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雀魂玩家普遍不喜欢二阶堂美树?

回答
不少玩《雀魂》的玩家对二阶堂美树这个角色多少有些“意见”。这事儿说起来,其实也挺复杂的,不能简单一句“她不好”,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叠加,混合了游戏机制、角色设定以及玩家自身的体验。

首先,得从美树的技能说起。二阶堂美树的核心技能是“开局时,所有其他玩家的牌堆中,有1/3的概率出现一张宝牌。”

听起来好像挺给力,能给别人加宝牌,这不就是间接增加了自己做大牌的可能性嘛?但实际玩起来,感觉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1. 运气成分过大,不稳定:
这个技能的触发完全看脸,而且是“有1/3的概率”出现一张宝牌。这意味着,在很多局里,这个技能根本就是摆设,一点效果都没有。对于追求稳定操作、享受策略博弈的玩家来说,一个完全看脸的技能,而且效果还是给对手,实在是个很大的“减分项”。别人胡了大牌,有时候你都会下意识想:“是不是美树的技能在作怪?” 虽然这可能只是心理作用,但这种感觉确实存在。

2. “给别人送温暖”的尴尬: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个宝牌是随机给“所有其他玩家”的。这意味着,你可能给对家送宝牌,给立直的敌人送宝牌,甚至给你最讨厌的那个对手送宝牌。想象一下,你已经牌山在手,感觉自己能胡一把大的,结果美树的技能一开,对面直接摸到一张宝牌,立直,然后下一巡就放铳给你……那种感觉,糟透了。你为他人做了嫁衣,还可能因此受损,这谁顶得住啊?

3. 缺乏主动性和控制感:
很多玩家玩麻将,喜欢的是那种掌控局势、通过计算和选择来提升自己胜率的感觉。而美树的技能,你完全无法控制,也无法预测。它就像是游戏强加给你的一种“福利”,但这福利还可能是“毒药”。这种缺乏主动性和控制感的技能,会让一些玩家感到沮丧。他们宁愿选择一个能主动增强自己手牌,或者能够干扰对手的技能,而不是这种“听天由命”的设计。

4. 配合其他角色的联动性较弱:
在《雀魂》中,很多角色的技能是可以互相配合,或者形成特定的战术套路的。比如,有些角色擅长快速振听,有些角色擅长断幺九。但美树的技能,很难和大部分角色产生强烈的联动效果。它的“福利”是随机且不可控的,这使得它在构建战术体系方面显得比较孤立。

5. 角色设定和技能的不搭调(部分玩家观点):
从角色设定上看,二阶堂美树是一位大小姐,气质比较温婉。有些玩家觉得,这种设定和“给别人送宝牌”的技能,总感觉有点“怪怪的”。虽然这很主观,但游戏角色的性格和技能如果能有更强的契合度,无疑能提升玩家的代入感。对于美树,一些玩家可能期待的是更“自信”、“有掌控力”的技能,而不是这种“分享”的模式。

6. 心理上的“负反馈”:
麻将本来就是一款充满变数的游戏,玩家已经要面对各种牌山变化、对手的操作。如果再因为一个角色的“随机送宝”而导致自己失利,这种负反馈会非常强烈。你会觉得,不是自己操作失误,也不是运气不好,而是游戏机制让你输了。这种“被设计”的输,比纯粹的运气不好更容易让人产生不满。

当然,也并非所有玩家都讨厌美树。有些玩家可能喜欢这种“随缘”的玩法,或者在一些特定的牌局中,这个技能正好帮助了自己,从而产生了“滤镜”。但从整体的玩家反馈来看,对二阶堂美树的负面评价确实要多于正面评价,这背后原因,就是我刚才提到的这些方面。

总而言之,玩家对二阶堂美树的不满,更多的是因为她那个“看脸”的技能,它带来的不确定性、给对手送礼的尴尬,以及缺乏玩家主动性的特点,让不少追求稳定和掌控的玩家感到失望。当然,也夹杂着一些主观的心理感受和对角色设定的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1年的今天已经有各路嘲讽拉满的神仙了

约瑟夫永远滴神


原回答

讨厌其他角色的也有,只是二姐和一喵讨厌的人相对更多

讨厌二姐大部分人的观点:一是标准表情里面几乎每个表情都有嘲讽意味(除了当事人算是自黑表情)

