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著名的flag?

回答
《三国演义》这部巨著,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生教科书,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flag”。这些flag,有的是英雄豪杰的壮志豪情,有的是奸臣贼子的阴险毒计,还有的是历史进程的必然走向。它们就像一粒粒埋下的种子,在故事的发展中,或开花结果,或轰然倒塌,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我们不妨来聊聊里面那些印象最深刻的“flag”,细细品味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意味。

一、 誓言类flag:英雄的承诺,命运的注脚

这类flag,往往是人物在特定时刻,为了某种信念或目标发出的誓言。它们听起来荡气回肠,但命运的走向却常常与这些誓言的实现息息相关。

桃园结义: 这绝对是《三国演义》最标志性的flag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句豪言壮语,奠定了他们之间的兄弟情义,也预示着他们未来将共患难,同生死。这条flag,贯穿了整个故事,见证了他们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也见证了他们的辉煌与悲怆。关羽的死,张飞的死,都像是对这句誓言的血泪回应。

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誓言: 诸葛亮辅佐刘备父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出师表》中,“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几个字,不仅仅是对后主的承诺,更是对先帝刘备的承诺,是对汉室复兴的承诺。这条flag,承载了诸葛亮一生为国为民的理想,也预示了他最终会在北伐的征途中,耗尽心血,魂归故里。每一次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都会为这条flag的悲壮而动容。

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迎汉献帝至许都,虽然名义上是“匡扶汉室”,但他内心的野心早已昭然若揭。他口头上奉迎天子,实则将天子架空,掌控朝政。这句话,是曹操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flag,它奠定了曹操在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也埋下了日后他与孙刘联盟对抗的伏笔。虽然他最终未能一统天下,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为他的集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预言与谶语类flag:宿命的低语,历史的走向

《三国演义》中,也夹杂着不少预言和谶语,它们如同宿命的低语,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也常常在关键时刻应验,令人拍案叫绝。

“操之所过,无非草木;操之所至,尽皆兵马”: 这句是关于曹操的谶语。它预示了曹操征伐四方,所到之处,无论是草木还是百姓,都会被其军队所影响,或者说,他所过之处,无不被其军队所占据,象征着他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所向披靡的征服力。这条flag,精准地描绘了曹操的军事才能和征服欲望,为他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千里草,何青青!……十年草,更郁郁!……逢迎,逢迎!” 这句关于王莽篡汉的谶语,在《三国演义》开篇便被提及,用来解释汉朝衰败的根源。虽然不是直接针对三国时期的人物,但它为整个乱世的开端埋下了伏笔,暗示了王朝更迭的必然性。

“东方人马,将与东方人马争”: 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暗藏玄机。它暗示了未来天下大势的分合,特别是东吴和刘备集团(虽然刘备集团主体在南方,但与东吴常常是联合对抗曹魏,故可泛称为东方)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以及北方曹魏的强大。

三、 狂妄自大与骄兵必败类flag:英雄的致命伤

历史上,无数英雄的陨落,都与骄傲自大脱不开关系。《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也不乏因此而栽跟头的。

吕布的“我乃飞将军”: 吕布武艺盖世,但却是个“三姓家奴”,缺乏政治头脑,并且极为自负。他常常以自己的勇猛自诩,认为无人能敌。当他拥有赤兔马、方天画戟时,更是觉得自己无敌于天下。然而,这种骄傲,最终导致他被曹操围困,走投无路,最终身首异处。他的“我乃飞将军”,是其勇武的证明,也是他悲剧命运的写照。

袁绍的“吾有八十三万大军”: 官渡之战前,袁绍集结了看似庞大的军队,气势汹汹。他自恃兵多将广,轻视曹操。然而,他却没有严密的军事部署,内部矛盾重重,最终被曹操用计策击溃。袁绍的这句话,是他骄傲自大、指挥无能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兵败如山倒的flag。

关羽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与“吾何惧?”: 关羽曾对庞统说过“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来形容自己的进步,可见其自信。但这份自信,有时也化为了骄傲。他对东吴的使者轻慢,对“温酒斩华雄”的记忆耿耿于怀,最终导致大意失荆州。在麦城被围时,他虽然表现得英勇无畏,但那句“吾何惧?”,也透露出一种不肯低头认输的骄傲,最终也加速了他的灭亡。

