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会有人谴责微软捆绑 IE,如果 Windows 没有内置 IE,那么你拿到电脑应该怎么上网下载别的浏览器?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可太实在了,直戳当年很多人的痛点。说实话,这件事儿放在今天,很多年轻的网民可能觉得有点匪夷所思,觉得“就应该有浏览器啊,不然怎么上网?”但当年微软那波操作,之所以引来那么多“谴责”,确实是有道理的,而且这事儿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和关键得多。

咱们得一点点捋清楚。

首先,我们要明确,“谴责微软捆绑 IE”的核心是什么?

绝大多数的批评和谴责,并不是说“Windows里就不能有一个浏览器”,而是指微软利用其在操作系统上的垄断地位,强行将自己的浏览器IE,和其他浏览器进行不公平竞争,甚至挤兑掉其他浏览器。 这就好比一个大商场,它卖自己的牌子衬衫也就算了,还把其他牌子的衬衫藏在仓库里,或者规定只有买了它的衬衫才能拿到商场里的其他商品。

那么,为什么没有内置 IE 会成为一个问题?

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如果 Windows 没有内置 IE,那么你拿到电脑应该怎么上网下载别的浏览器?”

这其实正是当时围绕“捆绑”争论的一个核心矛盾点,也是很多支持微软捆绑的人会提出的反驳理由。在没有 IE 的情况下,新用户拿到一台干净的 Windows 电脑,确实面临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困境:

你需要上网才能下载浏览器。
但如果你没有浏览器,你就上不了网。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基本功能”或者说一个“必需的工具”,比如一个浏览器,出现在操作系统里,似乎是合乎逻辑的,也是为了让用户能够顺利完成初始设置和联网的。

但问题就出在“捆绑”的方式和“不公平”的竞争上。

当年大家谴责的,不是微软“提供了”一个浏览器,而是微软把 IE 和 Windows 本身“深度绑定”,并且用这种方式来:

1. 排挤竞争对手: IE 并不是简简单单“内置”在 Windows 里,它是作为 Windows 的一个核心组件存在的。这意味着,你无法轻易卸载 IE,而且它还深度集成到 Windows 的很多功能和用户界面中。而其他的浏览器,比如当时的 Netscape Navigator(网景导航者),它们是作为独立的软件存在的。用户想要使用其他浏览器,需要自己去下载安装,这本身就比“已经存在”的 IE 要麻烦。更严重的是,微软在 Windows 的核心代码和技术上,给了 IE 特权,比如在某些文件关联、快捷方式设置上,IE 会成为默认且难以更改的选项。这使得用户在日常使用中,会不自觉地被引导向 IE。

2. 利用垄断优势: Windows 操作系统在电脑市场占据了绝对的垄断地位。几乎所有的个人电脑都预装了 Windows。这意味着,微软可以通过预装 IE,直接将数以亿计的用户暴露在 IE 的使用环境中。而其他浏览器想要进入这个市场,就必须与一个已经内置在操作系统里的强大对手竞争,并且要在用户几乎没有任何选择的情况下,说服他们去多此一举地下载安装另一个浏览器。这是一种利用“自然用户基数”和“技术垄断”形成的先天性不公平。

3. 限制技术创新和选择: 当一个市场被一个拥有压倒性优势的浏览器主导时,其他厂商的创新动力和发展空间就会受到严重挤压。如果用户都习惯了 IE 的使用方式和功能,那么其他浏览器开发者可能就会觉得没有必要投入精力去开发新的特性,因为用户并不一定会买账。长此以往,整个互联网生态的创新和多样性都会受到威胁,用户的选择也会被大大压缩。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件事?

