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乌克兰只能选择北约或俄罗斯吗?不能中立吗?

回答


乌克兰在地缘政治上的选择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涉及历史、地缘战略、国际关系和国家利益的多重考量。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乌克兰是否只能选择加入北约或与俄罗斯保持中立,以及中立的可能性和现实挑战:



一、乌克兰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乌克兰位于东欧,北邻白俄罗斯,西接波兰,南濒黑海,东临俄罗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独立,但其与俄罗斯的关联性深远:
历史纽带:乌克兰曾是苏联的核心加盟共和国,1991年独立后,俄罗斯与乌克兰保持密切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联系,但双方在主权和边界问题上存在矛盾。
地缘战略位置:乌克兰是连接欧洲和亚洲的“十字路口”,其地理位置对北约、俄罗斯以及欧洲经济、能源安全具有关键意义。黑海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地区更是战略要地。



二、乌克兰的“中立”尝试与现实困境
乌克兰曾尝试在国际关系中保持中立,但这一尝试在现实中面临多重挑战:

1. 历史上的中立尝试
1990年代:乌克兰在独立初期曾提出“中立化”倡议,试图避免卷入大国冲突。但这一尝试被俄罗斯强烈反对,俄罗斯认为乌克兰的中立会削弱其在黑海和东欧的影响力。
2ity危机(2014年):乌克兰亲俄分离主义势力在东部地区(顿巴斯)发动叛乱,俄罗斯直接介入,导致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吞并。这一事件彻底打破了乌克兰的中立幻想,因为俄罗斯认为乌克兰的中立是对其地缘安全的威胁。

2. 中立的现实困境
俄罗斯的强硬立场:俄罗斯将乌克兰视为“战略缓冲区”,任何中立或亲西方的倾向都被视为对俄罗斯的挑战。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俄罗斯明确表示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否则将“采取必要措施”。
北约的扩张压力:北约在2008年格鲁吉亚战争后加速东扩,将波罗的海国家(如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波兰、立陶宛纳入盟友。乌克兰作为北约东翼的“门户”,其加入被视为北约扩张的必然结果。
国际社会的分化:西方国家(如美国、欧盟)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以确保欧洲安全;而俄罗斯和部分东欧国家则反对,认为这会威胁到俄罗斯的安全利益。



三、乌克兰的“选择”:北约或俄罗斯,还是其他可能?
乌克兰的“选择”本质上是安全、主权和地缘政治利益的博弈,而非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

1. 加入北约的动因
安全需求:乌克兰面临俄罗斯的长期军事威胁(如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2022年俄乌战争),加入北约可获得军事保护,减少被侵略的风险。
经济与政治利益:加入北约有助于乌克兰融入西方经济体系,获得技术、资金和市场支持,同时增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历史教训:乌克兰在20世纪曾因苏联解体而陷入动荡,加入北约可为其提供稳定的政治保障。

2. 与俄罗斯保持“安全关系”的可能性
历史上的“安全关系”:乌克兰曾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但这种关系在2014年后被彻底打破。俄罗斯通过军事干预和经济制裁迫使乌克兰放弃中立。
现实的“安全关系”:即使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俄罗斯仍可能通过军事、经济或政治手段(如2022年战争)威胁乌克兰的安全,因此乌克兰需要外部盟友(如北约)的保护。

3. 其他可能的“中间道路”
非北约的军事联盟:乌克兰可能寻求与欧盟、北约以外的国际组织(如金砖国家、欧盟)建立安全合作,但这些组织的军事能力远不及北约。
中立与安全的平衡:理论上,乌克兰可以通过外交手段与俄罗斯保持“安全关系”,同时避免加入北约,但这种平衡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实现,因为俄罗斯不会允许乌克兰“中立”。
经济与政治的双重绑定:乌克兰的经济依赖西方(如欧盟市场、美国投资),政治上也倾向于亲西方,因此其“中立”更多是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



四、国际法与条约的约束
《纳粹德国与苏联在1939年签订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该条约将东欧划分为苏德势力范围,但这一历史事件与乌克兰的现状无直接关联。
《北约条约》:北约成员国的军事同盟义务要求其成员国在面对外部威胁时提供保护,乌克兰的加入被视为北约东翼的“安全屏障”。
《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条约》:2022年俄乌战争后,乌克兰通过全民公投(2022年)明确支持加入北约,尽管这一过程受到俄罗斯的强烈反对。



