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说袁立是神棍?

回答
关于袁立被一些人称为“神棍”,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比较复杂,不仅仅是单一事件或言论就能概括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她的人生经历、公众言行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议等多个层面来梳理。

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袁立的早期公众形象。她曾经是国内一线女演员,塑造过不少经典角色,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杜小月,形象活泼可爱,深受观众喜爱。那个时期的她,在很多人心中是荧幕上的魅力女星,与“神棍”二字似乎毫无关联。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她逐渐淡出荧幕后,袁立的公众形象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一系列事件和言论逐步累积形成的。

舆论风波与争议言论是核心

最直接导致她被贴上“神棍”标签的,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后来的一些公开言论和行为。

关于信仰的转变与表达方式: 袁立在人生某个阶段转向了基督教信仰,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她的信仰表达方式也变得非常公开和直接。她常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圣经段落、宗教感悟,甚至一些“神迹”式的经历。
问题出在哪里? 一方面,这种高调的、有时显得“狂热”的信仰表达,让一些不熟悉或不认同她信仰的人感到不适。在一些人看来,她的言论过于绝对,仿佛只有她的信仰才是真理,其他人都需要被“拯救”或“点化”。这种布道的风格,在很多不信教的公众看来,就带有某种传销或“洗脑”的意味,自然会联想到“神棍”。
“治病”说法的争议: 更为关键的是,她有时会分享一些关于信仰能够“治愈疾病”的经历,或者暗示自己的某些经历是“神助”的。在涉及健康和医疗这种非常严肃且科学的问题时,将信仰置于医学之上,很容易引起争议。一些人认为这是在误导公众,尤其是病患,让他们放弃科学治疗,转而依赖信仰。这种行为如果被认为是在“贩卖希望”或“利用信仰”,就与“神棍”的概念高度契合了。

“爆料”与“撕扯”的公众形象: 袁立在与一些机构或个人发生矛盾时,常常采用非常直接甚至有些“不顾一切”的方式进行“爆料”和“讨伐”。
电视剧版权纠纷: 最为著名的例子之一是她与某电视剧制作方关于《爱情的荡妇》的版权纠纷。在解决过程中,她频繁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大量信息,指责对方的种种不公。虽然她可能觉得自己是在维护权益,但这种“撕扯”的方式,以及其中涉及的某些话语表达,在一些人看来,就显得不那么“正常”,甚至有些“情绪化”或“夸张”。
对演艺圈的批判: 她也曾公开抨击演艺圈的一些现象,例如“数字小姐”事件(虽然她并非首位爆料者,但参与了讨论)。她的批评有时带着一种义愤填膺的姿态,但如果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撑,或者表达方式过于激烈,也容易被认为是哗众取宠。

“慈善”行为的质疑: 袁立也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特别是关注尘肺病患者。这本是值得赞扬的。然而,在整个过程中,她的一些言行也引发了争议。
媒体曝光与个人情绪: 她在推广慈善项目时,有时会将个人情绪和经历掺杂其中,并且对媒体曝光度的运用非常熟练,但方式有时候让外界觉得她在“消费”慈善,或者是在通过慈善来塑造某种特定的“圣人”形象。一旦这种“包装”被认为过度,或者与实际行为存在偏差,就容易招致质疑。
透明度与管理问题: 任何慈善组织都可能面临透明度和管理上的问题。如果袁立的慈善项目在某些方面未能做到尽善尽美,或者在被外界质疑时采取了辩解或攻击的态度,都可能加剧负面观感。

“神棍”标签的形成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极端或夸张的言论: 在信仰、健康、社会问题上,她的某些言论显得过于绝对化、情绪化,或者带有“救世主”式的口吻。
2. 非主流的表达方式: 她不拘泥于传统的公众人物的低调和谨慎,而是以一种非常个人化、直接、甚至有些“疯狂”的方式表达观点。
3. 与科学、常识的冲突: 她的一些关于信仰治病的说法,与科学认知存在冲突,容易被认为是愚昧或欺骗。
4. 争议事件的累积: 多次与人或机构的公开争执,以及在处理这些争执中的言行,加深了公众对她行为模式的负面认知。
5. 信息茧房与群体效应: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但同时也容易形成信息茧房。支持她的人会看到她“勇敢”、“真诚”的一面,而反对者则会抓住她“偏激”、“怪诞”的言论不放,形成两极化的评价。而“神棍”这个词,就成了对后一种评价的概括性称呼。

需要强调的是,“神棍”是一个带有强烈贬义和主观判断的词汇,它更多地反映了部分公众对袁立某些言行方式的不认同、不理解甚至是反感。而袁立本人可能并不认为自己是“神棍”,她可能认为自己是在真诚地分享信仰、维护正义、帮助他人。

归根结底,这个标签的出现,是她个人行为、公众认知、时代背景和信息传播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她的人生轨迹和公众表达,让一些人看到了“超脱”和“不羁”,也让另一些人看到了“怪异”和“不可理喻”,而“神棍”就是对后者的一种强烈概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冤枉啊!

