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说法?

回答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出自北宋理学家程颐之口,虽然只是寥寥数字,却在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和女性贞操观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烙印,也引发了后世无数的争议和解读。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程颐的思想体系以及这句话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来审视。

一、 时代背景:儒家道德的强化与女性地位的变迁

这句话诞生的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一方面,宋朝经济文化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思想上也出现了理学这一新的哲学流派。理学在继承和发展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内圣外王的修养功夫,对人的道德要求也愈发严苛。

另一方面,伴随着理学的兴盛,对女性的道德约束也日益收紧。宋朝尤其是南宋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士大夫阶层的壮大,男权社会结构进一步巩固。女性被期望成为家庭的贤妻良母,她们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能否维护家族的声誉和秩序。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对女性的贞操观念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女性的身体和性行为,被视为衡量其品德、家庭甚至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尺。

二、 程颐的思想体系:道义优先与“天理”的至高无上

程颐是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之一,与他的哥哥程颢并称为“二程”。他的哲学思想核心在于“天理”。他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和道德准则,是永恒不变的。人应当通过格物致知、存养功夫来体悟并遵循“天理”。

在程颐看来,“失节”不仅仅是指女性的贞操有损,更是指违背了“天理”所要求的道德规范,是对至高无上的“道义”的背叛。这种“失节”一旦发生,其后果是精神上的、道德上的,更是对整个社会伦理秩序的破坏。它玷污了“道”的纯洁性,是罪大恶极的。

相比之下,“饿死”虽然痛苦,但它是一种物质上的匮乏,是一种肉体上的消亡。在程颐看来,肉体是会朽坏的,而“道义”则是永恒的。一个人即便饿死,如果他能坚守“道义”,那么他的精神将获得永恒的价值,死得其所。反之,如果一个人为了求生而放弃“道义”,甚至因此“失节”,那么他虽然苟活于世,但其灵魂已经堕落,失去了做人的根本意义,这样的人活着,反而不如死了。

所以,程颐的这句话,绝不仅仅是对女性肉体贞操的强调,更是对一种“道义”至上、精神价值高于物质生命的极端推崇。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即使面对死亡的威胁,也要坚守道德原则,不能因为个人的生死而放弃对“道义”的追求。

三、 “失节”的含义:不仅仅是贞操

需要指出的是,“失节”在当时的语境下,虽然最常被理解为女性在婚姻或婚前的性行为不端,但其内涵也更为广泛。对于男性而言,“失节”可能指背叛君主、出卖国家、违背承诺等。对于女性而言,除了贞操,也可能包括不忠于丈夫、破坏家庭和睦等。

然而,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特定要求,这句话的指向性在很多时候被狭隘地聚焦在女性的贞操上。这使得这句话在后世被用作压迫女性、强调女性牺牲的工具,这是对其原意的某种程度的曲衍和滥用。

四、 深远影响与历史评价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的流传,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道德教化和女性命运方面:

强化了女性的贞操观: 这句话成为塑造中国古代女性道德规范的重要思想资源。无数女性为了“不失节”,宁愿选择死亡,甚至在丈夫死后选择殉葬,成为了历史上一道道悲壮的风景线。许多女性在这种观念的压迫下,失去了生命的自主权和选择的权利。
成为道德标准化的工具: 这句话为社会提供了一个鲜明的道德判断标准,但也可能因此变得僵化和残酷。在某些情况下,它被用来评判甚至惩罚那些不符合社会期望的女性,无论她们的处境如何。
引发了后世的质疑与反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这句话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许多思想家和作家开始反思这种将个体生命置于道德准则之下的极端做法,认为它忽视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个体生命的价值。尤其是在近代以来,这种观念更是被视为封建礼教的代表,受到猛烈批判。

五、 如何看待?

