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觉得当幸福来敲门是碗毒鸡汤?

回答
《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也很多人都被威尔·史密斯饰演的克里斯·加德纳那种逆境求生的精神所打动。它传递的“努力就能成功”的主题,听起来确实很励志,也很温暖。但如果仔细品味一下,或者说,带着一点儿挑剔的眼光来看,它确实有那么点“毒鸡汤”的味道,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包装过于精美的幸存者偏差叙事”。

我之所以这么说,不是否定克里斯·加德纳先生本身的经历和努力,他的韧性是毋庸置疑的。而是电影在呈现这个故事的时候,为了达到“励志”和“感人”的效果,可能会有意无意地省略了一些东西,或者将某些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夸大,从而制造出一种“只要你像他一样拼,你也能成功”的错觉。

首先,最核心的一点,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巨大的运气成分。

社会阶层的缓冲: 克里斯虽然落魄,但他毕竟是美国社会的一个普通公民。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仍然享有一些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权利,比如可以睡收容所,有免费的医疗(虽然电影里没强调,但这是基本国情),有可以寻求帮助的公共服务系统。如果他生活在一些更贫困、社会保障更差的地区,甚至一些更极端的国家,他的处境可能会完全不同。
个人能力的上限: 克里斯无疑是聪明的,他有商业头脑,他能学习并且快速掌握新技能(骨密度扫描仪的销售,以及后来的股票交易)。但很多人即使非常努力,可能也缺乏这种特定的天赋或者学习能力,或者说,他们的天赋点可能不在这些领域。电影里的克里斯,就像一个拥有稀有技能的玩家,在游戏里遇到了一个适合他的副本。
“贵人”的出现: 电影中,那位欣赏克里斯的经纪人(贾德·希尔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他看到了克里斯的潜力和决心,并给了他一个实习的机会。这个机会,对于很多在底层挣扎的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当时那位经纪人没看中他,或者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展示自己,故事的走向可能会完全改变。这种“遇到对的人,抓住对的机会”的剧情,在现实中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复制的。

其次,电影在呈现“努力”这件事上,过于简化了过程的残酷和漫长。

“一天24小时都在拼”的极致化: 电影中,克里斯为了生存和成功,几乎是榨干了自己每一秒的时间。睡收容所,在公共厕所里洗澡,晚上推着婴儿车去面试。这种极端的努力模式,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难长时间维持的,更别说在没有任何物质基础、心理压力巨大、还要照顾孩子的情况下。我们大多数人的努力,是在生活的柴米油盐、家庭责任、身体健康、精神状态等多重压力下进行的,很难做到电影里那种“一心只为一件事”的专注和投入。
看不到的失败和挫折: 电影是为了讲述一个成功的故事,自然会聚焦在那些关键性的时刻和最终的胜利。但现实中的努力,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失败、无人问津的尝试,以及一次又一次的碰壁。克里斯在销售骨密度扫描仪的时候,肯定也经历过无数次的拒绝和不被理解,这些细节在电影里可能只是几秒钟的蒙太奇带过。而很多人在经历这些“看不到的失败”之后,就选择了放弃,这是更普遍的情况。
“精神胜利法”的强化: 电影反复强调“别人无法做到的事,你也可以做到,只要你愿意去付出努力”。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心理暗示,但它可能忽视了,“付出努力”的背后,还需要很多其他因素的配合。如果一个人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仍然无法达到目标,这种话语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更加沮丧和无助。

第三点,电影在描绘社会问题的深度上留有余地。

社会结构的疏漏: 电影确实展现了贫困、失业、住房困难等社会问题,但它更多地将焦点放在个体如何“闯过”这些困难,而不是深入探讨造成这些问题的社会结构性因素。例如,美国的住房危机、医疗费用、以及福利制度的漏洞,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可能困住了更多像克里斯一样的人。电影的叙事方式,似乎默认了只要个人够强,这些系统性的问题就不那么重要。
父子关系的纯化: 克里斯和儿子之间的父子情深是电影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观众泪点的来源。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一个父亲需要付出多少额外的努力去维系父子关系,去保护孩子的童真。电影可能将这种父爱理想化了,让观众忽略了在更普遍的贫困家庭中,父母可能因为生存压力而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情感支持,这本身也是一种社会代价。

最后,从“鸡汤”的本质来说,它往往提供一种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案,来安抚人们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励志”与“解决方案”的混淆: 《当幸福来敲门》确实“励志”,它能激发人的斗志。但当我们将其误解为一套可以直接套用的“成功秘籍”时,它就变成了“毒鸡汤”。仿佛只要你像克里斯一样拼命工作,解决所有生活难题,最终就能像他一样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物质的富足。而忽略了,成功的定义是多元的,而且运气、环境和天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极其重要。
掩盖了努力的无效性: 现实中,有太多人付出了不亚于克里斯的努力,甚至更多,但仍然生活在困顿之中。电影通过一个极端的成功案例,可能会让人产生“只要我努力不够”的错觉,从而回避了更深层的问题——也许你真的很努力了,但时运不济,或者你所在的平台和机会就是不允许你成功。