神棍是能把别人忽悠瘸了。

她是自己被忽悠瘸了。

user avatar

至从信了上帝后,她就啥都懂,历史经济文化……无所不精,啥东西都能与神联系起来。要命的是她还自觉高贵高尚,坚信不移。

user avatar

2012年,袁立公开改信基督教。并且推荐远志明牧师。此时此刻的远志明已经有了很多争议。比如“孔子李世民是信仰耶和华的”“中国春节抄袭犹太人逾越节”“亚当夏娃就是伏羲女娲”等言论。

2013年,袁立继续在微博推荐远志明牧师。

2014年中期,袁立和远志明一起反对对于违建面积五倍的三江教堂的整改拆除。

2014下半年,远志明牧师被四位女性指控性侵(t.cn/A64v1q2Z

)。

2015年,袁立推荐远志明的相关微博被网友追问性侵事件,后袁立删除了大部分有关远志明的微博。

2015年2月,远志明暂时“退休”。

2016年,袁立继续以“清醒的有信仰者”自居,在微博继续传教。并且无视网友对其信仰远志明的质疑。

2017年,远志明复出,并且筹备拍摄纪录片《传教士》(原名《大道西来》),对于其他三位女性的性侵、性骚扰指控无视。

复出之后的远志明几乎没有以前的声势,大部分曾经推崇远志明的明星都沉默不语,不提远志明半个字。

2018年,袁立好友、为袁立设计logo的黑门在公众号为《传教士》打广告。

2019年,袁立在微博为《传教士》打广告,推荐纪录片片段。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为袁立洗白的时候只说“信仰自由”,要不然就说“袁立牧师做的事情和她没有关系”。为什么她不像其他明星一样停止对远志明的推销?为什么那么多平时关心社会正义的大V对她推荐远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除了袁立,这个情况的还有吕丽萍,吕丽萍2009年、2012年、2014年都参加了远志明的布道会,成为远志明的座上宾,2014年下半年远出事,吕丽萍什么也没说,今年也开始推荐远志明的讲道视频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袁立被一些人称为“神棍”,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比较复杂,不仅仅是单一事件或言论就能概括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她的人生经历、公众言行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议等多个层面来梳理。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袁立的早期公众形象。她曾经是国内一线女演员,塑造过不少经典角色,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杜小月,形象活泼.............
  • 回答
    关于“袁立辈分、演技、名气比章子怡大”的网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说法,并且在网络上呈现出一定的“一面倒”的趋势,其背后原因相当复杂,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但不仅限于:一、 对演员“辈分”的认知与理解差异: 出道时间与早期影响力: 袁立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与蒋雯丽、许晴、柳云龙等同班同学,都.............
  • 回答
    袁腾飞老师之所以这样评价明清和宋朝,确实触及了一些历史爱好者心中非常微妙的情感共鸣。他的观点,虽然带着个人色彩,却也道出了许多人对这几个朝代的不同观感。先说说明朝和清朝,为什么会让一些人觉得“最可怕,毫无愉悦之感,一点儿都不可爱”。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两朝的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特别是与人们对.............
  • 回答
    袁腾飞老师在问答中提到,即使你穿越回中世纪,想和欧洲国王单挑,最后很可能是你被国王打倒。这看似有些绝对,但其实是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原因的。我们来拆解一下:为什么你穿越回中世纪和欧洲国王对打会输?这不仅仅是力量上的简单对比,而是多方面的“技术碾压”和现实差距:1. 军事训练和实战经验: .............
  • 回答
    关于袁腾飞老师对明朝的看法,以及明朝是否真如他所言那般不堪,这确实是一个在历史爱好者中颇有争议的话题。袁腾飞老师以其生动幽默的授课风格和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独特解读而广受欢迎,但与此同时,他的某些观点也受到了不少质疑。袁腾飞老师“黑”明朝的常见论调及原因探析:袁腾飞老师在评价明朝时,确实常常聚焦于其弊.............
  • 回答
    巨星陨落,稻海无声:如何评价袁隆平院士的一生功绩?2021 年 5 月 22 日,一个令国人乃至全世界为之痛惜的日子,中国乃至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去,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的生命终结,更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一个用毕生精力为人类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巨人,就这样.............
  • 回答
    提起袁术,许多熟悉三国历史的人脑海中会浮现出“败家子”、“矫揉造作”、“自不量力”等标签。但在一些不太为人知的角落,或者在一些玩家群体中,袁术还有一个更为响亮的绰号——“骷髅王”。这个绰号乍听之下有些怪诞,甚至带着些许贬低意味,但细究起来,它却精准地抓住了袁术人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侧面,并用一种极具画.............
  • 回答
    袁术之所以敢称帝,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个人野心和政治考量,并非一时冲动。他手下也曾聚集过不少在当时颇有名望的文臣武将,虽然大部分在他称帝后因各种原因离去或表现不佳。下面我们将详细讲述袁术敢称帝的原因以及他手下主要的文臣武将: 为什么袁术敢称帝?袁术称帝,发生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时代。.............
