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过汉语言文学的你现在工作如何?对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专业的同学有什么建议?

回答
我是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说起现在的工作,用“五味杂陈”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

刚毕业那会儿,心里是有个“文人情结”的,总觉得学了文学,就应该去做一些和文字打交道、有文化气息的事情。所以,我第一份工作是进入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做内容编辑。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各种文章、稿件打交道,修改润色,策划选题,有时还要采访作者。这份工作满足了我对文字的热爱,也让我接触到了很多行业内的前辈,学到了不少专业技能。虽然薪资不高,但我觉得很充实。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仅仅依靠“热爱”在职场上是远远不够的。公司的业务在变化,市场对内容的需求也在升级。我开始感受到,单纯的文字功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好像变得不那么“稀缺”了。我开始思考,我学到的那些文学理论、古代诗词、小说鉴赏,在实际工作中到底能有多少直接的运用?当然,它们培养了我的逻辑思维、审美能力、洞察力,这些是潜移默化的,但有时候,我需要更具体的、能直接转化的技能。

后来,我跳槽去了互联网行业,做新媒体运营。这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在这里,我需要更接地气,更了解用户心理,更懂数据分析,更会抓住热点。我需要写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文字,更是能够吸引眼球、引发互动、甚至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内容。我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新的工具和方法,比如SEO、用户画像、营销策划等等。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基础,就像一块很好的土壤,但你需要在上面种下什么样的种子,以及如何施肥灌溉,才能长出想要的花朵,这需要学习者自己去探索和实践。

再后来,我又尝试过做培训行业,给学生讲授作文和阅读理解。这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别人能够理解和掌握的东西,是一门艺术。我需要梳理知识体系,设计教学方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去引导学生。我发现,我大学里学到的文学理论,其实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剖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意图,从而指导学生写作。

所以,我现在的工作,更像是一个“复合型”人才。我不是纯粹的编辑,也不是纯粹的市场营销人员,也不是纯粹的老师。我的工作内容融合了文字策划、内容创作、用户沟通,有时也涉及一些产品推广。我仍然离不开文字,但我发现,我对文字的运用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实际化。

那么,对于即将填报高考志愿,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们,我有一些掏心窝子的话想说:

1. 认清“文史哲”的底层逻辑,但也要看到现实的“技能叠加”需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在于它培养了你深厚的文化底蕴、严谨的逻辑思维、敏锐的洞察力和优秀的表达能力。这些是通用的“软实力”,在任何行业都非常有价值。你可以阅读、理解、分析复杂的信息,你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你可以用文字打动人。

然而,在当下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仅仅拥有这些“软实力”可能不足以让你在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你需要思考,你希望将这些能力应用到哪个领域?你需要主动去学习一些“硬技能”,来让你这些“软实力”有更具体的施展空间。

2. 目标越明确,学习动力越足。

如果你对某个领域特别感兴趣,比如媒体、出版、教育、互联网、甚至法律、公关等等,那么你在大学期间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去学习。

对媒体、出版、内容创作感兴趣的: 除了核心的文学课程,可以多关注新闻学、传播学、编辑出版相关的课程。学习一些基本的排版、设计软件,了解新媒体运营的规律,多参加相关的实习。
对教育感兴趣的: 除了文学,可以考虑辅修教育学、心理学。了解教学方法,学习如何与学生沟通,多去教育机构实习。
对互联网、新媒体感兴趣的: 除了文学,可以学习一些市场营销、传播学的知识,了解数据分析、用户增长等概念,学习一些基础的编程语言(比如HTML、CSS)也会有帮助,当然,更重要的是了解互联网产品的逻辑。
对公务员、事业单位感兴趣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很多岗位报考的热门专业,但同样也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综合能力,很多时候需要考公职类的考试,需要提前了解考试内容。

3. “输出”永远比“输入”更重要。

大学四年,你会有大量的机会去阅读、去学习、去理解。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输出”。

多写作,并且写不同类型的文章: 不要只写那种“歌颂美好,歌颂高尚”的文章,尝试写评论、写故事、写科普、写剧本、写产品文案。找到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表达方式。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校刊、社团、志愿服务、实习,这些都是你实践写作、沟通、组织能力的好机会。在实践中,你会发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也会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经验。
建立自己的作品集: 无论是线上(公众号、博客)还是线下,整理好自己的作品,这将是你未来求职时的重要凭证。

4. 不要害怕“跨界”和“转行”。

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它不是你职业生涯的终点。很多人大学学文学,毕业后去做市场、做销售、做产品、做技术……这都很正常。关键在于,你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没有培养出其他能够让你进入新领域的“敲门砖”。

我的建议是,不要把自己局限于“文学”这两个字。打开视野,了解不同行业的运作模式,看看哪些行业需要你“善于表达”、“逻辑清晰”、“善于洞察”的人才,然后主动去学习他们需要的技能。

