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代咱们的重骑兵和西方重骑兵有可比性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的问题!要对比咱们古代的重骑兵和西方的重骑兵,得先把它们“拎出来”好好看看,毕竟“重”这个字,在不同的时代和地理背景下,意味可不一样。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得明确,咱们说的“古代”,时间跨度非常大,从战国时期到明朝都有。而西方这边的“重骑兵”,概念也一直在演变,从罗马时期的骑兵,到中世纪的骑士,再到文艺复兴时期。所以,咱们得找个相对可比的时间段来聊,比如春秋战国到汉唐,和欧洲大概是罗马晚期到中世纪盛期这段时间。

咱们古代的“重骑兵”:以马上作战为主,注重冲击力与机动性

咱们古代的骑兵,尤其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后,逐渐成型,发展迅速。那时候,战车虽然还在,但骑兵的重要性是越来越高。

装备:
马匹: 咱们这边古代的马匹,相比欧洲马,体型普遍偏小,速度和耐力可能稍逊一筹,但胜在灵活好驾驭。为了让骑兵更适应战场,马匹也会进行训练和一定的防护。
骑兵自身: 早期可能以皮甲、铁质的札甲为主,到了汉唐时期,全身铠甲逐渐普及,比如铁质的明光铠、山文铠等,这些铠甲在防护力上是相当不错的,能够抵御刀枪弓箭的直接攻击。骑兵的头盔、护肩、护臂、护腿等也很齐全。
武器: 长柄的矛(或者叫戈、戟),这是骑兵最重要的冲击武器,利用马匹的速度和骑兵的力量,刺击的穿透力很强。另外还有弓箭,咱们的骑兵很早就掌握了骑射的技巧,这是西方骑兵初期不太擅长的。刀剑也是必备的近战武器。

作战特点:
冲锋破阵: 咱们的重骑兵一旦发起冲锋,那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尤其是在开阔地带,利用矛的长度和马匹的冲势,能够撕裂敌方阵线。
骑射结合: 这是咱们骑兵的独特优势。在冲锋之前,可以先进行一轮箭雨压制,或者在冲击间隙进行骑射骚扰,能极大地消耗敌人,打乱其阵脚。
战术灵活性: 相对而言,咱们的骑兵在兵种协同上做得比较好,能够和步兵、战车(早期)配合,进行迂回、包抄等战术。而且,骑兵本身也比较灵活,不像后期欧洲那种过于笨重的装甲。

代表时期:
汉朝: 卫青、霍去病时期,汉朝骑兵特别是北方边境的骑兵,战斗力非常强悍,长途奔袭,对匈奴作战,都是骑兵的辉煌时期。
唐朝: 唐朝的骑兵装备更加精良,尤其是北方的骑兵部队,作战风格勇猛,是维持大唐盛世的重要力量。

西方重骑兵:以骑士为主导,追求极致的个人作战能力和骑士精神

西方重骑兵最典型的代表,无疑就是中世纪的骑士了。

装备:
马匹: 西方马匹普遍体型较大,经过专门的选育和训练,力量和耐力都非常出色,能够承受更重的负荷。马匹的防护也逐渐加强,出现马铠(barding)。
骑兵自身: 这是一个不断“加码”的过程。从罗马晚期的链甲、筒形甲,到早期诺曼底骑士的锁子甲,再到十字军时期开始出现的板甲雏形,直至盛期欧洲骑士的全身板甲,那真是把“武装到牙齿”做到了极致。一套完整的板甲不仅包裹了全身,而且互相连接,活动性也经过了精心设计,能够提供无与伦比的防护。
武器: 骑兵的长矛(lance)是核心武器,比咱们的矛可能更粗壮,专门用于冲锋时的“点射”打击,一旦命中,威力巨大。此外还有剑、斧、锤等近战武器,这些都是为了近距离的缠斗准备的。

作战特点:
骑士冲锋(Coup de Lance): 这是西方重骑兵最具标志性的战术。骑士们以密集队形发起冲锋,长矛平行向前,利用马匹和自身的重量,形成一股巨大的冲击波,能够直接将敌方步兵阵线砸开一个口子。一旦长矛折断,就拔剑或使用其他武器进行近战。
单兵作战能力: 由于装备精良且个体价值高昂,骑士的个人作战能力非常重要。他们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战斗经验丰富,而且身上穿的板甲使得他们在近战中能承受更多打击。
骑士精神: 这不仅仅是装备和战术,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体系。骑士的忠诚、荣誉、勇气等,也影响着他们的作战方式和战场行为。

代表时期:
中世纪盛期(约1113世纪): 像黑斯廷斯战役、奥尔良围城战等都展现了重骑兵的威力。十字军东征时期,欧洲重骑兵与东方军队的对抗也很多。

对比一下:

