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凤以及大凤改是正经的翔鹤后续舰。
其中大凤是根据日本海军战略确定的补充翔鹤级的战力,一起用于马绍尔附近航母前卫战。按照日本海军的造舰计划,在大凤之后将建造更完善的大凤改,因此没有计划更多的大凤。由于战争的爆发超出了日本的预计,即使按照日本自己的安排,大凤改也要到1943年开工、1946年才能服役,这是由于日本的大型船台建造日程已经排满,而且要注意这个时候中途岛之战还未发生。中途岛之战后,日本航母兵力大幅欠缺,这才有紧急建造的云龙级,大凤改的计划几乎相当于放弃了。
另外大凤的载机量和翔鹤一样都是72架,在马里亚纳海战时实际搭载了71架。50多架的说法是如果换装体积更大的烈风、流星等机种。
因为丸三之后,丸四计划就列了一艘大凤,over
大凤41年7月开工,44年3月完工,对于日本来说已经是非常快的建造速度了
至于说丸四为什么只有一艘大凤(美国第二次文森案列了两艘航母),一方面是经费制约(大头给战列舰和潜艇了),另一方面也考虑进一步增加航母数量的话会刺激美国人继续跟进,航母实力不足可以由改造航母弥补
题外话,日本要解决航母数量不足的问题,如果不考虑G18这种极端做法,基本上只能造云龙,而且得从丸三就开始。不过指望日本人做出这种预判,那太战能不能打起来就得打个问号了
别说日本了,就是大英,二战期间造出过几条2.5万吨以上CⅤ(只算40年及以后动工的)?
战时批量急造大型CⅤ这玩法,也就船厂船坞船台银子多的USN敢玩,没船台的大英都表示玩不动,你IJN敢凭什么玩这出?
题主要明白一个道理:近现代海军战时能大量急造补充大型主力舰是不正常的现象,沉一条少一条才是正常操作——毕竟不是谁家都像一战的RN和二战的USN那么壕的……
开战后正儿八经的重巡都没完工一艘 更别说更大吨位的翔鹤级了。
更加便宜且建造时间更短的云龙级才好用。
另外大凤可一点都不奇怪,所谓的搭载量50+是按照烈风+流星+彩云这种大型机来算的,要是都搭载这三种,赤城加贺估计也只能50-60。而且编制跟塞满是不一样的,如果算塞满(零件也算)并且用96舰战等小型机的话加贺能塞常用+补用100,赤城能塞12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