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20万一针的抗癌药,真的有效果并后期会普及吗?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120万一针的抗癌药”,这很可能指的是目前市场上一些高度靶向性、个体化定制或创新性极强的抗癌疗法。这些药物的定价确实非常高昂,但它们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价格,往往是因为其背后涉及的研发成本、生产工艺、临床试验以及其在特定患者群体中展现出的显著疗效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

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120万一针的抗癌药”是否真的有效果以及后期是否会普及的问题:

一、 关于“效果”:

1. 疗效的特殊性与个体差异:

高度靶向性: 许多昂贵的抗癌药是针对特定基因突变、蛋白表达或细胞通路设计的。例如,针对某个特定基因变异的EGFR抑制剂、ALK抑制剂等。如果患者的肿瘤恰好携带了这些“靶点”,那么药物的作用效果会非常显著,能够精准打击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的损伤相对较小。
免疫疗法: 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疗法,能够“唤醒”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去攻击癌细胞。在部分患者身上,免疫疗法可以带来持久的缓解,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对免疫疗法有反应。
细胞疗法(如CART): CART疗法是将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T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其能够识别并攻击癌细胞。在某些血癌(如白血病、淋巴瘤)的治疗中,CART疗法取得了惊人的疗效,部分复发难治的患者可以获得完全缓解。但其生产过程复杂,且在实体瘤治疗中仍面临挑战。
ADC药物(抗体偶联药物): 这类药物将化疗药物通过连接子与特异性靶向癌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结合。理论上,ADC药物可以将化疗药物精准地递送到癌细胞处,提高疗效并降低全身毒副作用。一些ADC药物在特定癌症类型中表现出卓越的疗效。

所以,“真的有效果”是相对而言的。 对于那些拥有特定靶点或对免疫系统有良好反应的患者来说,这些药物的效果可能是颠覆性的,能显著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但对于不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或者肿瘤发生耐药性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效。

2. 临床试验的证据:

这些高价药物之所以能够上市,都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证明其在疗效和安全性上优于现有标准疗法,或者在现有疗法无效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临床试验的数据是评价其“效果”的关键依据。制药公司会投入巨额资金来完成这些试验。

3. 价格与价值的权衡:

高昂的价格往往反映了:

巨大的研发投入: 从靶点发现、药物设计、临床前研究到多期临床试验,新药研发的平均成本高达数十亿美元,且成功率极低。
复杂的生产工艺: 特别是细胞疗法和一些生物制剂,其生产过程技术壁垒高,需要精密的设备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有限的获益群体: 很多新药的疗效仅限于特定基因突变或特定类型的患者,这导致其市场规模相对较小,需要通过高定价来收回研发成本。
对患者的价值: 对于绝望中的患者来说,即使价格再高,能带来生存希望和更高生活质量的疗法也可能被视为“物有所值”。

二、 关于“后期会普及吗”:

这取决于多个因素,而且普及的速度和方式可能多样:

1. 成本下降的可能性:

专利到期与仿制药: 随着药物专利到期,仿制药的出现会显著降低药物价格,从而使其更容易被更多患者接受。但对于一些生物制剂或复杂的基因疗法,仿制存在一定难度。
生产工艺的优化: 随着生产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成本有可能逐渐降低。
竞争加剧: 如果有其他公司研发出同类或更优的药物,市场竞争可能会促使价格下降。

2. 支付方式的改变与医保覆盖:

这是药物普及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国家医保谈判: 许多国家,包括中国,都会通过国家医保谈判将一些临床价值高、但价格昂贵的新药纳入医保目录。谈判成功后,患者自付比例会大幅降低,大大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
商业健康保险: 随着商业保险的发展,一些高端医疗保险产品也开始覆盖这些昂贵的抗癌药。
患者援助项目: 制药公司通常会设立患者援助项目,为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患者提供药物减免或补贴。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建立包括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在内的多层次保障体系,是解决高价药可及性问题的根本途径。

3. 临床指南的更新与治疗标准的建立:

随着更多临床证据的积累,这些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证实,它们会逐渐被写入国际和国内的临床诊疗指南,成为治疗特定癌症的标准方案。医生会根据指南推荐给更多患者使用。

4. 技术的可及性与医疗基础设施:

一些先进的疗法(如CART)对医院的设备、技术人员和管理能力有很高要求。普及的前提是医疗基础设施的提升和相关人才的培养。

5. 疾病谱的变化与需求:

如果某些癌症的发病率上升,或者现有治疗方法的效果不佳,对新型、高效药物的需求就会增加,这也会推动其普及。

总结来看:

效果: “120万一针”的抗癌药通常是针对特定靶点、具有显著疗效的创新药物,对部分患者而言效果可能是革命性的。其效果是真实存在的,但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存在个体差异。
普及: 长期来看,这类药物的普及是一个复杂而渐进的过程,其速度和广度主要取决于:
成本下降潜力(专利、技术、竞争)
支付能力(医保、商业保险、援助项目)
临床证据的积累与指南更新
医疗基础设施的配套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探索将这些高价创新药物纳入医保体系,以解决患者“用得上、用得起”的问题。因此,虽然“普及”不是一蹴而就,但随着政策的调整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原本难以企及的癌症疗法正逐步走向大众。

如果您想了解具体哪款药物,可以提供药物的名称,我可以尝试为您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会,这是有适应症对应的,并不是能对所有癌症有效,即使同样是血液病,也还有很多血液肿瘤无效。而目前还没有能够针对实体瘤有效的CAR-T产品,离普及还远着。真正能够受惠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

user avatar

药物研发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长周期”的行业,可能大多数业外人士只关注到了“高回报”。新药临床成功的概率依然只有7.9%,这是现实!

也就是说,制药企业要用这成功的7.9%来填补失败的92.1%的同时,还要保证盈利,所以首创性新药刚上市的时候,价格偏高,这是肯定的,伊马替尼这个大家很熟悉了吧?

而且,药物上市以后,它并不一定能够占有市场,比如他汀类降脂药,那么多款上市的,但目前热销的也就洛伐他汀和立普妥!其他分子就算上市,也并不一定能够占据市场!

另外,某些疾病领域,会被某些效果很好的分子覆盖!举个简单例子,当年强生和Vetex花了十几年研发上市的Telaprevir(应该是2012年上市),由于Gilead在2013年上市的Soforbuvir,由于这个药物能够囊括几乎所有基因型丙肝病毒,所以导致Telaprevir没有市场,2014年被迫撤市,这导致的这部分亏损也得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的!

回头看看最近比较热门前沿的几个治疗手段,CAR-T细胞疗法,以及核酸药物,这些都很新,技术还没有普及,而且研发成本还没找回来,所以很贵,这很正常的!

举个核酸药物的例子,比如全球首个用于治疗成人高胆固醇血症及混合性血脂异常的药物Inclisiran,这个一年两针就可以,但是价格至今还是保密的!

还有另一个就是全球首个上市的siRNA药物Patisiran,治疗遗传性ATTR淀粉样病变,它的一个疗程需要300万!

