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中世纪时代拒绝骑士决斗,或在美国西部时代拒绝牛仔决斗,直接认怂,能活命么?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涉及到社会规范、个人声誉和生存策略的复杂交织。简单来说,在中世纪拒绝骑士决斗和在美国西部拒绝牛仔决斗,是否能活命,答案不是绝对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很多关键的“如果”和“怎么做”。

中世纪:骑士的荣誉与宗教的束缚

在中世纪欧洲,骑士决斗(Trial by Combat)并非儿戏,它更多的是一种上帝的审判,认为无辜者会在上帝的庇佑下赢得胜利。然而,直接“认怂”并要求免战,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而且很少有人会这样做。

荣誉的基石: 骑士的身份不仅仅是一种军事职位,更是一种包含了忠诚、勇气、荣誉、虔诚和礼仪的社会身份。对骑士来说,荣誉比生命本身更重要。接受决斗挑战,哪怕明知不敌,也是捍卫荣誉的必要行为。拒绝,等于彻底抛弃了骑士身份,将自己置于社会唾弃的境地。
社会的审判: 如果一个骑士拒绝决斗,他会被视为懦夫、胆小鬼,甚至被怀疑有罪(因为只有罪人才会害怕上帝的审判)。他可能会被剥夺骑士身份,失去贵族头衔、土地和财产,甚至被教会开除教籍。这样的后果,对于一个骑士来说,比死亡更具毁灭性,因为它意味着他将失去一切社会价值和生存的基础。
有限的“认怂”可能性: 极少数情况下,确实存在一些“体面”地避免决斗的方法,但这需要极高的情商和当时社会规则的理解。
请求教士或国王调解: 如果双方的争执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例如通过教会的审判,或者由领主、国王进行仲裁,那么拒绝决斗可能会被接受。这通常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人脉才能做到。
证明无法参战: 如果真的身体有疾,或者正在服役于国王,并且有明确的证明,也许可以推迟或取消决斗。但这必须是无可辩驳的证据,否则同样会被视为借口。
“战败”的策略(非常罕见): 有些时候,如果实力差距悬殊,骑士可能会选择一种“有技巧的失败”——并非完全不应战,而是在战斗中迅速“认输”或“投降”,以最小的代价保全性命和有限的荣誉。但这同样需要对决斗规则和对方的仁慈程度有深刻的理解。
隐姓埋名,逃离: 这是最极端的做法。如果骑士选择完全放弃自己的身份,逃离故乡,隐姓埋名,那么确实可以避免决斗,但也就意味着他失去了过去的一切。

简单来说,在中世纪,直接“认怂”拒绝骑士决斗,基本等同于社会性死亡,活下来的机会渺茫,而且即使活下来,也可能沦为被所有人鄙视的落水狗,难以生存。

美国西部:牛仔的“硬汉”文化与法律的灰色地带

美国西部时代,虽然没有正式的骑士决斗,但“枪战”(Gunfight)或“决斗”(Duel)作为解决纠纷的方式,同样盛行。这里的规则更为粗暴直接,个人声誉同样重要,但生存的考量会稍微复杂一些。

“硬汉”的标签: 在狂野的西部,声名很重要。一个男人被视为“胆小鬼”,可能会被欺凌、剥削,甚至生命安全都会受到威胁。牛仔文化崇尚勇气、果断和自卫能力。
决斗的普遍性: 尽管并非法律强制,但许多地方的社会规范默许甚至鼓励通过决斗来解决严重的冲突。一些地方甚至有非正式的“规则”来规范这种对决。
活命的可能性,以及“怎么活”: 与中世纪骑士不同,美国西部牛仔拒绝决斗,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活命的,但“怎么活”非常关键。
“不是现在,但也不是永远不”: 最常见的方式是,在被挑战时,表明自己“不会被逼迫”,但同时保留“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解决问题的意愿。这是一种模糊的策略,给双方留有余地。例如,可以对挑战者说:“我不是那种会随便跟人拼命的傻瓜,但如果你觉得我欠你一个解释,我们可以找个不会伤及无辜的地方,好好谈谈(或者,如果我有空,我会考虑)。但现在,我没空。”
“找个有枪法的人陪我”: 如果真的不想亲自上阵,又不想显得太弱,可以找一个信得过的、枪法好的朋友来“代打”。这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男人的脸面,但也可能被视为缺乏勇气。
“我不是那种动不动就拔枪的人”: 强调自己是“文明人”,倾向于通过法律或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尤其是在有一定规模的城镇,有法官、治安官的地方,这种说辞会更有份量。当然,这也可能被解读为“怕死”。
“逃跑”(不建议): 直接转身就走,或者骑马逃离,是最直接的“认怂”。在西部,这通常意味着彻底丢脸,你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而且很可能失去原本的工作和社交圈。更糟糕的是,一些激进的挑衅者可能会认为你“默认”了他们的挑衅,并可能会继续找麻烦,甚至可能在之后找到机会对你进行偷袭。
“利用规矩”: 有些时候,可以利用决斗的“规则”来避免。比如,如果挑战者没有按照规定带着证人,或者是在错误的时间、地点提出挑战,你可以指出这些“不合规”之处,拒绝进行。
“让时间淡化一切”: 如果挑战不是非常激烈,或者挑衅者本身也没有那么执着,有时只要你表现出“不屑于回应”,并且不主动挑衅,过一段时间,事情可能会不了了之。
“搬家”: 如果情况实在不利,逃离冲突地区,去另一个地方重新开始,也是一种活命的办法。但同样,这意味着你失去了在这个地方建立起来的一切。