五、乌克兰的“中立”是否可能?
历史上的中立尝试失败:乌克兰的“中立”尝试在1990年代和2014年后均被俄罗斯和西方国家视为不现实。
现实的“中立”困境:俄罗斯不会允许乌克兰“中立”,因为这会削弱其对乌克兰的控制力;而西方国家也不会支持乌克兰的中立,因为这会破坏北约的东扩战略。
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压力:乌克兰的经济依赖西方市场,政治上也倾向于亲西方,因此其“中立”更多是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



六、结论:乌克兰的选择是“北约”或“俄罗斯”,但中立难以实现
乌克兰的“选择”本质上是安全、主权和地缘政治利益的博弈。在现实政治中,乌克兰无法选择中立,因为:
1. 俄罗斯的威胁:俄罗斯不会允许乌克兰“中立”,因为这会削弱其对乌克兰的控制力。
2. 西方的推动:北约和欧盟的扩张政策迫使乌克兰在安全上绑定西方。
3. 历史与现实的矛盾:乌克兰的中立尝试在历史上多次失败,现实中的安全需求使其不得不选择加入北约或与俄罗斯保持某种关系。

因此,乌克兰的“选择”本质上是“加入北约”或“与俄罗斯保持安全关系”,而“中立”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实现。这一选择不仅关乎乌克兰的未来,也深刻影响着俄乌冲突、北约东扩和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乌克兰的国家和人民最好的选项是,东乌加入俄罗斯联邦,西乌维持独立主权国家身份,并争取加入欧盟,但坚决不加入北约,同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

事实上,对整个欧洲来说,目前真空球形最佳的选项即,加强欧盟的一致性,并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彻底废除。

可惜世界永远都不是真空球形的,也很难是应然的,而是基于实然复杂性的。

今日,整个欧洲,谈得上国家独立自主,政客不买办的国家,最多只有三四个。而在此基础上,还谈得上人民未被全方位洗脑的,撑死了只有一两个。然后,还谈得上高层权力未被外国全面监听的国家,撑死了不到一个。

user avatar

这种问题多看看知网的论文吧,目前乌克兰的状况恰恰是中立崩溃的结果。乌克兰危机的核心是它欧洲一体化和独联体一体化之间摇摆,这种中立最终崩溃了,本来就和北约、美国没什么关系。

普京拿北约作为战争借口(casus belli),这种舆论宣传的战争借口本来就不一定是事实。2014年俄罗斯(普京、激进民族主义者)兼并克里米亚、鼓动顿巴斯两个小共和国独立,这和北约哪有关系,可见俄罗斯想打人不是很正常吗?

2014年乌克兰危机的导火索是,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冻结欧乌联系国协定(EU-Ukraine Association Agreement),引起了亲欧派示威。然而这个也称不上是颜色革命,在2014年2月,亚努科维奇被议会解除总统权力,大批亲俄派流亡俄罗斯,这其实是亲欧派发动宫廷政变。

由于罢免并没有经过弹劾流程,该流程其实是违反宪法的,亚努科维奇据此要求俄罗斯出兵“恢复法制”。

可见在2013年末的亲欧和亲俄派争端,只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亚努科维奇也仅仅希望俄罗斯帮他打入基辅,建立傀儡政权,但是普京和激进民族主义者趁火打劫,俄罗斯将乌克兰危机扩大为领土争端。

本来乌克兰军队是一支弱鸡,自然会寻求外部支持,军事实力必然会增强,也就成了普京所说的“军事化”。

而俄罗斯悍然分割乌克兰领土,必然导致亲俄派式微。像泽连斯基这种支持加入欧盟、加入北约的候选人,在俄语区依旧是获得多数支持,现在根本没有多少俄语人群亲俄了。个人估计,在2010至2019年间,除去俄罗斯控制地区,乌克兰亲俄派约减少70%。

