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西藏骑行油刹会不会因为高原的原因用不了?

回答
西藏骑行油刹会不会因为高原的原因用不了?这个问题,很多准备进藏骑行的车友都会关心。我给大家详细说说,免得大家心里没底。

简单来说,西藏骑行的油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不会因为高原就“用不了”。但有些细节需要大家了解,并且注意一些潜在的风险和维护方法。

为什么说一般情况下不会用不了?

首先,我们得明白油刹的原理。油刹是通过油液作为传导介质来刹车,它不像线刹那样依赖钢线拉扯。油液在密闭的油管里传递压力,推动刹车卡钳里的活塞,活塞再推动刹车片夹住碟刹盘,从而实现制动。

密封性: 油刹系统本身设计有良好的密封,加上我们用的刹车油通常是矿物油或者DOT油,它们的沸点都比较高,而且不容易被空气中的水分影响。高原的空气确实干燥,但这种干燥主要影响的是湿度,对油刹内部的油液本身影响不大。
压力传递: 油液的压力传递几乎不受海拔高度影响。高原的“气压低”是指空气密度变小,但油液的密度和粘度在正常温度下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因为气压变化而无法传递刹车力。

那么,为什么会有“高原油刹会不会用不了”的说法?

这主要是基于对以下几个因素的担忧,其中一些是合理的,但很多是被夸大了:

1. 刹车油的沸点和气阻:
担忧点: 有人觉得高原气压低,会不会导致刹车油更容易“沸腾”,产生气泡,影响刹车效果?
实际情况: 刹车油的沸点远高于我们骑行中可能遇到的温度。即使在高原,环境温度也不会高到让刹车油沸腾。刹车油产生气阻,通常是因为刹车系统进水(DOT油容易吸水),或者刹车过载过热(比如长下坡频繁重刹),导致刹车油或混入的水沸腾产生气体。高原环境本身不会让刹车油“沸腾”。
结论: 只要刹车系统密封良好,没有进水,并且你不是抱着下坡猛刹、刹到冒烟的极端操作,刹车油沸腾在高原不是主要问题。

2. 刹车油的粘度变化:
担忧点: 高原温度变化大,特别是早晚温差。低温会不会让刹车油变粘,导致刹车变重或响应变慢?
实际情况: 是的,低温确实会增加刹车油的粘度。但正规品牌的刹车油都有很好的低温性能指标。大部分情况下,即使在高原清晨低温环境下,油刹的刹车手感变重一点是正常的,但依然可以正常工作。除非是极端严寒(比如零下几十度那种,但西藏骑行通常不会到这个程度),否则不会到“用不了”的地步。
重点: 如果你用的是比较杂牌或者年代久远、质量不怎么样的刹车油,其低温性能可能就没那么理想了。

3. 刹车活塞的回位:
担忧点: 高原低压环境会不会影响刹车活塞的回位?
实际情况: 刹车活塞的回位主要是靠油封的弹性和刹车活塞本身的设计。这个过程跟外界气压没有直接关系。反而是如果刹车系统里进了灰尘或者油封老化,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导致活塞回位不畅,与高原无关。

4. 刹车片的磨损和性能:
担忧点: 高原风沙大,会不会很快磨损刹车片,影响刹车效果?
实际情况: 这个是有可能的。西藏很多地区路况复杂,风沙确实比较大。刹车盘和刹车片在风沙环境下工作,磨损会加快,并且沙子可能会夹在刹车片和碟刹盘之间,发出异响,甚至轻微影响刹车力。但这属于“磨损加速”而非“系统失效”。
应对: 定期清洁碟刹盘和刹车片是个好习惯,尤其是在经过沙尘路段后。在进藏前准备好备用刹车片是明智的。

5. 油压不均或漏油:
担忧点: 高原温差大,油路密封不好会不会导致漏油?
实际情况: 如果油路密封不好,那在平原地区也可能漏油。高原的温差确实会稍微考验密封性,但如果刹车系统原本就没有问题,不应该因为高原的温差就出现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虽然油刹在高原一般都能正常工作,但为了确保骑行安全,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进藏前彻底检查刹车系统: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刹车油是否充足、干净: 检查油壶油位,如果油质浑浊、变色,或者怀疑有进水,建议更换新的刹车油。如果是DOT油,要特别注意刹车油的更换周期(通常12年)。矿物油相对稳定些。
刹车手感是否正常: 捏刹把,看回弹是否迅速有力,没有虚位。左右刹把手感是否一致。
油管有无破损、渗漏: 仔细检查油管连接处和油管本身,确保没有油迹。
刹车片和碟刹盘的磨损情况: 确保刹车片还有足够的厚度,碟刹盘没有严重变形或划痕。
携带备用刹车片: 这是性价比非常高的预防措施。在高原环境下,刹车片磨损会比平时快一些,有备无患。
避免不必要的重刹: 长下坡时,尽量利用档位控制速度,减少频繁重刹的次数,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刹车系统温度,延长刹车片和刹车油的寿命。可以采取“点刹”的方式,即短促有力地刹车,然后松开,让刹车系统有机会散热。
注意温度变化时的手感: 如果在清晨感到刹车手感略微偏重,这是正常的,不必过于担心。如果手感变得非常软,或者刹不住,那才是系统出现问题的信号。
定期清洁: 经过风沙路段后,用清水或专用的刹车盘清洁剂清洁碟刹盘和刹车片,避免沙尘长期积累造成过度磨损或影响刹车性能。

