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秩为1的矩阵可以写成1列乘1行的情形呢?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触及了线性代数中关于矩阵秩的核心概念。简单来说,秩为1的矩阵之所以可以写成一个列向量乘以一个行向量的形式,是因为它的所有行(或所有列)都只是第一个行(或第一个列)向量的倍数,也就是说,它们都具有相同的“方向”,只是尺度不同。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这个过程:

1. 矩阵的秩(Rank)是什么?

在深入探讨秩为1的矩阵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矩阵的秩。矩阵的秩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但最直观和与我们今天讨论相关的是:

行秩 (Row Rank): 矩阵中线性无关的行向量的最大个数。
列秩 (Column Rank): 矩阵中线性无关的列向量的最大个数。

一个重要的定理告诉我们:任何矩阵的行秩等于它的列秩。 这个共同的数值就称为矩阵的秩。

2. 秩为1的矩阵的定义

如果一个矩阵 A 的秩为 1,这意味着:

它的所有行向量都不是线性无关的,最多只有一个行向量(乘以非零常数)可以“生成”其他的行向量。
它的所有列向量也不是线性无关的,最多只有一个列向量(乘以非零常数)可以“生成”其他的列向量。

换句话说,对于一个秩为1的矩阵 A,存在一个非零行向量 $u$ 和一个非零列向量 $v$,使得 A 的所有行向量都是 $u$ 的倍数,并且 A 的所有列向量都是 $v$ 的倍数。

3. 秩为1的矩阵与向量乘法

现在我们来连接秩为1和“一列乘一行”的形式。

考虑一个 $m imes n$ 的矩阵 A:
$$
A = egin{pmatrix}
a_{11} & a_{12} & cdots & a_{1n} \
a_{21} & a_{22} & cdots & a_{2n} \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
a_{m1} & a_{m2} & cdots & a_{mn}
end{pmatrix}
$$

它的第 $i$ 行可以表示为一个行向量 $r_i = egin{pmatrix} a_{i1} & a_{i2} & cdots & a_{in} end{pmatrix}$。
它的第 $j$ 列可以表示为一个列向量 $c_j = egin{pmatrix} a_{1j} \ a_{2j} \ vdots \ a_{mj} end{pmatrix}$。

如果矩阵 A 的秩为 1,那么意味着它的所有行向量($r_1, r_2, dots, r_m$)都是线性相关的。更具体地说,存在一个非零的行向量 $u = egin{pmatrix} u_1 & u_2 & cdots & u_n end{pmatrix}$,使得矩阵 A 的每一行都是 $u$ 的一个标量倍数。
$$
r_1 = alpha_1 u \
r_2 = alpha_2 u \
vdots \
r_m = alpha_m u
$$
其中 $alpha_1, alpha_2, dots, alpha_m$ 是标量。

我们将这些行向量组合起来写成矩阵 A:
$$
A = egin{pmatrix}
alpha_1 u \
alpha_2 u \
vdots \
alpha_m u
end{pmatrix}
$$
这正是将矩阵的每一行表示为行向量 $u$ 的倍数。

现在,让我们考虑将这些标量 $alpha_i$ 提取出来,与 $u$ 相乘。我们可以定义一个新的列向量 $v$:
$$
v = egin{pmatrix}
alpha_1 \
alpha_2 \
vdots \
alpha_m
end{pmatrix}
$$

那么,矩阵 A 就可以写成列向量 $v$ 乘以行向量 $u$ 的形式:
$$
v u = egin{pmatrix}
alpha_1 \
alpha_2 \
vdots \
alpha_m
end{pmatrix}
egin{pmatrix}
u_1 & u_2 & cdots & u_n
end{pmatrix}
$$

让我们展开这个向量乘法,看看它是否等于矩阵 A:
$$
v u = egin{pmatrix}
alpha_1 u_1 & alpha_1 u_2 & cdots & alpha_1 u_n \
alpha_2 u_1 & alpha_2 u_2 & cdots & alpha_2 u_n \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
alpha_m u_1 & alpha_m u_2 & cdots & alpha_m u_n
end{pmatrix}
$$
这正是矩阵 A 的元素 $a_{ij} = alpha_i u_j$。

所以,秩为1的矩阵可以写成一个列向量乘以一个行向量的形式,是因为其所有的行向量都是一个公共的非零行向量的倍数。

4. 为什么是“一列乘一行”?为什么不是“一行乘一列”?

