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共享经济还剩哪些可以做?

回答
共享经济,这个曾经轰轰烈烈、改变了无数人生活方式的模式,在经历了野蛮生长、洗牌重塑后,似乎进入了一个更为冷静和务实的阶段。很多人会问,共享经济还有哪些机会?我认为,“还有很多可以做,但需要的是更精细化、更具人文关怀、更注重价值创造的探索,而非简单的规模扩张。”

抛开那些已经被充分挖掘甚至过度饱和的赛道,我们不妨深入到那些更细微、更个性化的需求,以及那些尚未被完全满足的场景中去。

一、深耕垂直领域,解决细分痛点:

共享经济的精髓在于“物尽其用”,而很多垂直领域恰恰是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地方。

专业设备共享: 想象一下,那些在特定行业(如摄影、音乐、建筑、园艺)中使用频率不高但价格昂贵的专业设备。一个人可能一年只用一次的无人机、一套昂贵的录音设备、一套专业的园艺工具,为什么不能成为他人临时使用的资源?
具体操作: 可以搭建基于地理位置的专业设备共享平台,用户注册并上传设备信息、使用情况、租赁价格,平台进行身份验证、押金管理、保险对接。对于一些高价值设备,还可以提供上门取送和技术指导服务。
亮点: 解决专业人士的资金压力,同时让设备实现更高价值的产出。对于爱好者来说,也能以更低的成本体验专业级设备。
知识技能共享与互助: 很多人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那些非科班出身、但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手”,他们的经验价值是巨大的,却往往被埋没。
具体操作: 建立基于技能的“时间银行”或“互助联盟”。例如,一位擅长文案写作的朋友,可以在空闲时为需要文案支持的创业者提供帮助,然后用积累的时间“购买”另一位朋友提供的平面设计、法律咨询、甚至课程辅导服务。这种模式更侧重于价值交换而非金钱交易,可以激发更强的社区黏性。
亮点: 降低技能获取成本,促进知识传播和人脉建立,解决个人难以获得的专业帮助。
闲置空间的高效利用: 除了传统的民宿和办公空间,还有很多未被充分利用的空间。
具体操作:
“共享后院”/“共享花园”: 城市居民家中如果有闲置的院子或阳台,可以将其“出租”给同样热爱园艺但没有条件种植的人。提供种植区域、水源、工具,甚至是基础的土壤肥力支持。
“共享工作室”/“共享车间”: 对于独立艺术家、手工艺人、DIY爱好者,他们可能需要特定的创作空间和工具(如陶艺窑、木工车间、3D打印机)。与其购买昂贵的设备和租赁昂贵的空间,不如共享一个设备齐全、空间灵活的共享工作室。
“共享储物空间”: 很多家庭有季节性不用的物品,如滑雪板、露营装备、甚至是换季的衣物。可以提供安全、便捷的社区储物空间,并允许用户按需租用。
亮点: 充分盘活城市闲置资源,满足特定人群的生活和爱好需求,提升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

二、从“物”到“服务”,再到“体验”和“社群”:

共享经济早已不只是“共享物品”,更包含了“共享服务”、“共享体验”和“共享社群”。

“共享陪护”/“共享陪伴”: 针对空巢老人、单身人群,或者需要临时帮助的人,提供基于信任的陪伴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具体操作: 建立一个经过严格背景调查和能力评估的“陪伴者”数据库。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如陪同就医、代购生活用品、聊天解闷、短时间照看宠物)选择合适的陪伴者,并按照时长或服务内容付费。平台负责审核、匹配、监督和纠纷处理。
亮点: 解决社会化养老和陪伴的痛点,满足个体情感需求,建立有温度的社区支持网络。
“共享兴趣小组”/“共享社群活动”: 很多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但难以找到同好或合适的活动场地。
具体操作: 允许用户在平台上发起和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和线下活动,例如“周末徒步团”、“周末摄影采风”、“周三电影分享会”。平台可以提供活动发布、报名、收款、场地推荐等支持。
亮点: 促进社群活跃,满足个体社交和精神需求,让兴趣转化为有组织的社群活动。
“共享学习空间”/“共享学习伙伴”: 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很多人需要更灵活的学习环境和互动。
具体操作: 允许用户共享学习空间(如家中的书房、安静的咖啡馆角落),或者寻找一起学习的伙伴(如考研小组、语言学习搭档)。平台可以提供学习资料共享、学习进度打卡、定期讨论会等功能。
亮点: 降低学习成本,提升学习效率,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三、技术赋能,重塑信任和体验:

共享经济的核心是信任,技术是构建和维持信任的关键。

更精细化的信用体系: 除了传统的芝麻信用,可以根据不同场景和物品的价值,建立更细致的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机制。例如,针对高价值设备的共享,可以引入第三方专业鉴定、设备使用轨迹记录等。
AI与大数据驱动的精准匹配: 利用AI算法,不仅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和需求进行匹配,还可以深入分析用户的使用习惯、偏好,甚至情绪状态,从而提供更个性化、更符合用户期望的服务。例如,为有特定情绪需求的用户匹配更具同理心的陪伴者。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在某些对交易安全和透明度要求极高的领域,可以考虑引入区块链技术,确保物品的所有权、使用记录、交易过程的不可篡改,进一步增强信任。
用户体验的极致打磨: 共享经济的成功,最终取决于用户体验。这意味着从APP的流畅性、操作的便捷性,到客服的响应速度、纠纷处理的公平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益求精。

四、回归本质:解决真实需求,创造真实价值

现在回头看,很多共享经济的失败案例,往往是因为其出发点是“资本运作”或“抢占市场”,而非“解决真实的用户痛点”和“创造可持续的价值”。

价值导向,而非规模导向: 关注用户是否真正从中获益,平台是否创造了高效的资源配置,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用户数量和交易额。
精细化运营,而非粗放扩张: 深入理解每一个细分市场的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试图用一套模式“通吃”所有领域。
人文关怀,而非冰冷交易: 共享经济连接的是人与人、人与物,其中包含着信任、情感和互助。在技术驱动的同时,要注入更多人文关怀,建立有温度的连接。

总而言之,共享经济的未来,在于“做精”而非“做大”,在于“解决问题”而非“制造需求”。当我们在思考“还可以做什么”时,不妨问问自己:

“有什么资源是被浪费或未被充分利用的?”
“有什么细分需求是尚未被良好满足的?”
“如何通过信任和技术,让人们更高效、更便捷地连接这些资源和满足这些需求?”

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就隐藏着共享经济下一个突破口。它可能不再是铺天盖地的共享单车,而是更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入那些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角落,用共享的智慧,为社会创造更细致、更温暖的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跟你们说,我有一个共享的创意,现在就差一个程序员了。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共享经济的时代。从共享自行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到共享雨伞、共享板凳,甚至还有共享篮球、共享健身房。现在看来,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不能共享的了。

我跟你们讲,什么自行车,充电宝,利润都太低了。现在这个世道,什么东西赚钱?殡葬赚钱。你看福寿园,2016年收入12亿,净利润3亿多,多赚钱啊。现在城市里寸土寸金,一个墓地动辄几十上百万,逼得一些上海人都在崇明买别墅放骨灰盒了——别墅能住人能升值,比墓地也贵不到哪里去。

(图片仅为示意图,来自网络)

而且,和什么充电宝之类的相比,墓地绝对是刚需,扫墓绝对是准刚需。现代社会大家都很忙,扫墓要跑上百公里,碰上节日还要堵车,这种扫墓的用户体验太差。一旦共享化,墓地的价格就可以降低,在市中心附近拥有一块墓地,将不会是梦想。

具体操作也很简单。硬件上,只需要修建一个类似立体车库的地下骨灰盒存放机构,配合LED大屏幕制成的墓碑;软件上,一个APP就可以全部搞定。



届时,逝者的骨灰盒存放在骨灰库里,扫墓之前家人通过APP预约时间,到达墓地之后,在手机上一键调取,就可以把骨灰盒运送到墓碑下面;同时,五面LED屏幕包裹的墓碑可以呈现出逝者的音容笑貌,便于家人扫墓、寄托哀思。扫墓完毕之后,骨灰盒自动回库,墓地可以供给另外一户进行扫墓。