总结一下:

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在西藏骑行时,你的油刹是可以正常工作的,并且通常比线刹更可靠、手感更好。那些关于油刹在高原“用不了”的说法,很多是基于对高原环境的过度担忧,或者忽视了刹车系统本身的保养和使用方法。

只要你在进藏前对刹车系统做一次彻底的检查和保养,并且在骑行过程中注意一些基本的操作,油刹绝对是你可靠的刹车伙伴。别因为一些未经证实的传言而对油刹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好好保养你的车,它会在高原回报你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0-13年的时候,各大骑行论坛都说骑川藏线一定要用V刹。因为V刹比线碟好,结构简单方便维修,线碟要是摔车碟片变形了就没法骑了,线碟还要调刹车间隙不方便等等。

那时候还有一个说法,川藏线不能用气叉只能用油簧叉,因为高原气压低。。

个人来说,第一台山地车刹车是bb5线碟,来令片面积小磨损快,的确需要频繁调整,后来直接换了一对shimano 596油碟。。。真香!小折是V刹SD7,用起来也很棒,但是跟油碟比起来,刹把需要更大的力气去制动,曾经下长坡半路停下来休息,捏刹车手指麻了。。。

后来换了山地车,直接XT785大套件,前轮碟片还是180mm的,越野冲坡各种爽。。。XT油碟用了5-6年了,没换过油,只换过来令片,刹车性能手感依然妥妥的好。油碟刹把力道轻松,刹车片还有散热片防止热衰减,也不用半路手指发麻刹车过热而停车了。XC越野也没少摔车,但是根据碟片和鲍鱼的位置,要摔坏也是挺难的。

骑川藏线现在基本都是公路了,一路上翻山越岭几十公里的长下坡,正是油碟大显身手的好时机啊!