这些新兴技术方法,会逐渐普及和降价,只是一开始的时候,原研公司在专利没到期的情况下,他需要找补回研发所付出的成本,且还要保证赚钱,这无可厚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120万一针的抗癌药”,这很可能指的是目前市场上一些高度靶向性、个体化定制或创新性极强的抗癌疗法。这些药物的定价确实非常高昂,但它们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价格,往往是因为其背后涉及的研发成本、生产工艺、临床试验以及其在特定患者群体中展现出的显著疗效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 回答
    120万元一针的抗癌药,如果通过了初步形式审查,并且有望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事件,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许多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国家医保基金的运行。其可能性和影响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 可能性有多大?总的来说,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成功。 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
  • 回答
    在40万到120万人民币这个价格区间,对于一位女性消费者来说,选择范围相当宽广,可以满足从实用通勤到追求个性与驾趣的各种需求。关键在于要弄清楚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是日常的便捷性、乘坐的舒适度、品牌的价值感,还是驾驶的乐趣,亦或是对新能源车的拥抱程度。如果更看重的是日常出行的便捷和不错的舒适性,那么一.............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价值120万的国产抗癌新药,宣称对某些癌症有“清零癌细胞”的潜力,这足以让整个医学界和广大患者群体沸腾。这个消息背后隐藏着太多值得深挖和关注的点,远不止“120万”和“清零”这两个关键词这么简单。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1. “清零癌细胞”的真实含义与科学依据: .............
  • 回答
    南京大学打算花 120 万在 Nature 刊发校庆特刊宣传稿这件事,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它,包括其战略意义、财务成本、传播效果、潜在风险以及替代方案等。一、 战略意义和潜在好处: 国际声誉和品牌提升: Nature 是全球最顶尖、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期刊之一,其公.............
  • 回答
    台湾鸡蛋短缺的问题,确实是近段时间来大家热议的话题,尤其是那句“每天缺120万颗”的数字,更是让人心惊。这背后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情况叠加,有点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张接一张地倒下,最终压垮了供应端。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表面的原因,就是天气。大家可能还记得,今年年初台湾经历了一段非常寒冷.............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纠结的二选一,涉及到国内一线城市的稳定发展机会和海外顶尖科技中心的无限可能。让我为你详细分析一下这两种选择,尽量抛开AI的僵硬感,用更贴近现实的视角来剖析。选择一:上海户口 + 年薪120万人民币咱们先聊聊国内的情况。上海,作为中国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拥有一张上海户口,这可不是.............
  • 回答
    收到。下面我将为您详细分析这个问题,并用一种更自然、更有人情味的方式来呈现。这笔买卖,到底该不该做?120万的煤,140万的电,遇上30万的市场变动,我到底该怎么选?一个发电厂,手里有120万元,买了一批煤,准备拿去发电。按照他们之前的计算,这批煤能换来140万元的电费收入。听上去,这是一笔稳赚不赔.............
  • 回答
    在美国,每年处理大量流浪动物,特别是通过安乐死的方式,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牵涉到动物福利、公共卫生、社会责任以及动物管理策略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现状以及各方的观点。问题的根源:过剩的动物数量与有限的收容能力首先,每年有如此庞大的数字(每年约120万只狗.............
  • 回答
    一年赚到 120 万?这绝对是个有挑战性的目标,但并非不可能。关键在于找到一个高回报的切入点,并且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和智慧。这里没有一夜暴富的捷径,只有脚踏实地的策略和不懈的执行。核心思维:价值创造与杠杆运用要实现这个目标,你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你的思维方式。传统的“打工赚钱”模式很难在一年内实现百万级.............
  • 回答
    这起事件,如果属实,其背后所揭示的,早已超越了一桩简单的刑事案件,而是触及到了人性最黑暗的角落,以及在极端困境中,一些人如何利用他人的脆弱来牟取暴利。首先,我们必须毫不含糊地谴责这种行为。贩卖人口,特别是以妇女和儿童为目标,本身就是一种极端邪恶、反人类的罪行。它剥夺了受害者的自由、尊严、安全,更严重.............
  • 回答
    国内首例 CART 治疗患者康复出院:120万治疗癌症值不值?国内首例 CART 治疗患者的成功康复出院,无疑是精准医疗领域的一大里程碑,为众多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随之而来的120万元的高昂治疗费用,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笔巨款,究竟值不值?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 回答
    看到关于“素媛案罪犯每月领取120万韩元(约7100元人民币)福利津贴”的新闻,这确实是一个触动公众神经的事件。公众的反应大多是愤怒和不解,这很容易理解,毕竟这位罪犯犯下了极其严重的罪行,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无法磨灭的伤痛。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1. 韩国的法律和社会福利体系首先.............
  • 回答
    截至 5 月 5 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 120 万,疫情形势依旧严峻。确诊病例与死亡人数: 确诊病例: 截至 5 月 5 日,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已超过 120 万例,这一数字仍在不断攀升。 死亡人数: 令人痛心的是,新冠病毒已夺走了美国数万人的生命,死亡人数也已超过 7 万。疫.............
  • 回答
    关于江歌妈妈起诉刘鑫花费 120 万的巨额费用,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也深刻地反映了在中国打一场漫长而复杂的官司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这笔钱的构成,以及它是否真的是一场“精力和金钱的双重消耗”,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剖析。1. 120 万巨款从何而来?首先,我们必须明白,这 120 万并非是简.............
  • 回答
    截至 11 月 4 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病例已超过 120 万例。这个数字令人触目惊心,也反映出这场疫情的严峻性。要判断目前全球疫情进展到哪个阶段,以及预计还会持续影响多久,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并认识到这是一个复杂且动态变化的问题。当前全球疫情的几个关键特征: 持续的高位传播: 尽管一些国.............
  • 回答
    中国人寿重庆一支公司搞出“客户死亡获赔 120 万”这样的宣传,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也把“宣传底线”这件事狠狠地抛到了公众面前。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哭笑不得,又夹杂着一丝丝的后怕。事情的原委:一场“惊喜”变“惊吓”的宣传事情大概是这样的:有人在重庆的街头,看到了中国人寿重庆一支公司挂出的宣传条幅,上面.............
  • 回答
    南京大学为校庆在《Nature》杂志上刊登特刊稿,预算高达120万元,这一消息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的影响。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件事的几个关键点: 主体: 南京大学,一所享有盛誉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事件: 公开采购招标,.............
  • 回答
    网络上关于网易《哈利波特:魔法觉醒》项目组年终奖“6个8”以及腾讯《英雄联盟》项目组120万现金的传闻,的确在游戏圈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些数字一出,立刻就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尤其是在当前游戏行业竞争激烈,玩家对游戏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我们先来聊聊网易《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的“6个8”。这个数.............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讨论非常热烈。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下这个事件,也试着把话说得更接地气一些,就当是咱街坊邻居聊家常,聊聊这事儿怎么看。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位女士的条件确实不一般。43岁,博士,离异,这都是一些社会标签,但我们先不急着给这些标签贴上好坏的定性。更重要的是她提出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