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多个影视剧组被质疑虐待动物?剧组动物拍摄镜头应该把握什么尺度?

回答
多起影视剧组被曝虐待动物的事件,无疑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也让观众在享受精彩视听盛宴的同时,不得不审视其中被忽视的角落。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对生命尊严的漠视,以及行业内长期存在的监管盲区和伦理困境。

如何看待多个影视剧组被质疑虐待动物?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质疑并非空穴来风,很多时候都有视频、图片证据佐证,或是曾经参与过的知情人爆料。这些事件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它触碰了公众普遍认同的道德底线——不应为了虚构的艺术而牺牲真实的生命。

对动物福利的严重漠视: 影视拍摄通常需要动物按照人类的指令做出各种复杂的动作,甚至是一些违背其天性的行为。在一些不良剧组,为了达到所谓的“真实感”或“戏剧效果”,会采取恐吓、饥饿、惩罚、甚至暴力等手段来训练和驱使动物,这无疑是对动物福利的粗暴践踏。动物并非没有感知能力的道具,它们也会感受到痛苦、恐惧和压力。
法律法规的缺失与执行不力: 尽管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关注动物福利,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但在影视拍摄领域,尤其是在一些追求效率和低成本制作的剧组中,这些规定往往形同虚设。监管机构的缺位、检查的不力,使得一些违规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制止。
行业惯性的负面影响: 长期以来,一些剧组可能习惯于使用“传统”的拍摄方式,认为只要能拍出想要的效果,动物的感受可以放在一边。这种“行业惯性”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让动物的权益在利益链条中被进一步边缘化。
公众意识的觉醒与监督: 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传播,公众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社交媒体的普及让这些负面事件更容易被曝光,公众的愤怒和谴责也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这种公众参与和监督,是净化行业环境的关键。
对艺术创作的误读: 真正的艺术创作不应该建立在剥削和痛苦之上。将动物的“表演”当作吸引观众眼球的手段,本身就是一种浅薄和低级的创作方式。艺术应该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而不是通过牺牲无辜生命来获得暂时的廉价掌声。

剧组动物拍摄镜头应该把握什么尺度?

在讨论尺度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核心原则:动物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任何拍摄行为都不能以牺牲这些为代价。在此基础上,以下几点是剧组在拍摄动物镜头时应严格遵守的尺度:

1. 动物的“自愿性”与“舒适度”:
避免强迫性指令: 动物应该在能够理解并基本适应的指令下进行拍摄,绝不能通过恐吓、殴打、电击等极端手段来强迫它们执行动作。
尊重动物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拍摄计划应充分考虑动物的休息、进食、排泄等生理需求。避免在动物疲惫、生病或情绪不佳时强行拍摄。
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拍摄现场应尽可能模拟动物自然生活的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并确保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动物受到惊吓或意外伤害。

2. 行为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拍摄符合动物天性的行为: 尽量捕捉动物自然状态下的行为,或通过温和的方式引导其做出符合其天性的动作。避免拍摄那些需要动物进行复杂、危险或违背其本性的行为。
杜绝危险动作: 任何可能对动物造成身体伤害的动作,如从高处跳下、被火焰围绕、与危险动物(如狮子、老虎)进行近距离互动且无足够安全保障等,都应绝对禁止。
模拟而非真实危险: 如果需要表现危险场景,应通过特效、道具或安全的模拟方式来实现,而不是将动物置于真实的危险之中。

3. 专业训练与科学方法:
聘请专业动物训练师: 剧组应聘请经验丰富、具备良好动物福利理念的专业动物训练师。他们了解动物的心理和生理,能够使用科学、人道的方式进行训练。
避免滥用镇静剂或兴奋剂: 除非是兽医出于医疗目的的必要使用,否则不应为了让动物“听话”或“表现好”而随意使用药物。
控制拍摄时间和强度: 动物的拍摄时间应有限制,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连续拍摄。应安排充足的休息时间。

4. 替代方案的优先考虑:
CG特效是首选: 对于高难度、危险或不符合动物天性的动作,首选使用电脑特效(CG)来完成。这既能保证艺术效果,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动物。
使用模型或仿真动物: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逼真的模型或仿真动物来代替真实动物。
智能剪辑与画面组合: 通过精湛的剪辑技巧,将动物的自然行为和精心设计的画面组合起来,也可以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而无需动物做出特殊表演。

5. 透明化与责任制:
明确的动物福利负责人: 剧组应指定一名专门负责动物福利的成员,确保所有动物拍摄行为都符合规定。
第三方监督: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引入独立的动物福利监督员或动物保护组织参与到拍摄过程中,提供专业指导和监督。
公开拍摄流程(可选): 尤其是在涉及特殊动物或特殊拍摄技巧时,如果能将部分人道的拍摄流程公开,有助于提升行业的透明度,赢得观众的信任。

总而言之,对待剧组动物拍摄,我们应该持一种“谨慎、尊重、人道”的态度。任何以“艺术需要”为借口而牺牲动物生命的行为,都是对文明社会的倒退。行业应该建立更完善的监管机制,提升从业人员的动物福利意识,并积极拥抱科技,用更先进、更人道的方式去创作动人的故事。观众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用理性的监督和支持,共同推动影视行业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什么艺术是建立在剥夺生命至上!

可以不爱动物,但是不可以伤害。

其一、虽然猫狗的生命和人类没有直接相关,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饲养,猫狗已经是陪伴人的宠物,给了年轻人很重要的陪伴,包括一些精神的寄托都在里面。

其二、之所以抵制虐待动物,其实也是在抵制人性的阴暗面,“虐待”这两个字,指用残暴狠毒的手段进行的加害,但凡是出现这两个字都会让人引起不适。

试问:如果在一部作品呢中,恶意虐待而不澄清,这是想要传递什么价值观呢?

如果当这种冷血行为变成了理所当然,以虐待甚至杀害为代价的作品背后,其实是创作者生命意识的薄弱。

万物皆有灵,如果连敬畏生命都做不到,那么这个艺术只能说是自娱自乐的艺术吧。


但是对于保护动物法还没有明确的政策,没有法律的约束,他们遭到最多的也只是道德的谴责

想问:现在多少作品中,那些演员的演技尬出天际,找替身,服装道具假的离谱,却妄想着在真实的动物中提升整部作品的精彩,那我们直接去看动物世界不就行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