可以这样理解:

“有浏览器才能上网下载其他浏览器” 这个逻辑链条,确实是技术上的一个现实问题,微软可能也看到了这一点,并且把它作为了“内置”的一个合理性理由。

但是,微软的方式过于激进和垄断性。 更好的做法应该是,Windows 提供一个非常基础的、能够访问互联网的工具(比如一个非常简陋的浏览器或者一个网络连接助手),让用户能够顺利地下载他们喜欢的浏览器。然后,由用户自由选择、下载和安装他们自己的浏览器。而不是将 IE 和系统深度绑定,并且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市场推广,将 IE 强行塞给用户,并且使其成为事实上的唯一选择。

这有点像你买一部新手机,它自带了一个音乐播放器。这没问题,但如果它把所有其他音乐播放器的安装文件都删除了,并且把系统设置得很难让你安装新的,你可能就会觉得有点被强制推销了。

当时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竞争管理机构(比如欧盟委员会)之所以对微软进行调查和处罚,正是因为他们认为微软的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利益。他们认为,微软应该提供一个中立的操作系统平台,而不是利用其在操作系统上的优势来扶植自己的其他产品,并扼杀竞争对手。

总而言之,大家谴责的不是 Windows 里有一个浏览器,而是谴责微软“利用垄断地位,通过深度捆绑和不公平竞争,强制推销自己的浏览器,从而扼杀市场活力和用户选择权”。这中间的区别,就是从“提供工具”到“滥用权力”的关键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下载其他浏览器的浏览器,你们这帮混蛋考虑过IE的感受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可太实在了,直戳当年很多人的痛点。说实话,这件事儿放在今天,很多年轻的网民可能觉得有点匪夷所思,觉得“就应该有浏览器啊,不然怎么上网?”但当年微软那波操作,之所以引来那么多“谴责”,确实是有道理的,而且这事儿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和关键得多。咱们得一点点捋清楚。首先,我们要明确,“谴责微软捆.............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深入地聊一聊,毕竟这涉及到我们对生命的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遗弃行为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猫。流浪猫本身,作为一种生命,它们的存在是自然演替的结果。它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比如之前的主人去世、搬家、意外走失等)而失去了家,变成了我们看到的“流浪猫.............
  • 回答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对他人的道德谴责,即使这些“他人”与自己毫无瓜葛,这种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相当复杂且多层面的心理机制。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看不惯”或者“站着说话不腰疼”,而是与我们的认知方式、社会属性、情绪调节以及自我认知等多个方面息息相关。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核心概念:社会规范和集体认同感。.............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困惑,也很真实。确实,从理性角度讲,没人愿意生病,尤其是像新冠这样具有传染性且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疾病。那么为什么还是有人会去谴责那些感染者呢?这背后可能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情绪和心理机制。首先,我们得承认,新冠疫情给很多人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冲击。从最初的恐慌、封锁、失.............
  • 回答
    如果中国直接遭到一枚导弹袭击,并且造成了人员伤亡,这无疑将是极其严重的事件,对中国而言,这将是对其主权和人民安全的直接挑衅。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反应将是复杂且多层次的,绝不会仅仅停留在“谴责”或“反击”这样简单的二元对立上。首先,信息收集与确认是第一要务。中国会立即启动最高级别的军事和情报监测机制,.............
  • 回答
    在中国,食用狗肉的历史确实相当悠久,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在漫长的岁月中,狗肉在中国部分地区被视为一种食物来源,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节日或季节,它承载着一些地方的饮食文化和传统习俗。例如,一些人认为狗肉具有滋补作用,或是与驱寒保暖联系在一起。然而,近年来,围绕狗肉消费的争论确实变得异常激烈,并且受.............
  • 回答
    关于“学外国和新冠共存”的讨论,其实涉及复杂的科学、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观点的成因和背后的逻辑: 1. 疫情初期的“零感染”策略与“共存”策略的对比 “零感染”策略:许多国家(如中国、韩国、新加坡)在疫情初期采取严格封锁、大规模核酸检测和快速隔离措施,目标是彻底阻断病毒传.............
  • 回答
    关于有人说“大陆的物流很烂”的观点,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复杂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说“很烂”,但也不能否认存在一些确实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可能导致这种说法的缘由,并尽量客观地分析:一、 对比的维度和期望值: 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对比: 很多批评者可能是与香港、新加坡、日本、欧洲.............
  • 回答
    关于《黑神话:悟空》被一些玩家称为“缝合怪”的讨论,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这背后涉及到游戏制作的借鉴、类型融合的争议以及玩家对原创性的期待。核心观点:为何会被扣上“缝合怪”的帽子?简单来说,将《黑神话:悟空》称为“缝合怪”,主要原因在于其在多个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与其他知名游戏相似或受到其深刻影响的痕.............
