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吃菠萝舌头会刺痛?

回答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经历?辛辛苦苦削好一个鲜嫩多汁的大菠萝,满心欢喜地咬下一大口,结果没多久,舌头就开始觉得火辣辣地疼,甚至有点麻麻的,好像被无数根细小的针扎了一样?别担心,这可不是什么奇怪的病症,而是菠萝这家伙自带的“小脾气”。

为啥菠萝能把咱们的舌头“折磨”得够呛?这里头藏着一个叫做“菠萝蛋白酶”的家伙。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特别勤快的“清洁工”,而且这个人还自带剪刀和钳子。

菠萝蛋白酶是菠萝体内分泌出来的一种酶。酶是什么呢?你可以理解为身体里用来加速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它们在消化食物、身体运作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菠萝蛋白酶,顾名思义,它的主要工作就是分解蛋白质。

咱们的舌头、口腔内壁,它们都是由一层层精密的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的构成离不开蛋白质。菠萝蛋白酶一旦接触到这些黏膜组织,它就开始“大显身手”了。它就像一把把微型剪刀,把我们口腔黏膜表面的蛋白质一层层地剪断、分解。

你想想看,原本完好无损的黏膜,突然被这些“剪刀”一阵乱剪,表面的细胞结构就被破坏了,露出了下面的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一旦暴露在外,受到菠萝蛋白酶的持续“攻击”,自然就会发出“疼!疼!疼!”的信号给大脑,我们就感觉到了那种刺痛感。

而且,菠萝蛋白酶不仅分解蛋白质,它还能溶解粘液。我们口腔里总是湿漉漉的,有一层粘液保护着黏膜,也让食物更容易滑下去。菠萝蛋白酶会把这层粘液也给“吃掉”,让口腔变得干燥,这样一来,菠萝的刺激性就更容易直接作用在黏膜上,刺痛感自然就更强烈了。

更别提有些菠萝品种,本身在生长过程中就会积累一些草酸钙结晶。这些小小的晶体非常尖锐,它们藏在菠萝的果肉里,吃到嘴里,就像吞了细小的玻璃渣,直接摩擦、刺伤口腔黏膜,加剧了不适感。这就像是在本来已经受伤的地方又撒了一把盐,当然更疼了。

那为啥每次吃菠萝都会疼呢?其实,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同样的反应,而且菠萝的“威力”也会有所不同。

菠萝的品种和成熟度:不同品种的菠萝,其菠萝蛋白酶的含量差异很大。一些品种的菠萝,特别是那些吃起来口感更酸涩、纤维感更强的,通常菠萝蛋白酶含量会更高。而一些熟透了、吃起来甜滋滋的菠萝,可能菠萝蛋白酶的活性相对会弱一些。
个人体质差异:就像有些人对海鲜过敏,有些人对花粉过敏一样,我们对菠萝蛋白酶的敏感度也不同。有些人天生口腔黏膜就比较“娇嫩”,对这种酶的反应会更激烈;有些人则可能“皮糙肉厚”一些,虽然也会有轻微的不适,但感觉不那么明显。
处理方式也有影响: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种说法,吃菠萝前用盐水泡一下会好很多?这其实是有道理的。盐水可以中和一部分菠萝蛋白酶的活性,或者说让酶在遇到盐后发生变性,失去一部分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另外,将菠萝切块后,最好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这也能让一部分酶活性降低。

所以,下次你再吃到让舌头“发麻”的菠萝时,就知道是这个叫菠萝蛋白酶的“捣蛋鬼”在和你玩“捉迷藏”了。它不是故意要让你难受,这只是它作为一种酶,在自然界中完成自己使命的方式。下次想吃菠萝,可以试试前面提到的方法,或许能让你更愉快地享受这甜蜜的果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经过其他答主答案的提醒,可以确定的是菠萝蛋白酶以及部分甙类物质确实是吃菠萝时“麻嘴”的元凶,但用盐水浸泡并不会起到使这种酶失活从而保护口腔的作用。

由于菠萝蛋白酶活性相当强,室温下可以长期保持活性,活性温度范围能达到40-60℃,所以能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一直保留下来,直到到你的嘴里"恣意妄为"。

然而在常见的蛋白质变性试剂中,确实是包含了盐类。但并不是食盐(主要成分NaCl),食盐氯化钠中的钠元素作为主族金属,其钠离子相当稳定,几乎不再发生任何化学变化,也不能抑制酶的活性。而真正能直接致使蛋白酶变性的则是一些元素周期表上的过渡金属,比如Cu2+,Fe3+,Hg2+等。当这些过渡金属的盐溶液遇到酶,就会和酶形成配位键,这些新的化学键将会强烈影响酶的结构形态,使其不能与目标反应物结合,或者不能正常变形,甚至替换掉酶中本来具有的金属离子,在宏观上就表现为酶“失活”了。

