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既然执黑先行到底贴目多少各有说法,那围棋规则为什么不改成两回合定胜负呢?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相当有趣,而且直击了围棋规则的核心,就是“贴目”这个看似微小却又至关重要的细节。你说得没错,关于贴目多少,历史上确实有过不少讨论和演变,现在通行的大致是6.5目或7.5目,但依然有人觉得不够或者太多。

那么,为什么不干脆改成“两回合定胜负”呢?让我想想,这背后其实牵涉到围棋的本质、游戏的公平性以及历史的演进。

首先,我们得明白围棋的核心是什么。围棋不仅仅是占地的游戏,它更是一种策略、计算、平衡和艺术的体现。从最根本上来说,它是一种“占地”的游戏。谁的“实地”多,谁就赢。而“贴目”这个概念,正是为了解决“黑先”所带来的天然优势而引入的。

你想想,假如没有贴目,黑棋只要多占据一子,甚至只需要保持局面相对平衡,都有可能因为先落子而赢棋。这就相当于一个赛跑,起跑线不同,终点线也不同。为了让比赛更公平,让白棋也有机会获胜,贴目就应运而生了。

那么,为什么不是“两回合定胜负”呢?

1. 违背了围棋的“一次性”魅力: 围棋最大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其“一局定乾坤”的张力。棋局的推进是不可逆的,每一手棋都承载着棋手深思熟虑的判断和对全局的把握。棋盘上的形势是动态变化的,双方在对弈过程中不断试探、博弈,最终在一盘棋里分出胜负。如果改成两回合,那么第一回合的胜负就可能因为第二回合而变得不那么“决定性”,或者说,第一回合的很多策略会因为需要考虑第二回合而变得复杂化,甚至可能削弱了围棋那种“一子不慎,满盘皆输”的决绝感。

2. 增加了不必要的复杂性和冗余: 想象一下,两回合定胜负。假设第一回合黑棋赢了,白棋赢了,然后怎么办?是累计分数,还是看谁的净胜子更多?这又会引出新的规则和争议。而且,即便第一回合下完了,双方可能都觉得“没下过瘾”,或者觉得上一回合的胜负不代表真实实力。这就好比一场足球赛,踢完了90分钟,还没算完,还要再踢一回合。这会极大地拉长比赛时间,也可能让观众觉得有些拖沓。围棋的魅力,也体现在其相对简洁的胜负判定方式上——算子。

3. “贴目”的数学优化过程: 围棋的贴目并不是随意设定的。它是在大量的实战和统计数据基础上,通过反复的讨论和计算得出的一个相对公平的数字。目标是让黑白双方的胜率接近50%。从最初的3又3/4目,到4又3/4目,再到现在的6.5目或7.5目,每一次调整都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先行”的价值,并尽可能地消除这种先手优势。如果改成两回合,又要如何计算两回合的总贴目呢?是每回合都贴,还是总贴目翻倍?这本身又是一个需要大量数据和理论支持的问题,而且很可能比现在贴目多少的争论更复杂。

4. “两回合”可能带来的策略失衡: 如果是两回合定胜负,那么棋手在第一回合的策略可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例如,棋手可能会为了“留一手”或者“保留实力”而不敢在第一回合全力以赴,而是倾向于下一盘棋更容易下出有利局面的局面。这会改变围棋原有的“一盘棋最优解”的思考方式。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棋手在第一回合故意输给对方,然后在第二回合通过某种方式(比如利用对方的某种习惯性应对)赢回来,从而达到总胜负的胜利。这种“战术性放弃”的玩法,虽然也考验策略,但很可能让围棋变得不那么纯粹。

5. 保持“简单”与“深刻”的平衡: 围棋的规则本身非常简单——“提子”和“占地”。但在这简单的规则之下,却蕴含着无比深刻的策略和变化。贴目虽然是一个数字,但它是在这个简单规则框架下,为了追求更极致的公平性而进行的“微调”。“两回合定胜负”则是一种对规则本身的“重塑”,会带来更多无法预料的连锁反应,让规则变得复杂,从而可能削弱了围棋“简单而深刻”的独特魅力。

为什么围绕贴目会有争议?