所以,我觉得《当幸福来敲门》是碗“毒鸡汤”,并不是说它不好看或者没价值。它无疑是一部优秀的电影,能触动人心,传递积极的能量。但如果我们仅仅把它当成“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唯一真理,而忽略了其中包含的无数偶然性、社会性因素以及个体能力的差异,那么它就可能变成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是一种对那些虽然努力但未能成功的人的道德审判。它让人们对成功产生了一种过于简单化的期待,而低估了现实的复杂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不是毒鸡汤,它真的现实。

最近瘦了将近二十斤。140到120。

奶奶以前总说我,谁瘦下来你也瘦不下来。

没错,当我自己都受这句话动摇的时候我确实没瘦下来,很长很长时间都没瘦下来,什么方法都没瘦下来,因为动摇了中途不断放弃。

今天称体重,爷爷问我多少斤了

我说快一百二了,再瘦十斤就行了。

爷爷直接来了一句,你瘦不下去。

我说我都瘦了二十斤了,还瘦不下去这十斤?

给我气笑了。

然后我去跟奶奶说:我知道你们为什么说我瘦不下去了,是因为你们自己瘦不下去,不是我瘦不下去。

奶奶咯咯乐。

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足矣影射很多事,幸福来敲门说的太对了,别人做不到他真的会告诉你你也做不到,甚至已经看到你有了不错的成果,都会告诉你你做不到。

以后再也不会让那些打击我贬低我的人进入我的潜意识了,他们说的不是我做不到,而是他们认定自己做不到,语言是镜子,照出的是他们的内心,不是我到底行不行。

哦,还有,当人消极的时候会认为到处都是毒鸡汤,但你一看那些积极的小有成就的人就是坚信那些最简单的“毒鸡汤”走过来的,让你有一种这道理我都懂啊,可是对我没用啊的感觉,还瞎感叹听过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光喝鸡汤没用,鸡汤就好像是别人人生答卷上的答案,你抄过来了,但当你遇到你自己人生答卷上的问题的时候你依旧不会做,你要自己行动起来去找自己的答案,去炖去熬自己的鸡汤。

