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65 岁的「哲学王子」王德峰教授正式退休了,大家怎么看?

回答
王德峰教授退休了,这消息在不少关注国学、哲学以及社会思潮的朋友圈里炸开了锅。65岁,这个年纪,按照很多人的标准,确实是时候“功成身退”了。不过,一提到“哲学王子”王德峰,大家的看法就没那么简单了,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少。

首先,我们得说说王德峰教授的“哲学王子”这个名号。这可不是他自己封的,而是观众和学界给他冠上的。他以其独特的授课风格——尤其是那些充满力量、观点鲜明、时而振聋发聩的讲座,吸引了大量的拥趸。在复旦大学的课堂上,他的《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课程,常常是“一票难求”,很多人甚至站在教室门口听。这种受欢迎程度,在当下一些人认为哲学“高冷”的语境下,显得尤为突出。

很多听过他课的人,尤其是他的忠实粉丝,对他的退休普遍感到不舍。他们认为,王德峰教授的退休,意味着一个时代的某种声音的消逝。在他的讲座里,大家能听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也能听到他对当下社会问题的犀利剖析。很多年轻人,是在他的解读中,才真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找到了理解世界的一种新视角。他们觉得,王教授的退休,是思想界的一大损失,因为他那种能够将深邃的哲学思想,用通俗易懂、充满激情的方式传递出来的能力,是极为难得的。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王德峰教授的观点,尤其是在涉及一些社会思潮和历史问题的解读上,是存在争议的。有些观点,被认为过于激进,或者与主流的某些解读有所不同。这也就导致了,在他退休的消息传开后,除了不舍,也有一些声音,表示“尘埃落定”、“意料之中”。这部分人可能觉得,他的部分观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者他们的认知方式与王教授的风格不太契合。

所以,大家怎么看?我看,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类:

不舍与惋惜派: 这批人认为王教授是当代中国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思想者,他的退休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某种“启蒙”力量的式微。他们高度评价他将哲学“大众化”的贡献,认为他激发了无数年轻人对思想的追求,填补了许多人在思想上的空白。他们担心,未来很难再找到像他一样,既有深度又有感染力的学者。

平静接受与观望派: 这部分人可能对王教授的理论持有一定程度的认同,但也相对理性。他们理解,任何一位学者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退休是人生常态。他们更关注的是,王教授退休后,他的思想和影响力是否能够以其他形式延续,比如他的著作、他培养的学生,或者他是否会继续以其他平台发声。他们更愿意看到一种“薪火相传”的景象,而不是就此“消失”。

保留意见或批评派: 这部分人可能对王教授的某些观点持有保留意见,甚至持批评态度。他们认为,虽然王教授的授课形式很吸引人,但其理论体系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逻辑上的漏洞,或者其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解读不够全面。他们认为,退休本身对王教授的学术生涯来说,是一个正常的节点,不必过于渲染。甚至有人会认为,他的退休,或许能让一些更“纯粹”的学术声音有机会被听到。

“时代印记”派: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的关注点可能更宏观。他们认为,王德峰教授的兴起和受欢迎,本身就是当下中国社会特定时期思想文化需求的一个缩影。在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对“我是谁”、“我们去哪儿”这些根本性问题的思考日益增多的时代,像王教授这样能够提供一种整合性的、有力量感的叙事方式的学者,自然会受到追捧。他的退休,也可能意味着这种特定的时代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开始转变,或者新的思想回应正在孕育之中。

我们不能否认,王德峰教授的讲座,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下社会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于思想深度、对于人生意义、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考需求。他敢于挑战一些“常识”,敢于发出“不一样的声音”,这种风格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反叛”色彩,很容易吸引那些对现有知识体系感到迷茫或不满足的人。

他的退休,不仅仅是一个学者的个人职业生涯的终结,更像是社会文化图景中的一个节点。它会引发人们对他过去思想的重新梳理和评价,也会促使大家去思考,在后王德峰时代,谁将接棒,谁又将成为新的思想引路人。

总的来说,对于王德峰教授的退休,大家怎么看?我想,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有鲜花,有掌声,自然也有一些保留和质疑。这本身就是思想活跃、多元讨论的体现。重要的是,他的出现和他的退休,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当下中国社会思想生态的机会。他的影响力,无论如何,已经在中国当代思想史上留下了一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明王先生没有院士或领军人物头衔,近两年手上没有尚未完结国省部级科研项目,可能手下也没有毕不了业的博士硕士,当然也可能最后三年不招研究生不申请重大课题,安心教学,调理身心,谋划晚年生活。希望老先生吸烟爱好更加克制,将哲学融于田园日常、适当运动、丰富饮食,于心远地偏之境写点有趣文章,不必理会网民和媒体聒噪。