1. 防护性:
西方重骑兵(尤其是盛期骑士) 在防护性上明显更胜一筹。全身板甲的出现,让骑士几乎成了“移动的堡垒”,能够有效地抵御那个时代绝大多数的武器攻击。
咱们古代骑兵 的明光铠等虽然防护力也不错,但整体上更注重一定的灵活性,而且金属甲的覆盖面和防护力很难完全与西方后期板甲相提并论。不过,咱们的骑兵更擅长利用弓箭进行远程消耗,这是一种不同的战术考量。

2. 冲击力:
西方重骑兵的骑士冲锋 是一种“势不可挡”的攻击,一旦成功,往往能瞬间瓦解敌方阵线。其核心在于长矛的集中投射和马匹的巨大动能。
咱们古代骑兵的冲击力 也很可观,长柄武器在骑兵冲锋中同样能造成巨大的破坏,但可能更偏向于“撕裂”和“穿透”,而非西方骑士那种“碾压”式的冲击。

3. 战术灵活性与多兵种配合:
咱们古代骑兵 在这方面可能更有优势。骑射结合,能够适应更复杂的地形和战术环境。而且咱们的军队体系也更强调各兵种的协同作战。
西方重骑兵 在盛期,尤其是板甲普及后,其机动性和灵活性有所下降,更依赖于重骑兵本身的冲锋来解决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战术,而是战术重心更集中在重骑兵身上。

4. 成本与普及性:
西方重骑兵(骑士) 培养成本极高。不仅是武器装备,还需要训练有素的马匹、长期的军事训练,而且骑士往往是贵族阶层,人数相对有限。
咱们古代骑兵 尽管装备精良的也价格不菲,但整体上可能比西方骑士的培养和装备成本要低一些,而且在军队中的数量可能相对更庞大一些。咱们更强调“骑兵部队”的整体性。

总结一下:

要说“可比性”,可以这么看:两者都是各自时代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以强大的冲击力作为核心战斗方式的骑兵力量。

如果以“单兵防护与极致冲击力”为标准, 那么西方中世纪盛期(全身板甲)的骑士,在纯粹的“重”和“冲击力”上可能更胜一筹。他们像是战场上的“重型坦克”。
如果以“综合战斗力、战术多变性以及在整体军队中的作用”为标准, 那么咱们古代的重骑兵,特别是汉唐时期的骑兵部队,因为其骑射结合的优势和更好的战术适应性,展现了更强的整体作战能力。他们更像是战场上的“多用途攻击机”。

所以,不能简单地说谁“更厉害”,而是他们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下,以及在不同的战术环境下,各有其优势和侧重点。咱们的骑兵更侧重于“骑兵体系”的整体强大,而西方的骑士则更侧重于“骑士个人”的强大和“骑士冲锋”这一核心战术。

