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工信部指导会上要求「限期解除屏蔽网址链接」,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参会,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回答
工信部前不久召开了关于互联网行业规范发展的指导会,会上明确提出要求“限期解除屏蔽网址链接”。这次会议的规格很高,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国内互联网巨头悉数到场。这释放出一个非常清晰且重磅的信号,预示着国内互联网生态将迎来一次深刻的调整。

首先,这标志着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将进入新阶段。 长期以来,国内互联网领域存在着“围墙花园”的现象,各大平台基于自身商业利益,普遍存在屏蔽其他平台链接的行为。这不仅限制了用户在不同平台间的自由切换和信息获取,也阻碍了内容、服务和流量的自由流动,形成了一种割裂的生态。此次工信部的要求,正是直击了这一痛点。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看,这意味着用户将能更方便地获取信息和使用服务。 过去,用户可能需要在不同App之间来回跳转,甚至有些链接直接打不开,体验非常不流畅。一旦屏蔽链接的问题得到解决,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微信、抖音等入口,便捷地访问淘宝、京东的商品链接,或是阅读来自今日头条的资讯。这种流畅性的提升,将直接惠及亿万网民,为他们带来更优质的数字生活体验。

对于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巨头来说,这意味着它们需要调整现有的商业策略和运营模式。

阿里巴巴方面,作为电商巨头,其核心在于商品和交易的闭环。解除屏蔽链接,意味着淘宝、天猫的商品信息将更容易在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被分享和触达。这对于阿里巴巴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能够拓展更多的流量入口,触达更多潜在消费者;挑战则在于如何在高流量平台的内容生态中,保证自身商品链接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同时也要应对来自其他电商平台或新兴渠道的竞争。
腾讯方面,其社交平台(如微信、QQ)是信息分发的关键节点。过去,微信对很多外部链接的屏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其社交生态的纯净度和用户粘性。但同时也限制了信息和服务的流动。此次要求解除屏蔽,意味着腾讯需要思考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和安全的前提下,更好地与其他平台进行互联互通。微信生态内的流量能否更顺畅地导向外部服务,将是其关注的重点。同时,腾讯自身也在发展内容和电商业务,其他平台的开放也会对其业务产生直接影响。
字节跳动方面,作为内容分发和流量运营的佼佼者,抖音等产品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极强的用户粘性。其在商业化方面,也在积极探索直播带货、广告等多种形式。解除屏蔽链接,对字节跳动而言,意味着其生态内的商家和创作者可以更便捷地将用户导流到外部的交易平台,这无疑会进一步放大其平台的用户价值和变现能力。同时,它也需要与其他平台在内容和流量上进行更直接的竞争。

从行业格局来看,这将可能带来一些连锁反应:

促进流量的再分配。 过去由于平台间的壁垒,很多流量被固定在各自的生态内。互联互通后,流量的流动性会大大增强,那些内容优质、服务吸引人的平台或内容创作者,将有机会获得更广泛的曝光和用户增长。
加速商业模式的演进。 平台间的边界模糊,会促使企业思考更开放的合作模式,以及如何围绕用户需求,构建跨平台的生态服务。例如,直播电商可能会出现更多跨平台导流的场景,内容消费也可能与电商购物形成更紧密的连接。
提升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长期以来,一些拥有封闭生态的平台,在流量获取和商业化方面可能存在一定优势。开放互联互通,有助于打破这种垄断局面,鼓励创新,让更多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能够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
对内容审核和安全提出新要求。 当链接可以自由流动时,平台需要更有效地识别和处理不良信息、虚假链接等问题,这对内容审核的精细化和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然,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必然伴随着挑战。如何在保障用户体验、平台商业利益和国家网络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所有参与者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这可能涉及到技术实现上的难题,也可能需要对现有的商业规则和利益分配进行调整。但无论如何,工信部此次的明确要求,都清晰地表明了国家推动互联网行业向更开放、更健康方向发展的决心。这对于整个数字经济的未来,无疑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推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互联网行业整体来说是利好。

对阿里字节也是利好,对京东拼多多等腾讯系流量支持的公司利空。

至于腾讯,要看怎么解除屏蔽。跳转APP的影响是最大的,跳转网页小一点,通过小程序基本没什么影响,甚至还是利好。

从现有腾讯的流量支持来看,小程序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如果是这样的话,反而符合腾讯的定位和存在的意义,连接一切,不只是C2C,还有B2C、B2B等等。

而如果走小程序通道的话,也可以控制其他app反向倒推微信好友关系。

如果是小程序的话,那功能开放到什么程度是一个可以操作的环节。如果只是能够看视频,不能继续刷,那么这也算是没有屏蔽,也是从合规和商业角度的最优选择。

因为用户分享抖音视频,只是觉得这个视频好看,目的是让好友看到这个视频而已,不是要拉着好友一起刷抖音,不然干嘛不抖音加个好友?