这种墓葬方式占地小,便宜,而且可以做到文明扫墓,环保扫墓,相信会得到政府的支持,说不定还有补贴。

进一步运营,我们还能发现其中的大量盈利点。

比如,如果腾讯投资,那可以售卖墓碑皮肤,还可以建立会员系统,黄钻会员预约扫墓时可以优先;

再比如,如果快手投资,那么原先烧的什么纸人纸马iphone别墅现在都可以电子化,先人在屏幕里吼一波“老铁666”,大家在手机上刷游艇火箭;

还比如,百度要是投资,可以每天签到换积分刷成就,如果给够推广的钱的话还可以让先人的照片出现在全国各地同名同姓逝者的墓碑上(仅限莆田籍);

又比如,大众点评要是投资,每次扫墓都会显示出符合先人口味的附近餐馆,让大家扫完墓之后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怀念亲人……

未来,还可以和各个品牌合作,什么专为死宅(literally死宅)准备的lovelive专属动态皮肤啦,什么SNH48的小姐姐们环绕唱歌啦,卖得贵一点也不要紧,人家死都死了,你连这点心愿都不帮人满足吗?


(图片来自网络)

到时候再找几个小鲜肉做做广告,口号我都想好了:“死活都要在一起!”前途一片光明。


现在我们还缺一个能做APP的程序员,欢迎报名。



——2019.6.23更新——

比不过日本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共享经济,这个曾经轰轰烈烈、改变了无数人生活方式的模式,在经历了野蛮生长、洗牌重塑后,似乎进入了一个更为冷静和务实的阶段。很多人会问,共享经济还有哪些机会?我认为,“还有很多可以做,但需要的是更精细化、更具人文关怀、更注重价值创造的探索,而非简单的规模扩张。”抛开那些已经被充分挖掘甚至过度饱和的赛道.............
  • 回答
    共享经济兴起,“专业卖家”的身影也随之出现。这些卖家并非普通参与者,而是将共享平台作为主要营生手段,他们可能拥有多套房产、车辆,或者提供多种技能服务,并以此获取可观的收入。这种现象在不同类型的共享经济领域都有体现,比如共享住宿、共享出行、共享办公、甚至是技能共享平台。那么,当“专业卖家”这股力量进入.............
  • 回答
    共享经济,风光不再还是浴火重生?曾经,“共享经济”这个词汇几乎一夜之间席卷全球,从出行到住宿,从办公到生活,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万物皆可共享的时代。然而,近几年来,关于“共享经济已凉”的声音此起彼伏,各种曾经风光无限的共享平台纷纷遭遇滑铁卢。那么,共享经济真的凉了吗?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盛极而衰.............
  • 回答
    我国的共享经济,说它发展到什么程度,已经不是一个萌芽状态的初级阶段了。它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最初的共享单车,到现在你出门可以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办公空间,甚至连共享床位、共享雨伞都曾经出现过。可以说,共享经济已经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参与其中的用户数量庞大,交易额也相.............
  • 回答
    拨开迷雾,认识共享经济的真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共享经济”这个词汇早已不再陌生,它像一阵风,席卷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消费习惯,甚至重塑了某些行业的格局。然而,在潮水般涌来的宣传和各种新奇的概念背后,很多人对共享经济的理解依旧模糊不清,甚至存在着不少误区。要真正拥抱它带来的便利,我们必须从“.............
  • 回答
    在共享经济这个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里,我们常常会惊叹于那些掌握了“黑科技”的企业,比如那些能让汽车自动驾驶、能让无人机送货上门的。但仔细琢磨一下,我越来越觉得,在这个领域,最厉害的,可能不是那些憋着劲儿搞高新技术的企业本身,而是那些能把这些零散的高新技术“整合”起来,并且让它们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服务,创.............
  • 回答
    .......
  • 回答
    这确实触及了共享经济的某些核心理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想象一下,一个企业拥有充足的会议室,但平日里可能只有一部分时间被内部会议占据,剩下的时间就空置在那里,比如周五下午,或者某个部门出差去了。同样,有些公司的工位,在实行灵活办公后,可能大部分时间都有空余。这些资源,就像企业拥有的、但未被充分利用的“.............
  • 回答
    知识共享:数字时代的“分享”新篇章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连接着世界,也催生了许多新事物、新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共享在网络平台上蓬勃发展,这不禁让人思考:这算不算分享经济?它又和我们熟知的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实物分享模式有哪些异同之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