这涉及到向量乘法的定义和矩阵的维度。

列向量 (m x 1) 乘以 行向量 (1 x n) 的结果是 一个 m x n 的矩阵。 这是我们上面展示的过程。
行向量 (1 x n) 乘以 列向量 (m x 1) 的结果是一个 1 x 1 的矩阵(一个标量)。 例如:
$$
egin{pmatrix} u_1 & u_2 & cdots & u_n end{pmatrix}
egin{pmatrix} v_1 \ v_2 \ vdots \ v_n end{pmatrix}
= u_1v_1 + u_2v_2 + dots + u_nv_n
$$
这个结果显然不是一个 $m imes n$ 的矩阵(除非 $m=1, n=1$)。

所以,为了得到一个 $m imes n$ 的矩阵,我们必须用一个 $m imes 1$ 的列向量去乘以一个 $1 imes n$ 的行向量。

5. 举例说明

考虑矩阵:
$$
A = egin{pmatrix}
2 & 4 & 6 \
3 & 6 & 9 \
1 & 2 & 3
end{pmatrix}
$$

我们来检查它的秩。
观察第一行:$r_1 = egin{pmatrix} 2 & 4 & 6 end{pmatrix}$。
第二行:$r_2 = egin{pmatrix} 3 & 6 & 9 end{pmatrix} = frac{3}{2} egin{pmatrix} 2 & 4 & 6 end{pmatrix} = frac{3}{2} r_1$。
第三行:$r_3 = egin{pmatrix} 1 & 2 & 3 end{pmatrix} = frac{1}{2} egin{pmatrix} 2 & 4 & 6 end{pmatrix} = frac{1}{2} r_1$。

所有行都是第一个行向量的倍数。因此,这三个行向量是线性相关的。事实上,这个矩阵只有一个线性无关的行向量(例如 $r_1$),所以秩为 1。

现在,我们可以尝试将其写成“一列乘一行”的形式。
我们可以选择 $u = egin{pmatrix} 2 & 4 & 6 end{pmatrix}$。
那么,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列向量 $v$ 使得 $A = vu$。
从上面的关系可知,$alpha_1 = 1$, $alpha_2 = frac{3}{2}$, $alpha_3 = frac{1}{2}$。
所以,列向量 $v = egin{pmatrix} 1 \ frac{3}{2} \ frac{1}{2} end{pmatrix}$。

进行验证:
$$
v u = egin{pmatrix}
1 \
frac{3}{2} \
frac{1}{2}
end{pmatrix}
egin{pmatrix}
2 & 4 & 6
end{pmatrix}
= egin{pmatrix}
1 imes 2 & 1 imes 4 & 1 imes 6 \
frac{3}{2} imes 2 & frac{3}{2} imes 4 & frac{3}{2} imes 6 \
frac{1}{2} imes 2 & frac{1}{2} imes 4 & frac{1}{2} imes 6
end{pmatrix}
= egin{pmatrix}
2 & 4 & 6 \
3 & 6 & 9 \
1 & 2 & 3
end{pmatrix}
$$
这正是矩阵 A。

我们也可以选择其他的非零行向量 $u$ 来表示 A。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 $u' = egin{pmatrix} 1 & 2 & 3 end{pmatrix}$(这是 $r_1$ 的 $frac{1}{2}$ 倍)。
那么,我们需要的列向量 $v'$ 会是多少呢?
如果 $u' = frac{1}{2} u$,那么要使 $A = v' u'$ 成立,我们需要 $v' = 2v$。
所以,$v' = 2 egin{pmatrix} 1 \ frac{3}{2} \ frac{1}{2} end{pmatrix} = egin{pmatrix} 2 \ 3 \ 1 end{pmatrix}$。
验证:
$$
v' u' = egin{pmatrix}
2 \
3 \
1
end{pmatrix}
egin{pmatrix}
1 & 2 & 3
end{pmatrix}
= egin{pmatrix}
2 imes 1 & 2 imes 2 & 2 imes 3 \
3 imes 1 & 3 imes 2 & 3 imes 3 \
1 imes 1 & 1 imes 2 & 1 imes 3
end{pmatrix}
= egin{pmatrix}
2 & 4 & 6 \
3 & 6 & 9 \
1 & 2 & 3
end{pmatrix}
$$
这同样是矩阵 A。