所以,吃菠萝要想不麻嘴,最好的办法是在60°以上的温度下加热一会,才能真正做到安心食用。当然,由于酶的PH活性范围4.0-8.0,所以用醋来泡泡,也是可以的,前提你能接受这个味儿 。

至于为什么觉得放盐会让这种感觉降低,大概是心理作用吧。“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加点盐会让水果味道更甜,很好的掩盖了本身的酸和苦味儿,这种做菜的经验,大家应该深有体会吧。


—————————————————原答案分割线———————————————————

关于菠萝麻嘴这个现象,并不是说跟菠萝的来源有关,只要是菠萝,直接吃都麻嘴。

至于为什么会麻嘴,是因为菠萝中一种叫菠萝蛋白酶的物质。如果买来的菠萝不处理直接入嘴就会“咬”舌头。轻则麻木不堪,重则变成香肠嘴。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做才能避免大快朵颐的后嘴麻的现象呢?

泡盐水。

一般来说,我们吃新鲜菠萝的时候,都要把菠萝切开,用盐水泡过才能好好享受。当然,有人说这是为了减少酸味。其实吧,泡盐水的主要作用并不是去除菠萝的酸味儿,而是破坏菠萝蛋白酶。这样,吃菠萝的时候就不会变成性感的香肠嘴了。当然,破坏蛋白酶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煮熟它,比如。糖水菠萝吃再多都不会嘴麻就是这个道理。