乌克兰越来越敌视俄罗斯,越来越军事化,甚至连俄语为主的地区都开始支持加入欧盟和北约,普京天天喷人有意思吗。。。

而社科院的张弘在其论文中提到过,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惠”,条件其实是非常苛刻的。2008年,亲欧的季莫申科政府和俄罗斯达成了天然气长期合同,该合同规定价格和石油绑定,次贷危机突然爆发后,天然气价格暴跌,而石油价格高位,这导致乌克兰拿到的天然气是世界最贵的。次贷危机后,乌克兰经济非常困难,多次协商降价无果,甚至是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府要求降价都不答应,就是因为俄罗斯把关税同盟作为降价条件

而乌克兰并不愿意加入关税同盟,亚努科维奇就以欧洲一体化为砝码博弈,也就是说亲俄派其实也在欧盟和俄罗斯之间摇摆。

在2009年欧盟恰好推出了“东方伙伴关系”计划,主要目标是拉拢独联体六国:乌克兰、白罗斯、摩尔多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欧盟宣称其为“everything but membership”,虽然并不提供成员国身份,但是提供经济为主的政策帮助而且欧盟也超越俄罗斯,成为乌克兰最大贸易伙伴,这使得乌克兰经济逐步向西偏移

亚努科维奇政府和欧盟谈判的结果就是联系国协定以及附属协定,根据此协定,乌克兰将加入欧盟的深入全面自贸区(Deep and Comprehensive Free Trade Areas,DCFTA),欧盟将对其开放部分产业的单一市场,乌克兰在部分程度上参与欧洲经济一体化。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四大自由的单一市场,而欧盟的经济联盟还包括关税同盟、货币联盟等政策。非欧盟成员国,可以通过欧洲经济区(European Economic Area,EEA)的方式参与欧洲单一市场,此外瑞士是通过一系列贸易协定参与欧洲单一市场。

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上,深入全面自贸区低于欧洲经济区,表现在产业开放有限,且劳动力自由流动程度受限,而且也需要接受欧盟法律体系改造,如乌克兰目前的互联网隐私法就是对标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即使如此,很多乌克兰人依旧觉得这是一个很合算的交易,此外还希望以后逐渐签订更深入的条约,像瑞士一样通过条约完全融入欧洲单一市场。

至2013年,乌克兰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预算赤字接近5%的GDP,经常账户赤字高达8%的GDP。而与欧盟签订联系国协定招致俄罗斯报复,亚努科维奇政府无力承担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在年末暂停签约,最终导致亲欧派推翻内阁、俄罗斯武力干预,乌克兰经济彻底崩溃。

对比之下,俄罗斯能开出的加码则有限。独联体内部联系松散,长期仅仅重视安全合作,经济一体化滞后,迟至2011年才建立起自由贸易区。

而俄罗斯希望乌克兰加入的欧亚经济联盟,合作又过于紧密了,该联盟要求加入关税同盟和欧亚经济空间。这意味着一旦加入欧亚经济联盟,乌克兰则不可能和欧洲签订联系国协定。也就是说,俄罗斯希望用欧亚经济联盟绑定乌克兰,这个出价又太低了,是乌克兰政府所不可接受的。

所以乌克兰确实长期维持了欧盟和俄罗斯的政治平衡,然而由于经济逐渐走向崩溃,欧盟开出了诱人的价格,俄罗斯这边要求乌克兰绑定在欧亚经济联盟,这才是乌克兰危机的根本原因。

由于乌克兰危机在本质上是经济问题,而俄罗斯却选择以武力解决问题,不仅导致乌克兰经济彻底崩溃,并且还分割乌克兰领土。那自然会导致问题恶化,所以俄罗斯(普京、激进民族主义者等等)犯了巨大战略失误。现在讨论乌克兰危机,大谈北约、军事化问题,当然是缘木求鱼、倒果为因。

乌克兰越来越依赖美国提供军事支援,日益敌视俄罗斯且军事化,自然是2014年乌克兰危机的结果。这个只需要搜一搜2014、2015年的相关论文,就知道当时的乌克兰危机和北约、美国并没直接关系。

俄罗斯出现巨大战略失误,问题在于俄罗斯在2014年为什么没有选择进攻基辅、建立亚努科维奇傀儡政权,而是直接分割出来两个东乌小共和国并且吞并克里米亚?

