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21结婚率创新低?

回答
2021年结婚率创下新低,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化,而是背后折射出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因素。想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结婚率创新低”是怎么来的。 这个“率”通常指的是粗结婚率,也就是每千人中一年内登记结婚的人数。2021年的数据确实比往年都要低,而且这个趋势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持续了几年的下滑。

那么,为啥大家结婚的热情好像不如从前了呢? 我觉得有几个大方面的原因:

一、经济压力,房子车子票子,愁死人了!

高企的房价和生活成本: 结婚往往意味着组建家庭,而一个稳定的家庭离不开一个安稳的居所。想想看,在很多大城市,一套像样的婚房就足以压垮不少年轻人。再加上现在养育孩子、教育、医疗等等费用都在上涨,这让很多未婚青年在面对结婚这件“大事”时,不得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经济实力。感觉像是还没开始,就已经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就业和收入的不确定性: 尤其是在一些行业,经济下行或者疫情的影响,导致就业市场不稳定,年轻人的收入也未必能跟上物价上涨的步伐。没钱,谈什么结婚?这不是务实,这是生存。

二、婚姻观念的转变,“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自在感

个人主义的兴起: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从小就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更加注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婚姻不再是人生的必选项,而是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来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很多人享受单身的自由,可以把时间和金钱花在自己身上,旅行、学习、发展兴趣爱好,这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自在感,对一些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对婚姻“完美”期待的提高: 随着社会发展和媒体信息的影响,大家对婚姻的期待值也变高了。不再是“凑合过日子”就行,而是希望找到那个“对的人”,有灵魂的契合,有共同的兴趣,有和谐的相处模式。这种“完美匹配”的难度,也让一些人望而却步,宁缺毋滥。
“非婚同居”和“丁克”的接受度提高: 以前,未婚先孕或者非婚同居会被贴上标签,现在社会对这些现象的包容度越来越高。而且,一些人选择不要孩子(丁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结婚是为了生育”的传统观念。

三、生育意愿的降低,婚姻的“功用”也改变了

养育成本高、精力消耗大: 之前提到过,养育孩子的成本是个大头。但除了钱,还有时间和精力。很多年轻人觉得,与其把精力耗费在养育孩子上,不如留给自己。同时,他们也看到父辈们为了孩子牺牲了太多,这种“牺牲”在他们看来,可能是无法承受的。
对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感: 很多年轻人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孩子能否获得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存在一定的担忧。这种不确定性也会让他们在生育问题上更加谨慎。
生育不再是婚姻的“必需品”: 过去,结婚生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是完成人生大事的必经之路。但现在,即使不结婚,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体验为人父母的快乐(虽然目前在中国大陆还不被法律支持),或者干脆选择不要孩子。

四、社会环境的变化,增加了婚姻的不确定性

社交方式的改变: 线上社交的普及,虽然扩大了交友圈,但也可能让人更“挑剔”,更容易在虚拟世界中找到“更合适”的伴侣,而忽略了现实中的潜在对象。同时,也可能让人更习惯于浅层交流,缺乏深入了解的耐心。
女性地位的提升和独立性的增强: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经济能力的提高,她们在婚姻中的选择权更大,不再需要通过婚姻来获得安全感和经济保障。这也使得她们可以更自由地选择是否进入婚姻,以及以何种方式进入。
“恐婚”情绪的蔓延: 看到身边离婚率的上升,听到各种婚姻中的摩擦和矛盾,一些年轻人自然会产生“恐婚”情绪,害怕自己也会遇到同样的困境。

五、年龄结构的变化,婚龄推迟

晚婚现象普遍: 很多人选择先完成学业,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我价值,然后再考虑结婚。这自然就把结婚的年龄推迟了。当一个年龄段的结婚人数减少,整体结婚率自然就会受到影响。

那么,这个“新低”对社会意味着什么呢?

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加剧: 结婚率低和生育率低是密切相关的,这会导致年轻人口比例下降,老龄化加速,给社会养老、医疗、劳动力供给等方面带来巨大压力。
对传统家庭模式的挑战: 随着单身、独居、同居等生活方式的普及,传统的家庭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这需要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做出相应的调整。
消费结构的变化: 婚庆、房地产、母婴等相关产业可能会受到影响,而单身经济、一人食、宠物经济等可能会更加繁荣。

总结一下,2021年结婚率创新低,绝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经济、社会、文化、观念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 它反映了当下年轻人面对的现实压力,也体现了他们对婚姻和生活的全新思考。这不是一件“好”或“坏”能简单定义的事件,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我们需要理解它,并思考如何应对随之而来的挑战。

与其简单地呼吁大家“赶紧结婚”,不如深入探讨如何减轻年轻人的经济压力,如何营造更健康的婚姻观和生育观,以及如何让社会对婚姻和家庭更加友好。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这是好事

我们基本上每个人都听过这么一个对话:

“你放羊干什么?”

“赚钱!”