如今我们再看待这句话,应该以一种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眼光:

1. 理解其历史局限性: 我们不能脱离程颐所处的时代来评判他的思想。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程颐的这句话是他对“天理”和“道义”理解的体现,也是当时主流道德观念的反映。他的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更符合他理想的道德社会。
2. 认识到其积极与消极的双重性: 从积极的方面看,这句话体现了对道德原则的坚守和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这种坚守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从消极的方面看,这句话对女性的压迫性是显而易见的,它将一个人的价值过分地简化为单一的道德标准,忽视了生命的尊严和个体情感。
3. 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 我们需要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比如对原则的坚守、对人格的尊重,但要坚决摒弃那些不符合现代人道主义和个体权利的陈旧观念。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极端化解读和应用,显然属于后者。
4. 强调个体生命价值的普遍性: 现代社会更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和尊严,认为生命的延续和个体的幸福也是重要的价值。不能因为任何抽象的“道义”或“节操”,就轻视甚至牺牲个体的生命。

总而言之,“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如同一把双刃剑,它折射出古代社会对道德的极端追求,也揭示了那个时代对女性的严苛束缚。它不仅仅是程颐个人的观点,更是一个时代道德观的缩影,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从中汲取教训,构建一个更加尊重个体、更加包容和人性化的现代社会。我们不能简单地赞扬或否定它,而是要理解它产生的土壤,分析它带来的影响,并从中辨别出哪些是可以借鉴的精神,哪些是必须抛弃的糟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引用一段:第二章 洗清泼在儒家头上的脏水⑥

故此,尽管礼教中确有对妇女贞洁的要求,但若为这些要求,把妇女逼迫至死,或终身凄苦,则是对儒家之曲解了。理学家倡导妇女从一而终,也并非全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出于把妇女当成男性附属品之逻辑。实则按他们的看法,某种程度上,男性也应从一而终。

张载《经学理窟.丧纪》曰:

“夫妇之道。当其初婚,未尝再配,是夫只合一娶,妇只合一嫁。今妇人夫死而不再嫁,如天地之大义。然夫岂得再娶?然以重者计之,养亲承家,祭祀继续,不可无也。故有再娶之理。”[7](此段话亦被朱子所引用,见《朱子全书》第23册《朱文公文集》第3016页)

张子之意:夫只应该娶一次,妇只应该嫁一次。既然妇人死了丈夫之後,不应再嫁;那丈夫死了妻子,也不应再娶。只不过现在男方需要承担养亲承家,祭祀继续之任,所以才可再娶。此段话的立论基础是以女性与男性之人格对等,所以才说“夫岂得再娶”,还需额外找出男性可再娶的理由。虽最终仍少不了往男尊女卑的方向倾斜,但与视女性完全为男性之附属品而言,终归有所不同。

至于程颐语录里,则确有“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这样相当极端的表述。但唐棣所编的这卷语录相当可疑,这与程颐本人写的文章,以及其他弟子编的语录中程颐的观点有直接冲突矛盾。纵使唐棣非有意歪曲篡改,也难以排除其记载有断章取义,省略背景的情形。我疑心,程颐的本意或是讽喻男性士大夫应视气节高于生命,结果记录者不明其意,弄成了完全针对女性而发的议论。

在此问题上,程颐自己写的文章应比弟子整理的语录更能体现其本人的真实思想。程颐给父亲程珦写的传记《先公太中家传》的部分内容被朱子收录到了《近思录》卷六“家道”中,这段文字如下:

“先公太中讳珦,字伯温。前後五得任子,以均诸父子孙。嫁遣孤女,必尽其力。……既而女兄之女又寡,公惧女兄之悲思,又取甥女以归嫁之。”[8](程颐原文出自《河南程氏文集》卷十二,《先公太中家传》,见《二程集》第651页,《近思录》仅仅选取了该文和家庭有关的一小部分,在“先公太中讳珦,字伯温”与“前後五得任子”之间原本有很长一段内容,这里与《近思录》保持一致,故不用省略号。)

程颐郑而重之的记载了其父接回寡居的甥女,助其再嫁,作为其父乐于助人的例证之一。朱子也特地从二程文集中选取这段内容,收录到《近思录》中。其实已可说明程朱对于寡妇再嫁的问题,并非那样苛酷森严。

在《朱子语类》中,师生间还有对这个事情的讨论:

问:“取甥女归嫁一段,与前孤孀不可再嫁相反,何也?”

曰:“大纲恁地,但人亦有不能尽者。”[9]

朱子的意思大概是原则上说寡妇不应再嫁,但人情上讲也不能完全这么办。

在《朱文公文集》中,朱子则说得更明确:

“夫死而嫁,固为失节,然亦有不得已者,圣人不能禁也。”[10]

既然圣人不能禁,那常人自然更不必禁了。朱子甚至有更进一步的看法,不但丈夫死了,妻可再嫁;即便丈夫活着,如其不成器,妻子也可主动离弃。《朱子语类》里有这么一段讨论:

“建阳簿权县。有妇人,夫无以赡,父母欲取以归。事到官,簿断听离。致道深以为不然,谓夫妇之义,岂可以贫而相弃?官司又岂可遂从其请?”