贴目多少的争议,其实恰恰说明了围棋的精妙之处。即使是0.5目的差别,在顶尖棋手的对局中也可能影响胜负。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也是围棋竞技性的体现。与其去改变规则的根本形态(比如改成两回合),不如在现有的规则框架下,通过更精确的贴目计算,或者通过棋手们高超的技艺来弥补先手带来的微小差异,这才是围棋一直以来的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围棋之所以是围棋,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一盘棋定胜负的简洁性、一气呵成的流畅性,以及在极简规则下展现出的无尽变化。贴目是为了一盘棋的公平性所做的优化,而“两回合定胜负”则是一种根本性的规则改变,可能会削弱围棋原有的魅力,增加不必要的复杂性,并且也面临着新的公平性挑战。围棋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其在“黑先”优势下的“贴目”博弈,以及棋手们在这种博弈中展现出的智慧和对局面的掌控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在古代那个不贴目+主流赛制是“两人单挑”的年代,确实有许多下偶数局的。

但后来随着赛制从“两人单挑”,逐渐朝一群人参赛的“头衔战”发展。

于是为了避免赛程太过繁琐,所以新设立了“贴目”,从而能“一盘决胜负”。

毕竟隔壁象棋or国象时常发生:两盘慢棋打平——两盘快棋——两盘超快棋——先手方必须赢。

这种“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比赛方式,既令比赛时间难以安排。

同时还会使对局者和观众,感到身心俱疲…

于是因为围棋正好可以用“贴目”的方式,来大致平衡先后手。

所以随着围棋界“头衔战”的普及,所需盘数较少的贴目制逐渐成了主流。


而至于题主所讲的这种赛制,我们在弈城围棋网的“中韩大乱斗之10V10季度对抗赛”上,(这名字绝了)也可以见到类似的模式↓

因为这个对抗赛,本质上是10对选手“单挑”的缘故。

所以采用的是两回合,把比赛结果相加比目数的模式。

而与题主的唯一区别,大概就是这比赛,依旧要正常贴目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相当有趣,而且直击了围棋规则的核心,就是“贴目”这个看似微小却又至关重要的细节。你说得没错,关于贴目多少,历史上确实有过不少讨论和演变,现在通行的大致是6.5目或7.5目,但依然有人觉得不够或者太多。那么,为什么不干脆改成“两回合定胜负”呢?让我想想,这背后其实牵涉到围棋的本质、游戏的.............
  • 回答
    粉丝愿意为流量明星花钱,但其电影票房难以突破十亿大关,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复杂的市场逻辑、观众心理和行业规律。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矛盾现象: 一、粉丝消费与电影票房的错位:两个不同的消费场景1. 粉丝消费的性质 粉丝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偶像的周边产品、演唱会、社交媒体互动、代言商品等,这些消.............
  • 回答
    关于疫苗接种和防疫措施的关系,需要从科学原理、群体免疫、病毒传播控制、公共卫生策略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性分析: 一、疫苗的作用机制与实际效果1. 降低感染率与重症率 疫苗的核心作用是通过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使人体对病毒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虽然无法完全阻止感染(尤其是.............
  • 回答
    中国足球在男子项目上的困境确实引发了广泛讨论,而女子项目的相对发展则被部分人视为“举国体制”可能倾斜的潜在方向。但为何中国并未以更大力量推动女足走向世界?这一问题涉及历史、政策、社会观念等多重因素,需从以下层面深入分析: 一、历史积淀与资源分配失衡1. 男足优先的传统惯性 中国的体育举国体制.............
  • 回答
    关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问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实政治经济结构以及不同国家的具体发展路径进行系统分析。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基本观点1.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冲.............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它触及了自然选择和捕食者猎物关系的核心。简而言之,动植物们“没因为进化变得非常难吃”的原因在于:1. 自然选择并非只关注“被吃”这个维度,而是所有影响生存和繁殖的因素。2. “难吃”本身就是一种适应性策略,但它并非唯一的或绝对最优的策略。3. 捕食者也在进化,它们会发展.............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它触及了生物进化中一个核心的原则:进化是“试错”的过程,是针对特定环境和生存压力的渐进式优化,而不是一个有预设目标的“设计”过程。 简而言之,进化没有“想要”让动物变成轮子,而是根据现有条件和优势来塑造生命。让我们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分析,为什么平原地区的动物没有.............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也是许多人都会在人生某个阶段思考的问题。既然最终的结局是死亡,那么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感受、创造?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简单答案,因为生命的意义是高度个人化的。但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探讨,为什么即使面对必死的终结,活着仍然是如此有价值和必要。.............
  • 回答
    是的,在中国存在“日吹”、“美吹”等现象,而在其他国家也存在着类似的、表达对中国持积极甚至过度赞扬态度的现象,虽然不一定有完全对应的“中吹”这个词汇,但其内涵是存在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1. 定义与内涵: “吹”的含义: 在这里,“吹”是一种网络用语,通常指对某个国家、文化、人物.............