总的来说,在美国西部,直接拒绝牛仔决斗,如果做得“巧妙”一些,保留一点“硬汉”的余地,或者能找到其他“体面”的借口,是可能活命的。但“认怂”的代价依然是声誉的严重损害,可能会让你在当地难以立足。如果做得太难看,比如直接落荒而逃,那可能真的就等于失去了在这个地方生存的资格,除非你彻底放弃一切,去其他地方重新开始。

对比总结:

中世纪骑士: 荣誉高于生命,拒绝决斗基本等同于自杀(社会性死亡),活命可能性极低,而且活下来的代价是失去一切。
美国西部牛仔: 声誉重要,但生命安全和实际生存考量更直接。可以通过一些策略“委婉”地拒绝或推迟决斗,以保留一些颜面和活命的机会。但直接、赤裸裸的“认怂”同样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只是不至于像中世纪那样彻底。

所以,活命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的时代、你的社会身份,以及你“认怂”的方式。有策略的“躲避”比直接的“认怂”更有可能让你活下来,但无论哪种情况,声誉的损害都是难以避免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什么要拒绝?

假如是对方提出决斗,那么按规矩由你选择武器和时间,地点,而且由你先开枪。如果你自认为在武力上和对方差距实在太大,你还可以向大仲马学习。

他老人家当年和朋友唠嗑的时候话赶话说急了,一激动之下就达成了个决斗协议。冷静下来之后双方都后悔了,加上周围朋友们都劝他们没必要为鸡毛蒜皮的事搞这么大动作,取消决斗算了。本来大家都准备就坡下驴了。

结果大仲马不知道哪根筋不对,死活不同意,认为决斗本身就是件神圣的事,随意订立和取消是对决斗精神的亵渎。虽然我没办法对我的好朋友开枪,但我们可以采取更温和的决斗方式一一比如,我们可以抽签,输了的人对自己脑袋开一枪。

他的朋友不知道心里有没有骂娘一一本来隔个几十米我不一定打死你,你也不一定打死我,现在好了,直接把枪顶脑袋上了。你他妈说这叫更温和?

也许大仲马有足够的说服能力,又也许外国人都是一根筋。当时对方居然同意了。

于是双方抽签。

大仲马输了。

这尼玛傻眼了,No zuo no die不是?

得,一群朋友又劝吧,多大个事啊。认个输就过去了不是?不,认啥输啊,又不输钱输粮的,请哥几个撸个串就结了不是?

大仲马表示,你们,太幼稚。骑士精神,决斗精神,岂可儿戏?

说完拿起枪转身进了屋并反手关上了门。朋友们一看,完了,这逼玩真的了。大家一起致个敬,一会儿再默个哀吧!

据说当时屋里先是沉默了很长时间,毕竟千古艰难唯一死嘛。枪响之后,一群人还在门外默哀的时候,门开了。

这逼站在门口说:

对不起,我打偏了。

user avatar

我看了下其他的回答,发现有一些答主把比武和决斗混为一谈了,虽然这二者具有相当程度的重叠,但是并不是等价的事物。

如果题主所指的是“相互的公开谋杀”这一意义上的决斗的话,那么在中世纪这种私斗是完全不为社会道德所认同的,事实上这种“决斗”的流行是16th才开始的。在中世纪社会的一些司法实践中也会存在决斗审判的情形,但这是和骑士制度没有必然联系的事物。

如果题主所指的是骑士比武的话,那么这一活动在中世纪社会里是一种对战争的模拟。在14th前的比武运动中,很少出现一对一的较量,往往是分成阵营的两队或者多队骑士的团战(很多时候还会加入特殊场地,例如在阿内的一场比武就是在一座废弃的城堡附近展开的,而战局中起初处在劣势的法国骑士也曾经利用附近的山丘地形和谷仓作为掩护来完成撤退和重新编组),阵营的领袖还会出钱招募优秀的骑士为自己参战。亨利二世的儿子小亨利曾经游历参加骑士比武长达七年,因为他的父亲的金钱支持,他可以给追随自己的骑士开出高达25个苏(1.25个利弗尔)的日薪。这种游历比武对于大领主的继承人(而非大领主,在中世纪社会中大领主很少参加这种活动,尤其是具备三重身份的国王,例如1194年狮心王理查在英格兰建立了和在高卢一样的比武体系,但是他本人却没有参加,我们都知道这并不是因为他不热衷于此)往往是增长见识(他们常常会在成年后,管理领地前获得一个游历期,亨利二世的长子小亨利的游历期长达七年,威廉马歇尔就是他重要的武技导师),锻炼武技积累人脉的一种手段;而对于一些优秀的下级骑士却是发财的机会,因为如同真正的战争一样,比武的赢家有权利获得赎金。例如威廉马歇尔就曾经找过一位优秀的弗兰德斯骑士做搭档,然后两个人在十个月内获得了一百零三位骑士的赎金,其数额之庞大以至于他们请的一位帮他们记录开支的教士都不屑于记载赢得的马匹和装备的价值,而只记下了缴纳赎金的骑士们的名单。

这种比武活动确实受到骑士阶层的广泛欢迎,但是其本身依然只是一种竞技活动。而且因为其精神和物理上(这一时期的比武活动是战争的模拟,因此双方都是真刀真枪的打来打去,受伤死亡的情况屡见不鲜)双重的风险长期受到教会和相当多的世俗人士(法王腓力二世曾经要求他的两个儿子立誓不得参与这种比武活动)的谴责和疏远,有一定的灰色地带的性质,拒绝起来就没什么难度了。

最后推荐两本书,对决斗感兴趣的推荐《西方决斗史》,对骑士比武感兴趣的推荐《布汶的星期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