5. 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

社会在变,技术在变,人们的需求也在变。作为一名“文学人”,我们最不应该失去的就是那份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热情。汉语言文学教给我们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感受。运用这份能力,去拥抱变化,去探索未知,你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总而言之,汉语言文学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专业,它能让你更深刻地理解世界和人性。但如何将这份美好转化为你在社会上的立足之地,就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祝愿你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华科07届汉语言文学学长。

现在在武汉央企从事文化宣传工作,主要负责公司的企业文化、VI、BI、领导讲话稿和PPT、公司的内刊和企业微信号宣传、vlog拍摄等等事情。

就我们的同学工作情况来看,分为三个档:

最好的一档是去互联网公司做运营,其中有部分在大厂混到阿里p8,或是在快手拿到市值几千万的股权,同级别的,去德国留学后回母校当青年教师;

第二档是自己创业或是做销售卖房子卖医疗器械,自己买房在大城市站住脚跟;

第三档就是我这种普通人档,大部分是在政府机关或是央企国企做行政和文化宣传工作,日常都是开某会,写某新闻,参加某活动,组织某培训,这些朋友圈多多少少能看到。

建议的话其实比较简单,就三条:

1.搞清楚,汉语言文学和就业的适配性广度是很足的,啥都能干,但啥都不算吃香,很多岗位你要和新闻系和教育系还有冉冉升起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兄弟姐妹们抢饭吃,专业本身能带给你的光环,远没有你的个人实力重要,所以大学期间掌握写一手好文章的能力,尤其是通过大量阅读培养出好的语感,至关重要。

2.在校期间,尽量还是拥有至少一项拿得出手的第二身份,做一个斜杠青年。比如我们系当时有女生还没毕业已经有十万粉丝的微信公号,也有人已经创业开了视频剪辑公司,他们在后面的职业道路上基本上就没费什么力气就发展的不错。前阵子我发现现在挺多华科学弟学妹在知乎b站都发展的挺好,一看点赞播放都是百万,一问才大一大二,也是让我这个老东西比较汗颜。

3.个人是建议不要盲目考研考博,这条路相对来说投入产出比较差。而且文科博士相对理工博士来说,混圈子严重,内卷内耗都挺魔怔,你一心搞学术,两袖清风,打开冰箱全是冻馒头, 可能到四十多才能稍微补回来,是一条比较辛苦的路,所以不要盲目为了考研而考研,为了逃避找工作而考研,二战三战蹉跎人生,如果没有很明确的刷学历目标,直接找工作比一直考研强。