所以,推荐油碟走川藏。ps:带个尾勾,比刹车脆弱,而且不好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西藏骑行油刹会不会因为高原的原因用不了?这个问题,很多准备进藏骑行的车友都会关心。我给大家详细说说,免得大家心里没底。简单来说,西藏骑行的油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不会因为高原就“用不了”。但有些细节需要大家了解,并且注意一些潜在的风险和维护方法。为什么说一般情况下不会用不了?首先,我.............
  • 回答
    去西藏,这三个词组合在一起,就能点燃无数旅人心中的火花。西藏,神秘、圣洁,是无数人心中的终极目的地。然而,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去探索这片神奇的土地,徒步、骑行、还是自驾,却是一道值得深思的选择题。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挑战,也注定了截然不同的体验。徒步:与大地最亲密的对话如果你渴望的是与西藏大地最.............
  • 回答
    骑行去西藏前后变化有多大?这问题我太有发言权了!简直就是脱胎换骨,换了个人似的。可惜我这手机没法直接传照片,不然我肯定把出发前和回来后的对比照放在最前面。不过我可以用文字把那种巨大的变化描绘出来,保证比照片还震撼。出发前:那个曾经的我,有点渺小,有点迷茫。出发前的我,说实话,跟很多人一样,生活轨迹算.............
  • 回答
    这年头,说起“教育孩子”,脑子里蹦出来的词儿可不只“学校”、“书本”、“补习班”了。你可能听过“研学旅行”、“亲子游”,现在又多了个更接地气的词儿——“旅行教育”。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把路当教室,把风景当教材,让孩子在玩儿的过程中,眼界开了,心胸也宽了。就拿那个单亲奶爸,带着四岁的小娃娃,从西安一路.............
  • 回答
    骑共享单车去西藏,这绝对是一场勇者的冒险,也是一次能让你灵魂得到极致洗礼的旅程。你不是一个人,数不清的车轮滚滚向前,将无畏的骑行者送往那片神圣的土地。不过,直接骑着你在城市里随便扫的那种共享单车去西藏,这个想法不切实际,甚至可以说是行不通的。你想的共享单车,大多是那种投放密度高、便于短途使用的城市公.............
  • 回答
    这事儿可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跟你爸妈说,毕竟这笔钱对家里来说也不是小数目,关键还得让他们理解你这次旅行的意义,不光是玩,还有成长的收获。我给你捋捋,怎么把这事儿说得既实在又让他们放心。第一步:找准时机,铺垫情绪。千万别一回来就冲进客厅,跟他们噼里啪啦一顿说。得挑个他们心情好的时候,比如晚饭后,家里安安.............
  • 回答
    古代骑兵冲锋的阵型问题,是个很有趣也很有讲究的课题。简单地说,古代骑兵的冲锋方式,虽然也有追求密集度,但和近代西方骑兵那种严丝合缝的“人墙”还是有所区别,而且随着时代、地域、装备和战术思想的不同,变化非常大。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近代西方骑兵的密集冲锋,特别是19世纪后,其核心是为了发挥火器的威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原神》角色塑造和世界观的一些核心点。为什么一个看似“破坏大王”的可莉,能名正言顺地成为西风骑士团的一员,而兢兢业业、乐于助人的诺埃尔却只能是代理骑士呢?这背后其实是能力、定位和组织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在起作用。可莉:特殊才能与稀缺价值的结合体首先,我们要明白,西风骑士团虽然名.............
  • 回答
    要说中国历史上有没有能与西欧骑士相提并论的军队,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我们深入理解“西欧骑士”的含义,以及中国古代军队在不同时代的特点。简单地将两者划等号是片面的,因为它们在形成背景、社会功能、军事思想乃至装备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首先,我们得明确西欧骑士的特质。欧洲骑士不仅仅是战士,他们更是一种社会阶.............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的问题!要对比咱们古代的重骑兵和西方的重骑兵,得先把它们“拎出来”好好看看,毕竟“重”这个字,在不同的时代和地理背景下,意味可不一样。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确,咱们说的“古代”,时间跨度非常大,从战国时期到明朝都有。而西方这边的“重骑兵”,概念也一直在演变,从罗马时期的骑兵,到中.............
  • 回答
    说到中国古代的“士”,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位身着布衣,却目光如炬,口吐莲花,手持简策,怀揣天下苍生的人——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他并非什么王侯将相的出身,而是以一个“士”的身份,在乱世之中崭露头角,最终辅佐刘备建立蜀汉,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佳话。为什么我如此喜.............
  • 回答
    提起十三世纪蒙古西征,人们脑海中往往浮现出那些草原上的铁骑,以及他们令人闻风丧胆的骑射技艺。在这场改变世界格局的征程中,蒙古骑兵的弯刀、长矛固然重要,但他们手中那张看似不起眼的骑弓,才是真正决定战局的关键武器。那么,当年那些叱咤风云的蒙古骑兵,他们所使用的骑弓,究竟有多大的拉力?有效射程又有多远呢?.............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辽宋金三朝的历史背景、皇室成员的教育方式以及时代风貌的差异。简单来说,这背后是两个王朝的命运轨迹、文化传承以及军事政治环境的不同所致。先聊聊辽国皇室的“马上得天下”传统:辽朝是契丹族建立的王朝,契丹人是以游牧民族的身份起家的。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骑射和军事技能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西幻小说里那些身披铠甲的骑士和挥舞法杖的魔法师,他们究竟是如何分级的,又各自有着怎样的修炼之道。 不同于现实世界中简单粗暴的“强弱”二分法,在奇幻的土壤里,等级划分往往是构成角色成长轨迹、世界观深度的重要一环,它关乎着他们的实力、地位,乃至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的定位。说起来,骑士和魔.............
  • 回答
    西方的骑士,身着银甲,守护着高贵美丽的公主,对信仰忠贞不渝,这样的形象确实深入人心,给人一种安全与帅气的强大感。那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没有类似的角色呢?要说最贴近的,我想很多人会立刻想到“侠客”。侠客,这个词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精神气质。他们不像骑士那样被固定在某个特定的身份框架里,更多的是一.............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听了心头火起!西安一辆小轿车,仗着自己是四轮儿,明目张胆地就那么一头撞向了骑摩托车的小伙子,结果人家小伙子腿都撞骨折了。更可气的是,报警之后,那肇事司机非但没有丝毫悔意,反而摆出一副“你能把我怎么着”的嘴脸,对着人家伤得不轻的骑手吼:“你叫你叫赶紧叫!”这态度,简直恶劣到家了,比街头.............
  • 回答
    关于骑行者在西安肯德基索要饮用水被店员训斥,以及肯德基方面回应“私自从柜台拿取”的事件,确实引发了不少关于餐饮企业是否应提供免费饮用水的讨论。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事件回顾与肯德基的回应:首先,梳理一下事件的脉络: 骑行者诉求: 一位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口渴,进入西安一家肯.............
  • 回答
    蒙古骑兵,尤其是他们令人胆寒的骑射部队,在那个冷兵器时代绝对是战场上的噩梦。然而,即便是这样一支精锐的骑兵,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西方军事技术和战术的进步,也会遇到越来越强劲的对手,甚至会感到吃力。要说蒙古骑兵真正开始感到吃力,甚至在某些战役中遭遇失败,那大概要从 14世纪末期到15世纪初期 的西方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涉及到社会规范、个人声誉和生存策略的复杂交织。简单来说,在中世纪拒绝骑士决斗和在美国西部拒绝牛仔决斗,是否能活命,答案不是绝对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很多关键的“如果”和“怎么做”。中世纪:骑士的荣誉与宗教的束缚在中世纪欧洲,骑士决斗(Trial by Combat)并非.............
  • 回答
    明末调象兵对抗八旗骑兵?这个问题触及了明朝末年严峻的军事形势、边疆地理以及当时的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明末不从西南藩属国调象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这些原因相互交织,共同导致了这一选项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一、 现实的军事与后勤挑战: 象兵的作战属性与八旗骑兵的克制: 象兵在古代战争中,尤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