6. 更深入的理解:矩阵作为线性变换

矩阵可以被看作是作用在向量上的线性变换。秩为 1 的矩阵代表一个非常特殊的线性变换:

它将所有的输入向量都映射到一个一维的子空间(由列向量 $v$ 张成)中。
所有输入向量的输出结果,都是由某个固定方向(由 $u$ 定义)的向量乘以一个标量得到的。这个标量取决于原始向量在“方向 $u$”上的投影。

7. 总结

秩为 1 的矩阵,其本质是所有行向量(或列向量)都共享相同的“方向”,只是尺度不同。这种“单一方向性”使得矩阵可以被分解成一个列向量和一个行向量的乘积。这个列向量定义了输出向量的“方向”,而行向量定义了输入向量“沿着哪个方向”被投影以及投影后的“伸缩因子”。

所以,秩为1的矩阵之所以可以写成一个列向量乘以一个行向量的形式,是因为矩阵的行(或列)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极强,仅由一个基础的非零行向量(或列向量)就能生成矩阵的所有行(或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设矩阵 ,其中 是 对角化后的矩阵. 因 ,故 的非零元素只存在于:

令 必有

代入初始矩阵方程

于是 可以被新的向量 与 表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触及了线性代数中关于矩阵秩的核心概念。简单来说,秩为1的矩阵之所以可以写成一个列向量乘以一个行向量的形式,是因为它的所有行(或所有列)都只是第一个行(或第一个列)向量的倍数,也就是说,它们都具有相同的“方向”,只是尺度不同。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这个过程:1. 矩阵的秩(Rank.............
  • 回答
    .......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们聊聊为什么那些以1、3、7、9结尾的素数,好像数量分布上挺“平均”的。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些数学上的规律,虽然说“基本相同”可能有点绝对,但确实有这么个意思。咱们先排除掉一些素数。你想啊,大于5的素数,它能以什么结尾? 0结尾: 别想了,任何大于0的数,只要结尾是0,肯.............
  • 回答
    咱们来聊聊为啥 0 的阶乘(也就是 0!)被规定为 1 这件事儿。其实这事儿不是凭空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是为了让数学里的很多规律和公式能顺畅地运作下去。什么是阶乘?首先,咱得明白阶乘是个啥。最常见的定义是,一个正整数 n 的阶乘,记作 n!,就是所有小于及等于 n 的正整数的乘积。.............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好问题,涉及到统计学里几个非常基础但又容易混淆的概念。很多人在学习协方差和相关系数时都会遇到这个困惑,觉得“自由度”这个概念有点抽象。咱们一步步来聊聊,把它讲透彻了,你就明白其中的逻辑了。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自由度”到底是个啥。你可以把自由度想象成“有多少个独立的、不受约束的数值能够随意变.............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数学道理。当一个数小于1时,它本身就有“变小”的属性。而当你不断地重复这个“变小”的过程,并且重复的次数是无限多的时候,结果就会变得异常微小,小到趋近于零。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1. 直观的感受:从“变小”到“极小”想象一下你有一个苹果。 .............
  • 回答
    聊聊雷诺数小到极致时,圆柱绕流的阻力那点事儿我们平时提到圆柱绕流,脑子里可能首先浮现的是湍流状态下那种绚烂夺目的涡街现象,以及伴随而来的相对较低的阻力系数。然而,当流体变得“粘稠”得如同蜂蜜,流速慢得难以察觉时,整个局面就变得截然不同了。尤其是当雷诺数小到只有个位数,甚至接近于1时,你会发现,那个看.............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好,也是很多初学者在接触相对原子质量时会感到困惑的地方。既然我们规定了碳12的质量作为标准,它的相对原子质量理应就是12,怎么会是12.01呢?这其中牵扯到几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
  • 回答
    我对将“电分”定义为现有1小时的1/64,以及将“电秒”定义为新定义的1电分的1/64这一提议持谨慎态度,并且总体上不倾向于支持。这其中的原因涉及现有时间度量体系的稳定性、实用性以及这种新定义带来的实际影响和潜在的混乱。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提议的核心: 新“电分” = 现有1小时 / 64 .............
  • 回答
