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山大学对性骚扰教授张鹏的处理通报?

回答
中山大学对性骚扰教授张鹏的处理通报,无疑是一件牵动了公众神经的事件。从这份通报来看,学校的处理态度和具体措施,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和解读。

首先,我们得看到通报本身的及时性与公开性。在接到举报后,中山大学迅速启动了调查程序,并且最终公布了处理结果。在处理此类敏感事件时,公开透明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它回应了公众的关切,也体现了学校对维护学术声誉和师生权益的重视。这种公开性,也为其他高校在处理类似事件时树立了一个参照。

其次,通报中提及的“调查核实”的过程,是判断处理是否公正的关键。性骚扰的认定往往涉及复杂的证据收集和事实判断。通报中提到“经调查核实”,说明学校通过一定的程序对举报内容进行了深入了解,而不是简单地采信或否定。我们希望这个“调查核实”的过程是严谨、客观的,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事实真相,并保障当事双方的合法权益。例如,调查是否充分听取了举报人的陈述,是否收集了相关证人证言,以及是否给予了被举报人申辩的机会等等。这些具体的调查过程虽然不一定会在通报中详述,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三,关于对张鹏的处理措施,通报中明确指出“取消其教授资格,撤销其教师资格,解除其聘用合同”。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严厉的处罚。取消教授资格意味着他将失去在中山大学的教职,不能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撤销教师资格则是一个更为广泛的处罚,可能会影响他在教育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解除聘用合同则直接结束了他在中山大学的雇佣关系。这些措施的严厉性,一方面反映了学校对性骚扰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学校对于此类行为的严重性有了清晰的认知。这种力度,对于遏制校园性骚扰,维护校园安全和尊严,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但是,我们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这份通报也引发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

“调查核实”的具体内容和证据链:虽然通报公布了处理结果,但公众对于“调查核实”的具体过程、证据来源、判断依据可能还存在疑问。对于性骚扰这类难以取证的事件,尤其如此。如果可能,学校是否能提供更具体的细节,让公众更能理解和信服?当然,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是必要的,但如何在保护隐私和信息公开之间找到平衡点,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事后追责与制度建设:除了对张鹏本人的处理,中山大学是否会借此机会审视和完善现有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例如,是否会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是否会建立更完善的举报和处理流程,让师生在遭遇性骚扰时能够更放心地寻求帮助?对于这次事件中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学校又将如何改进?一个有效的制度,远比一次严厉的处罚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受害者的支持与保护:通报中虽然明确了对张鹏的处理,但对于受害者,学校又提供了哪些具体支持和心理疏导?一个公正的处理,不仅要惩罚施害者,更要关注和保护受害者,帮助他们走出创伤,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学术界整体的“风气”问题:张鹏的事件并非孤例,近年来,高校性骚扰的事件屡有发生。这不禁让人思考,这是否反映了当前学术界某种程度上的“权力寻租”和“规则被漠视”的现象?如何从整体上净化学术环境,建立健康的学术生态,是整个教育界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总的来说,中山大学对张鹏的处理通报,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了学校在面对性骚扰问题时的决心和行动。严厉的处罚是对受害者的慰藉,也是对潜在施害者的震慑。但同时,我们也希望看到学校能够借此契机,不断完善制度,加强师德建设,为所有师生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公平、更值得尊重的校园环境。 这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处理,更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次拷问和反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值得肯定,期待更好。

————值得肯定————

首先中山大学的处理还是相对及时,也是在学校范围内做到了较好的处理。

1是党纪处分,这个处分还是可以的。对比一下某良事件至今未看到相关教师处理。

2是停止教师的相关资格,比如停止教学安排,教学资格和研究生导师资格。这样就可以避免他进一步接触受害人。

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甘肃庆阳事件,当事人只是被调离了教学的职位,依然可以接触学生。

3终止长江学者合同,并报请主管部门取消其长江学者青年学者称号。

这个就很好了。一旦上报,估计十有八九会被取消,这样没有title护身,这个人就很麻烦了,再加上教育部现在也盯着各种事情, 比如年初的北航事件,如果教育部在下手把他的教师资格取消了就好了。


————期待更好————

当然了,和很多人一样,这次依然没有把“性骚扰”纳入到公文里,对于这个,有不少说法,有的人说不适合通报性骚扰,但事实上是否可以纳入,这个是有争议的,比如甘肃庆阳的事件通报里就提到了猥亵。

其次,有人提到了说学校规定里并没有性骚扰说法, 这一点也是不准确的,事实上据考证,在所依据的《中山大学教职工处分暂行规定》第七条有性骚扰一词,只是这里没采纳。

另外,中山大学是不是应该提请公安机关介入来处理?