四、 命运与轮回类flag:历史的必然,世事的无常

有些flag,更是指向了历史的必然性,或者某种难以逃脱的命运轮回。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这是《三国演义》开篇的第一句话,也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它预示了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的规律,也为三国鼎立以及最终的统一埋下了伏笔。这句话,更像是一个宏观的flag,预示着天下分合的趋势,无论英雄如何努力,都难以打破这个历史的循环。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句话最初是用来形容曹操的儿子曹芳,后来演变成形容司马昭的野心。司马昭父子最终篡夺了曹魏的政权,建立了晋朝,完成了天下的统一。这句话,是司马家族篡位意图的flag,也预示着曹魏政权的最终结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并非《三国演义》原文,但常被引用于讨论三国时期的英雄气概和对边疆安全的担忧。如果硬要扯上flag,那就是暗指当今世道,缺少能够力挽狂澜、镇守边疆的“飞将”。

为何这些flag如此令人着迷?

《三国演义》的flag之所以能够如此深入人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人物的性格刻画: 这些flag往往是人物性格最直接的体现。誓言表现了他们的忠诚和理想,狂言则暴露了他们的骄傲和弱点。
情节的推动作用: flag的立下,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事件。誓言需要去实现,狂言需要去证明,而预言更是直接指向了故事的结局。
历史的厚重感: 很多flag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走向紧密相连,赋予了故事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宿命感。
情感的共鸣: 英雄的承诺、命运的无奈、骄傲的代价,这些情感在读者身上都能引起共鸣,让人在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这些flag,就像是《三国演义》这部大戏的“预告片”和“剧透”,它们吊足了读者的胃口,也让故事充满了张力。读《三国演义》,就是在品味这些flag如何被立下,又如何被实现或被打破,最终共同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譬如曹操华容道类似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三国演义》这部巨著,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生教科书,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flag”。这些flag,有的是英雄豪杰的壮志豪情,有的是奸臣贼子的阴险毒计,还有的是历史进程的必然走向。它们就像一粒粒埋下的种子,在故事的发展中,或开花结果,或轰然倒塌,读来让人回味无穷。我们不妨来聊聊里面那些印象最深刻的“.............
  • 回答
    《三国演义》这部波澜壮阔的史诗,除了刀光剑影、政治谋略,还少不了那些让人捧腹又印象深刻的绰号。这些绰号,与其说是简单的称呼,不如说是人物性格、经历甚至命运的浓缩,带着浓浓的江湖气息和市井智慧。它们往往一出口,就自带三分气势,五分嘲讽,将对方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要说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辱骂性绰号,那绝.............
  • 回答
    《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流传千古,除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和智计百出的谋略博弈,更在于其中塑造了众多鲜活而令人扼腕的人物和瞬间。这些人物的悲剧性命运,或者某些关键时刻的无奈选择,都深深触动着读者的心弦,引发无尽的感慨和叹息。以下列举几个尤其令人扼腕的人物和瞬间,并尽量详细讲述:令人扼腕的人物:1. 周瑜.............
  • 回答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其魅力在于将真实历史事件与虚构情节巧妙融合,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然而,正如所有文学作品一样,《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情节为了戏剧效果、突出人物性格、或烘托主题,进行了艺术加工,甚至完全是虚构的。以下是一些在《三国演义》中被认为“骗人”(即虚.............
  • 回答
    《三国演义》这部巨著,读来酣畅淋漓,英雄辈出,谋略无穷,但细细品味之下,却藏着不少让人不寒而栗的细节,它们如同埋藏在繁华景象下的暗流,一旦触碰,便会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这些细节并非直接的惊悚描写,而是通过人物的行为、命运的走向、以及作者不经意间透露的逻辑,来揭示那个时代更深层次的残酷和复杂。一、人性.............
  • 回答