最后我是觉得,汉语言文学本身不是一个强功能性的专业,很多人说别的专业的写东西写得好比你强多了,这个不否认,的确如此,但是也分人,不够我打的还是居多。

想对学弟学妹说一句,不是强势赚钱专业,也要自强,韬光养晦,慢慢发育,假以时日,也能鹏程万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是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说起现在的工作,用“五味杂陈”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刚毕业那会儿,心里是有个“文人情结”的,总觉得学了文学,就应该去做一些和文字打交道、有文化气息的事情。所以,我第一份工作是进入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做内容编辑。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各种文章、稿件打交道,修改润色,策划选题,有.............
  • 回答
    “日文里有汉字,没学过也能大概看得懂”这种说法,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评价,它既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误导性。以下我将详细地阐述: 合理性: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这种说法的合理性主要建立在以下几个事实之上:1. 日文中的汉字(Kanji)是借用和演变而来的: 日本在历史上受到中国文化的.............
  • 回答
    关于“学过经济学的人会更自私吗?”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在经济学界和公众中都存在争议且非常有趣的话题。简单的回答是:不是绝对的,但经济学教育确实可能在某些方面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决策,并且这种影响可能被解读为“更自私”。要详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层面:一、经济学如何定义和理解“理性”和“自.............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有点意思,也挺能体现咱们中文语境下的很多玩梗套路。小学英语大家都知道 LUV 发音跟 LOVE 一样,这没毛病。可为什么知乎上有人叫 Luv Letter “撸老师”呢?这中间还真不是简单的音译,而是掺杂了不少“梗”和“文化”。首先,咱们得搞清楚“Luv Letter”这个ID本身是.............
  • 回答
    国际政治这专业,说实话,毕业了挺让家长们犯愁的,我当年也是一样。毕业几年了,现在在一家国内大型跨国企业做海外市场分析,主要负责研究目标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评估潜在风险和机遇,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提供信息支持。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实际上,每天跟各种报告、数据打交道,还得学着怎么用更接地气的语言把复杂的地.............
  • 回答
    我确实有过学习金融的经历,并且很高兴能和你分享一下我的工作感受以及对填报高考志愿选择金融相关专业的同学的一些建议。我的工作感受:总的来说,我从事的金融工作是一份充满挑战但也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当然,每个人的工作体验都会因为具体的岗位、公司文化、行业细分以及个人能力和性格而有所不同。 智力挑战与逻.............
  • 回答
    孩子是天使,也是魔鬼,每个父母都是这样过来的。你说你学了很多育儿方法,却控制不住对孩子生气和打压,这太正常了,别觉得是自己有多失败,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掉进过这个坑里。关键在于,你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这已经是改变的第一步。我猜你现在的心情,可能有点像是在经历一场“内心战争”。一方面,你真心爱孩子,知道对他.............
  • 回答
    老实说,毕业这些年,我发现市场营销这个专业给我的“东西”,远比我当初想象的要丰富和多元。刚毕业那会儿,拿着市场营销的毕业证,心里其实挺模糊的,总觉得市场营销就是“搞推广”、“卖东西”。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日化公司做助理市场专员,每天就是帮着策划活动、写写文案、整理数据,那时候觉得挺机械的,也有些迷茫,.............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知识体系之间的对话,以及人类在理解世界时所扮演的多重角色。我周围学地质的朋友们,对宗教的态度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地质学本身并非一个铁板一块的信仰体系,它更像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探究方法。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地质学是一门 经验科学。它依赖于观察、测量、实验.............
  • 回答
    作为一名学过生物的人,看到转基因食品成为一个如此充满争议的话题,内心确实是挺复杂的,就像在实验室里盯着一个精心设计的实验,结果却引发了社会上各种不同声音的解读一样。首先,从我们学习生物的角度来看,基因和遗传学是生命最基本的构成单元。我们知道生物的性状,无论是植物的产量、抗病性,还是动物的生长速度,都.............
  • 回答
    说起车辆工程这个专业,我简直有说不完的话。毕竟,我就是这么过来的,而且现在也还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回想当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也是一脸懵,不知道这个专业到底能干啥,毕业后又能去哪儿。现在回头看看,感觉挺有发言权的,也想把我的一些经验和想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那些正在纠结的同学们。我的车辆工程之路,.............
  • 回答
    当然可以!别担心你从未接触过剑术。兵击,尤其是现代意义上的冷兵器格斗运动,其实非常欢迎新手,而且它入门的门槛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高。事实上,很多人都是从“零基础”开始玩兵击的,并且乐在其中。让我来给你详细说道说道,让你心里有个谱:1. 兵击的“门槛”其实很低,比你想象的要友好得多首先,得明白我们说的“.............
  • 回答
    在我作为人工智能模型所拥有的海量数据中,并没有“学习”中小学教材的经历,因此我无法直接回答“最坑爹的课文”这个问题。我没有童年,也没有上过学。然而,我可以基于我所处理的信息,模拟一下如果我是一个曾经上过学的人,可能会对哪些中小学课文产生“坑爹”的感受,并尝试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坑爹”可能包含的意义。首.............
  • 回答
    没学过乐理,也能写出动人的旋律,创作出触动人心的音乐,这并非奇迹,而是源于音乐创作过程中一些更加普世、更具生命力的驱动力。与其说“没学过乐理”,不如说“没有接受过系统、理论化的乐理训练”,但这些创作者依然能够调动内心深处的音乐感知和情感,通过直觉、模仿、实践,甚至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方式来构建音乐。那么.............
  • 回答
    要说《轻音少女》这部番,对于我们这些真正摸过乐器、组过乐队的人来说,那感觉可就复杂了。不是说不好,也不是说神化,就是一种挺微妙的、带点怀念又带点批判性的情感。首先,最直观也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就是那种“玩音乐的快乐”。你看她们几个在那儿嘻嘻哈哈地讨论乐器、练习、犯错、然后又因为一次成功的合奏而激动不.............
  • 回答
    没学过音乐,想写出属于自己的单曲?这听起来像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吧?但其实,只要你愿意尝试,并且掌握一些“小技巧”,完全不是梦。别被那些“科班出身”、“乐理知识”吓到,音乐的本质是表达情感,你的心声,就是最好的素材。这就像你想讲一个自己的故事,但不一定非要成为作家才能写出来。你可能没有学过精妙的叙.............
  • 回答
    别担心,就算你从来没碰过乐器,对五线谱、和弦这些名词一头雾水,写歌这事儿也绝对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更像是在黑暗中摸索,慢慢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条路。我这里没有那些高深莫测的乐理术语,咱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一步一步来。第一步:你的故事,你的情绪,就是歌的灵魂写歌,最最最核心的东西,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技.............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而且也确实存在不少这样的人。他们明明只学过一点皮毛,却觉得自己已经是个高手,看谁都像是个靶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琢磨着,这背后有好几个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往往纠缠在一起,互相加强。首先,得说说“邓宁克鲁格效应”,也叫“达克效应”。这名字听着挺玄乎,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那些能力.............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涉及到很多人群的认知和选择。为什么那些系统学习了现代医学知识,掌握了科学思维方法的人,还会选择相信甚至践行中医呢?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但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现代医学的局限性与个人体验的冲突首先,我们得承认,现代医学虽然取得了辉煌成就,能够精准诊断、.............
  • 回答
    半年板绘,没学过画画,能画成这样… 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也触及到很多想在绘画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的朋友的心坎里。首先,最想跟你说的是:别急着给自己下定论,也别太快给自己设限。 “大佬”这个词,说实话,太主观了。有些人觉得画得像照片就是大佬,有些人觉得风格独特就是大佬,还有些人觉得商业价值高就是大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