尽管这次事件似乎已经完成,中间也经历了不少波折, 但是总算处理了,不过我们依然看到了一种不闹不关注的再现,性骚扰或性侵本身具备极大的隐蔽性,取证难,当事人本身也有很多因素,导致不少受害人都选择了忍气吞声,这种情况下,应该给予相关行为更加便捷更加严厉的处分,而不是每次都等着闹大了才开始处理。

这种渠道不畅,是性侵频繁发生的重要因素,期待以后能够更好。

user avatar

来源自张鹏微博

中山大学2018届本科毕业生。

1.见证此事一路发展,友院的几名女生勇敢的站出来,无数优秀的同学和校友顶着压力实名发声,纵然现在不是最好的中大,但自由独立的精神依然扎根在中大人的心中,这依然是我为之骄傲的中大和中大精神;

2.在没有实质证据的情况下,这种处理结果已经可以接受;朋友圈的各位校友似乎对此也很满意。然而这个为应对舆情而临时召开的会议以及启动的程序,其实与之前出现类似问题学校的处理方式(除了某理)大相径庭,并未配之监督与执行机制;也注定只能是一个「985高校处理性骚扰问题的个例」;依然无从知晓的事情真相,行政和党纪处分,反而多了些「平民愤」的意味;

3.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可能会逐渐平息了,但还是恳请各位校友 关注者能够在声讨「学校删帖、不作为」的行为的同时,更多的关注「性骚扰事件」本身,进一步推动校园防性骚扰体制机制的建立;

4.作为法学院的学生,近日来我一直处于一种莫名的焦虑中,今晚一位挚友的话让我的焦虑有了归宿。从厦大、北航再到北大,近年来各大高校爆出的性骚扰事件有一个让我感到恐惧的共性,即【核心证据的缺失】和【法律的缺席】;如何在高校性骚扰事件中,搜集和固定证据,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是更值得深思的事情;