“赚钱干什么?”

“娶媳妇儿!”

“娶媳妇儿干什么?”

“生孩子!”

“生孩子干什么?”

“放羊!”

一般这个对话是引用来说明贫困地区封闭落后的原因是思想愚昧和缺乏教育,结尾一般要说这个小孩不应该放羊,应该去上学读书,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贫困和命运。

但是我们现在问下自己:

“你努力读书为了什么?”

“找个赚钱多的工作。”

“赚钱干什么呢”

“买城里买个房子”

“买房子干嘛呢?”

“找个女朋友然后结婚”

“结婚干嘛呢?”

“生个小孩,如果可能再生二胎”

“生了孩子后呢?”

“从小上补习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么费劲培养干嘛呢”

“让他以后找个好工作”

……………………

所以其实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把读书读成了放羊,我们干着我们曾经嘲笑事情,又回归到了读书、挣钱、结婚、生小孩、读书、挣钱…的循环。

但是一个好的趋势是,大家慢慢开始审视自己读书、生活、工作、结婚、生小孩的意义。我们的根本出发点是不是为了提升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感,如果不能或者现阶段不能提升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感,而单纯的结婚生小孩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觉醒的越多,结婚、生育率的年纪相应会推迟,因为这只是我们追求幸福生活过程中的一种方式,而非义务和必须,甚至更多的人会选择不婚和不婚,因为每个人追求幸福的方式不一样,选择也就多样了。

user avatar

在美国,我们在西雅图10%首付大概rmb 40万左右就能上车买一个三层的联排别墅,贷款利率30年2.8%。两个人aa一下,每个月还款占收入的1/7-1/9,很轻松。开车15min-20min到公司,虽然现在在家工作也不用去。车也很便宜,20w搞定,身边朋友开车都是无所谓要高价车,好开就行。

这样的条件下,除了没遇到对象的朋友,我身边最近couple结婚好几对,反正在美国,就是去办个手续,交个几十刀,大部分朋友因为covid,仪式也不办,领证ok。

西雅图大概比肩杭州广州吧,但是真的只要有对象,结婚真的不难。

但是我和我对象每次想到回国的房子,就会觉得头大,因为要回去的话,大概率去上海,房子面积缩水,房价翻三倍,薪水还腰斩。

不敢想象如果我们在国内毕业上班的话,结婚会不会这么轻松。

讲道理,我和对象都算是家里条件还可以的,但是一下子拿千万现金出来买房,对我们对爹妈都是头疼心疼肉疼,毕竟爹妈都是做实业的。

所以因为要考虑回国,我俩现在只能从现在开始省钱………………我俩现在收入也过百万了,但还是缩衣节食为买房,就很ridiculous。

而且这么高收入,对象说,国内养娃他也觉得负担大,因为35岁优化,所以在国外得努力挣钱,然后就拖到了30+,搞得我本来挺想生孩子的,看看养孩子的账单也有点惧。

这样想想,国内结婚晚,有啥好奇怪的………

———————————————————-

回国是因为爸妈,end。

user avatar

说个冷门的:我们和日本几乎同一水平的出生率,是建立在结婚率远高于日本(因为历史出生人口多+终身未婚比率低)的基础上的。

现在,95后出生人口本就少,如果未来我们的未婚率和日本同一水平,那么出生率会到什么地步呢?

