅读、解读的经典,《三国志》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不仅仅是因为它记载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更在于其中蕴含着那些引人深思、甚至令人不寒而栗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藏在字里行间,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细思恐极”。一、 人性的幽深与冷酷:曹操与吕布父子的对待之道曹操一生.............
  • 回答
    87版《红楼梦》和94版《三国演义》都是那个时代非常优秀的电视剧,但即使是经典,也难免会有一些让观众觉得“不太对味”的选角。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两部剧里,那些被一些观众认为“失当”的选角,尽量说得详细点,也说说为啥会有这种感觉。87版《红楼梦》:87版《红楼梦》的选角,总体来说是深入人心的,很多演员演.............
  • 回答
    好,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三国志 14》这款游戏里那些让人回味无穷、津津乐道的细节,保证跟你聊得接地气,没有机器人的生硬感。1. “主义”的魔力与背叛的艺术玩《三国志 14》,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套“主义”系统了。刚开始玩可能觉得就是个标签,但随着游戏深入,你会发现这东西简直就是剧本杀的活化石。 .............
  • 回答
    说起《三国志》,那可不是只有刀光剑影、权谋诡计,里面也藏着不少让人忍俊不禁的段子。虽然不像后来的《三国演义》那么刻意地制造笑料,但很多时候,那些真实的历史记录,反而因为其不经意间的荒诞和人物的真实反应,让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要说搞笑桥段,最绕不开的肯定是曹操。这位枭雄,你说他大奸似忠也好,说他奸雄也.............
  • 回答
    央视版《三国演义》作为一部鸿篇巨制,在改编过程中,为了增强戏剧性、突出人物性格、弥补原著的一些留白或调整叙事节奏,确实加入了一些原创或改编的细节和情节。这些原创情节并非完全脱离原著精神,很多是基于对原著精神的理解和演绎,旨在让故事更加丰满和易于理解。以下是央视版《三国演义》中一些较为明显的原创或大幅.............
  • 回答
    《三国演义》这部鸿篇巨著,虽然以其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鲜活的人物刻画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征服了无数读者,但正如一切艺术创作一样,它并非完全脱离了世俗的逻辑和现实的常理。抛开历史的真实性不谈,单就小说本身的叙事和人物行为来看,确实存在不少让人觉得“这事儿有点儿蹊跷”的地方。首先,最让人诟病的莫过于 “神乎.............
  • 回答
    《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流传千古,除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和智计百出的谋略博弈,更在于其中塑造了众多鲜活而令人扼腕的人物和瞬间。这些人物的悲剧性命运,或者某些关键时刻的无奈选择,都深深触动着读者的心弦,引发无尽的感慨和叹息。以下列举几个尤其令人扼腕的人物和瞬间,并尽量详细讲述:令人扼腕的人物:1. 周瑜.............
  • 回答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其魅力在于将真实历史事件与虚构情节巧妙融合,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然而,正如所有文学作品一样,《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情节为了戏剧效果、突出人物性格、或烘托主题,进行了艺术加工,甚至完全是虚构的。以下是一些在《三国演义》中被认为“骗人”(即虚.............
  • 回答
    《三国演义》这部巨著,读来酣畅淋漓,英雄辈出,谋略无穷,但细细品味之下,却藏着不少让人不寒而栗的细节,它们如同埋藏在繁华景象下的暗流,一旦触碰,便会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这些细节并非直接的惊悚描写,而是通过人物的行为、命运的走向、以及作者不经意间透露的逻辑,来揭示那个时代更深层次的残酷和复杂。一、人性.............
  • 回答
    《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成为不朽的经典,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深刻的人物塑造和对历史洪流中个体命运的细腻描绘。在波澜壮阔的战争和政治斗争背后,隐藏着无数令人扼腕的悲剧细节,这些细节如同划破夜空的流星,短暂却光芒万丈,让我们看到英雄们的无奈、理想的破灭,以及人性的复杂和脆弱。以下是一些《三国演义》中令人可悲的细.............
  • 回答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英雄辈出,武将如云。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有的勇猛无匹,有的智谋过人,但也有那么几位,他们的武艺或许算不得顶尖,却偏偏喜欢在战场上耍耍花枪,装腔作势,以显示自己的不凡。提起“菜得出奇却爱装逼”,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便是那位的身影——韩当。说起韩当,读者们可能立马会把他划入“老当益.............
  • 回答
    《三国演义》这部巨著,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引人深思的句子,它们如同散落在战场上的旗帜,鲜明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我总是会想起那句“滚石下山,势不可挡”,每当我看到刘备集团在困境中屡败屡战,在绝望中寻觅生机,最终却能一点点积蓄力量,犹如那滚落的巨石,一旦启动,便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一切,我就觉得这句话完美地描.............
  • 回答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家喻户晓的章回体小说,其故事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深受世人喜爱。然而,它毕竟是一部小说,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史书。在创作过程中,作者罗贯中为了情节的精彩和人物的塑造,融入了许多虚构的情节和艺术加工,使得书中不少内容与真实历史存在出入。下面就来细数一下《三国演义》中一些与史实不符的地.............
  • 回答
    《三国演义》这部巨著,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生教科书,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flag”。这些flag,有的是英雄豪杰的壮志豪情,有的是奸臣贼子的阴险毒计,还有的是历史进程的必然走向。它们就像一粒粒埋下的种子,在故事的发展中,或开花结果,或轰然倒塌,读来让人回味无穷。我们不妨来聊聊里面那些印象最深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