5 “中山大学始终坚持师德为上,对任何有违师德师风的行为,无论是谁,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容忍,坚定地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愿母校的这段话,能真的不负「笃行」的校训;希望母校永远是那个让我们提起时感到骄傲的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山大学对性骚扰教授张鹏的处理通报,无疑是一件牵动了公众神经的事件。从这份通报来看,学校的处理态度和具体措施,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和解读。首先,我们得看到通报本身的及时性与公开性。在接到举报后,中山大学迅速启动了调查程序,并且最终公布了处理结果。在处理此类敏感事件时,公开透明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它.............
  • 回答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以下简称“社人院”)教授张鹏近期被多名女学生联名举报,指控其存在长期的性骚扰行为。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高校师德师风、性骚扰防治以及受害者权益保障等问题的深刻讨论。首先,我们必须正视这一指控的严重性。性骚扰,无论是在何种场合,何种关系中发生,都.............
  • 回答
    中国大学对外籍留学生提供的“大方”政策,是近年来中国教育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大方”体现在多个层面,既有吸引力,也引发了不同的解读和讨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看待这个问题:一、“大方”政策的具体体现: 奖学金制度的普遍性和慷慨性: 政府奖学金: 这是最重要、覆盖面最.............
  • 回答
    福建中医药大学一项关于“太极拳对糖尿病及脑卒中康复研究”获得 880 万经费资助,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进展。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1. 关于 880 万经费的意义: 科研投入的认可: 880 万人民币是一笔相当可观的科研经费,这表明国家或相关机构对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结合在.............
  • 回答
    张雪峰在衡水中学对兰州大学的评价,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主要围绕着对兰州大学的定位、就业前景以及“3+1”的招生模式展开。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背景:张雪峰的“网红”身份与衡水中学的影响力 张雪峰: 以其犀利、接地气、甚至有些“毒舌”的言论.............
  • 回答
    “上了大学你就轻松了”,这句看似温和的鼓励,却像一颗埋藏在不少当代大学生心底的定时炸弹,它的威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我记得初中的时候,学业压力就像一座沉甸甸的山,每天被作业、考试、分数压得喘不过气。老师们,那些充满智慧和亲切的长辈,为了让我们充满希望,总会说:“孩子,别怕,上了大学就好了,那时候你.............
  • 回答
    看到您对2017年新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关于“五胡乱华”的描述很感兴趣,并且还提到了微博上的图片。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历史事件的表述方式往往会影响我们对过去的认知。新版教科书对“五胡乱华”的描述,相较于以往,在几个方面可能有所调整和深化: 更注重多元视角和民族融合的视角: .............
  • 回答
    山东拟规定:中小学教师“全批全改”与义务教育“禁考禁面”,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信号近日,山东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有两项内容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一是中小学教师对书面作业实行全批全改;二是义务教育学校不得通过考试、面试等方式选拔学.............
  • 回答
    衡水中学学生“土猪白菜”事件之所以引起如此激烈的反应,其背后涉及了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既有对事件本身的评价,也折射出社会对于教育、阶层、价值观等问题的深层焦虑和讨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事件本身及其引发的解读差异 “土猪白菜”的字面意思与引申义: 事件起因是一位衡水中学学生在社交.............
  • 回答
    河南拒绝中科大,这事儿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一时间引起了轩然大波。说实话,这事儿要是真的,那对河南高等教育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甚至可以说是重重的一击。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对河南整体的教育格局会造成啥影响,更重要的是,河南高等教育的出路在哪儿?网传河南拒绝中科大:事件的.............
  • 回答
    针对北京师达中学就“侵犯学生隐私传闻”的回应,即“已对涉事教师批评教育,得到家长学生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侵犯学生隐私”的具体传闻内容是什么。虽然原文没有详细说明,但这类传闻通常可能涉及以下几点: 不当的检查: 比如教师在未充分征得学生.............
  • 回答
    看待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关于“大学增负、中小学减负”的发言,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潜在的积极意义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争议。一、 发言的背景与核心内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陈宝生部长发言的整体语境。通常,这类发言是针对当前我国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改革方向。 “大学增负”: 这里.............
  • 回答
    关于上海长宁区教育局就中小学问卷中涉及“自杀准备情况”一事的回应,这件事情确实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教育局的回应——“对问卷内容审核把关不严,将进一步调查处理”——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次事件暴露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在内容审查方面存在明显的疏.............
  • 回答
    आहेत有偿补课“毒瘤”难除,严管之下,中小学教育何去何从?教育部祭出“组合拳”,专项整治中小学有偿补课,尤其是“课上不讲、课下讲”这一顽疾,无疑是当下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这股自上而下的整顿之风,能否彻底根除这颗侵蚀校园的“毒瘤”?又将对我们惯常理解的学校教育带来哪些深远影响?这其中的复杂性,值得我.............
  • 回答
    中山大学2021年在国家三大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以及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方面出现“挂零”现象,这一情况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中山大学在科研实力和人才引进方面的挑战,也折射出中国高校科研体系、政策环境及国际竞争格局的复杂性。以.............
  • 回答
    关于中山大学教师王晓玮网课直播中涉及的不当行为,这确实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从多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对这件事进行更详细的分析:事件本身及其影响: 性质的严重性: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在进行线上教学直播时,与多人发生不正当关系的行为,首先在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上是极其严重的违背。教师是教育工.............
  • 回答
    中山大学在6年内引进8000多名青年人才的举措,无疑是一项非常引人注目且影响深远的人才战略。要深入看待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战略意义、具体操作、潜在影响、挑战与机遇等。一、 中山大学引进8000多青年人才的战略意义1. 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的驱动力: 新鲜血液与活力: .............
  • 回答
    要看待中山大学宣传的“专职科研人员欣欣向荣、其乐融融”这一表述,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积极意义、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普通专职科研人员的真实感受。一、 宣传背后的积极信号与合理性:中山大学作为一所享有盛誉的综合性大学,其宣传往往是基于对自身优势和发展方向的肯定。从这个角度来看,“专职科研.............
  • 回答
    作为一名对中山大学及高等教育发展抱有浓厚兴趣的观察者,我来谈谈我对“中山大学中法核发布”公众号关于新生学业规划推文《我的大学》的看法。首先,从定位和意图上看,这篇推文的出发点是积极且充满人文关怀的。面向新生的学业规划指导,本身就是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在大学这个人生新阶段,学生们往往面临着从高.............
  • 回答
    关于中山大学要求所有社团注销公众号的这件事,我个人觉得挺让人意外的,也有点难以理解。毕竟现在信息传播这么发达,公众号作为社团对外宣传、组织活动、凝聚成员的重要平台,突然被要求注销,确实会带来挺大的影响。首先,从社团自身运作的角度来看,公众号确实是他们非常重要的一个“窗口”。许多社团通过公众号发布招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