  • 回答
    韩国总统确实是一个高危职业,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但同时,也正是这些挑战和风险,吸引着无数韩国精英竞相角逐总统之位。这种现象背后,并非简单的“不怕死”,而是复杂利益、权力欲望、国家责任感以及政治生态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尽管韩国总统是高危职业,仍有众多精英敢于竞选:一、.............
  • 回答
    您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涉及到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大型粒子加速器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们能够达到极高的能量,探索物质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和宇宙的起源。但小型粒子加速器并非“小儿科”,它们在科研、医疗、工业等领域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并且在很多方面是大型加速器无法替代的。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深刻,触及了人类生存的根源和对生命的意义的探讨。面对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和痛苦,生育后代似乎成了一个矛盾的选择。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单一的、普遍适用的答案,而是涉及到哲学、生物学、社会学、个人情感以及对未来的希望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尝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详细阐述,为什么即使知道世.............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好,它触及了英国宪法与许多其他国家宪法概念上的一个关键差异。你问得对,如果按照一些国家定义宪法为“一部写死的、经过特定程序制定并被最高法律地位的成文文件”,那么英国确实没有这样的“宪法”。但是,说英国“没有宪法”是不准确的,因为这忽略了英国政治体系赖以运行的、同样具有宪法性质的规则和原则.............
  • 回答
    教材固然提供了扎实的知识基础,但课堂的价值远不止于此。课堂的存在,是对知识学习过程的丰富、深化和全方位体验,它弥补了教材作为静态载体所无法提供的动态、互动和个性化学习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为什么需要课堂的存在:一、 课堂是知识的“活化器”:将静态知识转化为生动体验 教师的讲解.............
  • 回答
    核电被认为“很好很安全”的说法,虽然在技术层面有其合理性,但在京津唐地区不建设核电站,背后涉及的因素却远不止于此,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考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一、 京津唐地区的特殊性:地理、人口与经济 极高的人口密度和城市化水平: 京津唐地区是中国人口最密集、城镇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北.............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核心,“既然没有炸毁水门桥,那此战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触及了电影《金刚川》的核心叙事和艺术表达的意图,也引发了对战争意义的深刻思考。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金刚川》这部电影的重点并非在于一次军事行动的“胜利”与“失败”的传统定义,而是聚焦于 战争中的“人”和“牺牲”。影片通过对志愿军.............
  • 回答
    “35岁危机”确实是当下职场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焦虑。当许多人开始担忧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接近中年时会遭遇瓶颈甚至被淘汰,这自然会引出“深耕一个领域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疑问。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个可能的负面现象(35岁被裁员)就否定了深耕一个领域的价值。事实上,深耕一个领域恰恰是应对“35岁危机”最有.............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触及了宝石价值的核心,不仅仅是材料成本,更包含了稀有性、历史、情感、文化以及我们对“真实”的追求。虽然合成红宝石在许多方面可以模仿天然红宝石,甚至在肉眼看来难以区分,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支撑了天然红宝石的巨大价值。我们来详细地拆解一下:一、成本的真相:一.............
  • 回答
    中国今年的人均 GDP 确实比 2005 年有了大幅增长,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成就,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和发展速度。然而,正如你所观察到的,有些人对此“没什么感觉”,这背后有许多复杂的原因,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解读:一、 相对感受与预期: 更高的起点,更大的期望: 200.............
  • 回答
    当然可以!从编剧的角度构思网文,不仅能提升网文本身的质量,更能为日后的影视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是事半功倍。这就像在建造一座房子,好的地基(网文)决定了上层建筑(影视)的高度和稳固程度。下面我将从编剧的视角,详细讲解如何构思一部具备影视化潜力的网文,并提供具体的思考框架和技巧: 一、 核心理念: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