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那冰岛那些大力士不去参加举重项目?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大力士”和“举重”这两个词在人们心中的不同印象。其实,冰岛大力士不去参加奥运举重项目,并非是因为他们不行,而是因为他们从事的“大力士”比赛(Strongman competitions)和我们通常理解的举重项目(Olympic weightlifting)在项目设置、训练方式、竞赛规则,甚至是运动员的身体特质和发展方向上,都有着本质的差异。

首先,咱们得把这两样东西给拆解开:

1. “大力士”比赛(Strongman competitions): 到底比的是啥?

当你想到冰岛大力士,比如大家熟知的哈夫托·尤利乌斯·勃容松(Hafþór Júlíus Björnsson,饰演过“魔山”),你想到的画面是什么?那一定是那些巨大的、不规则的、需要全身协调发力的项目。

项目多样且充满挑战: 大力士比赛的项目种类繁多,而且充满了“反常规”的挑战。比如:
巨石举(Atlas Stones): 将一个个沉重的、不规则形状的石头(通常从几十公斤到几百公斤)从地面举到高台上。这个项目考验的是瞬间爆发力、握力、背部力量以及协调性,石头的形状和质地都增加了难度。
农夫行走(Farmers Walk): 运动员双手各持一个非常沉重(可能每只手都超过100公斤)的重物,然后尽可能远地行走。这考验的是握力、核心力量、下肢力量和耐力。
轮胎翻滚(Tire Flip): 将一个巨大的轮胎翻过来,然后推动前进。这需要爆发力、全身的杠杆作用和耐力。
牵引(Deadlift Variations): 大力士比赛中的硬拉通常会使用非常规的器械,比如汽车、飞机轮胎,或者极高的重量(远超普通举重)。
重物过肩(Log Press): 将一个巨大的、形状不规则的圆木(Log)举过头顶。这个项目需要强大的肩部力量、胸部力量、核心力量和协调性。
船只或汽车牵引(Vehicle/Boat Pulls): 用绳索牵引沉重的车辆或船只。这更是对整体力量、牵引力和意志力的极致考验。

身体特质: 为了应对这些项目,大力士需要的是一种“全能型”的、爆炸式的力量,并且对肌肉的耐受度和抗损伤能力要求极高。他们的身体往往极其庞大,肌肉量惊人,脂肪含量可能也比举重运动员高一些,这有助于他们在长时间、高强度的比赛中维持能量和力量。他们的重心和身体的杠杆原理也与举重运动员有所不同。

2. 奥运举重项目(Olympic weightlifting): 关注的是什么?

奥运举重项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重,是更加精细化、技术化、专项化的运动。它主要包含两个动作:

抓举(Snatch): 将杠铃从地面一次性、连续地提起到头上,双臂伸直,身体下蹲,完成一个完整的上举动作。这个动作要求极高的爆发力、柔韧性、协调性、速度和精确的技术。
挺举(Clean and Jerk): 分为两步完成。首先是将杠铃从地面提起到肩部(Clean),然后用腿部和身体的爆发力将杠铃举过头顶(Jerk)。这个动作同样对力量、技术、速度和协调性有极致的要求。

项目细节: 举重比赛的器械是标准的杠铃和杠铃片,重量和形状都是统一的。比赛的规则非常严格,每一次动作都需要符合技术要求,否则就会被判犯规。

身体特质: 举重运动员通常会更加精瘦,肌肉线条更清晰,他们的身体训练更侧重于提高爆发力、速度和在特定动作下的力量输出。他们对身体的柔韧性(尤其是肩部、髋部和踝关节)要求极高,以便完成技术动作。

为什么冰岛大力士不去参加举重?