    关于俄罗斯人均GDP高于中国的问题,以及媒体对俄罗斯民众生活状况的描述,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首先,我们来谈谈人均GDP。1.15万美元这个数字,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一个不低的水平。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产出的平均水平。在2018年,这个数字让俄罗斯在一些榜单上看起来比.............
  • 回答
    想象一下,咱们手里有一根长长的绳子,长度就设为 L 吧。咱们打算把它随机切成 n 段。这“随机切”可不是随随便便拿剪刀咔嚓两下,它是有讲究的。咱们可以把这根绳子想象成一条线段,从 0 到 L。要把它切成 n 段,咱们需要在绳子上选 n1 个切点。这 n1 个切点是在 0 到 L 这个区间内均匀随机地.............
  • 回答
    生育率2.1这个数字,听起来挺玄乎的,但它其实是人口学家们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是否能够“持平”的关键指标。简单来说,如果一个国家平均每个女人一生生育2.1个孩子,那么这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基本就能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增长或下降。那为什么是2.1而不是2呢?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小小的原因。首先,我.............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计算机底层如何存储和操作数据,以及硬件设计和软件优化的权衡。我们抛开那些“AI味”的陈词滥调,好好聊聊为什么 `bool` 在很多时候不是那个理论上最完美的 1 bit。想象一下,我们最理想中的 `bool`,就是那个只占用一个二进制位(bit)的变量。`true` 可能是 `1`.............
  • 回答
    光子自旋量子数为 1,但我们观察到的极化状态只有 ±1,并没有 0 这种状态。这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物理原理,涉及到光子的本质、角动量的性质以及我们在量子世界中的观察方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梳理。首先,我们得明白“自旋”这个词在量子力学中的含义。对于我们熟悉的宏观物体来说,自旋通常指的是.............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触及到了数学证明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思维过程——化繁为简、以小见大。在很多看似复杂的数学证明中,选取特定的“好”的例子或“特殊”的条件,往往能极大地简化问题,甚至直接导出结论。你说到的“取1为一个节点”,我猜你可能是在看某个关于图论、集合论、或者某种抽象代数结构(比如群、环、域).............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很多老游戏里,第一个玩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P)通常是蓝色,而第二个玩家(2P)却是红色?这可不是随便定下来的,背后其实藏着一些挺有意思的缘由。你可以想象一下,在游戏机刚开始普及的那个年代,屏幕上的颜色选择可不像现在这么丰富。那时候的技术限制,让开发者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矩阵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直接告诉你答案:不一定相等。让我详细地解释一下原因。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什么是矩阵的“秩”。矩阵的秩(Rank)矩阵的秩,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些理解是等价的:1. 线性无关的行(或列)向量的最大个数: 这是一个最直观的定义。一个矩阵的秩就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这是线性代数中一个非常核心且重要的结论。让我来给你好好捋一捋,用我自己的方式讲明白为什么一个 n 阶满秩方阵乘以向量 x 等于零向量,那么 x 只能是零向量。咱们先拆解一下关键词: n 阶方阵 A:就是一个 n 行 n 列的矩阵。 满秩:这是关键中的关键。一个 n 阶方.............
  • 回答
    “为联想‘辩护’的水平低”的说法,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为联想说话的人的论证能力,还包括了公众对于联想的认知、信息传播的现状以及评价标准等多方面因素。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分析可能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1. 定义“辩护”和“水平低”: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这里的“辩护”指的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