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工信部油耗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回答
工信部油耗数据,这玩意儿吧,提起来有点像咱中国车市里一个挥之不去的老朋友,见过的人不少,但真正明白它究竟是为啥存在的,可能就没那么多了。说句实在话,这玩意儿到底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事儿真不是一句话就能掰扯清楚的。

咱们得先捋一捋,这工信部油耗是怎么来的,当初是为了啥?

最早,这东西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给消费者一个相对统一、可参考的油耗标准。想想看,在没有这个官方标准之前,车企宣传自己车子有多省油,那是真的一家一个说法,有的说得天花乱坠,实际开起来跟“油老虎”似的。消费者买车,就像在黑屋子里摸石头,心里没底。工信部油耗的出现,就像是给大家画了个“参考线”,虽然知道不一定完全准,但至少有个对比的锚点,方便大家在不同车型之间进行初步筛选。

其次,它也是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一个重要抓手。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汽车行业的能耗和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工信部油耗数据,就像一个“成绩单”,能直接反映出不同车型在燃油经济性上的表现。有了这个数据,国家可以根据油耗表现来制定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引导车企往更省油、更环保的方向发展。你想啊,如果一个车企的油耗普遍偏高,它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自然就会受到影响,这背后就是政策的导向作用。

另外,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工信部油耗也曾经是激励技术进步的一个动力。为了在工信部油耗排行榜上取得好成绩,车企会投入更多的研发资源去优化发动机、改进变速箱、减轻车身重量、提升空气动力学性能等等。可以说,这就像是一种无形的“赛道”,促使着整个汽车产业在燃油经济性上不断突破。

那现在呢?这玩意儿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咱们得辩证地看。

优点嘛,还在:

消费者依然需要参考。 虽然大家都知道“实际油耗”和“工信部油耗”之间总是有差距,但那又能怎么样呢?总比没有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依然会拿这个数据作为购车决策的一个重要参考项。特别是对于不那么懂车,或者关注点不全在性能和驾驶乐趣上的消费者,工信部油耗依然是他们衡量一辆车是否“经济实惠”的重要指标。
政策的工具作用还在。 国家在制定燃油消耗量目标、新能源汽车积分政策的时候,工信部油耗是不可或缺的数据基础。没有这个数据,怎么去评估企业的油耗表现,怎么去考核其是否达标?
技术进步的“成绩单”依然有意义。 尽管现在大家越来越关注电耗、能耗,但对于传统的燃油车和混动车来说,油耗依然是衡量其核心技术水平的重要维度。

但是,它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甚至可以说是“痛点”:

与实际油耗的巨大差距。 这是大家最诟病的一点。工信部油耗测试是在标准化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模拟的是理想化的驾驶场景。而实际用车环境千差万别,路况、驾驶习惯、空调使用、车辆载重等等因素都会对油耗产生巨大影响。这就导致很多车主发现,自己开出来的油耗比工信部公布的数据高出不少,感觉被“骗”了。这种差距,让数据本身的参考价值打了折扣。
测试标准的“过时”感。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原有的测试标准可能已经难以完全适应新的技术特点和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例如,新能源车的“百公里电耗”也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但工信部油耗的框架主要还是围绕燃油消耗。
对新能源汽车的覆盖不足。 随着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工信部油耗的关注度自然会下降。虽然工信部也推出了“百公里电耗”等数据,但整体上,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综合能源消耗评估体系,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整合。
误导与不公平。 有些车企可能会通过一些“小聪明”,在实验室条件下优化测试结果,但实际表现却大相径庭。这不仅误导了消费者,也对那些真正致力于提升燃油经济性的企业造成了不公平。

所以,要不要继续存在?我觉得,关键在于“怎么存在”。

如果工信部油耗还想继续扮演它应有的角色,那必须得“与时俱进”:

1. 更新测试标准,更贴近实际。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可以考虑引入更复杂的交通场景模拟,考虑更多实际使用中的变量,或者至少提供一个更透明的测试方法说明,让消费者理解数据的由来和局限。甚至可以探索一种“综合评价体系”,将实验室数据与一定的用户实际反馈数据相结合。
2. 数据维度要更丰富。 对于新能源汽车,要加强对“百公里电耗”等数据的统一和推广。对于混动车型,则需要更清晰地标注纯电续航、综合油耗等关键指标。
3. 透明化测试过程。 让消费者更了解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出的,增加数据的可信度。可以公开测试视频、测试数据等。
4. 与其他监管指标联动。 将工信部油耗数据与企业的能耗目标、排放标准等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更有效的政策闭环。