分割乌克兰亲俄领土,培养反俄政府、让乌克兰内部亲俄派崩溃,恰恰是最后一手牌,这是将积攒下来的所有资产变现离场,俄罗斯却早在2014年就用了。

而现在直入基辅反而像是要建立傀儡政权,然后宣布非军事化,这个恰恰是一开始有民意基础才能做的,现在反而没有民意基础了。


小彩蛋:根据2019年的GallUp一个民意调查,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支持欧盟的乌克兰人比例依旧在40-50%之间,只是亲俄派灰飞烟灭了。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下很多人回答的很……虚伪。

先说第一个问题,有人说乌克兰当年保住核武器就没有今天的窘状了。

当年要求乌克兰放弃核武器,是俄美欧等一票大国的共同施压。

所以按照有些人的说法,乌克兰能抗住压力,保留核武器,所以今天就OK了。

都能抗俄美欧了,说明很强,现在单独抗俄而已,还有美欧援助呢,如果乌克兰当年有那么雄心壮志,今天一切压根不会发生啊。

所以这个说法根本不存在,如果当年乌克兰有那么强大的意愿,他们今天有没有核武器,都无所谓。

第二个问题:把今天俄乌问题归结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

如果要是这么想,建议我们直接开始讨论海参崴,然后讨论沙俄当年对大清的土地侵占,然后开始骂俄罗斯。

因为即便是外媒,即便是把普京描绘成魔鬼的纽约时报,都不得不承认这是北约东扩的问题。

俄罗斯都叫了20多年了,从来不是新鲜事。

大家都知道啊,既然大家都知道,那为什么还要扯东扯西的呢?

把俄乌问题说成是俄罗斯--乌克兰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屁股决定脑袋行为,最终还是要转进到“你到底支持美国还是支持俄罗斯”?

既然如此,我们不如一脚油门下去,一步到位,直接开始终点开始。

大家打字都很累,不要浪费时间啊。

第三,俄罗斯有的选吗?

俄罗斯反北约扩张不是从普京开始的,是从叶利钦开始的。

叶利钦的态度比普京还强硬,普京刚上台那会,对美国的态度用“谄媚”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要反恐,普京第一个打电话支持小布什。

在德国联邦议会发表演讲,表示“完全站在美国总统一边”

会见布莱尔表示:西方世界有能力彻底铲除控不住,让恐怖主义“死无葬身之地”

不止是光说,这是行动:

  1. 普京要求中亚五个斯坦允许美军使用他们的空军基地。
  2. 进行特工部门之间的合作。
  3. 参与搜索和救援行动。
  4. 向北方联盟提供武器。

就差没派兵了?因为是北约打击,俄罗斯不是北约成员国啊。

就连小布什退出反导协议,普京也只是抱怨了两句,转身就申请加入北约。

我就说:西方可以继续找,找比叶利钦,比当年的普京还要亲西方的人,只要你找得到。

那今天是普京开始动武了,于是DW和纽约时报开始说北约东扩问题了。

如果普京今天没有动武,是不是大家还在装聋作哑,权当一切都不存在?

第四,乌克兰可以中立吗?

首先乌克兰要有自己能“展现自己意志”的能力。

什么叫展现自己意志?就是说自己决定自己事务的能力。

2014年4月,当时亚努科维奇已经被赶走了,拜登的小儿子亨特拜登加入了Burisma Holdings的董事会。那为什么亨特拜登能加入董事会呢?

我不知道,反正亨特拜登是因为吸毒被赶出海军的,Burisma Holdings看重他什么?

我觉得是因为他爹是美国前副总统,你也可以认为亨特拜登天赋异禀,就是有能力,我不反对。

好死不死的是,自2012年,乌克兰总检察长维克托·普松卡就开始调查Burisma Holdings的老板尼古拉·兹洛切夫斯基的洗钱,逃税和腐败问题

2015年,肖金(Shokin)成为检察长,继续调查兹洛切夫斯基的问题,紧接着2015年12月,拜登访问基辅,警告当时的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如果不解雇肖金,那么美国政府会扣留10亿美元的贷款担保。

此后肖金被解雇。

后来调查报告书,没有证据证明乔拜登是为了亨特拜登的利益推动肖金撤职的。

是的,情况就是如同调查报告书所说的那样。

如果说,不就是美国高官子女在那些附庸国作威作福么?OK,我见多了,无所谓。

大家也不是生活在空气中,何必抨击呢?