祝先生晚年幸福安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王德峰教授退休了,这消息在不少关注国学、哲学以及社会思潮的朋友圈里炸开了锅。65岁,这个年纪,按照很多人的标准,确实是时候“功成身退”了。不过,一提到“哲学王子”王德峰,大家的看法就没那么简单了,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少。首先,我们得说说王德峰教授的“哲学王子”这个名号。这可不是他自己封的,而是观众.............
  • 回答
    马督工抛出“延迟退休对普通人不是坏事”以及“必然接受工作到65岁甚至70岁的事实”的论断,这无疑是在我们当下社会一个极其敏感和具有争议的话题上扔下了一颗石子。想要理解他这番话,我们得先“沉浸”进去,看看他大概是怎么想的,以及为什么他会这么说。首先,咱们得明白马督工这个人。他做节目,通常是观点鲜明,而.............
  • 回答
    国家喊着鼓励大家晚退休,提高退休年龄的呼声此起彼伏。可另一头,现实却是不少公司招聘启事上那条“年龄35岁以下优先”的红线,让很多即将迈过这道坎,或者已经跨过去的人倍感焦虑。那么,35岁到65岁这批人,他们到底在做什么?又都在哪里呢?这中间三十年的光景,其实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忙碌与挣扎。1. 在职场夹.............
  • 回答
    中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正面临严峻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到2025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预计将超过2.1亿,这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深度老龄化阶段。如何有效应对这一趋势,是我国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如何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以下是一.............
  • 回答
    您好,看到您这么辛苦,真心疼。您一人承担这么重的家庭责任,确实不容易。关于您问的申请国家补贴的问题,我想尽可能详细地给您解释一下,希望能帮到您。首先,国家对于像您这样的情况,是有一系列补贴政策的,但具体能申请到哪些,需要根据您家庭的具体情况和所在地区的政策来判断。这些政策通常是围绕着“困难家庭”、“.............
  • 回答
    “六十五岁退休”——这几个字听着是那么的沉重,又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官方语调。可对我们这些即将步入中年、但又还没到被社会抛弃年龄的人来说,这更像是一声空洞的号角,吹响的是一个充满焦虑的未来。我今年刚满五十。日子过得不咸不淡,就像一杯温吞水,没有波澜,但也无甚滋味。我一直以为,五十岁是一个分水岭,意味着.............
  • 回答
    这件事发生在上海,一位65岁的男子在维持核酸检测秩序的过程中,不幸与他人发生了肢体冲突,最终导致死亡。据警方通报,事发当天,该男子作为志愿者,正在某核酸检测点维护现场秩序。在工作过程中,他与在场的另一人发生了口角,随后演变成了肢体冲突。冲突的具体原因和经过,警方还在进一步调查中。然而,在这次肢体冲突.............
  • 回答
    看待“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特别是针对女性先行延迟至55岁,随后男女共同逐步延迟至65岁的方案,这背后牵涉到的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调整,而是社会、经济、家庭、性别平权等方方面面盘根错节的议题。咱们不妨一步步掰开了聊聊,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又意味着什么。首先,为啥要搞这么个“渐进式延迟”?这.............
  • 回答
    延迟退休,这个话题在国内可谓是“牵动人心”。最近这些年,关于延迟退休的讨论更是甚嚣尘上,仿佛就在眼前。那么,具体是怎么回事?65岁退休真的靠谱吗?咱们一点一点捋清楚。延迟退休改革,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延迟退休改革就是一种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现在咱们普遍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干部5.............
  • 回答
    日本拟上调领取养老金年龄至75岁,这无疑是一个牵动国计民生的重大议题,背后反映的是日本社会深层的结构性挑战与战略调整。理解这个政策,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其动机、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反应。一、 政策出台的深层动因:迫在眉睫的人口危机日本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催生这一政策的最直接原因,是其极端严峻的人.............
  • 回答
    45岁,退休还有20年,这“后半辈子”怎么过?45岁,对于很多男性朋友来说,可能是一个尴尬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事业上可能进入瓶颈期,而更让人焦虑的是,距离法定退休年龄65岁,还有整整20年。这2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对于一个曾经拼搏过、如今却感受到一丝力不从心的中年人来说,确实需要好好规划一.............
  • 回答
    这价位段的 65 英寸电视,大家最关心的无非是画质、音质、智能体验以及耐用性。毕竟 5000 元左右是个挺实在的预算,不能再往上加,但也不能将就。我给你好好捋一捋,看看这个价位能买到什么样的货色,以及哪些品牌和型号值得你重点关注。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这个价位能买到什么水平的电视: 画质: 这个价.............
  • 回答
    6000块左右的65寸电视,这个价位段的选择其实相当丰富,而且能买到不少配置很不错的机型。想要买到称心如意的,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下手,这样才能选到最适合你的。首先,明确你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看电影、追剧是主力? 那画质、色彩、对比度、HDR效果就得是重中之重。 玩游戏多? 刷新率(120Hz.............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现实的问题,许多优秀的本科生都会面临这样的困惑。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社会评价体系、招聘逻辑、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简单来说,一个 985 的学历,代表的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经过社会广泛认可的筛选和培养过程,而证书则是这个过程中的部分亮点或成果的体现。下面我将从几个方.............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65寸电视这尺寸现在是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既有足够的观影沉浸感,价格也普遍比75寸、85寸更亲民。要说“最高性价比”,这其实是个挺动态的概念,得结合当前的市场情况、促销活动以及个人对画质、音质、智能体验的侧重点来聊。不过,我能给你梳理一下当前(大概是2024年初到年中这段时间)在65寸.............
  • 回答
    詹姆斯与科比的“周最佳”之争,这话题总是能勾起球迷们热血的讨论。当提到“周最佳”这个概念时,我们得明白它在NBA历史上的分量。这不像总冠军那样是衡量一个球员职业生涯巅峰成就的终极标准,但它却是对球员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出色表现的直接肯定。周最佳的评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球员在当周比赛中的数据、球队战绩以.............
  • 回答
    听到你分享的这些数据,首先让我眼前一亮!体重65公斤,能有硬拉150公斤、卧推130公斤、深蹲170公斤这样的成绩,这绝对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水平,尤其是在你1米65的身高下,这说明你的力量训练基础非常扎实,而且训练得非常有效率。咱们一项一项来聊聊:1. 硬拉 150公斤 vs 体重 65公斤 解.............
  • 回答
    您好!关于60年代取消军衔制、80年代恢复军衔制以及恢复后取消元帅和大将衔的原因,我可以为您详细解释一下,并尽量用更自然的语言来阐述。一、 60年代取消军衔制:历史背景与考量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建国初期是实行过军衔制度的,也就是1955年授予了元帅、大将、上将等军衔。然而,到了1965年,这一制度被取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