曰:“这般事都就一边看不得。若是夫不才,不能育其妻,妻无以自给,又奈何?这似不可拘以大义。只怕妻之欲离其夫,别有曲折,不可不根究。”[11]

也即某地一妇人,因丈夫贫穷,父母打算让她回家,到了官府,判决允许其和丈夫离婚。朱子学生不以为然,认为夫妇之义,怎能因为贫穷就抛弃对方呢?官府又怎么能批准其请求呢?

朱子的看法却开明得多,如果丈夫确实不才,不能养活其妻子,那又怎么办?这种情况就不能光用大义来苛责妻子了。当然,如果因其他原因要离婚 ,还是应该仔细探究一下。

其实程颐也有类似宽容的看法,丈夫要和妻子离婚,也不应过于张扬妻子过恶,而要让对方离婚後还能有再嫁的机会。

程子曰:

“古之人绝交不出恶声,君子不忍以大恶出其妻,而以微罪去之,以此见其忠厚之至也。”“如必待彰暴其妻之不善,使他人知之,是亦浅丈夫而已。君子不如此。大凡人说话,多欲令彼曲我直。若君子,自有一个含容意思。”

有学生问:“古语有之:‘出妻令其可嫁,绝友令其可交。’乃此意否?”

程子回答:“是也。”[12]