当然,如果有其他因素,那么久说不准了,要看态度。

如果最后是跳转app,或者是小程序全功能开放的话。

那视频号就面临很大挑战了,抖音是主算法,快手是主订阅,现在基本上就这两个玩法,视频号很那差异化,而如果做不出差异化,补贴也没什么意义

user avatar

这新闻过去式了,说说今天最新消息。

先摘几段《人民日报》13号上午发的新闻,是工信部关于屏蔽外链的官方回应,各位品读一番:

“9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回应互联互通问题时称,安全是底线”

“无正当理由限制识别、解析、正常访问,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也扰乱了市场秩序,投诉举报很多。工信部正在按照专项行动方案安排,指导互联网企业自查整改。过程中了解到,部分企业对屏蔽的认识与专项行动要求有一定差距,采取行政指导等多种形式帮助企业认识到,让用户畅通安全地使用互联网是必须努力的方向。”

“要求企业按照整改要求,务实推动分步骤、分阶段得到解决。下一步,一是加强行政指导,对整改不到位的企业督促落实;二是加强监督检查,通过多种方式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三是对整改不彻底的企业,处罚一批典型违规企业。”

三段话,俩关键点,指向的是一件事:

关键点一个是安全底线,再一个是分步骤实施。

指向的一件事,我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书面语表达更贴切,用我自己的话说叫个“双向约束”。

也就是说,在之前公布“屏蔽网址解锁”时,我们通常认为是单方向的叫腾讯解禁。我当时没发表意见,因为我当时琢磨的是,一旦全面解禁,估计是要出事的。

我之前写过一个跟云存储相关的,里头说了,现在大量的诈骗和其它非法数据,都是以云为宿主,其提供厂商不乏排名前几的大厂在内。

而微信相当于一座城池,屏蔽功能本身就有护城河作用,打算进来的,都得接受安检,好的放进来,坏的踹出去。

这里边尽管会错杀一些链接,但总比误放进来个别有害链接略微强点。

因为一旦放进来,有害链接传播力在城里会放大数倍,出了事企鹅是脱不开干系的。

你在一个平台看见一条信息,会存疑,因为信息推送方是平台,你跟平台又不熟,信他个鬼。

但微信是熟人社交,你一朋友在群里放出来的信息,天然可信度就高很多,上当几率随之升高很多,出事概率也随之增大很多。

站在企鹅自身角度,他是一独立的民营企业,不是无条件渡鬼道众生的地藏王菩萨,因此他的分享,势必建立在自我保全的基础上。

宁把城门关严实点,也不错放一个坏分子进来。

你我要是马化腾,也得这么干,否则全面开放,不出半年,微信群消息就成化粪池了。

所以当初一谈解除屏蔽,我心说后手牌肯定有,而且肯定是双方约束的。

这就好比说飞机人人可以坐,但正是因为人人可以坐,所以才设置严格安检,先出示身份证验明正身,再把包和兜翻个遍查违禁物品。

否则的话,我拎一蛇皮袋打火机随便登机,出事就麻烦了,我自己在天上扮火云邪神是痛快了,别人招谁惹谁了?

辣么,这俩关键点:

安全底线

我猜指的应该是各个打算在微信分享链接的内容输入方企业,得有一个自查过程。

你得先保证自己打过疫苗做过核酸,微信这边的海关才能进。

分步骤分阶段实施

应该会设置一个国家相关部门的他查流程。

认为自己没问题的,一个一个接受检阅,抽查也好关键词检索也罢,总之审核流程是跑不脱的。

最后确实没问题的,微信应该有个白名单,比如阿里的,字节的,都是盖上戳的清白身,准入。

XX的,不合格,还得有机器乃至人工的核实,才准许分享。

白名单里边有谁家的内容标红了,一次提示二次警告三次移出白名单。

同时企鹅跟相关厂商之间应该有协议:凡属XX方提供内容,如有违法违规,XX方需赔偿用户损失并向公众澄清事实以及复查结果。

总而言之

所谓解除屏蔽,字面看只不过是开仓放粮的瞬时动作,事实上后续工作海了去了。

内容输入前的工作大头在其它厂商,内容输入后的检查处理机制在于企鹅制订。

未来我们在微信上,能直观看到的内容多了,但安全系数比现在应该是小了。

毕竟机场安检这么严,还有通过你懂的方式体内藏毒的顺利越境呢……信息洪流里边有几条漏网之鱼,在所难免。

而漏网的结果,新闻的最后一句说的明白:

“处罚一批典型违规企业”。

所以纵观整个流程,企鹅需要做的是开门迎客,验明正身,外加出问题之后的协同调查。

他是个打工人。

而各大平台则是鱼贯而入,烧香拜佛祈祷别有问题,外加出了问题之后的赔礼赔钱。用风险系数搏传播量。

他是个投资人。

企鹅有流量,别的企业准备赔偿金。

他们扮演的角色应了内句话:

“有钱的捧个钱场,有人的捧个人场”。

user avatar

原来的互联网:你是社交媒体公司,我是短视频公司,他是游戏公司。

现在的互联网:我们都叫互联网公司。

在投资市场上讲故事,给别人做嫁衣远不如自己有一套不求人的闭合生态。

有野心,有行动,有故事,那么资本市场就会供你烧钱。

既然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态故事,那么互联网孤岛化在所难免。

但对于用户来说,这是越来越不方便了。

对于企业本身长期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而且长此以往,别说用户受不了这种不便。投资的人钱也迟早白烧。江山就那么大,打下江山故事却有好几个,这不符合实际。


根据9月13日工信部最新消息: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进一步表示,如何保障合法合规的网址正常访问,是互联网发展基本需求。无正当理由限制识别、解析、正常访问,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也扰乱了市场秩序,投诉举报很多。

互联互通肯定方便用户的。这是互联网设计的初衷。

只要安排妥当,即使这年头内卷如斯,也一样拉出新的增长点来。

你有媒体,我有电商,分工合作+比较优势,给投资人省钱,给用户省事。

这是这年头少数几件谁也不会吃亏的事。

但天下哪来那么多没风险的好消息,低垂的果实早摘干净了。

这次至少得避免个一刀切吧。至少先划条红线。


9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回应互联互通问题时称,“安全是底线”。

无论怎样开放,这条线不能越。

不然一刀切下来,很可能你先看到的是魑魅魍魉。

其实那些大公司就算不互通,你手机也都有他们的软件,他们也有绕过屏蔽的方法。已经形成一种相对平衡。反倒是那些真正没资质的有害信息,有可能打着互联互通的旗号趁乱而入,没人敢管。

微商,拼团,拉投票已经够烦,但还都是小事。

信息安全问题不可不防。

“互联互通”不仅仅是指跳转链接这点事,支付系统屏蔽也是核心争议之一。地图的实时位置,店铺入驻,互动小程序。权责是相对应的。如果对着审核权一刀切下去,出了事之后平台便有理由推脱责任。

所以在这件事上的干预,最好不要结果导向。既然谈规矩,就从公司的规矩上找漏洞。让公司自己为信息安全负责。强制互通的话,会影响责任归属。

最担心的是,各家公司开放生态后,其他抱有野心的大公司优质推送没来。杀猪盘这类挨千刀的信息却如期而至。出了事后,受害者当然第一个找平台算账,平台再一推二五六,又成国家的事了。

现在用户信息授权已经够乱的了。某个被怀疑收集地理信息的打车公司到现在还在被入驻调查。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授权了多少信息。如果地图是一家公司,打车是一家公司,用户数据又是一家公司,这时被粗糙的强制互通,出了事都不知道找谁负责。如果其中一家在拉扯权责问题的时候卷包跑了那麻烦可就大了。

全球开始数据在地化,各国开始强调互联网主权。貌似这些违反“互联网初衷”的事却似乎成了时代的潮流,连最初批判这种做法的国家也开始这么搞。

没办法,技术的步子太大,真扯到蛋了。

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有任何闪失,损失都和过去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信息安全的底线正在被这份“自由流动”挑战,一直没停过。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