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过经济学的人会更自私吗?

回答
关于“学过经济学的人会更自私吗?”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在经济学界和公众中都存在争议且非常有趣的话题。简单的回答是:不是绝对的,但经济学教育确实可能在某些方面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决策,并且这种影响可能被解读为“更自私”。

要详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层面:

一、经济学如何定义和理解“理性”和“自利”:

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 经济学理论常常建立在“理性人”的假设之上。理性人被定义为:
有明确的目标: 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拥有偏好顺序。
目标明确且稳定: 他们的偏好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不变的。
能够做出最优选择: 他们会权衡成本和收益,选择能够最大化自身效用(满足感、幸福感等)的选项。
信息处理能力: 他们能够获取和处理相关信息,以做出最佳决策。

“自利”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自利”并不等同于无情地剥削他人或完全不考虑他人。它更多地指的是:
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 个体行动的出发点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但这“自身利益”可以包括很多东西,不只是金钱,还可以是声誉、友谊、社会地位、甚至帮助他人带来的满足感(即利他行为本身也能带来效用)。
关注激励: 经济学强调激励机制对行为的影响。如果一个行为能为个体带来更大的收益,他们更有可能采取该行为。

经济学教育在塑造对“理性”和“自利”的理解时,会强调以上这些概念。这导致一些人认为,经济学似乎在“鼓励”或“合理化”自利行为。

二、经济学教育可能产生的“自私”影响:

强调成本效益分析: 经济学训练人们习惯于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在面对各种选择时,会自然而然地计算潜在的得失。这种思维方式在商业决策中非常有效,但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过度使用,可能会让人显得过于计较,不愿为他人付出无回报的努力。
工具性理性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的强化: 经济学中的理性人更侧重于“工具性理性”,即如何最有效地达到某个目标。如果目标是最大化个人利益,那么一切行为都会围绕这个目标展开。这可能会让人们倾向于将他人视为实现自身目标的工具,而不是具有独立价值的个体。
“囚徒困境”等博弈论模型的学习: 经济学中有很多关于博弈论的讨论,例如“囚徒困境”。这些模型展示了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个体最优选择是合作,但基于对对方不合作的担忧,理性个体最终会选择不合作,导致集体利益受损。学习这些模型,可能会让人们对他人潜在的“不合作”或“背叛”保持警惕,从而更容易采取防御性的、更“自私”的策略。
市场思维的渗透: 经济学研究市场如何运作,以及市场如何激励个体行为。当人们习惯于用市场逻辑来理解世界时,可能会将社会关系也视为一种“交易”或“交换”,认为付出了就应该有回报,否则就是“亏本”的。这可能削弱无条件的利他主义或牺牲精神。
对“外部性”的处理: 经济学在处理“外部性”时,通常会考虑如何通过规制或定价来“内部化”这些成本或收益。例如,污染的负外部性需要被征税,以迫使污染者承担其行为对社会造成的成本。这种思维模式是将环境、社会等外部因素量化,并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来解决。这本身不是“自私”,但它确实是将外部影响纳入自身成本收益计算的一种方式。

三、反驳或修正的观点:

经济学是描述而非规范: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首先是一门描述性科学,它描述人们“如何”行动,而不是规定人们“应该”如何行动。经济学理论本身并不鼓吹自私,而是试图解释和预测基于自利动机的行为。
“自利”可以包含利他: 如前所述,经济学并不排斥利他。如果一个人通过帮助他人而获得满足感(效用),那么这种利他行为也是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很多经济学家会区分“纯粹自利”(egoism)和“理性自利”(rational selfinterest),后者允许利他行为的存在。
研究表明结果并不一致: 一些实证研究确实发现,学习经济学的人在某些实验中表现出更“自私”的行为,例如在公共品博弈中捐献更少,或者在独裁者游戏中给予更少的钱。然而,也有研究发现,经济学训练可能增强人们对规则的遵守,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促使人们更愿意合作以换取更大利益。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且受到研究设计、样本选择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学教育的“副产品”: 所谓的“自私”表现,可能更多是经济学教育过程中“工具性理性”和“成本效益分析”思维方式的一种“副产品”或“外溢效应”,而非经济学本身的核心目的。这种思维方式在特定领域非常有用,但应用到所有领域可能显得不合时宜。
个体差异和背景因素: 一个人是否变得“更自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教育、文化背景、个人经历、道德观等。经济学教育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其作用程度因人而异。