然后川普当选了,然后川普让泽连斯基调查这个案子。

然后泽连斯基就是这个德行了:

他如果调查亨特拜登,那么乔拜登可能把他挂路灯。

他如果不调查亨特拜登,那么川普可能把他挂路灯。

所以问题来了:如何避免被挂路灯?

这是一门学问,不是吗?

别的我不谈,我就说亨特拜登这案子,乔拜登当选后,这个案子结束审理了。

你别问我为什么这么巧,问就是乌克兰和欧盟美国长期反腐败合作的结果。

再问那就是民主,透明,公正。

后来亨特拜登卖画,至少有5幅以每幅75000美元价格售出。

你别问为什么亨特拜登为什么突然成画家的。

问就是现代毕加索,再世达芬奇,梵高的灵魂都在他身上。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说乌克兰中立,什么中立?

在俄美之间中立?

你为什么对乌克兰那么高的要求?你和乌克兰到底多大仇?

你为什么不问乌克兰能不能在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中立?

user avatar

乌克兰自独立到2013年虽然不富裕,但日子还算有序的呀。

最近这几年也能消停,用基辛格8年前的文章来说吧。

2014年3月5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华盛顿邮报》以“亨利基辛格:解决乌克兰危机,从结束开始”为题刊文,发表了自己对于乌克兰问题的看法。他认为,如果乌克兰要生存与发展,不应该在西方与东方间抉择、不应该成为一方反对另一方的“前哨”,而应该成为连结两方的“桥梁”,不应该加入北约。

user avatar

乌克兰只能选择北约或俄罗斯吗?不能中立吗?

答案是:乌克兰既可以选择中立,也可以选择靠向俄罗斯。但是就是不能够靠向北约。这是应该是乌克兰的最佳选择。这样的选择完全可以让乌克兰得到安全生存空间。

但是,乌克兰的上层精英不是这么想的。他们眼中只有利益。他们已经没有国家和人民的概念。国家和上层职位只是乌克兰精英们获取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工具。

美国和北约给予重金,让他们和俄罗斯搞对抗。面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面对巨额重金,乌克兰的精英们选择了重金,抛弃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难道乌克兰的上层精英不知道他们的选择会给乌克兰带来动荡,给人民带来危险?

很显然,乌克兰精英们智商都不低,否则就玩不转乌克兰。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他们这样做会给乌克兰和乌克兰人民带来什么。但是在诱人的巨大利益面前,他们选择的是个人利益。因此,才有:乌克兰上层精英已经没有国家和人民的概念之结论。

既然乌克兰寡头精英选择靠向西方,选择与俄罗斯对抗。乌克兰的命运就已经注定。波兰与俄罗斯接触面不大,有北约驻军。但是波兰的领导人绝对不会因此而狂妄自大,私自去挑衅俄罗斯。否则即使普京还没有打波兰,恐怕波兰的美国爹都要阻止波兰这样做。波兰的美国爹可以挑衅俄罗斯,但是波兰就是不行。不是不行,而是没有资格。只有波兰的美国爹地才有资格和俄罗斯玩。波兰只有老老实实听从美国爹地的话,波兰美国爹地才会分一杯羹给波兰。否则波兰就别想好过。老大的话必须要听。不听,就会被颠覆、惩罚。实际上美国和俄罗斯才是一个圈子里面的人。其他的小弟根本就没有说话的份。你看看,英国话语权弱了,赶不上二流圈子的趟,就赶紧脱欧紧抱美国大腿,意图增加自己的话语权。而法国、德国国力稍强,则想方设法摆脱美国,妄图挤进顶级圈子,增加自己的话语权。多几个老大,就要多分几杯羹,美国能答应吗。也就是说:连英国,法国,德国都不属于顶尖圈子里的国家。英国,法国,德国也就是比较能跟美国老大说的上一些话的国家,还得挑美国老大的喜好来说。

想看详细的更新,请点击下面的链接:

user avatar

保留核武器以为是地下室存钢材吗?

运载工具不维护不更新?

核弹头不测试不延寿?