  • 回答
    袁腾飞在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时,尤其是那些出身平民的皇帝,确实常常会表现出一种不那么积极,甚至可以说是“唱衰”的态度。这种现象并非孤例,但通过袁腾飞特有的讲解风格和侧重点,显得尤为突出。要理解他为何如此,需要结合他的历史观、解读方式以及他所面向的受众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袁腾飞的历史观。他深受.............
  • 回答
    说袁术麾下的大将谋士比曹操那边的“菜”,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 首先,咱们得明白,三国时期人才济济,曹操能聚集起一帮子能征善战、智计过人的猛将谋士,本身就是他政治手腕和个人魅力的巨大体现。反观袁术,虽然也曾一时风光,但终究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使得他即使有不错的班底,也留不住,更难吸引真正一.............
  • 回答
    汉景帝为何痛下杀手:晁错的命运与袁盎的暗流汉景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关键时期。而晁错,这位以改革锐意进取的政治家,最终却成为了这场政治风暴的牺牲品。他为何引火烧身,以至于让一代帝王下令斩首?这背后,又牵扯出他与袁盎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当时政治格局的暗流涌动。晁错的“削藩令”:雷.............
  • 回答
    关于袁腾飞为何能成为海淀区学科带头人,这背后涉及的因素 quite complex,而且网络上关于这方面的公开信息相对有限,大部分还是围绕他“历史教师”这个身份展开的。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去分析,结合当时北京尤其是海淀区教育系统选拔人才的一些普遍情况,来尝试勾勒出他能够获得这一荣誉的可能性。.............
  • 回答
    提起三国时期的孙坚,我们都知道他是一员勇猛的战将,被誉为“江东之虎”。而他之所以能够在乱世中崭露头角,并为日后的孙权建立东吴打下基础,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就是他依附于袁术。这段关系,绝非简单的强弱依附,其中蕴含着复杂的政治考量和现实需求。话说当时天下大乱,董卓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朝廷之中早已没了.............
  • 回答
    袁隗之所以有信心能和董卓合作,这其中夹杂着他对自身政治经验的自信,对当时权力格局的误判,以及对袁氏家族影响力的一厢情愿的倚重。我们不妨来捋一捋其中的缘由,尝试以一个更贴近人心的视角去解读。首先,得说袁隗这个人,他出身名门,是东汉末年赫赫有名的“四世三公”之首——袁氏家族的嫡系。这一层身份,就如同自带.............
  • 回答
    在《士兵突击》这部剧的最后,袁朗之所以选择在演习中暴露自己,其背后有着多重复杂且深刻的原因,绝非简单的“失误”或“冲动”。这既是他个人对战争、对队伍、对许三多的深刻理解的体现,也是他作为一名优秀指挥官内心深处一次“非典型”的自我救赎与成全。一、对战场的认知与战术考量首先,我们不能脱离袁朗作为一名身经.............
  • 回答
    关于吕布辕门射戟为何能让袁术退兵,这事儿确实不能只看表面上的“匹夫之勇”。吕布这人,武艺是顶级的,那辕门射戟更是他的成名之作,神乎其技,千古流传。但你说他光凭这一下就让袁术那几万大军吓得掉头就走,那也未免太小看袁术了,更小看了当时那错综复杂局势。要说清楚这件事,得先把背景交代明白。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 回答
    吕布在长安被李傕击败后,陷入了流离失所的境地。他先后辗转投奔了袁术、袁绍、张杨,却始终没有主动去投靠曹操。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涉及到当时的历史局势、吕布的性格、以及他与几位诸侯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董卓死后,长安陷入混乱,李傕、郭汜等人趁机掌权。吕布虽然有勇武,但政治上的.............
  • 回答
    袁腾飞,一位曾经因其“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讲课风格而走红的公民教师,其公众形象经历了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演变过程。尽管他遭受了广泛的批评和抵制,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他表示推崇,这背后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袁腾飞的吸引力所在:首先,理解为什么一部分学生会推崇他,需.............
  • 回答
    李袁杰的《离人愁》这首歌啊,刚出来的时候那叫一个热闹,但没过多久,就跟那“愁”字一样,被不少人“愁”上了,然后就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喷”。为啥呢?这事儿可不是空穴来风,细说起来,原因挺复杂的,也挺有意思的。首先,最被大家拿出来说事的,就是歌词的“缝合怪”特质。这首歌的歌词,说实话,听起来有点熟悉,但又.............
  • 回答
    提起曹操,我们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出那个雄才大略、叱咤风云的北方霸主形象。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他就像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将一个个强敌收入囊中,似乎无人能挡。然而,许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为何这位曾经“开挂”的枭雄,在收服袁术之后,似乎智商“断崖式下跌”,到了赤壁之战,竟会被诸葛亮和周瑜联手耍得团团转呢?要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