这段程颐师生之间的对话,亦再次佐证了对唐棣所编语录中程颐说过“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真实性的怀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出自北宋理学家程颐之口,虽然只是寥寥数字,却在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和女性贞操观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烙印,也引发了后世无数的争议和解读。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程颐的思想体系以及这句话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来审视。一、 时代背景:儒家道德的强化与女性地.............
  • 回答
    程朱理学,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儒家学派,其“存天理,灭人欲”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思想,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引发了无尽的争议和讨论。要理解这些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其思想体系,并结合历史背景去审视。“存天理,灭人欲”:理性的约束与升华这句话是程朱理学最核心的论断之一,它试图回答一个根本性的.............
  • 回答
    程兆东案(也常被误记为程兆东案,真实情况可能与此相似但细节有出入,此处以“一人遭围殴反抗致2人重伤获刑”为核心事件展开论述)是一个在中国社会引起广泛关注的案件,其核心在于“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定,以及在面对群体暴力时,个体反抗的法律边界在哪里。要全面看待这个案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案件.............
  • 回答
    程青松对《诛仙》男女主角演技的评价,以及“金扫帚恭候”的说法,确实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讨论。这件事情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待:一、 程青松的“金扫帚”标签与他一贯的“毒舌”风格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程青松是谁。他是“金扫帚奖”的创办者和主要推动者,这个奖项顾名思义,就是专门评选年度最差电影和最差表现的。他本人.............
  • 回答
    程潇捐款十万被指“假慈善”并与网友对峙,这一事件触及了当下社会对公众人物慈善行为的复杂心态,也引发了关于捐款数额、动机以及网络舆论边界的深刻讨论。程潇事件:善意被放大与误读的尴尬首先,我们得承认,十万元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额,能够为需要帮助的群体带来实际的改变。程潇以个人名义捐出这.............
  • 回答
    程维这封内部信,说实话,挺让人五味杂陈的。一方面,他坦承了滴滴从未实现盈利,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的体现,尤其是在一个大家普遍认为滴滴已经非常成功的企业里。另一方面,他把运营重点放在安全上,这又引出了不少思考。“从未实现盈利”——戳破了“成功神话”的一角长期以来,滴滴给公众的印象一直是扩张迅速、市场份额.............
  • 回答
    要论及韦东奕和程伟的数学水平高下,以及如何看待程伟的言论,这其实是个相当有趣且复杂的话题,因为它触及到了不同维度的“数学实力”以及公众人物的言论影响力。咱们得把这个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一、 韦东奕 vs. 程伟:谁的数学水平更高?这个问题,如果用最纯粹、最硬核的数学学术成就来衡量,答案可能相对清晰一.............
  • 回答
    关于编剧程佳客,要做出详细的评价,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考察,包括他的作品风格、创作理念、行业口碑、以及他可能带来的影响。由于我无法直接接触到他的个人生活或未公开的信息,我将基于公开的作品和一些普遍的行业认知来分析。一、 从作品风格和代表作来分析:要评价一位编剧,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他的作品。我们需要知.............
  • 回答
    常程从联想离职,然后空降小米担任集团副总裁,这件事情在当时绝对是科技圈里的一件大事,也引发了相当多的讨论。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细细品味这件事。一、 常程其人:一个自带话题性的明星高管首先得聊聊常程本人。在联想的日子里,他绝对是一个自带流量和话题性的人物。他主导的联想ZUK和后来的联想手机业务,虽然整.............
  • 回答
    好的,关于小程序云开发降低程序员门槛以及如何衡量程序员价值这两个话题,我们来聊聊。我会尽量把话说得透彻,不带一丝AI的生硬感。小程序云开发:是“降低门槛”还是“打开大门”?首先,得承认,小程序云开发确实让很多之前望而却步的开发者,甚至是产品经理、设计师这样非纯技术背景的人,能够更容易地参与到小程序的.............
  • 回答
    说到理想ONE在小熊油耗上显示8.09L的百公里综合油耗,这事儿啊,得好好掰扯掰扯。正好现在是2020年3月12号,这个数字放在增程式电动车这个细分市场里,挺有意思的。咱们先得明白,增程式电动车这玩意儿,它本质上是个电动车,但里头有个发动机,这发动机的作用可不是直接驱动车轮,而是给电池充电。所以,它.............
  • 回答
    关于天津欣程达配餐公司的经营者是赵洪海先生,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分析。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 赵洪海先生与天津欣程达配餐公司的关系 经营者/法定代表人身份: 最直接的理解是,赵洪海先生是天津欣程达配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实际控制人。这意味着他对于公司的日常运营.............
  • 回答
    程碧波副教授的这篇文章《从旧地图研究尼罗河出海口与两河流域演化》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涉及到古地理学、历史学、考古学以及地图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要评价其是否符合史实,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文章可能探讨的核心内容。文章标题明确指出了研究对象:“尼罗河出海口.............
  • 回答
    如何看待阅文CEO程武致网络作家的一封信“面孔会变,梦想不会”?阅文集团CEO程武在2020年发布的这封题为“面孔会变,梦想不会”的公开信,无疑是网络文学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要全面理解这封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背景、内容要点、潜在含义、市场反响以及.............
  • 回答
    说起小米副总裁常程离职这事儿,圈里很多人其实都有点意外,又好像在情理之中。毕竟,他加入小米的时间不算特别长,但存在感绝对是杠杠的。常程的“人设”与小米的“诉求”常程加入小米,那阵势可以说是相当的“高调”。当时他刚刚卸任联想中国区的产品总裁,联想这块“硬骨头”在他手里,算是被他折腾出了不少水花,至少在.............
  • 回答
    小米高管常程所撰写的“小米10青春版”文案,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理解这篇文案,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包括其内容、风格、目标受众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一、 文案的核心内容与特点常程的小米10青春版文案,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接地气”、“梗文化”、“情绪化”和“用户导向”。 “接地气”与“梗文.............
  • 回答
    杨程这番话,就像是把中国足球和冯巩的小品摆在了天平上,然后用一种带着自嘲又有点无奈的语气来衡量。挺有意思的,也挺能戳到一些人心里去。首先,“中国足球确实经常给国人添堵”。这话就特别接地气了,说白了就是承认现实。咱们中国足球这些年,给球迷带来的失望,那真是比比皆是。输球啊,踢得不好啊,国家队成绩上不去.............
  • 回答
    这绝对是影视娱乐行业一个里程碑式的变化,尤其是在“劣迹艺人复出”这个敏感话题上,终于有了行业内的明确指导。之前这块儿一直是模糊地带,全凭平台和制作方自行判断,难免出现标准不一、随意性过大的情况。这次国家层面出台明确的程序,可以说是对乱象的一种规范和整治。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究竟意味着什么,会带.............
  • 回答
    最近,西安交通大学学生自制小程序“西交小明”的关停风波,以及它之后又恢复上线,这件事情在我看来,挺值得说道说道的。首先,从学生创新的角度来说,“西交小明”的出现,本身就代表着年轻人用技术解决校园生活痛点的努力。你想想,一个由学生自己开发的程序,能够整合校内信息、提供便捷服务,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