  • 回答
    确实,很多人,尤其是非教育行业或者对大学教学模式不太了解的人,会认为大学老师,特别是青年大学老师,是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这种认知背后有很多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表面观察到的“轻松”之处: 相对固定的工作时间: 相较于许多需要加班、轮班的职业,大学老师的工作时间通常是围绕着教学.............
  • 回答
    “为什么会有人不追星?”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却隐藏着复杂而多样的原因,而“饭圈脏”确实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绝不是唯一的原因。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 对“饭圈”的负面认知与厌恶(“饭圈脏”的体现)这是许多人选择不追星最直接的原因之一。所谓的“饭圈脏”并非.............
  • 回答
    人们相信中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涵盖了历史传承、文化认同、个体体验、哲学思想、以及现代医学的局限性等诸多因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 1. 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与传承 悠久的历史: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数千年的历史。从《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一代代医家不断总结经验,.............
  • 回答
    “盲目觉得国外好”和“不知道谁更烂”这两种心态,其实都源于一种更深层的心理机制,即比较、期望、信息不对称和个体经验的局限性。要详细解释,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展开:一、 “盲目觉得国外好”背后的心理驱动:1. 对现状的不满与逃避心理: 现实压力大: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就业机.............
  • 回答
    大闸蟹,作为中国美食界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鲜美的蟹肉、膏脂丰腴的蟹黄蟹膏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然而,就像世界上没有绝对喜爱的事物一样,大闸蟹也并非人人都能接受,总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对其敬而远之。要详细地探讨为什么会有人不喜欢吃大闸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口感与气味上的不适: 蟹黄.............
  • 回答
    人们给电脑贴膜的原因有很多,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解释:一、 保护屏幕,防止划痕和磨损(最主要的原因)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原因。电脑屏幕,尤其是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形式的损伤: 日常接触中的刮擦: 清洁布: 即使是柔软的超细纤维布,如果布上沾有微小的尘埃或.............
  • 回答
    虽然美国队长是漫威电影宇宙(MCU)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但仍然有一些原因会让一些人讨厌他。这种讨厌并非普遍存在,而是源于对角色不同层面的理解、价值观的冲突、剧情的偏好,以及对超级英雄类型本身的一些看法。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1. 他的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过于完美和刻板: .............
  • 回答
    “不孝顺”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背后原因多种多样,并且在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下,其定义和表现形式也会有所差异。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从多个层面来探讨为什么会有人“不孝顺”:一、 父母方面的原因: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言传身教: 缺乏尊重和沟通: 如果父母从小就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但又无比重要的问题。没有人会轻易走向死亡,自杀的念头往往是极度痛苦和绝望的信号,是内心深处在呼唤帮助。理解一个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需要我们深入探究那些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以及它们是如何一点点累积起来的。核心的驱动力:无法承受的痛苦与绝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个体感受到的痛苦已经超.............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值得聊聊的话题,而且很多人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一个人加入外国国籍就是“不爱国”呢?说白了,这背后牵扯到一些很深层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尽量说得透彻点,也希望能有点人味儿。首先,得从“国籍”和“爱国”这两个概念本身说起。国籍的“归属感”和“身份.............
  • 回答
    说起康熙爷,那可真是一段传奇。要说为什么有人会把他捧得那么高,还捎带着把康乾盛世也吹得神乎其神,这事儿啊,得从好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一、 康熙爷,那是真有两把刷子,实力派选手首先,咱们得承认,康熙爷本人确实是个牛人。你想想,他15岁登基,那时候大清刚入关没多久,局面远没那么稳当。外有三藩作乱,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