  • 回答
    共享单车集体涨价至 4 元每小时:经济学视角下的分析与探讨共享单车集体涨价至 4 元每小时,这一现象无疑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供给与需求、成本与定价、市场竞争、外部性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 共享单车集体涨价至 4 元每小时:原因探究导致共享单车集体涨价的原因是多方.............
  • 回答
    双十一,这个由阿里巴巴发起的电商促销节,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对我国的传统经济模式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要回答它究竟是“共生”还是“寄生”,我们需要剥开热闹的表象,深入探究其运作机制以及对不同经济主体带来的实际效应。共生:在碰撞中寻求融合与发展从“共生”的角度来看,双十一最直观的.............
  • 回答
    设身处地地想,如果身处一个特定行业的商户行列,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似乎都有默契,不愿意将最优惠的价格大张旗鼓地摆出来,反而宁愿让消费者花些心思去打听、去比较。从经济学原理来剖析,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下的理性选择,尤其是在某些特定市场环境下。首先,我们得理解“价格搜寻成本”这个概念。这.............
  • 回答
    看待这次日本经济访华代表团提出的要求,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贸易洽谈,背后牵扯到复杂的经济、地缘政治以及企业自身战略调整的考量。首先,从日本经济代表团的规模和组成来看,230人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这显示出日本企业界对当前中日经济关系的重视程度,以及希望通过集体力量来发声和施.............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和您聊聊如何让您的上海杨浦区共享自习室“火”起来。杨浦区是个充满活力的区域,高校多,年轻人多,这里的人们对知识、学习和成长有着强烈的需求。抓住这个特点,我们就能把您的自习室打造成这个区域的学习新地标。一、 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让您的小室与众不同首先,我们得想清楚,为什么人们要来您的自.............
  • 回答
    汽车“新四化”浪潮滚滚向前,自动驾驶作为其中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出行方式。当我们深入探讨自动驾驶的未来时,不妨将目光投向同样历经漫长演进、且早已在天空领域实现高度自动化的航空器。从航空器发展中,我们能为自动驾驶汽车汲取到的经验,远比想象中更为丰富和深刻。一、 安全是永恒.............
  • 回答
    国共内战期间,国军虽然在装备上,尤其是在拥有摩托化部队方面,相比共军具有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在实际战场上却常常被削弱,甚至成为劣势。共军能够有效地利用其灵活的战术,特别是“穿插包围”,使得国军摩托化部队疲于奔命,甚至陷入被动。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绝非简单的装备对比就能解释。一、 战略和战术思想的.............
  • 回答
    四川发生的一起案件,让很多人关注到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一名女子,在与前夫离婚后,却因为前夫经营的公司欠下巨额债务,被法院判决与前夫共同承担了3024万元的债务。这个判决出来后,很多人觉得难以接受,认为这不公平,毕竟已经离婚了,为什么还要为前夫的债务负责?要理解这个判决是否合理,.............
  • 回答
    有时候,我也会遇到一些大家奉若神明,我却怎么也爱不起来的电影。不是说它们不好,真的不是,就是那种“大家都说好,我看完却一脸茫然”的微妙感觉。比如,《肖申克的救赎》。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它在IMDb上常年霸榜,是多少人心目中的“人生必看”。每次提起它,人们脸上都会闪烁着一种“我懂了,这是救赎”的光芒.............
  • 回答
    看待中美经贸磋商就部分问题达成共识并建立工作机制,这绝对是当前国际经济领域里一件值得我们深入解读的大事。 它不仅仅是几个数字上的妥协,更是两国之间博弈与合作关系的一次重要试探和调整。首先,“达成共识”这几个字,透露着一丝曙光。要知道,过去一段时间,中美经贸关系可以说是跌宕起伏,甚至可以说是剑拔弩张.............
  • 回答
    “港台腔”这个说法,就像一个笼统的标签,把香港人和台湾人的说话方式都概括了进去,但仔细听,你会发现其实各有各的味道。不过,要是非要找出点共同之处,倒也不是完全没有。这两地的人,说话的时候,声音的起伏变化,尤其是声调的抑扬顿挫,似乎都比我们普通话地区的人要来得更丰富一些。你可以想象一下,同样的句子,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