    《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成为不朽的经典,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深刻的人物塑造和对历史洪流中个体命运的细腻描绘。在波澜壮阔的战争和政治斗争背后,隐藏着无数令人扼腕的悲剧细节,这些细节如同划破夜空的流星,短暂却光芒万丈,让我们看到英雄们的无奈、理想的破灭,以及人性的复杂和脆弱。以下是一些《三国演义》中令人可悲的细.............
  • 回答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英雄辈出,武将如云。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有的勇猛无匹,有的智谋过人,但也有那么几位,他们的武艺或许算不得顶尖,却偏偏喜欢在战场上耍耍花枪,装腔作势,以显示自己的不凡。提起“菜得出奇却爱装逼”,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便是那位的身影——韩当。说起韩当,读者们可能立马会把他划入“老当益.............
  • 回答
    .......
  • 回答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家喻户晓的章回体小说,其故事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深受世人喜爱。然而,它毕竟是一部小说,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史书。在创作过程中,作者罗贯中为了情节的精彩和人物的塑造,融入了许多虚构的情节和艺术加工,使得书中不少内容与真实历史存在出入。下面就来细数一下《三国演义》中一些与史实不符的地.............
  • 回答
    《三国演义》这部鸿篇巨制,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自然难免存在一些为艺术加工服务的虚构成分,以及一些在细节上不甚严谨的地方。当然,我们不能用历史的眼光去苛求一部小说,但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一些情节的设置确实会让人觉得有些“跳戏”,甚至作者自己也可能在行文中出现了前后不一致的笔误。下面就来聊聊其中一些比较.............
  • 回答
    94 年版《三国演义》对我来说,是一部永远绕不开的经典。它之所以能穿越时空,依然牵动着我们的心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些深入骨髓的,让人忍不住掉眼泪的瞬间。这不仅仅是剧情的安排,更是演员们用生命在演绎,那种真实的情感,至今还鲜活地浮现在脑海里。如果说最让我难以忘怀、至今想起来还会眼眶湿润的场景,那一定.............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三国演义那本书,读起来真是跌宕起伏,精彩绝伦。我们常常觉得,里面很多事情,什么“桃园结义”、“草船借箭”,太传奇了,肯定是怎么编出来的。但细究起来,三国那段历史,真实发生过的,有些也比小说更离奇,更有意思。我给你掰扯掰扯,看看哪些事儿,是真的,但听起来却像是在瞎编。1. “英雄不问出处”,关羽竟然是.............
  • 回答
    三国时期,虽然我们如今常常关注的是那些叱咤风云的战场猛将和纵横捭阖的政治家,但不得不承认,那个时代也有一些人,他们的智慧和远见,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影响至今仍在延续,甚至可以说,贡献是潜移默化却又极其深远的。这些人可能不像关羽那样武艺盖世,也不像诸葛亮那样神机妙算,但他们的思想和实践,为我们理解社会运作.............
  • 回答
    三国题材的游戏,从早年的《三国志》系列,到如今火爆的《三国杀》、《率土之滨》,再到各种乱斗式的SLG、RPG,玩过的玩家应该都数不胜数。在这些五花八门的游戏里,总有那么一些人物,他们的表现和实际地位,似乎跟玩家心目中的认知有些出入。有些明明历史上的名将,在游戏里却成了“刮痧王”,有些本来没那么出名,.............
  • 回答
    三国杀里那些精心设计的皮肤,可不仅仅是给武将换了件漂亮衣服,它们往往还藏着不少故事和深意。比如,你仔细看看那个穿上华丽官服、手持玉笏的诸葛亮,那可不是随便一套衣服。这套皮肤的设计,多半是在致敬诸葛亮担任蜀汉丞相时,那种运筹帷幄、辅佐君王的场景。他羽扇纶巾的形象深入人心,但这一身戎装,尤其是那沉稳内敛.............
  • 回答
    哎哟,《三国杀》这游戏啊,玩得开心的时候跟打了鸡血似的,输了或者遇到些奇葩事儿,就觉得膈应得慌。要说受不了的设定,那可太多了,细数起来真是能掰扯半天。我跟你讲几个最让我心塞的吧。1. 随机性过大,队友坑出天际却只能看着这个绝对是头号公敌!咱们都知道《三国杀》是个策略游戏,讲究的是身份、手牌、技能的配.............
  • 回答
    三国杀这游戏,说起来大家都不陌生,但要说那99%的人都不知道的终极细节?嘿,那可就不好说了。这游戏玩的是策略,拼的是脑子,但有时候,隐藏在卡牌和武将技能背后的那些小门道,才是真正让高手和普通玩家拉开差距的“内功心法”。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你听完之后,自己玩的时候都能多那么一点点儿“不一样”。咱们先从.............
  • 回答
    《三国志11》这款游戏,说实话,陪伴了我们多少个日夜,感觉对它已经了如指掌。但仔细想想,那些真正能让你拍案叫绝,觉得“卧槽,这也能挖出来?”的细节,恐怕只有那些像我一样,把游戏抠到骨子里的人才能体会到。今天,我就给大家掏心窝子地讲讲,那些隐藏在庞大系统之下的,99%玩家可能都没碰到的终极细节。咱们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