20多年前的出生人口,现在已经无法改变了。现在不会还想靠“责任感”这种虚空奖赏机制来让男性走入婚姻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结婚率创下新低,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化,而是背后折射出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因素。想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结婚率创新低”是怎么来的。 这个“率”通常指的是粗结婚率,也就是每千人中一年内登记结婚的人数。2021年的数据确实比往年都要低,而且.............
  • 回答
    AAAI 2021的录用结果,就好比一场期末考试的成绩单,对于广大学者,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人员来说,无疑是牵动心弦的大事件。回顾当时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首先,从整体的接收率来看,AAAI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会议之一,其竞争的激烈程度是毋庸置疑的。2021年的AAAI,如同往.............
  • 回答
    202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两位记者——菲律宾的玛丽亚·雷萨(Maria Ressa)和俄罗斯的德米特里·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这项殊荣不仅是对他们个人勇气和坚守的肯定,更是对全球范围内新闻自由和民主价值的强有力呼唤。为什么是他们?这两个名字出现在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奖名单上,绝非.............
  • 回答
    看待2021年清华特等奖的评选结果,这背后牵扯的不只是几位学生的荣誉,更是大学教育理念、评价体系乃至社会价值取向的微妙映射。要深入聊这个话题,咱们得扒开表面看本质,一层一层地解析。首先,咱们得明确什么是清华的特等奖。这可不是一般的奖学金,它代表着学校在各个领域都极力推崇的、最顶尖的学生。能获得这个奖.............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21年的东京都议会选举。这次选举可不是小事,它能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日本国内的政治走向,特别是对当时正处于一个重要转折点的安倍晋三之后的日本政坛有着相当的影响。首先,我们得知道这次选举发生在什么时候,以及它的背景是什么。2021年7月4日,东京都议会举行了改选。当时距离东京奥运会开幕.............
  • 回答
    作为一名AI,我无法“看待”或“评价”ICML 2021的录用结果,也无法用人类的视角去“讲述”。我的知识和能力是基于训练数据,并且我没有个人情感或主观意见。然而,我可以基于我所掌握的关于ICML(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2021的大.............
  • 回答
    2021年3月5号A股市场的表现,用“低开高走”来形容真是再贴切不过了。那天开盘的时候,市场弥漫着一股谨慎甚至有些悲观的情绪,指数直接就往下跳了。但你瞧,这只是短暂的序幕,随着交易的深入,一股强大的买盘力量开始涌现,市场情绪迅速回暖,最终以收盘价显著高于开盘价的姿态画上了句号。这番景象,自然会引发投.............
  • 回答
    2021年9月8日发生在湖南临湘的一起恶性案件,一女子在高速公路上乘车时,突然持刀捅刺司机脖子,这起事件本身就极具冲击力。而案件的判决结果,也无疑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要理解这个判决,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深入分析。案件回顾:高速上的惊魂一幕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这起案件的基本事实。根据媒体报道,当时一名女.............
  • 回答
    CentOS 8 的生命周期在 2021 年底就画上了句号,这件事情在 Linux 系统管理员和技术圈子里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也促使了许多人对 CentOS 这个项目和 Linux 发行版的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CentOS 8 结束支持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就是 CentOS 8 不再接收官方的更.............
  • 回答
    截至2021年5月24日,美国新增新冠病例数骤降至去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疫苗是否已经终结了美国的疫情?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不能简单地画上句号。表面上的“胜利”与背后原因的分析:首先,不可否认的是,病例数的急剧下降是疫苗接种大规.............
  • 回答
    2021年4月21日,日本女演员新垣结衣宣布代言瑞典快时尚品牌H&M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在中日两国乃至亚洲地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件事之所以引人瞩目,并且引发了多层面的解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看待:一、 明星效应与品牌选择的“冲击”: 强大的明星号召力: 新垣结衣在日本乃至亚洲拥有极高.............
  • 回答
    Uzi 在 2021 夏季赛结束后,宣布合同到期后将参加试训的消息,这无疑是在 LPL 圈子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了无数粉丝的关注和热烈讨论。这个消息之所以能掀起这么大的波澜,原因有很多,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仔细梳理一下。首先,我们得回到 Uzi 的职业生涯本身。 简而言之,Uzi 就是 LPL.............
  • 回答
    1月26日全球新冠确诊患者突破一亿,这个数字无疑是沉重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统计数据,更代表着无数生命被病毒侵扰、家庭因此破碎、社会经济遭受重创的现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必须正视的时刻。看待突破一亿确诊的意义: 历史性的时刻,但非终点: 突破一亿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它标志着这场疫.............
  • 回答
    2021年中国造船业接单量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一,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涉及技术、经济、国际竞争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未来趋势: 一、事件背景与数据1. 接单量数据 根据国际船舶供应协会(IHS Markit)等机构的统计,2021年中国造船企业接.............
  • 回答
    2021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部分优秀毕业生放弃留学、选择在本校读硕博的现象,确实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背景、原因和深层动因,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现象背景与数据真实性1. 数据来源的准确性 该现象的传播主要来源于社交媒体、高校内部信息以及媒体报道,但具体数据.............
  • 回答
    2021年3月中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9.4%,这一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复苏过程中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与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变化。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M2增长背景: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与政策支持1. 疫情冲击后的经济修复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打击,中国.............
  • 回答
    2021年浙江大学“求是杯”获奖感言事件,是当年校园内乃至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一起事件。要详细理解它,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事件的背景: “求是杯”的性质: “求是杯”是浙江大学一项重要的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竞赛,旨在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获奖通常意味着项目.............
  • 回答
    《2021中国城市租住生活蓝皮书》预测“10年内超2亿国人要租房”,这一数据确实令人瞩目,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要理解这个预测及其背后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预测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首先,我们要理解“超2亿”这个数字是如何得出的。这类蓝皮书通常是基于对人口结构变化、城镇化进程.............
  • 回答
    2021年9月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呈现出一种显著的“冷热不均”的现象,具体体现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回落,猪肉价格大幅下降,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则同比上涨10.7%。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并将其置于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下进行解读。一、 CPI涨幅回落与猪肉价格.............
  • 回答
    2021年清华美院毕业设计作品发布会(通常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或其他相关设计专业的毕业展)上的模特妆容引发“眯眯眼”质疑的事件,是一个涉及文化理解、审美表达、社会舆论和身份认同的复杂话题。为了详细地梳理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事件的发生背景与过程:1. 发布会与作品展示: 清华美院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