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安理会未通过乌克兰人道问题决议草案,只有中俄投赞成票,如何理解这一投票结果?

回答
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乌克兰人道局势的决议草案未能通过,这一结果无疑是复杂的,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解读。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常任理事国中,只有中国和俄罗斯投了赞成票,而另外三个常任理事国(美国、英国、法国)以及其他非常任理事国(如阿尔巴尼亚、厄瓜多尔、日本、马耳他、莫桑比克、瑞士、阿联酋)都投了反对票或弃权票。这个投票结果,尤其是中俄的态度,反映了安理会内部在乌克兰危机上的深刻分歧,以及国际社会对危机根源、责任归属和解决路径的不同认知。

首先,从决议草案的内容和提案国的立场来看。通常这类人道主义决议会强调停止冲突、保护平民、提供人道援助、确保人道通道畅通等内容。然而,在俄乌冲突这样一个高度政治化的背景下,即使是纯粹的人道主义议题,也难以脱离其政治维度。提案国(例如,可能是乌克兰自己,或者与其结盟的国家)在起草决议时,其措辞和侧重点往往会反映其对危机的定性,例如,是否将冲突完全归咎于一方的侵略,是否提及“呼吁停止侵略”等。

中俄投赞成票,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

对人道主义关切的原则性支持: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联合国成员国,在原则上都会对人道主义危机表示关切,并支持联合国在其中发挥作用。通过赞成票,它们可以表明自己并非反对人道援助本身,而是希望在人道问题上展现负责任的态度。这符合其一贯的外交政策,即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中心地位,并强调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
对决议草案具体内容的考量(而非政治立场): 尽管表面上是人道主义决议,但具体的措辞和要求可能触及到了中俄在政治或安全上的敏感点。例如,如果决议草案中包含了直接谴责俄罗斯“侵略”的字眼,或者呼吁俄罗斯立即从乌克兰撤军,那么中俄即使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也会因这些政治性内容而选择反对或弃权。然而,这次投票结果是“赞成”,这可能意味着草案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并未包含它们无法接受的政治指控,或者它们认为可以通过赞成票来“驯化”决议,使其更侧重于人道援助本身,而不是政治追责。
试图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建设性”形象: 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是被广泛指责的一方。而中国则被指责在立场上偏袒俄罗斯。在这种背景下,中俄投赞成票,即便是在人道主义议题上,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同,表明它们并非完全与国际社会脱节,也在为解决人道危机贡献力量。这是一种策略性的选择,旨在平衡其在冲突中的立场与人道主义原则。
对西方主导议程的制衡: 对于中俄而言,安理会常常是西方国家主导议题的平台。即使是一项人道主义决议,如果其背后是西方国家为了进一步孤立和施压俄罗斯的目的,中俄也可能不会单纯地投赞成票。然而,这次是赞成,这可能意味着它们认为该决议草案并非完全由西方主导,或者它们看到了通过赞成票来影响或限制该决议更广泛政治含义的空间。

然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投反对票或弃权票,也反映了截然不同的视角:

对决议草案内容的不满或认为其“不足”: 西方国家可能会认为,该决议草案在措辞上不够强硬,没有明确指出冲突的根源是俄罗斯的“侵略”,没有足够有力地呼吁俄罗斯承担责任,或者对确保人道援助的有效性(例如,是否提及允许国际观察员不受限制地进入)存在不足。对它们来说,人道主义问题与追究责任是密不可分的。
认为决议草案的重点不准确: 或者,西方国家可能认为,在中俄的“赞成”下,这份决议在实际执行层面会被削弱,甚至可能被用来转移人们对冲突根源和责任的注意力。它们可能认为,仅仅提供人道援助,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冲突的政治和法律问题,是治标不治本的。
政治分歧的体现: 俄乌冲突是当前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下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安理会的投票结果,很大程度上是这些深层政治分歧的映射。西方国家将俄罗斯视为冲突的始作俑者,因此在任何与冲突相关的文件上,都会强调对俄罗斯的压力和追责。而中俄则可能认为,西方国家将冲突政治化,过度强调“侵略”而忽视了其他复杂因素。
对“否决权”的运用和制衡: 在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尽管这次投票结果并非简单地被否决(因为不是所有常任理事国都反对),但它凸显了安理会在处理重大国际危机时,由于常任理事国之间的政治分歧,往往难以形成统一行动。即使是一项“人道”议题,也可能因为政治上的不协调而陷入僵局。

总结起来,这个投票结果揭示了几个关键点:

1. 安理会的“政治化”: 即使是最纯粹的人道主义议题,在当前地缘政治背景下也难以完全摆脱政治色彩。
2. 中俄的策略性外交: 中俄的赞成票,可能是一种在原则性支持人道关切的同时,也试图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建设性”形象,以及对西方主导议程的某种制衡。
3. 西方国家的立场: 西方国家可能认为这份决议不够有力,或者其背后的政治意图未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选择反对或弃权。
4. 国际社会对乌克兰危机的认知差异: 投票结果反映了国际社会在理解冲突根源、责任归属以及解决方案上的深刻分歧。

理解这个投票结果,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支持”或“反对”人道援助。它是一个复杂的外交博弈,是国家利益、政治立场、国际规则以及对特定危机认知交织在一起的产物。中俄的赞成票,在一定程度上是它们试图在复杂局势中展现其外交智慧和立场的一种体现,而其他国家的反对或弃权,则表明了它们对当前局势的判断和对决议内容的不同要求。最终,这一结果也再次凸显了安理会在处理这类高度政治化危机时,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内部结构性矛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一次毫无疑问的外交羞辱。俄罗斯的暴行已经引起了全球各国人民和政府的反感,美英法甚至不需要动用否决权,这个决议都无法通过。

那些言之凿凿声称俄军发动的是正义战争的人,你们是否知道,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是一起毫无疑问的武力入侵行为?