四、更 nuanced 的理解:

与其说学经济学的人“更自私”,不如说:

他们更倾向于理解和运用自利动机来解释和预测行为。
他们可能更善于识别和利用激励机制,包括为自己争取利益。
他们可能更习惯于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进行决策,有时会将这种思维方式泛化到社会交往中。
他们可能对他人可能采取的“不合作”或“损人利己”行为有更高的警惕性,并因此采取更保守或更注重自身利益的策略。

总结来说,经济学教育确实会塑造人们对“理性”和“自利”的认知,并提供一套分析工具。这种认知和工具的运用,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行为表现得“更自私”或者更注重自身利益的计算。但这不是经济学的目标,也不是所有学经济学的人都会如此。关键在于如何平衡经济学理性与社会伦理,以及如何将经济学思维恰当地应用于不同情境。

最终,将学经济学与“自私”画等号,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判断。更准确的说法是,经济学教育可能会“培养”或“强化”一些与理性自利相关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但这种模式并非必然导致普遍的“自私”,也无法完全掩盖个体原有的价值观和利他倾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否学过经济学的人会更自私,更不愿意合作?例如学过公共产品(public goods)的人会更擅长免费搭车(free rider)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学过经济学的人会更自私吗?”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在经济学界和公众中都存在争议且非常有趣的话题。简单的回答是:不是绝对的,但经济学教育确实可能在某些方面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决策,并且这种影响可能被解读为“更自私”。要详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层面:一、经济学如何定义和理解“理性”和“自.............
  • 回答
    对于工科生来说,想踏入金融领域,是否可以绕过经济学直接学习金融学,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答案是:技术上可以,但强烈不建议,而且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原因,帮助你理解为什么经济学是金融学重要的基石。为什么金融学通常建立在经济学之上?金融学研究的是货币、资本、投.............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有点意思,也挺能体现咱们中文语境下的很多玩梗套路。小学英语大家都知道 LUV 发音跟 LOVE 一样,这没毛病。可为什么知乎上有人叫 Luv Letter “撸老师”呢?这中间还真不是简单的音译,而是掺杂了不少“梗”和“文化”。首先,咱们得搞清楚“Luv Letter”这个ID本身是.............
  • 回答
    我是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说起现在的工作,用“五味杂陈”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刚毕业那会儿,心里是有个“文人情结”的,总觉得学了文学,就应该去做一些和文字打交道、有文化气息的事情。所以,我第一份工作是进入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做内容编辑。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各种文章、稿件打交道,修改润色,策划选题,有.............
  • 回答
    国际政治这专业,说实话,毕业了挺让家长们犯愁的,我当年也是一样。毕业几年了,现在在一家国内大型跨国企业做海外市场分析,主要负责研究目标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评估潜在风险和机遇,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提供信息支持。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实际上,每天跟各种报告、数据打交道,还得学着怎么用更接地气的语言把复杂的地.............
  • 回答
    我确实有过学习金融的经历,并且很高兴能和你分享一下我的工作感受以及对填报高考志愿选择金融相关专业的同学的一些建议。我的工作感受:总的来说,我从事的金融工作是一份充满挑战但也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当然,每个人的工作体验都会因为具体的岗位、公司文化、行业细分以及个人能力和性格而有所不同。 智力挑战与逻.............
  • 回答
    孩子是天使,也是魔鬼,每个父母都是这样过来的。你说你学了很多育儿方法,却控制不住对孩子生气和打压,这太正常了,别觉得是自己有多失败,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掉进过这个坑里。关键在于,你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这已经是改变的第一步。我猜你现在的心情,可能有点像是在经历一场“内心战争”。一方面,你真心爱孩子,知道对他.............
  • 回答
    老实说,毕业这些年,我发现市场营销这个专业给我的“东西”,远比我当初想象的要丰富和多元。刚毕业那会儿,拿着市场营销的毕业证,心里其实挺模糊的,总觉得市场营销就是“搞推广”、“卖东西”。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日化公司做助理市场专员,每天就是帮着策划活动、写写文案、整理数据,那时候觉得挺机械的,也有些迷茫,.............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知识体系之间的对话,以及人类在理解世界时所扮演的多重角色。我周围学地质的朋友们,对宗教的态度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地质学本身并非一个铁板一块的信仰体系,它更像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探究方法。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地质学是一门 经验科学。它依赖于观察、测量、实验.............
