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国志》姜维传记里,记载他投降蜀汉以后诸葛亮对他“毕教军事”,这句话怎么翻译?

回答
您好!《三国志·姜维传》中记载诸葛亮对姜维“毕教军事”,这句话的翻译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但核心意思都是指诸葛亮倾尽心力、悉心教导姜维军事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为您详细解读这句话以及它的翻译:

1. 字面意思分析:

毕 (bì): 在这里有两个主要含义,都与“全部”、“尽”有关:
“全部”、“所有”: 指诸葛亮将自己所拥有、所掌握的所有军事知识和技能都传授给姜维。
“穷尽”、“彻底”: 指诸葛亮教导的程度非常深入和透彻,不留余地,将姜维培养成为一个军事上的全才。
教 (jiāo): 指教导、传授。
军事 (jūn shì): 指军事学、兵法、战略、战术、治军等一切与战争相关的内容。

综合来看,“毕教军事”的意思就是:诸葛亮将自己所有的军事学问和才能,毫无保留地、彻底地传授给了姜维。

2. 历史背景和深层含义:

这句话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诸葛亮的良苦用心:

人才匮乏: 蜀汉在人才方面一直处于劣势,特别是军事将领方面。在关羽、张飞、赵云等老一辈名将相继去世或年迈后,诸葛亮迫切需要一位能够继承其军事衣钵的接班人。
姜维的潜力: 诸葛亮慧眼识珠,看到了姜维身上过人的才能、坚定的忠诚和报国热情。他认为姜维是能够支撑起蜀汉军事未来的最佳人选。
倾囊相授的战略: 诸葛亮深知蜀汉国力有限,北伐曹魏更是难上加难。他需要一个能独当一面,并且有能力在复杂多变的战场上做出正确判断的将领。因此,他将自己毕生的军事经验、治军理念、战略战术甚至治国之道,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姜维。这是一种投资,一种战略性的培养,旨在确保蜀汉在自己之后,军事力量能够得到延续和发展。
“毕”字的强调: 诸葛亮能够“毕教军事”,说明他不是简单地指点一二,而是全方位、系统性地进行教学。这可能包括:
理论传授: 讲解兵法经典,如《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等,以及自己的军事思想和理论。
实践指导: 在出征时,让姜维参与谋划,观摩作战,甚至让他独立指挥小规模的战役,并在事后进行复盘和指导。
治军之道: 教导如何训练士兵,如何管理军队,如何处理军政关系,如何稳定后方等。
战略眼光: 培养姜维的宏观战略思维,如何看待整体局势,如何制定长远的北伐策略。
个人品德: 诸葛亮作为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也必然会将自己的品德、操守、忠诚等融入到对姜维的教导中。

3. 翻译的几种可能性及详细阐释:

基于以上分析,这句话可以有多种翻译,但每种翻译都力求传达出诸葛亮对姜维的悉心教导和倾囊相授:

最直接、最字面的翻译:
"Zhuge Liang taught him military affairs exhaustively."
详述: 这个翻译保留了“毕”字的“穷尽”、“彻底”的含义,强调了教导的全面性和深度。
"Zhuge Liang taught him all about military matters."
详述: 这个翻译更侧重于“毕”字的“全部”、“所有”的含义,说明诸葛亮将自己掌握的全部军事知识都传给了姜维。

更侧重教育过程的翻译:
"Zhuge Liang meticulously tutored him in military strategy and tactics."
详述: “meticulously tutored”强调了诸葛亮教导的细致和认真程度。“military strategy and tactics”则具体指出了教导的内容。
"Zhuge Liang thoroughly trained him in all aspects of warfare."
详述: “thoroughly trained”表明了训练的深入和全面,“all aspects of warfare”则概括了军事技能的广泛性。

更具意境和传神的翻译:
"Zhuge Liang imparted all his military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o him."
详述: “imparted”是一个更具文化色彩的词,意为“传授”、“告知”,带有传承的意味。“all his military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则强调了诸葛亮将自己的所学和所行都倾注在姜维身上。
"Zhuge Liang devoted himself to teaching him the art of war."
详述: “devoted himself to teaching”表达了诸葛亮投入的精力和心血,突出了其作为“老师”的角色。“the art of war”则是一种更为宏观的说法,涵盖了军事的方方面面。
"Zhuge Liang spared no effort in training him in military affairs."
详述: “spared no effort”直接体现了“毕”字中的“尽”和“不遗余力”的含义,非常生动地描绘了诸葛亮的付出。

4. 总结:

无论选择哪种翻译,都需要理解“毕教军事”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它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教学,更是诸葛亮对于蜀汉前途的深切忧虑和对姜维的殷切期望。他希望通过这种极致的培养,为蜀汉留下一个能够抵御强敌的军事领袖。

在实际翻译时,可以根据上下文和想要强调的侧重点来选择最合适的翻译。如果追求简洁明了,可以选择第一类;如果想突出教学的细致和全面,可以选择第二类;如果想表达更深的感情和传承意义,可以选择第三类。

最常被引用和理解的,倾向于表达“倾尽所能、毫无保留地教导”的含义,因此,翻译为 “Zhuge Liang taught him military affairs exhaustively” 或 “Zhuge Liang imparted all his military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o him” 是比较贴切和常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观上下文即可:

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诸葛亮对姜维的行程安排是使其“先教”虎步兵五六千人,“毕教”之后去觐见刘禅。那么结论显而易见,所谓“军事”自是指“教练/训练虎步兵五六千人”这件事。

“完成军事教练任务”或“结束军事训练”一类的译文比较符合文意,即便单纯的把军事理解为军队事务,也是通顺的。其它诸如“把军事大权交给他”以及“把自己的军事知识全部传授给他”的译文未免跑偏。

中虎步没可能无人教练,姜维新降就空降训练这支军队也不会是因为原本负责训练的将领弱鸡,毫无疑问诸葛亮在给姜维铺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