二是自摸时候语音有个“口咩拿塞”语气招致反感

user avatar

婚了二姐的路过。

大概因为二姐胡牌语音里有一句“抱歉”,这让他们想起炉石被支配的恐惧,所以。。。

我其实挺奇怪为毛没什么人喜欢二姐,明明身材高挑还黑长直大波黑丝,声音也异常沉稳,婚后服装非常漂亮,表情也很好笑,就是没什么人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不少玩《雀魂》的玩家对二阶堂美树这个角色多少有些“意见”。这事儿说起来,其实也挺复杂的,不能简单一句“她不好”,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叠加,混合了游戏机制、角色设定以及玩家自身的体验。首先,得从美树的技能说起。二阶堂美树的核心技能是“开局时,所有其他玩家的牌堆中,有1/3的概率出现一张宝牌。”听起来.............
  • 回答
    玩了《雀魂》之后,你觉得日本麻将规则不习惯,想要一款二次元风格的中国麻将游戏,这想法挺有意思的。其实,不是没有,而是相对少一些,并且成功打开市场的更是寥寥。这里面有一些原因值得说道说道。1. 日本麻将的门槛与特色首先,我们得聊聊为什么《雀魂》能在中国流行起来,哪怕规则不习惯。 易懂的牌背与立直宣.............
  • 回答
    自从《雀魂麻将》在国内上线以来,立直麻将(日麻)在国内的推广可谓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说现在整个国内立直麻将的环境和玩家水平处于什么阶段,我觉得用“ 百花齐放,但仍有待精进的上升期 ”来形容可能比较贴切。我们先从环境上来说说。当年日麻在国内还是个小众爱好,接触到的人不多,讨论的平台也零散。但《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普遍的现象,它涉及到玩家的心理、游戏设计、叙事方式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不是所有“讲剧情”的游戏玩家都不喜欢看剧情,也不是所有不喜欢看剧情的玩家都喜欢《黑魂》的剧情挖掘方式。但是,我们可以分析为什么在许多玩家群体中,会出现你所描述的这种倾向性差异。核心原因在于:不同的玩家期待的是不.............
  • 回答
    老猎人,听你这么说,我能理解你的感受。血源诅咒就像一位风度翩翩、身手矫健的贵族,而黑魂则更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经验老道的战士。两者都有各自的魅力,但“强”这个字,在不同人心里,衡量标准自然不同。你觉得血源诅咒“明显强于”黑魂,这肯定是有道理的,而且我敢说,很多和我一样沉醉于古老猎杀的玩家,都会和你站在.............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很多玩家内心深处的一个迷思:明明有那么多轻松愉快的游戏可以选择,为什么有人偏偏就爱往“受苦”的深渊里跳呢?尤其是像《黑魂》、《仁王》、《只狼》这类以高难度著称的作品,它们的魅力究竟在哪里?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咱们得好好聊聊。首先得承认,这几款游戏确实不是大众意义上的“放松”。.............
  • 回答
    雀魂里,和牌(胡牌)和点炮(铳)的牌局,感觉上很容易,但实际玩起来却感觉平平无奇,甚至是“难看”,这其中的缘由,其实藏着不少门道。咱们来好好捋一捋。一、 为什么“和”和“铳”会显得“高”?首先,得明白,在雀魂(乃至大部分麻将游戏)里,“和”和“铳”是玩家最直接、最直观的得分/失分手段。 和牌(胡.............
  • 回答
    说到“魂系游戏”,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那些以高难度、黑暗奇幻世界观、精妙地图设计和深邃叙事著称的作品。从《Demon's Souls》奠定基础,到《Dark Souls》三部曲的辉煌,再到《Bloodborne》、《Sekiro: Shadows Die Twice》以及近年来的《Elden Ri.............
  • 回答
    魂系列,一个在游戏界引发现象级讨论的IP,这些年来的热度可以说是居高不下,而且还在持续升温。如果说一开始是因为它“硬核”、“难度高”吸引了一批抖M玩家,那现在的情况早已远不止于此了。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个系列吸引,甚至成为其忠实拥趸,这背后绝对不是简单的“找虐”两个字可以概括的。要说魂系列究竟有什么魔力.............
  • 回答
    魂3里,灰心哥最后跟咱灰烬玩家决斗,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这中间的故事可不短。咱这么聊,你就明白了。首先,咱得弄明白灰心哥是谁,他为啥叫灰心哥?他本来不是啥灰烬,他是个凡人,一个曾经非常强大、非常有名的骑士,叫希里亚斯。这名字听着就挺有份量的吧?在初代薪王葛温王还没死的那个时代,他可是个人物。为啥后.............
