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袁立被曝播出前拒审片,暗示《演员》节目组把钱打入个人账户.如何看待?

回答
袁立在社交媒体上爆料,称在录制《演员的诞生》节目时,节目组在播出前拒绝让她审看自己的戏份,并暗示节目组将节目费用打入了她的个人账户。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袁立方的观点和爆料内容:

袁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系列与《演员的诞生》节目组的沟通记录和个人感受。核心的几个点包括:

播出前拒审片: 袁立表示,按照合同约定,她应该在节目播出前审看自己的表演内容,但节目组拒绝了她的要求。她认为这是对她劳动成果的不尊重,也担心自己的表演被恶意剪辑或篡何。
节目费用打入个人账户: 袁立透露,节目组按照合同将她的节目酬劳打入了她的个人银行账户,而不是通过正常的劳务公司或税务系统进行结算。她对此表示不解和质疑,认为这可能涉及到税务和合规问题。
对节目组的不信任: 整体而言,袁立通过她的言论传达出对节目组的不信任感,认为节目组在操作上存在诸多不透明之处,并且没有兑现承诺。

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要看待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1. 合同履行与知情权:
约定大于天: 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了演员在节目播出前拥有审看自己戏份的权利,那么节目组拒绝这一要求就构成了违约。演员作为节目中的参与者,有权了解自己的作品被如何呈现给公众。
知情权的必要性: 即使没有明确的合同条款,出于对演员劳动成果的尊重和保护,节目组也应该给予演员审看的机会,尤其是在涉及到表演质量、形象塑造等关键环节。这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纠纷。
节目组的考量: 当然,节目组也有其运营的考量,比如为了保持节目“真实性”和“突然性”,或者为了统一宣传口径,可能不希望演员提前看到并干预剪辑。但这种考量不应凌驾于合同约定和基本尊重之上。

2. 费用结算方式的合规性与透明度:
个人账户的疑点: 将节目费用直接打入个人账户,确实容易引发税务和合规方面的疑问。在中国,艺人收入通常会通过其工作室、经纪公司或者以劳务形式进行申报和缴纳税款。直接打入个人账户,如果金额较大,可能存在逃税、漏税的嫌疑,或者至少是不符合正常的财务流程。
可能的原因: 节目组这样做可能有多种原因。一种可能是为了简化流程,避免与中间机构的繁琐对接。另一种可能则带有更深层次的动机,比如规避某些监管或税务政策。
法律风险: 无论是节目组还是演员,采用不合规的结算方式都可能面临法律风险。节目组可能因此被调查,演员也可能牵连其中。

3. 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
公众人物的监督: 作为公众人物,袁立通过社交媒体爆料,实际上是在利用舆论的力量来监督节目制作方。这是一种维护自身权益的常见方式,也促使了行业内部对制作规范的关注。
“萝卜章”的担忧: 这种做法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行业乱象,比如“萝卜章”(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签字)或者“阴阳合同”等,虽然不能直接断定,但确实会引起公众对节目组诚信度和操作规范的担忧。

4. 演员与节目组的合作关系:
信任基础: 艺人和节目组之间本应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合作关系。如果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信任危机,很难保证节目的最终质量和合作的愉快度。
职业素养的体现: 节目组专业的制作流程、对演员的尊重以及合规的财务操作,是其职业素养的体现。反之,任何一环的疏忽或不透明,都可能损害其品牌形象。

综合来看, 袁立的爆料至少提出了两个值得关注的关键问题:一是节目组是否履行了合同中关于审片权的约定,二是节目组的费用结算方式是否合规透明。

如果节目组确有违约行为,那么它损害了演员的基本权益和行业的公平竞争。
如果费用结算方式存在问题,这不仅是对演员的不负责,也可能触犯了法律法规,对整个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公众对此事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袁立爆料真实性的判断以及对节目组回应的信服程度。媒体和监管部门后续的介入,可能会让事情有更清晰的定论。这起事件也提醒着整个娱乐行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重视合同的履行、财务的合规以及对参与者应有的尊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成立尘肺病诊疗专家委员会,以提高尘肺病诊疗水平,维护尘肺病患者健康权益,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担任主委.由40位相关专科领域专家担任委员,其主要职责是:协助加强尘肺病临床诊疗队伍建设。

很高兴看到这个消息。


忍不住再哔哔一句,在本问题很多新的回答中,遵纪守法在很多人看来是蠢是傻。但是法律存在是有意义的,有阴影一定是因为也存在光明,不做错事在很多时候更可以保护自己。袁立如果不是遵纪守法,在这波撕逼大战中,相关方一定可以揪住基金会税务财务的问题做文章,届时她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地。