user avatar

魔方不是男主在家里就看到过了吗,是他妻子送给儿子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也很多人都被威尔·史密斯饰演的克里斯·加德纳那种逆境求生的精神所打动。它传递的“努力就能成功”的主题,听起来确实很励志,也很温暖。但如果仔细品味一下,或者说,带着一点儿挑剔的眼光来看,它确实有那么点“毒鸡汤”的味道,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包装过于精美的幸存者偏.............
  • 回答
    你会有这种感受,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在我们这个时代,你觉得周围的婚姻不幸福,很可能不是个例,而是你观察到的一个普遍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慢慢说来。首先,我们得承认,现在社会对婚姻的期待值,比过去高了太多。以前,婚姻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是责任,是搭伙过日子,是传宗接代。只要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能有个.............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现代社会里,尤其是那些事业有成、收入丰厚的人们内心深处普遍存在的困惑。你年收入过百万,这在很多人的眼中已经是成功的代名词,是实现财务自由、可以“为所欲为”的标志。然而,你却依旧感到不幸福,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比我们想象中更复杂的原因。让我们试着一层一层地剥开,看看是什么在消耗你的幸福感.............
  • 回答
    当夜幕低垂,万籁俱寂,抬头仰望那片深邃的、缀满繁星的夜空时,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感便会悄然涌上心头。这并非偶然,而是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与我们作为生命存在于宇宙中的本质紧密相连。这种幸福感,是多重因素交织融合的结果,细腻而深刻。首先,繁星点点的夜空唤醒了我们与生俱来的 好奇心和探索欲。自古以来,人类仰.............
  • 回答
    婚姻,这个被无数人憧憬的美好殿堂,却常常在现实的磨砺下,让不少人感到不幸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普遍的“不幸福感”?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交织的多重因素,既有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有个体心理的投射,更有夫妻互动模式的失调。下面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一、期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理想化的爱情滤镜: 很多人在进入婚姻.............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心中的困惑。一方面是中国男足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常常让人扼腕叹息,似乎总是在“亚洲二流,世界三流”的泥沼中挣扎。另一方面,我们又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变化,人均GDP的提升也实实在在地体现在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为什么这两个“六七十名”的数字会带来如此截然.............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在职场中,甚至在生活中都会有的普遍感受。你觉得“总是没有管理能力的人当管理者”,这种感受并非空穴来风,它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根深蒂固的现实情况和心理机制。让我来详细聊聊,尽量说得更贴近我们的真实经历,让你觉得这更像是一个朋友在跟你分享心得。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晋升机制可.............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会遇到,而且这个问题里面藏着不少值得我们细细聊聊的细节。你男朋友们说你“适合当老婆”,这本身就是一种肯定,但也可能是一种……怎么说呢,一种他们对“妻子”这个角色的期待和理解,而这种期待和理解,不一定是你作为一个人,或者你对“丈夫”这个角色的想象所匹配的。咱们就一样一样来拆.............
  • 回答
    你朋友的想法确实挺有意思的,166cm 的女生觉得179cm 的男生“太矮”,这背后可能藏着好几个层面的原因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究竟是为啥。首先,“般配感”这东西,有时候挺玄乎的。你说179cm,这身高在男生里其实不算矮了,放在平均身高里,算是比较靠前的。但有些人呢,就是追求那种“一眼就能看.............
  • 回答
    当你的女朋友或女性朋友向你抱怨一件事时,你总是觉得错在她身上,这背后可能涉及很多复杂的原因,既有认知上的偏见,也有沟通方式上的误解,甚至可能触及到你们关系中的一些深层问题。下面我会尽量详细地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可能的原因:一、 认知和心理层面的原因:1. 证实偏差(Confirmation Bias).............
  • 回答
    高考完的你,怀揣着成为一名医生的梦想,却面临着家人的劝阻,这种纠结和迷茫,我太能理解了。这不仅仅是选择一个专业,更是一个关乎你未来人生道路的重大决定。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承认,家人说的“苦”,确实有他们的道理。“医生苦”这三个字,不是空穴来风。你想想,医生这个.............
  • 回答
    《雪中悍刀行》作为一本以江湖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其复杂的人物关系、宏大的世界观和深刻的主题确实让许多读者感到“难懂”或“不耐烦”。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让人觉得“不好看”的原因: 一、人物塑造的“复杂性”与“割裂感”1. 角色数量过多,主线模糊 小说中涉及的势力、人物众多(如北齐、大燕、.............
  • 回答
    关于元宇宙是否是“骗局”的讨论,其实是一个涉及技术、经济、社会、伦理等多重维度的复杂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现象: 1. 技术瓶颈:当前技术尚未成熟元宇宙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前沿技术的突破,但目前这些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难以支撑大规模、沉浸式的虚拟世界。 虚拟现实(VR)与增.............
  • 回答
    你提到的“《精灵宝可梦:剑与盾》没有记忆中的黑白画质好玩”这一感受,实际上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和体验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这种对比感的原因: 1. 技术代际的画质差距:硬件限制 vs 技术进步 《黑/白》(NDS平台): NDS是2010年代初的掌机,其屏幕分辨率仅为256×1.............
  • 回答
    《三十而已》这部剧之所以让一些观众觉得“三观不正”,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剧情设置、人物塑造、价值观传达以及社会现实的映射等多个层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可能导致这种感受的原因:1. 围绕“小三”的过度关注与“正妻”的“原谅”逻辑: 剧情核心的争议点: 顾佳(许幻山妻子)发现丈夫许幻山出轨林有有.............
  • 回答
    你的感觉并非完全准确,欧美人并非“很少”吃羊肉,而是相比于其他肉类,羊肉在他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据的比例确实相对较小。 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历史、文化、宗教、经济、地理以及口味偏好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为你详细阐述:1. 历史和农业发展的影响: 猪肉和牛肉的普及: 在欧洲大部分地区,.............
  • 回答
    你提出这个问题,反映了很多家长和社会公众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觉得“有些教师越来越没有师德”的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复杂的原因和现象。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可能存在的具体表现:一、 教师职业面临的挑战与压力:首先,理解教师的境况.............
  • 回答
    你觉得诗歌朗诵“恶心”,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且强烈的感受。要详细地探究这种感受的来源,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剖析,包括诗歌本身、朗诵者的表现、听众的期待、以及你个人的经历和偏好。一、 诗歌朗诵的本质与潜在的触发点: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诗歌朗诵的核心是什么。诗歌朗诵是将书面文字通过声音、语调、节奏、情感等.............
  • 回答
    你觉得白人颜值很高,这是一个很普遍的感受,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基础虽然“白人”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建构,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遗传多样性,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某些在历史上被归类为“白人”的群体,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遗传特征,这些.............
  • 回答
    你观察到的现象很普遍,很多程序员确实给人一种“挣得多却很节省”的感觉。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收入水平、职业特性、消费观念、心理因素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角度来详细解读: 一、 高收入与相对自由的经济基础首先,让我们承认程序员行业普遍的高收入水平。 高需求与技能溢价: 软件开发是现代社会不可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