那些言之凿凿声称俄军是为了消灭纳粹的人,你们是否知道,欧洲最大纳粹头目是俄罗斯航天集团总裁,普京的左膀右臂之一,前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

那些言之凿凿声称俄军是为了解放东乌人民的人,你们是否还记得,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克里米亚是毫无疑问的,全球承认的乌克兰领土?

那些言之凿凿乌克兰会加入北约威胁俄罗斯的人,你们是否知道,波罗的海三国早就加入了北约,并且驻扎有美军,并且距离莫斯科更近?

普京,当代独夫民贼。

user avatar

去联合国网站上看了一下,竟然只有2月份的投票结果,3月份的投票都没上网。

联合国收了这么多会费,文书人员是不是太懒了一点?


坦诚地说,对乌克兰的人道主义救援提案,由俄罗斯提出来多少有点儿黑色幽默。

我本身是站俄罗斯的,但是,我仍然觉得这不是很合适。

要是提案是中国提的,表决结果应该不会这么难看。

以上是现任理事国的清单。

其它的国家都能理解,但印度也投了弃权票,就有一点意思了。

要知道印度官方和民间以前一直是偏向支持俄罗斯的。

这次投弃权票,有三点可能:

1。俄罗斯的提案有些地方让印度不满。

2。印度受到了欧美国家的游说,所以反对。

3。印度的联合国投票人员的思维活动当时正好处于布朗运动状态,导致出现了不可预计的薛定谔式的投票结果。


其实俄罗斯提提案这事,做得不是很高明,投票结果也不太好看。

欧美为什么不提?因为欧美人并不真正关心乌克兰人的死活,只想把乌克兰当成工具国。

中国为什么不提?

估计是不想趟这浑水,欧美现在反俄都反魔怔了,根本不想对乌克兰进行救援。如果预计提案无法通过,还不如不提。

user avatar

这份“乌克兰人道问题决议草案”不被通过再正常不过了,因为这是俄罗斯起草的。

同样参与起草的国家还包括白俄罗斯、叙利亚、朝鲜等,都是俄罗斯的铁杆盟友。

草案的主要内容无非是缓解乌克兰的人道主义危机,呼吁立即停火,保护平民、关键的民用基础设施、救援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等。

唯一值得注意的点,是草案内对于俄罗斯的叙述,在俄罗斯的草案里,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对等的地位,没有所谓的侵略者划分,这一点是欧美不能容忍的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托马斯·格林菲尔德:

“俄罗斯实在是太肆无忌惮了,竟敢提出一项决议,要求国际社会解决俄罗斯独自制造的人道主义危机。美国打算对这一案文投弃权票,因为显而易见的是,俄罗斯不在乎不断恶化的人道主义状况,也不在乎战争粉碎了数百万人的生活和梦想。如果他们在乎,他们就会停止战斗。”

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尼古拉·德里维埃:

“让我们把话说清楚。如果俄罗斯如此关心平民百姓,他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停止进攻,从乌克兰撤军。俄罗斯没有这样做,而是希望从安理会获得继续其战争的许可。这种伎俩骗不了任何人。这次投票的结果清楚表明,安理会成员不会允许俄罗斯以这种方式利用联合国和国际人道法。"

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伍德沃德:

“如果俄罗斯讲人道主义,就会停止向幼童发动炮击,终止在乌克兰的攻势。”

而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回应道:

“这次投票暴露了所有的人,对他们来说,将人道主义文件政治化比联合国向有需要的乌克兰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更重要。我们今天从一些代表团,特别是美国代表团那里听到,他们不想参与俄罗斯提出的决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为什么要投弃权票,你本可以投反对票。“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格林菲尔德回应:

“这份决议草案不值得美国行使其宝贵的否决权。安理会有13个成员投了弃权票,已经足够了。“

最终草案因2票赞成,13票弃权而未通过决议,按照规定,通过草案至少需要9票赞成。

其实通过他们的对话也可以看出欧美对乌克兰的态度,即他们根本不在乎所谓的人道主义危机,他们在乎的是俄罗斯是否污名化,是否就此成为战争的代名词

所以一项由25个国家起草,80多个国家共同提案的又一份“乌克兰人道主义危机决议草案”被摆在了联合国大会案头。

主要内容和俄罗斯的提案差不多,只是增加了将俄罗斯称为侵略者的文本,并呼吁俄罗斯停止对乌克兰的行动。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该草案立刻得到了绝大多数与会国的赞成。

所以说,在西方眼里从来都没有什么人道主义危机,只有政治利益,因为如果他们真的想解决乌克兰问题,完全可以投票赞成莫斯科的草案,没有必要因为一些表述玩文字游戏。

所谓的人权早已成为了公开的幌子,哪有什么“危机决议草案”?西方提交的文件里,密密麻麻填充纸张的的只有两个字——“利益”。

user avatar

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尼古拉德里维埃说:“让我们把话说清楚。 如果俄罗斯如此关心平民百姓,他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停止进攻,从乌克兰撤军。俄罗斯没有这样做,而是希望从安理会获得继续其战争的许可。这种伎俩骗不了任何人。这次投票的结果清楚表明,安理会成员不会允许俄罗斯以这种方式利用联合国和国际人道法。”

​很显然,法国代表对南斯拉夫的网络生态缺乏基本的了解,在那里,这种“欺骗不了任何人”的伎俩正大行其道。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