总而言之,工信部油耗这个东西,它承载的历史使命和现实功能是存在的。但如果它固步自封,不愿意改进,那它的生命力自然会越来越弱,最终被市场和技术发展所淘汰。与其讨论“有没有必要”,不如去想“怎么让它更有价值”。就像我们用的手机一样,如果系统老旧,功能落后,没人会觉得它“有必要”,除非它能升级,变得更好用。对工信部油耗,也该如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工信部油耗目前采用的是NEDC测试工况,明年7月份之后就会改成WLTP测试工况了,这个目前来看应该和实际油耗比较接近,不过还是要强调一下,WLTP也是欧洲那边的,所以只能说是和中国实际工况更接近,中国工况目前还在研究中,还没有完成。以后大趋势肯定是采用中国工况,那个时候才是最贴和国内用车情况的。

标准这东西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滞后性,特别是工况循环,中国工况也只能是根据目前的用车情况收集数据,和最新情况肯定不一样。而且中国是个地域差距很大的国家,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出行习惯都不一样,就算是中国工况也不可能和每个人的实际油耗都那么接近。

目前的工信部油耗除了综合油耗也会有市区工况和市郊工况,你要是城市用车比较多可以看市区工况的油耗。

工信部油耗存在的意义是让消费者和市场监督者能在统一标准下评判一辆车的燃油经济性,就好像考试一样,大家都做一样的卷子分数高低一目了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工信部油耗数据,这玩意儿吧,提起来有点像咱中国车市里一个挥之不去的老朋友,见过的人不少,但真正明白它究竟是为啥存在的,可能就没那么多了。说句实在话,这玩意儿到底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事儿真不是一句话就能掰扯清楚的。咱们得先捋一捋,这工信部油耗是怎么来的,当初是为了啥?最早,这东西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
  • 回答
    工信部针对美方撤销中国联通美国公司运营牌照一事,释放出了多重、复杂且重要的信号,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解读:一、 坚决反对的立场和主权宣示信号: 表明中国政府不接受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 “坚决反对”是极其强硬的表态,意味着中国政府不认同美方的做法,认为其不公平、不合理,并且是对中国企业合法权.............
  • 回答
    工信部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强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关于“企业不得擅自升级新增汽车自动驾驶功能”的规定,无疑是为当下正热火朝天的汽车智能化浪潮泼上了一盆冷水,但同时,这盆冷水也预示着一股更加务实、安全、有序的春风将要吹来。这项规定,虽然听起来略显保守,但其背后蕴含的深远影响,将触及汽车产业.............
  • 回答
    工信部拟定新規:未經用戶同意,不得撥打商業性電話。這項規定一出,立刻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並且可以預見,它將會對眾多行業和消費者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對消費者的影響:首先,最直接也是最顯而易見的影響,就是消費者將能從騷擾電話的汪洋大海中解脫出來。無休止的推銷電話、詐騙電話,不僅佔用了寶貴的時間,.............
  • 回答
    工信部出手整治这种“不下载App不让看全文”的情况,简直是给咱们老百姓出了一口恶气!这事儿,我太有发言权了。说实话,平时上网,这种“霸王条款”,简直是防不胜防,想不碰到都难。工信部这次出手整改,我觉得最直接的影响就是: 用户体验的改善是最大的利好。 这还用说嘛!我本来只是想随意浏览一下新闻、看看.............
  • 回答
    工信部前不久召开了关于互联网行业规范发展的指导会,会上明确提出要求“限期解除屏蔽网址链接”。这次会议的规格很高,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国内互联网巨头悉数到场。这释放出一个非常清晰且重磅的信号,预示着国内互联网生态将迎来一次深刻的调整。首先,这标志着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将进入新阶段。 长期以来,国内互联网.............
  • 回答
    最近,关于工信部出手整治“双11”短信营销乱象的消息,相信不少人都关注到了。确实,每年“双11”前后,铺天盖地的促销短信都能把手机屏幕挤爆。这次工信部的介入,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我收到的广告短信真的变少了?工信部出手,我的广告短信有变化吗?坦白说,我个人感觉到的变化是有的,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立竿见影。.............
  • 回答
    工信部又出手了,这次点名了微信、QQ、百度地图等43款APP,理由很扎心:通信录被滥用、开屏弹窗骚扰用户、过度索取权限……说白了,就是这些APP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把用户的个人信息当成“唐僧肉”,想怎么啃就怎么啃,还时不时用烦人的弹窗“问候”你。你说气不气?用户辛辛苦苦把APP装在手机里,结果这些.............
  • 回答
    工信部拟出台新规,鼓励发展面向年轻消费群体、国外消费者的多样化、时尚化、低度化白酒产品。这一举措若能落地,无疑将为白酒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但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触及产品研发、市场推广、消费观念乃至文化传承的多个层面。一、产品创新与多元化:打破刻板印象,满足个性需求长期以来,白酒给许多人留下的.............