洲际导弹部队不发工资?

没事不打两颗确认技术状态?

现在莫斯科是国外了,new flag new boss,要不要建自己的指挥控制系统?

当初老布什考虑到苏联解体一定会导致武器级核材料失控,坚决反对过苏联分家。事实证明上过战场的老布什估计还是很准的,起码有几千克武器级核材料确实至今下落不明。


有一说一,没有列宁党这种强有力的控制模式,基本上民族解放运动就都是废物。这一百年了啊,乌克兰民地武就没有一点长进,奥斯特洛夫斯基时代的乌克兰民地武就互相制造摩擦,红军来了之前先内斗。今天虽然还没事找两个百姓试试枪,似乎不怎么内斗了,然而还是各玩各的。

指望这些虫豸,怎么能搞好政治呢?

user avatar

你1991年干嘛去了?你有1991年那些家伙事为啥不能中立呢?

user avatar

二战中国能中立吗,都打上家门口,可不是要么学光头死磕要么学汪兆铭当狗

user avatar

中立?人均GDP欧洲倒数第一拿什么中立?

信不信政府分分钟就被想过上好日子的乌克兰民众冲烂。

当今世界,欧美主导全球经济体系,技术在他们手里,市场他们占大头。

想发家致富只有两条路,一是你家里有矿,二是当西方的狗。

所以我们看到,放眼全球日子过得不错的国家,除了俄罗斯、中东王爷等靠卖石油攒下点家底,其他国家,无一例外全部深度嵌入西方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

而且,就是想当狗,西方国家还不一定收呢,即便是收了,保不齐哪天想打牙祭,就会被杀掉吃狗肉(拉美债务危机、东亚金融风暴),只有那些渡过九九八十一难,身强力壮的狗子,才有机会吃上最美味的狗粮(韩国、台湾)。

要是狗子翅膀硬了想反抗,西方国家就棍棒伺候,不给你技术,也不给你市场,你看中国,还没过上好日子,科技封锁、高关税就来了。

所以,你乌克兰想保持中立,西方国家凭什么收你当狗?

不当狗,又想过上好日子,世界上哪有这等好事儿,当欧美是活菩萨吗?

好在,近年来中国经济起来了,我们有技术,也有市场,东南亚近水楼台,“一带一路”国家有政策红利,他们在西方体系里面当狗的同时,有了和西方讨价还价乃至跳船的余地,日子一点点好起来。

至于乌克兰,本来和中国关系还不错,泽连斯基自己作死,最后的救命稻草也作没了。

要怪就怪,离欧美太近,离中国太远吧。

user avatar

等题主参加工作了就知道了。

想不站队?

起码你在你们单位(公司)高层以上,或者你是官二代、富二代、甲方的亲戚。

不想掺和其他人其他事,只想在单位里过小日子,做个所谓的中立,都是需要实力的。

若你是一个三无产品(没钱、没权、没关系),最好老老实实跟着你们部门主任和分管领导,毕竟离得近。如果单位领导能让你当中立,平时仅仅只是业务领导不涉及人身依附,不逼你站队,那说明这个单位风气已经不错了。

结果呢,你还把自己当个“角”,还想两个派系之间左右逢源,两边捞好处。你以为拍电影啊?你不死都没天理了。到时候两边人都会在酒桌上把你当段子笑话讲。

永远都记住:想中立是需要实力的。

user avatar

蒙古都有本事搞平衡外交。我可以跟着你老美派兵去伊拉克,我也可以允许国内有白脸跟着你喊点口号,恶心一下中俄。但是,我绝对不替你去挑战中俄的底线。

乌克兰的地缘条件难道比蒙古还差吗?乌克兰说白了和民国很相似。精英阶层正常的上升道路在大变局之下崩溃了。上台的都是土豪劣绅和军阀,他们已经没有正经搞政治的能力和意愿了。只有借着政治搞钱的愿望,无论亲欧还是亲俄,两边都一样。

user avatar

本来能的,

结果被忽悠瘸了急不可奈地销毁了1000多枚核弹头……

你说你没洲际导弹投送能力其实没关系啊(不过乌克兰应该有的吧?不清楚,就当没有好了)

能投送去俄罗斯或者波兰之类的地方,也是一种掀桌子的能力啊……

结果,北约一天天东扩还是不带他玩,克里米亚也丢了……

事实证明了,大到国家,小到个人,不管舔谁,只要你龟你就永远都没有未来。

掌握掀桌子的能力,是你上桌谈判的门槛。

user avatar

犹太喜剧演员能当上乌克兰总统。

娶老太婆上位的年轻人能当上法国总统。

这是民主的力量?