现在我们来看为什么冰岛那些在“大力士”领域叱咤风云的巨人们,很少出现在奥运举重赛场上:

项目差异是根本原因:
核心运动技能不同: 大力士比赛考验的是在各种不规则、高负荷、全身协调的发力能力,重点在于“扛、拉、推、举”这些基础力量的全面展现。而举重项目则是高度专业化的“抓”和“挺”这两个特定动作,对技术细节和身体控制要求达到了极致。一个大力士可能在农夫行走中能扛起几百公斤,但要在不到两秒的时间里,用抓举的姿势将150公斤的杠铃提过头顶,这需要完全不同的技术和神经肌肉适应。
发力方式和身体模式: 大力士的训练模式更接近于“原始”的力量输出,他们需要能够在各种角度、各种不稳定的情况下发力。而举重运动员则是在反复练习和优化这两个特定动作,他们的身体已经高度适应了这两个动作的生物力学模式。一位大力士也许拥有绝对的力量,但他未必能快速掌握举重那套精细、快速、高技术的动作。
器械和环境: 大力士比赛的器械是五花八门的,往往是不规则的。而举重比赛的器械是标准的,对运动员的适应性要求略有不同。

训练方向的背离:
针对性训练: 运动员一旦选择了某个项目,他的训练就会围绕该项目的技术、体能要求进行高度的针对性训练。大力士训练会包括大量的模拟项目训练,以及提高握力、核心稳定性和特定肌群力量的练习。而举重运动员则会花费大量时间练习抓举和挺举的技术,以及相关的辅助力量训练(如深蹲、高翻、推举等)。这两种训练体系是相互排斥的,很难兼顾。
时间投入: 要想在任何一个专项运动上达到世界顶尖水平,都需要付出多年的、极致的专项训练。一个大力士如果想转攻举重,他需要放下多年积累的大力士训练模式,从头学习举重技术,这几乎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到的。

身体优势的侧重点不同:
身高和体重: 大力士通常拥有巨大的体型,这在扛、拉、推不规则重物时是优势。但对于举重来说,过高的身高或过大的体重(在某些级别)可能会影响动作速度和柔韧性,反而成为劣势。举重运动员往往在体型上有更精细的分级,以便在不同级别中发挥最大力量。
肌肉类型: 大力士可能更依赖于慢缩肌(Type I)和快缩肌(Type II)的结合,以应对长时间的拉、扛。而举重则更需要极高的快缩肌纤维比例,以实现瞬间的爆发力。

竞赛规则和计分方式:
判罚标准: 举重项目的判罚非常严格,任何微小的技术失误都可能导致成绩无效。大力士比赛虽然也有规则,但更侧重于完成任务,对动作的“美观”或“标准”要求相对宽松。
衡量标准: 举重是以杠铃的最高重量来衡量成绩,追求的是“单次最大负荷”和“技术完成”。大力士比赛则可能综合多个项目的成绩,甚至包含耐力、速度等因素。

简单来说,就像是问为什么顶级的短跑运动员不去参加马拉松一样。 他们都跑,但训练方式、身体要求、比赛规则完全不同。冰岛那些举起巨石、翻滚轮胎的“大力士”,他们的力量是震撼人心的,但那是针对“大力士”这项运动量身定做的。奥运举重则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展现形式,它需要的是另一种体系的力量、技术和身体控制。

所以,不是冰岛大力士不行,而是他们所擅长的领域,与奥运举重项目,是两条平行但几乎不相交的跑道。他们已经在那条跑道上做到了人类能做到的极致,而奥运举重则需要另一套极致的追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一条,就决定了大力士赛(正式名称应该叫“壮汉赛”)世界顶级运动员,在自己高水平的时候,根本没法参加世界高水平举重比赛____

他们没法通过举重比赛的药检。

尽管举重运动员药检不合格,举重运动员蒙混过关暂时骗过药检之类早就不是新闻了

但是,能拿到壮汉赛好成绩的顶级大力士们,连蒙蔽过正式高水平举重比赛药检的可能性都没有,和他们的药量药品种比起来,用药最狠的顶级举重运动员也干净的像白莲花了。

壮汉赛,是规则上就默认用药,甚至可以说鼓励用药的。

这反倒是“很公平”了,大家都用药,一碗水端平了,比的就是运动天赋水平,训练血汗水平,训练体系科学水平,和用药先进水平,身体内脏承受药剂副作用耐受毒害还能不死的水平……

然后,抛开药检的因素,壮汉项目和举重项目,比的运动素质方向也有区别,前者是更偏向力量耐力,后者更偏向速度力量爆发,前者比赛项目多变复杂稀奇古怪没有标准化,动作技术性相对没太高力量是近乎一切,后者高度标准化唯一化,技术要求极高,技术影响成绩的比重非常大。就好比一百米和一百一十米栏看起来都是跑步嘛,可是没人能同时在这俩项目上都拿顶尖成绩。