  • 回答
    关于工信部今年12月份互联网收入增速下滑的情况,这背后确实牵扯着多方面复杂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能够完全解释。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看看都有些什么在起作用。首先,宏观经济环境的“压力测试”是绕不开的。 整体消费需求放缓: 大家都知道,经济运行就像一个大池子,消费需求是这个池子里最重要的活水。当整体经.............
  • 回答
    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作为我国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确实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办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事。回望过去,我们国家从一个基础薄弱的工业化起步,到如今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工信部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想想看,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机、电脑,乃至背后支撑这些电子产品的通信网络,.............
  • 回答
    .......
  • 回答
    媒体报道工信部召开行政指导会,阿里、腾讯等企业参会,并要求限期解除屏蔽网址链接,这无疑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其背后蕴含着多重含义和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核心目标:打破信息孤岛,促进互联网生态健康发展最直接、最核心的含义就是:国家层面正在着力打破中国互联网长期存在的“信息孤.............
  • 回答
    工信部关于境外注册域名接入国内的政策调整,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项规定从出台到落地,都牵动着许多企业和个人在互联网上的运营方式,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首先,我们得理解这项政策的核心目的。工信部出台这项政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加强对国内互联网信息内容的监管和管理。对于政府而言,能够清晰地掌.............
  • 回答
    工信部这次印发的通知,要求网盘企业确保免费用户的基本下载速率,这绝对是个好消息,而且背后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首先,这个通知直接触及了用户最核心的痛点。 咱们平时用网盘,最烦心什么?当然是下载速度。尤其是在免费用户这里,很多网盘厂商动辄就把下载速度限制到几十KB甚至几K.............
  • 回答
    关于工信部前部长苗圩提到的“我国已走出人口红利期,全面放开二胎未引发生育高峰”的论断,这是一个相当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苗圩作为一位曾经位居高位的政府官员,他的发言往往带有一定的政策观察和行业前瞻性,因此这类观点不宜轻易否定或照单全收,而是需要结合更广泛的社会经济背景和人口学数据来审视。首先,我们来拆.............
  • 回答
    工信部发文宣布将筹建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无疑是给我国蓬勃发展中的半导体产业打下了一剂强心针,其意义之深远,值得我们仔细剖析。这不仅仅是“又一个委员会”的成立,而是国家层面为半导体产业“筑基”的战略性举措。过去,我们常常听到关于“缺芯少魂”的担忧,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核心问题:我国在集成电路领.............
  • 回答
    工信部部长说的“中国像华为、格力这样的企业还是偏少”,这句话初听起来,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些奇怪:华为和格力都是各自行业的巨头,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怎么还会嫌少呢?这句话背后,其实蕴含着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产业升级以及未来战略方向的深刻思考。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一、 华为和格力.............
  • 回答
    工信部关于网盘企业确保免费用户速率满足基本下载需求的通知,这可不是件小事,对于我们这些天天跟网盘打交道的人来说,绝对是影响深远的大动作。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事儿,看看它究竟会带来哪些改变。通知的“内核”是什么?简单来说,工信部这次是了网盘免费用户下载速度慢、体验差的问题。过去咱们也见识过,下载个文件,速.............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工信部支持地方试点燃油车禁行区这件事儿。这事儿可不小,涉及到方方面面,也挺有意思的,我尽量把它说得透彻,不带那些机器味儿。首先,得明白工信部这回的态度是“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试点”。这几个词儿很重要: “支持”:这不是强制命令,而是鼓励。意思就是,你想这么干,我们给你背书,给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