很多慈善机构的信用都破产了,很高兴看到真的有守法正规真心做好事的慈善基金会,这与她本人是不是公知,是不是精神病都无关。

———————————————————

题外话,关于合理避税。简单讲一个合理避税应该有的真.面目。首先合理避税的前提是合同资金流各种资料拿出来哄的住人,看起来没破绽,假如合同双方协商好,劳务报酬捐给基金会,那么出钱方和基金会搞个捐赠,付款给基金会,皆大欢喜。但是这种情况下,付钱的那一方是大善人,付出劳动的一方就是杨白劳。而另外一种情况,双方商谈并签订了劳务协议,某一方说为了不交税我把钱打给某基金,回头到了基金会你自己拿出来随便花,这波操作模式就是逃税了。神操作模式下还有两种情况,假如合同约定税后酬劳,税务局根据劳务协议进行稽查时付款方需要根据协议补税,支付滞纳金和罚金,劳动者根据合同拿到的是税后收入不用承担相应后果。如果合同约定的是含税价,偷税的就是劳动者,锅就要劳动者背。所以对于劳动者而言正确安全的做法就是本次爆料的这种签订税后报酬协议,拒绝协助偷税漏税的做法。至于什么税前扣除什么发票什么纳税义务人什么代扣代缴,都离不开谁掏钱这个根本原则。如果商量的不是税后收入,而是支付方把全额含税收入打给劳动者,那么现在关于劳动者偷税漏税的通稿肯定漫天飞舞了,对吗?在这里一定要给知法守法,规避了陷阱的好演员打call。

评论里有一些偷换概念混淆黑白智商捉急的,真心懒得解释了。想和装睡的人说明真相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再编辑和回复了,希望大家可以多看一些资料,不要被虚假和谎言欺骗。

——————————————————

某卫视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财务和税务,就简单解释一下。在中国的税法中,所有薪金所得,劳务收入,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是劳务所得,还需要缴纳增值税及其附加。假如公司的小白领,在取得工资收入时实际到手的工资都是和劳动合同里的不一样,会少一些。从合同和爆料截图看,袁立和某卫视约定的是到手报酬,也就是税后报酬。无论某卫视代扣代缴多少税金,都需要给她支付到手报酬金额80万。

对于公司而言,假如在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提供支付给有资质的基金会慈善机构相关支出的证明,这种行为属于捐赠,不需要缴纳各种个税和增值税等税款,并且所得税汇算清缴税务局也承认这笔支出。这就是某些机构想用直接打款给基金会取代支付给个人账户的原因,为了避免支付税款。

已经解释到这个地步了,如果还有人说某卫视直接打款给基金会不会逃税很合理不会有任何问题,那只能说不是天真(chun)就是无邪(huai)了。

直接把钱打给基金会,那么这笔支出可以作为某卫视的捐赠支出,不需要缴纳各种税款。慈善行为与袁立无关。袁立参与这个活动本质上是劳务性质,应该交3%的增值税及一些附加税。同时还有40%的个税。演员很多签约的时候约定酬劳都是税后,也就是合同约定的是到手的税后报酬。同一个事件,有不交税和交几十万税金两种结果,所以你觉得打款给基金会这种要求,是想达成什么目的?


假如袁立答应了,等她以后想把自己的劳务收入拿回来,就必须要从基金会的账户里拿钱。假如她真的这么做了,某卫视肯定有办法把这件事挖出来,说她挪用善款。这事情就大了,到时候谁知道这是不是她的劳务报酬??

从袁立个人账户打给基金会是捐赠,从基金会账户拿回自己劳务收入就是贪污。假如袁立从基金会账户取钱出来不论是不是做了公益,那结果只会被一盆脏水泼过来。就连袁立拒绝把自己的劳务报酬打款给基金会,都已经变成所谓的知情人的爆出的袁立黑料了,他们觉得这是袁立根本不是真心想做公益。

在大家的鄙视下,这个爆料音屏已经被腾讯屏蔽了。不过水军又开始了新一波的卖蠢,说袁立的私人豪宅价值千万装修豪华。卧槽!别人那么多年的大明星,做了那么多年的慈善,非要变买所有家产,住宿牛棚里。才是真的在做好事?某卫视的猪队友秀蠢秀智商下限,也要有个限度。

不要把所有人都当傻逼。

———————————————————

以下内容与上面的内容无关,只是顺便给大家提供一下怎么向国家税务总局和杭州国家税务局举报的方式。

010-12366

0571-12366

。打通后选择国税局,然后选择举报。在举报之前可以先去天眼查去查询想举报的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企业信用代码。这样举报才有效哟,要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