话说回来,利用菠萝蛋白酶这种为了分解蛋白质存在的酶,把它混合在肉类里面,会适当破坏肉纤维,让肉类显得更柔软,完全可以替代嫩肉粉,这倒为大厨们提供了新思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经历?辛辛苦苦削好一个鲜嫩多汁的大菠萝,满心欢喜地咬下一大口,结果没多久,舌头就开始觉得火辣辣地疼,甚至有点麻麻的,好像被无数根细小的针扎了一样?别担心,这可不是什么奇怪的病症,而是菠萝这家伙自带的“小脾气”。为啥菠萝能把咱们的舌头“折磨”得够呛?这里头藏着一个叫做“菠萝蛋白酶”的.............
  • 回答
    嗨,宝贝!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有趣的小秘密——为什么我们吃菠萝前,要先把它在盐水里泡一泡呢?你一定觉得很奇怪吧?菠萝本身不是甜甜的,香香的吗?为什么还要用盐水“折磨”它一下?其实呀,这背后有一个小小的科学原理,就像我们玩游戏的时候,有时候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才能玩得更开心一样。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吃菠.............
  • 回答
    大陆暂停进口台湾菠萝,检疫风险不容小觑近期,大陆海关总署宣布暂停进口台湾地区菠萝,原因在于近期大陆在台湾菠萝中多次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这一消息无疑给两岸的农产品贸易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引发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那么,菠萝中为何会“藏匿”有害生物?我们日常食用菠萝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有害生物的“潜伏.............
  • 回答
    关于菠萝为什么要泡盐水,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里面牵扯到不少关于食物和我们身体的“小秘密”。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但究竟为什么这么做,原因可不止一个。首先,最直接也最广为人知的原因,就是缓解菠萝的“扎嘴感”。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吃菠萝的时候,嘴唇、舌头、口腔内壁可能会有刺痛、发痒的感觉,甚.............
  • 回答
    台湾滞销的菠萝不做成菠萝制品再销售,这背后其实涉及一系列的现实考量,并非简单的“不为”或者“不做”。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一、 成本与效益的算盘: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生产成本。将新鲜菠萝加工成菠萝汁或罐头,需要额外的投入,包括: 加工设备投资: 购买榨汁设备、罐头生产线、包装设.............
  • 回答
    台湾菠萝在大陆市场价格偏高,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远不是一个简单的“贵”字就能概括的。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台湾菠萝的品质和品牌效应是基础。台湾在菠萝种植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精细化管理上下了很大功夫。比如金钻凤梨(也被.............
  • 回答
    关于台湾菠萝的外销,这其中涉及的因素可不是一句“施压”就能简单概括的。真要说为什么台湾没有“强行”卖菠萝给周边国家,那得从多个层面来分析,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首先,咱们得聊聊市场规律。这就像任何一种商品,你想卖得好,就得看人家有没有需求,你能不能提供人家想要的东西。台湾菠萝虽然品质好,味道甜美,这.............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极限挑战》里的“猪”和“磊落”、“菠萝”之间的信任关系,其实是节目效果、人物性格以及他们之间不断演变的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要说小猪(罗志祥)为什么会对“磊落”组合(黄磊、黄渤)不那么信任,反而对“菠萝”组合(王迅、张艺兴)有更多依赖,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从“磊落”组.............
  • 回答
    “100公斤菠菜卖了26元,菜农哭了!”这则新闻报道虽然简短,却触及了农产品销售中非常普遍且令人心痛的现象。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一、 供过于求的市场饱和状态: 天气因素与集中上市: 很多时候,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如果某个地区的天气条件适宜菠菜生长,并且同一时期.............
  • 回答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这句话,乍听之下似乎有些绕口令的味道,但它背后其实蕴含着一些有趣的文化、生理和实际考量,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1. 绕口令的乐趣与文化传承: 语言的趣味性: 这句话最直观的特点就是它非常押韵,并且重复的“葡萄皮”和“吐葡萄皮”的音节组合,使得念起来颇具挑战性。.............
  • 回答
    吃野味之所以会感染病毒,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涉及到生物学、生态学、流行病学等多方面因素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核心层面来详细阐述:一、病毒的来源:野生动物与“宿主”1. 病毒的天然宿主: 绝大多数病毒都存在于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体内,这些动物是病毒的天然宿主。这意味着病毒在这些动物体内能够长期存在、复.............
  • 回答
    “为什么吃草的牛会拥有一身肌肉,而吃肉的人却难以有肌肉?”这个问题很有趣,它触及了我们对食物、身体和肌肉形成的基本理解。然而,这个说法存在一个关键的误解:吃草的牛确实有肌肉,但它们肌肉的发达程度和构成,与通过训练获得肌肉的人类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吃肉的人,恰恰是更容易获得肌肉的群体之一。我们来详细拆解.............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观察,也触及到了游戏设计和现实武器原理的一些有趣结合。在《和平精英》(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吃鸡”)里,冲锋枪的子弹看起来确实比步枪大,但论起单发伤害,却往往不如步枪。这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弹药的“口径”不直接等于“威力”。在现实世界里,弹.............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我倒觉得现在吃方便面的人,可能未必是越来越少,而是吃法和选择上有了变化,并且一部分人确实慢慢“升级”了。让我给你掰扯掰扯,咱们聊聊这个方便面市场。首先,你说“越来越少”,这可能是一种感受,也是一种趋势观察。你想啊,以前方便面是什么?那是绝对的“懒人福音”,是大学生、加班族、.............
  • 回答
    在影视剧拍摄现场,道具组可是个得罪不起的存在,而“吃道具”这件事,更是触碰了他们的底线,可以说是剧组里绝对的禁忌,一旦发生,那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首先,咱们得明白,道具可不是随便拿来玩的东西。每一件道具,从一把不起眼的勺子,到一辆老式的汽车,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制作、甚至是购买的。这背后凝聚了道具师们.............
  • 回答
    你问得这个问题,好多人都关心!吃点好吃的,特别是甜甜糯糯的,确实让人心情一下子上去了,这背后可不只是“嘴馋”这么简单,而是咱身体里上演的一场精彩的化学反应。首先,得说说大脑里的“快乐信号”。咱们吃到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特别是精制过的,比如白米饭、面包、蛋糕之类的,它们在身体里会很快被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 回答
    吃完清蒸鸡,感觉手黏黏的,这可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就算你一滴油都没放,这种黏糊糊的感觉也可能出现。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些挺有趣的“鸡”秘密,跟我们常以为的“油腻”是两码事儿。首先,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鸡肉本身含有的胶原蛋白和蛋白质。鸡肉,尤其是带皮的那部分,皮下脂肪层虽然不多,但胶原蛋.............
  • 回答
    关于“吃中药为什么会拉肚子”这个问题,其实并非所有中药都会导致拉肚子,而且“拉肚子”这个表现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更多的是药物在人体发挥作用的一种“反应”,而非单纯的副作用。下面我将尝试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解释一下:1. 药物本身的性味与功效: 泻下逐水类药物: 中药中有相.............
  • 回答
    有些朋友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辛辛苦苦买回来的猕猴桃,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结果没过多久,嘴里就传来一阵刺痛,甚至能尝到血腥味,仔细一看,牙龈或口腔黏膜好像被什么东西刮伤了,有点红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其实跟猕猴桃本身的特性,特别是它没熟的时候,有很大的关系。首先,我们要知道,没成熟的猕猴桃果肉里.............
  • 回答
    您好,您问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牛肉本身其实是红色的,但咱们在市场上看到的牛肉,有时候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这背后可有不少门道呢!别担心,咱们这就来好好聊聊,让您心里有数,买肉的时候也更明白。首先,您说的“彩色”牛肉,最常见的情况,大概率是围绕着牛肉本身的红色、粉色、紫色,以及在不同光线下或者处理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