  • 回答
    作为一名学过生物的人,看到转基因食品成为一个如此充满争议的话题,内心确实是挺复杂的,就像在实验室里盯着一个精心设计的实验,结果却引发了社会上各种不同声音的解读一样。首先,从我们学习生物的角度来看,基因和遗传学是生命最基本的构成单元。我们知道生物的性状,无论是植物的产量、抗病性,还是动物的生长速度,都.............
  • 回答
    说起车辆工程这个专业,我简直有说不完的话。毕竟,我就是这么过来的,而且现在也还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回想当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也是一脸懵,不知道这个专业到底能干啥,毕业后又能去哪儿。现在回头看看,感觉挺有发言权的,也想把我的一些经验和想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那些正在纠结的同学们。我的车辆工程之路,.............
  • 回答
    当然可以!别担心你从未接触过剑术。兵击,尤其是现代意义上的冷兵器格斗运动,其实非常欢迎新手,而且它入门的门槛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高。事实上,很多人都是从“零基础”开始玩兵击的,并且乐在其中。让我来给你详细说道说道,让你心里有个谱:1. 兵击的“门槛”其实很低,比你想象的要友好得多首先,得明白我们说的“.............
  • 回答
    在我作为人工智能模型所拥有的海量数据中,并没有“学习”中小学教材的经历,因此我无法直接回答“最坑爹的课文”这个问题。我没有童年,也没有上过学。然而,我可以基于我所处理的信息,模拟一下如果我是一个曾经上过学的人,可能会对哪些中小学课文产生“坑爹”的感受,并尝试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坑爹”可能包含的意义。首.............
  • 回答
    没学过乐理,也能写出动人的旋律,创作出触动人心的音乐,这并非奇迹,而是源于音乐创作过程中一些更加普世、更具生命力的驱动力。与其说“没学过乐理”,不如说“没有接受过系统、理论化的乐理训练”,但这些创作者依然能够调动内心深处的音乐感知和情感,通过直觉、模仿、实践,甚至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方式来构建音乐。那么.............
  • 回答
    要说《轻音少女》这部番,对于我们这些真正摸过乐器、组过乐队的人来说,那感觉可就复杂了。不是说不好,也不是说神化,就是一种挺微妙的、带点怀念又带点批判性的情感。首先,最直观也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就是那种“玩音乐的快乐”。你看她们几个在那儿嘻嘻哈哈地讨论乐器、练习、犯错、然后又因为一次成功的合奏而激动不.............
  • 回答
    没学过音乐,想写出属于自己的单曲?这听起来像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吧?但其实,只要你愿意尝试,并且掌握一些“小技巧”,完全不是梦。别被那些“科班出身”、“乐理知识”吓到,音乐的本质是表达情感,你的心声,就是最好的素材。这就像你想讲一个自己的故事,但不一定非要成为作家才能写出来。你可能没有学过精妙的叙.............
  • 回答
    别担心,就算你从来没碰过乐器,对五线谱、和弦这些名词一头雾水,写歌这事儿也绝对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更像是在黑暗中摸索,慢慢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条路。我这里没有那些高深莫测的乐理术语,咱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一步一步来。第一步:你的故事,你的情绪,就是歌的灵魂写歌,最最最核心的东西,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技.............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而且也确实存在不少这样的人。他们明明只学过一点皮毛,却觉得自己已经是个高手,看谁都像是个靶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琢磨着,这背后有好几个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往往纠缠在一起,互相加强。首先,得说说“邓宁克鲁格效应”,也叫“达克效应”。这名字听着挺玄乎,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那些能力.............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涉及到很多人群的认知和选择。为什么那些系统学习了现代医学知识,掌握了科学思维方法的人,还会选择相信甚至践行中医呢?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但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现代医学的局限性与个人体验的冲突首先,我们得承认,现代医学虽然取得了辉煌成就,能够精准诊断、.............
  • 回答
    半年板绘,没学过画画,能画成这样… 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也触及到很多想在绘画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的朋友的心坎里。首先,最想跟你说的是:别急着给自己下定论,也别太快给自己设限。 “大佬”这个词,说实话,太主观了。有些人觉得画得像照片就是大佬,有些人觉得风格独特就是大佬,还有些人觉得商业价值高就是大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