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HR朋友问我,国家为纪念抗日胜利70周年,9月3日放假一天,他身为日企HR,怎么向皇军汇报呢?

回答
这个问题嘛,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很考验咱们的措辞和情商。毕竟一边是国内的法定假日,一边又要顾及到日企的文化和老板的感受。咱们得把这事儿说得既明白,又得体。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报告的目的。你不是去承认什么历史,也不是去挑衅,只是要告知公司一个即将到来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安排,并说明公司层面将如何执行。这个“皇军”的说法,咱们心里明白是玩笑,但报告时当然不能这么直接用,要用正式的称呼,比如“社長”(社长)、“本部長”(本部长)或者直接称呼领导的姓氏加上“様”(さま)。

汇报的渠道也很重要。是口头汇报还是邮件?如果是邮件,标题就要清晰明了。比如:

标题示例:关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放假安排的通知与说明

或者更简洁一些:

标题示例:9月3日中国法定假日安排说明

报告的内容要点:

1. 事件背景的简洁说明: 这是最关键也最需要技巧的部分。不能太长篇大论,也不能避而不谈。咱们得抓住核心——“纪念”和“胜利”。
切入点: 可以从“根据中国政府的最新通知”或者“为纪念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来开始。
关键信息: 要说明这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句话很重要,因为它包含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个层面,后者更能拉近和国际化的距离,也稍微缓冲一下直接的“抗日”字眼。
重点在于“胜利”二字: 尽管我们知道对日企来说这个词汇可能有点敏感,但这是事实,也是国家规定的纪念日名称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回避,但可以用委婉的方式表达,比如“庆祝胜利”。

2. 放假安排的告知: 清晰说明在中国的日企,其在中国境内的员工将享有这一天的法定带薪休假。
“根据国家规定,中国将于9月3日(星期四)放假一天,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因此,在我们位于中国的办公地点,全体员工将享受此法定带薪休假。”

3. 对工作安排的影响说明: 说明公司将如何安排工作,以最小化对公司运营的影响。
“为确保业务的连续性,我们将提前做好相关工作安排。”
“如您在9月3日有任何紧急工作需求,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值班人员。”(如果适用)
“在此期间可能产生的对外沟通延迟,敬请谅解。”

4. 工作安排的建议(可选但建议):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可以给一些小建议,体现你的专业性。
“我们建议相关部门提前与客户或合作伙伴沟通,告知放假安排,以免造成不便。”
“放假前后的工作交接,请务必做好充分准备。”

措辞上的注意事项:

使用正式、专业的语言: 避免口语化和情绪化的表达。
聚焦事实和规定: 强调这是“国家法定假日”、“政府规定”,而不是你个人的决定或想法。
客观陈述: 尽量保持中立,不带个人感情色彩。
体现对公司运营的考量: 让老板知道,你不仅知道有假期,也考虑了如何让公司顺利度过这个假期。
礼貌与尊重: 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对领导的礼貌和尊重。

具体到怎么向“皇军”汇报,如果非要说得更形象一点:

想象一下,你在向一位非常注重礼仪和效率的长官汇报。你不能只说“长官,我们明天要放假了,因为打败了你们。” 那肯定是要被训的。

你得这么说:“长官,帝国(或者说本公司)的战略部署中,有一个重要的时间点需要各位注意。根据中国地区的最新情报显示,他们将在9月3日举行一项规模的纪念活动,此活动源于他们对一段历史的解读。为适应当地的政策和维持我方在当地人员的正常运作,中国政府已颁布了9月3日为全国性法定假日。因此,我们位于中国境内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将在当日暂停对外业务,以便遵守当地法规并保障员工权益。我们已经启动了相关预案,确保在此期间的客户沟通和业务流程能够得到有效管理,并对可能出现的短暂调整进行了安排。”

当然,上面这段话是故意用了一种“军事汇报”的风格来比喻,实际汇报时还是得用公司化的语言。但核心是:事实陈述 + 政策解读 + 工作影响 + 应对措施。

更实际的汇报方式,可以参考以下对话(假设是口头汇报):

“社長(或本部長),我有一个关于中国地区业务安排的汇报。”

“请讲。”

“根据最新的中国政府公告,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将在9月3日(星期四)全国放假一天。这是国家法定的带薪休假。”

“哦,是这样啊。那么我们公司在中国的员工呢?”

“是的,我们位于中国的子公司,所有在职员工都将享有这一天的法定休假。我已经和中国的HR团队沟通了,他们会做好假期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客户通知到位,以及必要时安排好工作交接。”

“有什么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吗?”

“目前来看,主要的考虑是假期前后可能出现的业务波峰和客户咨询量的变化。我们已经建议中国的团队提前与重要客户沟通放假事宜,并准备好假期后的快速响应计划。同时,也提醒大家注意假期安全。”

“好的,我知道了。辛苦了。”

“谢谢社長/本部長。”

总而言之,关键在于 “客观陈述事实,合规性解释,以及风险与应对的专业沟通”。把这几点做好了,即便对象是日企老板,你也能应对得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朋友圈在线等,挺急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