我是不太相信的。

喜剧演员把加入北约写入宪法,激怒俄国。

让俄国不断流血,让欧洲一夜之间增加数千亿军费。

你觉得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user avatar

乌克兰没得选。

整个乌克兰事件,并不存在乌克兰自己的主观意志,都是美国在背后主导。

乌克兰自己本身,并不想这样。


2月19日,乌克兰电视台曝光了泽连斯基打给助理的电话信息内容。

里面说泽连斯基要求助理安排自己父母尽快出国,在国外至少待几个月。

我当时还以为这个消息是假的。

但是很显然,这并不是。


乌克兰事件,看起来上是乌克兰一直挑衅,主动攻击「顿涅茨克共和国」和「卢甘斯克共和国」,甚至大家都看得到,真正的目的,是剑指克罗米娅。

为什么乌克兰敢这么做?乌克兰何来胆气和目的?

本质上,不过是美国的要求。

美国早就把乌克兰政府架空,泽连斯基说话不算数的。

本质上,乌克兰和韩国没多大区别,甚至还不如日本的自主性。

为什么我这么说?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一个美国人,在中国住了3年后,成了中国卫生部第一副部长。

这事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对吧,

但是在乌克兰这就是事实。


乌拉娜·苏普伦,出生于美国密西根州底特律。在2013年之前,一直住在美国,是美国的公民。

2013年,乌拉娜·苏普伦搬到了乌克兰,开始参加参与乌克兰的反俄运动。

2015年,乌拉娜·苏普伦突然被乌克兰亲美亲欧派授予乌克兰公民身份,成了乌克兰人。

2016年,乌克兰时任总统彼得·波罗申科任命乌拉娜·苏普伦为乌克兰卫生部第一副部长。

2017,原乌克兰卫生部部长因不可描述的原因离职,乌拉娜·苏普伦任乌克兰卫生部代理部长。

2019年5月20日,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正式就任乌克兰总统,而乌拉娜·苏普伦为乌克兰卫生部部长。

一个美国人,改国籍1年就成了另一个国家的副部长。

又3年就直接成了一个国家卫生部门的最大BOSS,这算什么?

升官如飞机?还是如火箭?

不,这是明显的控制。

一个普通的特工,可以在短短四年,从改变国籍开始,只要1年就完全控制另一个“主权国家”的卫生部门(副部长兼代理部长),这是何等的卧槽。


乌拉娜·苏普伦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指鹿为马。

如果看到乌拉娜·苏普伦的故事你们还认为乌克兰是自己主动要搞事,那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了。

说白了,乌克兰早就只是美国的棋子,

这一切的目的,都只是美国需要。


而美国为什么要乌克兰主动挑衅,为什么逼俄罗斯出兵?

俄罗斯为什么要等中国冬奥会结束才出兵?

中国和俄罗斯在这个事件扮演什么角色?分别可以获得什么利益?

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user avatar

地球上只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还有我们的邻国俄罗斯,以及我们自己。

不存在更多的势力选择。

而中立,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你是否中立,不是你说了算,是以美国进行定义的。

他可以定义你是中立,还是不中立,或是罪人。

例如这一次,他们就把泽连斯基定义成了【英雄总统】,把俄罗斯定义为了侵略者,法西斯。

世界舆论对中国更是一片谩骂,这个时候中国还没有做出任何选择。

后续外交部发言,说我们保持中立,他们骂的更狠了。

不帮我,你就是敌人。

他们是这么认为的。

也就是说,这道选择题只提供了两个答案。

1:选择俄罗斯,组成陆权。

2:倒向西方,选择依附于海权,去当附庸。

任何一个其他的选择,都会被视作是敌对,或者说对世界和平的背叛。

真是应了三体的一个逻辑。

主不在乎你。

我毁灭你,与你何干?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