把这两者放在一起比,就像是看同一类但不同型号的战机,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和作战使命。咱们的骑兵更像是灵活且火力均衡的战机,而西方的骑士则更像是主打重火力突击的截击机。都曾在战场上留下过辉煌的印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重骑兵:我们什么时候是用来对冲的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的问题!要对比咱们古代的重骑兵和西方的重骑兵,得先把它们“拎出来”好好看看,毕竟“重”这个字,在不同的时代和地理背景下,意味可不一样。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确,咱们说的“古代”,时间跨度非常大,从战国时期到明朝都有。而西方这边的“重骑兵”,概念也一直在演变,从罗马时期的骑兵,到中.............
  • 回答
    关于“九族”制度和古代人是否能逃亡的问题,需要从历史背景、制度设计、社会结构和执行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以下是系统性的解释: 一、九族制度的起源与含义“九族”是古代中国特有的残酷刑罚制度,最早源于周朝。周代的“九族”通常指:1. 父族:祖父、父亲、兄弟、伯叔(父系直系和旁系);2. 母族:母亲.............
  • 回答
    古代军事中,散兵坑(或散兵坑)作为防御工事,确实存在,但其在对抗骑兵时的局限性主要源于骑兵的机动性、战术适应性以及地形和资源的限制。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散兵坑的定义与作用散兵坑是古代防御工事的一种,通常指在阵地战中设置的分散、隐蔽的防御位置,用于掩护步兵或弓箭手,或作为伏击点。其特点包括: 分散布.............
  • 回答
    古代大规模军队行军时,排泄物处理确实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关键的问题。由于军队规模庞大(如数十万兵力),每人每天产生的排泄物(假设每人每天约5001000克粪便)在长期行军中会形成巨大的污染源,对环境、士兵健康及战争后勤构成严重威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排泄物总量与污染规模1. 数量级计.............
  • 回答
    古代的“屠城”是指在战争或政治冲突中,对一个城市或地区进行大规模屠杀或毁灭的行为,但其具体实施方式和结果因历史背景、目的、执行者等因素而异,并不一定是“每个人都要被处死”。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屠城的定义与目的1. 战争报复 战争中失败的一方可能被彻底毁灭,以消除敌方的军事或政治存在.............
  • 回答
    古代女子在清白被毁后是否还能嫁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能”或“不能”,而是受到 时代、社会阶层、家庭背景、毁坏清白的原因、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 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总的来说,古代社会对女性贞洁的要求极为严苛,清白被毁对女子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直接影响其婚嫁的可能。 但并非所有.............
  • 回答
    古代士兵的伙食,可以说是战争年代他们生存的基石,也是影响士气、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它的好坏直接关乎到士兵的体能、精神状态,甚至是整个战役的走向。因此,不同朝代、不同军队、不同战役时期的士兵伙食都有着显著的差异,但总体而言,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地了解:一、 主食:填饱肚子是关键 谷物为主: 这是.............
  • 回答
    古代蒙古帝国及其后继者在历史上确实对印度次大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直接的“扩张到印度”的定义需要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势力来理解。总体而言,蒙古帝国本身最核心的扩张并没有直接征服整个印度次大陆,但其后裔建立的莫卧儿帝国则对印度进行了长期的统治和深度影响。为了详细讲述,我们需要分阶段来分析:一、蒙古帝国(.............
  • 回答
    古代和亲的公主,她们的命运充满了复杂性,既有光鲜亮丽的一面,也有难以言说的辛酸。她们是政治棋局中的一枚重要棋子,肩负着维系和平、巩固联盟的重任。因此,她们的遭遇和结局,往往与她们所嫁的民族、所在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性格和命运紧密相连。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古代和亲公主的遭遇和结局:一、 和亲的背.............
  • 回答
    古代人算出一年 365 天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智慧的探索,它经历了不同文明的观察、记录和推算,最终汇聚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日历。这个过程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对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而逐渐精确化的。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这个过程,主要分为几个关键的阶段和文明贡献:一、 最初的观察与朴素的认识.............
  • 回答
    古代中举,尤其是考中进士,其欣喜若狂的程度,放在今天任何一种成就上来看,都显得有过之而无不及。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才能体会到当时人们那种“飞上枝头变凤凰”般的狂喜。一、 改变命运的终极跳板:这是最核心的原因。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人的命运都被出身和阶层所束缚。寒门子弟想要改变命运,.............
  • 回答
    古代的师徒关系是一种非常特殊且深厚的关系,它贯穿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文化传承、技艺传授到人格塑造,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关系远不止于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包含着尊师重道、言传身教、责任担当等多重维度。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古代的师徒关系:一、 形成原因与社会基础 知识和技艺的.............
  • 回答
    古代官员退休后,选择回老家安度晚年是一个普遍现象,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因。虽然留在京城或就任地似乎更为“方便”或“有益”,但这些选择往往伴随着种种限制和不确定性,使得回老家成为一种更符合当时社会逻辑的选择。下面将详细阐述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何一定要回老家,以及留在京城或就任地的弊.............
  • 回答
    古代女人容忍丈夫纳妾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容忍”,其中包含了多重因素,既有社会制度、经济基础,也有个人的情感、价值观和生存策略。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社会制度与文化观念的根基1. 宗法制度与传宗接代的重要性: 血脉延续的绝对优先: 在以父系血缘为核心的宗法社会中.............
  • 回答
    在古代,城池往往是无法轻易绕过去的,这背后的原因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和地理等多个层面,非常值得详细探讨。1. 军事防御的核心: 战略要地与控制点: 城池不仅仅是居住的地方,更是重要的军事据点。它们通常建立在交通要道、河流交汇处、易守难攻的山丘或平原的关键位置。一座城池的存在,是为了控制周边.............
  • 回答
    古代弓箭当然可以射死人,而且在历史上,弓箭一直是战场上极其重要的远程杀伤武器。它能够对人体造成致命伤害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详细讲述:一、弓箭的杀伤力来源:1. 穿透力: 这是弓箭最直接的杀伤方式。 箭头的材质与形状: 古代箭头的材质多种多样,从最初的石器、骨器,到后来的青.............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它涉及到古代法律、社会习俗以及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简单来说,梁山好汉们能在酒馆点牛肉吃,并非他们无视法律,而是因为:1. 古代律法并非一概禁止宰杀牛只,而是有特定限制和背景。2. 梁山好汉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有所不同。3. 《水浒传》作为文学作品,有其艺术创作.............
  • 回答
    古代的状元,普遍来说,是经过了极其严苛的科举考试层层选拔出来的。这些考试不仅考察了深厚的学识,还包含了对个人才德、品行、应变能力等多个维度的考核。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古代的状元绝大多数是真正有水平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古代状元的水平”:一、 考试的难度与选拔的严格性:科举制度是中国古.............
  • 回答
    古代谋士向君主献策时,提出“上、中、下”三策,这并非是谋士们故意刁难君主,也不是君主喜欢“下策”,而是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智慧、对现实的考量以及对君主和国家的复杂判断。君主之所以可能不选择上策,原因多方面且相互交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 一、 三策的本质与目标首先,理解“上、中、下”.............
  • 回答
    古代中国确实有能力拉起百万大军,而且在历史上也多次出现过规模如此庞大、甚至远超百万的军队。但这并非易事,涉及到复杂的军事、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一、 能够拉起百万大军的理论基础和客观条件:1. 庞大的人口基数: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