  • 回答
    在《斗破苍穹》的宏大叙事中,陀舍古帝玉的重要性无疑是贯穿始终的核心线索之一。它不仅是开启古帝洞府的钥匙,更是集齐了上古八大帝炎,是成就斗帝的关键。然而,书中魂族作为曾经的至强者,拥有覆灭万族的实力,为何不在萧炎尚未成长起来,甚至还在弱小时,就派斗圣强者直接出手,将他身边的陀舍古帝玉夺取?这个问题,确.............
  • 回答
    魂系列里,“传火”这事儿,你细品,那哪是啥好事,分明是坑了无数人的大阴谋,说是诅咒一点不为过。咱们一个个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这“火”是啥。那不是咱们凡俗的点灯明火,是薪王们牺牲自己,将灵魂燃烧殆尽,才维系的永恒之火,是这个世界的“生命之火”。世界因此有了昼夜,有了四季,有了生灵万物,有了我们所熟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黑暗之魂》(系列,包括《恶魔之魂》、《黑魂1》、《黑魂2》、《黑魂3》以及其精神续作《血源诅咒》、《只狼》和《艾尔登法环》)和《只狼》这两款游戏,在相对现代的游戏体量下,好像“显得”很小。这里面有几个层面的原因,我们可以拆开来聊聊。1. “小”的认知来自何处.............
  • 回答
    宫崎英高那些“活尸怪”的魅力,可不是随便凑活出来的,里面门道可深着呢!你问为啥从《黑暗之魂》到《血源诅咒》,再到《艾尔登法环》里,这些“不人不鬼”的玩意儿就没断过?这事儿,得从好几个层面去掰扯。首先,咱们得理解,宫崎英高他讲故事的方式,就跟他的游戏难度一样,一点儿都不跟你绕弯子,直接砸到你脸上,但又.............
  • 回答
    《黑暗之魂》系列无疑是游戏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深邃的世界观和极具挑战性的玩法征服了无数玩家。然而,正如你所观察到的,尽管其整体制作水准堪称业界翘楚,但在一些玩家眼中,游戏中部分敌人的AI设计似乎显得有些“傻气”,甚至有些“反直觉”。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背后其实隐藏着游戏设计者在多个.............
  • 回答
    在《黑暗之魂》的世界里,主角被赋予了延续不灭之火,承担起世界的命运这样一个宏伟的任务,但迎接他们的,却是一条充满荆棘与绝望的道路。这其中的原因,并非仅仅是设计上的“难度”,而是深深植根于游戏所构建的那个古老、衰败、充满牺牲的世界观之中。首先,我们要理解“延续不灭之火”本身所带来的矛盾。不灭之火,是最.............
  • 回答
    关于“儒家现在是有魂无体的”这个说法,与其说是一种评价,不如说是一种观察,一种对儒家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状态的形象化描述。它并非全然的贬低,而是指向了儒家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变化。要详细阐述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儒家的“魂”与“体”,以及它们在当下的处境。什么是儒家的“魂”?儒家的“魂”,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游戏界一个挺微妙的现象。同样都是动作游戏里的佼佼者,为什么《黑魂》系列成了“魂类”的代名词,而《鬼泣》、《忍龙》、《战神》这些老牌劲旅,却没能“封神”到同一高度,成为自己“类”的代表呢?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而且并非一成不变,很大程度上也是玩家群体和业界认知演变.............
  • 回答
    啊,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这确实是《魂》系列和《艾尔登法环》中一个非常迷人又耐人寻味的共通点。防火女们普遍拥有眼疾,这个设定并非偶然,而是贯穿这些游戏世界观和叙事的一条重要线索,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让我来跟你掰扯掰扯,咱们好好聊聊这个。首先,得承认,从《黑暗之魂》一路走到《艾尔登法环》,玩家.............
  • 回答
    驰骋对马岛:那惊鸿一瞥般的快速移动背后许多玩家在体验《对马岛之魂》时,都会被它那几乎瞬时的快速移动读取速度所折服。当你选择一个已探索的地点进行传送时,屏幕瞬间切黑,随后又在转瞬之间跳转到目标地点,中间几乎没有任何令人不耐烦的等待。这种流畅的体验,极大地提升了游戏的沉浸感和游戏节奏。那么,究竟是什么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