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麦克斯韦方程组来说。
你以为他们记了:
实际上他们只记了:
或者只记了:
注:F是个4行4列的矩阵,里面塞着电场E(一个矢量)和磁场B(一个矢量),因此四个式子可以被合并成两个式子。
补充:你可能觉得第二组方程看起来内容也挺多的。我是个学生,一般来讲,物理系的看到这四个式子,脑子里是四个句子/故事。
(1)电场包着电荷;(3)磁场绕一圈等于里面电场的改变加上电流;(2)电场绕一圈等于里面磁场的改变加上磁流,但是这个世界没有磁流;(4)磁场包着磁荷,但这个世界没有磁荷。
因此大家并不是真的在背或者记公式,而是理解了它们在讲述的故事。
欢迎大家关注物理,了解物理,学习物理。
其实很多公式都是只能记得一个大概,但是如果你知道原理,你总是可以通过你所能记住的那个大概把具体的细节复现。我可以举几个我亲身经历过的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刚读博士的时候,系里面有一个简单的考试,大致上考一下物理的基础知识。其中一道题需要用到氢原子的玻尔半径。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常数,但是具体的公式很复杂,我也不太记得了。但是我可以记得下面的这几个基础知识点:
一:氢原子中电子的最低能级对应的波函数为 ,其中 为玻尔半径;
二:基态波函数是薛定谔方程的解,薛定谔方程为
三:球坐标下拉普拉斯算符不含角分量的那部分为
因为薛定谔方程前面乘以任意的常数,方程保持不变,所以我也不需要知道 前面的比例系数。就算真的需要知道,我也可以根据归一化条件算出来。所以我只需将 代入到薛定谔方程中计算就可以得到玻尔半径。
因为
所以就有
很容易看出,只有当 时,薛定谔方程才可能成立。因此,就得到了玻尔半径的表达式,顺带得到了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 .
当然,玻尔半径还可以通过半经典的方法直接得到,无非就是假设电子绕着原子核做圆周运动,再加上角动量量子化条件,也可以得到玻尔半径,这些用高中的物理知识就可以解决。为了证明此言不虚,我就大致说一下如何用高中物理计算玻尔半径。
玻尔假设电子围绕氢原子核做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 . 根据库仑力提供向心力这个条件,得到一个方程:
另外根据角动量量子化条件可以得到另一个方程为
已知电子的质量和电荷,所以这时有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分别为 . 求解得到
第二个例子是麦克斯韦方程组。我当时选了一门电动力学II,因为一点原因,我比别人晚去两周,所以老师看到我这个生面孔之后,就让我去写一下麦克斯韦方程组。我当时忘了写位移电流了,但是我知道如果给我足够的时间,我可以用变分法将张量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出来,然后再还原为常见的矢量形式。我只需要记住两个公式就可以了,分别为
然后就是一大堆的变分计算,最后可以得到
将它还原为矢量形式的方程也很简单。这样肯定不会漏掉任何一项。
第三个例子是不同坐标系下的拉普拉斯算符。这个算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算符,在直角坐标系下,它的形式非常简单,但是在球坐标系下,它的形式则非常复杂。我肯定是记不住,就算是暂时记住了,以后肯定还会忘。我能做的就是记住怎样将它快速推导出来。我可以用狄利克雷原理,就是求泛函
的变分,令变分为零,就可以得到任意坐标系下的拉普拉斯算符。我还可以通过计算标量场的协变微分 得到不同坐标系下的拉普拉斯算符。这里需要记住的公式就是如何计算黎曼联络系数,而这个公式又可以通过基本的微分几何公式得到,不再赘述。
第四个例子是谐振子。我不记得谐振子的波函数的具体表达式,但是我知道怎么通过升降算符得到任意的态 ,然后通过计算这个态在坐标表象下的投影,就可以得到它所对应的波函数。至于升降算符,我也不记得它具体的表达式,但是我知道我可以通过将谐振子的Hamiltonian
做形式上的因式分解得到升降算符,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就是 ,再加上基本的对易关系,我就可以得到升降算符的具体的表达式。
第五个例子是行星运动的Laplace-Runge-Lenz矢量 。我不记得这个矢量具体的表达式,但是我记得其中有一项是 . 我只需计算 ,再根据 就可以得到该向量的表达式,还可以根据这个向量直接写出已知能量和离心率时行星的运动轨道。
第六个例子是行星轨道推导时候所需要的Binet公式。这个公式我也记不住,但是我知道可以从行星运动的拉格朗日量
和拉格朗日方程
出发将这个公式快速推导出来。
所以其实需要记住的公式很少,大部分的公式都可以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如果只能记住一个公式,那么我就建议记住最小作用量原理 . 根据这个原理,你可以得到欧拉-拉格朗日方程,然后你几乎可以得到所有的物理学公式,前提是你的数学推演能力足够强。
当时教授还比较精贵,教授上课:“这个怎么记得住,我也记不住,考试的时候你们翻书好了。”但是副教授和讲师的课,一定闭卷考。所以推测,科学家是不背公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