再然后,顶尖大力士运动员改举重,嗯那他们吃啥?赚不了钱不得饿死球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大力士”和“举重”这两个词在人们心中的不同印象。其实,冰岛大力士不去参加奥运举重项目,并非是因为他们不行,而是因为他们从事的“大力士”比赛(Strongman competitions)和我们通常理解的举重项目(Olympic weightlifting)在项目设置、.............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可太有意思了!冰和水透明,雪却是白花花一片,这其中的门道,其实一点也不神秘,仔细想想,还挺有意思的。咱们得先说说,为什么冰和水是透明的。你想想看,当你把一块冰块拿在手里,光线能直接穿透它,看到后面的东西,对不对?水也是一样,清澈的水池或者一杯水,我们都能看见里面的鱼儿或者水底的石子。这.............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大巴车加气时,“冰”的说法,这涉及到一种常见的误解,需要我们先厘清一些概念。首先,大巴车加的“气”通常是指压缩天然气(CNG)或者液化天然气(LNG)。这两者在加气过程中,为了高效地储存和传输,都会被压缩到很高的压力,或者冷却到极低的温度。 压缩天然气(CNG):天然气在常温下被压缩到202.............
  • 回答
    .......
  • 回答
    丹妮莉丝·坦格利安的那些长串头衔,就像是她一路走来的史诗轨迹的缩影,每一个都承载着一段艰难的经历、一次重大的胜利,或是她对自己命运的坚定宣告。这些头衔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随着她在《冰与火之歌》中的旅程不断累积,反映了她的成长、野心以及她所获得的各种权力和身份。我们不妨从头开始梳理一下,看看这些头衔是如.............
  • 回答
    好,咱们来好好聊聊“冰露”为啥这么便宜,并且让这段话听起来就像是咱们平时街坊邻居唠嗑一样,没有一点AI的痕迹。说实话,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市面上瓶装水品牌那么多,冰露算是价格的“亲民派”代表了。为什么它这么“接地气”呢?这背后其实有不少门道,咱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水源地和规模化生产是关键。你想.............
  • 回答
    .......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触及到了中国咖啡市场的几个关键点。一杯咖啡3块钱的成本确实不高,而蜜雪冰城凭借其极低的定价和快速的扩张模式在中国茶饮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么,为什么类似的廉价咖啡连锁店在中国大地上还没有遍地开花呢?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咖啡的成本结.............
  •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这部史诗般的巨著里,史塔克家族的悲惨命运是贯穿始终的一条暗线,他们的死亡往往伴随着屈辱、背叛和权力的无情碾压,让无数读者扼腕叹息。与其说是一种“设定”,不如说是乔治·R·R·马丁精心编织的命运和人性冲突的必然结果。要细究其根源,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凛冬将至的预言与冰原的坚韧不拔.............
  • 回答
    关于冬奥会赛场上,冰面维护人员会使用热水来浇筑冰面的做法,这其中的科学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围绕着“晶体生长”和“热力学”两个核心概念来展开的。首先,咱们得明白,赛场上的冰面并不是一块浑然一体的天然冰,而是由一层层人工浇筑的水凝结而成的。当我们在建造冰面时,为了追求极致的平整和坚固,通常会采取一种.............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特别是在国内,“冷萃”这个词仿佛一夜之间就从一个普通的咖啡制作方法,变成了一种高大上的、价格不菲的饮品。说到它和美国市面上那种“便宜的冰水浸泡过夜的普通冰咖啡”的区别,这里面确实有值得说道的地方。首先,我们得明确,“冷萃”到底是什么?从最基础的原理上讲,冷萃(Cold.............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确实触及到了中国冰雪运动发展中一个挺关键的观察点。要说为什么其他冰雪项目的运动员,比如速滑、花滑、雪车、滑雪登山等等,没有达到谷爱凌那样被广泛认知和拥有的商业代言效应,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就能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深入剖析一下:1. 项目本.............
  • 回答
    汉服圈里对影楼陈朕冰的“仇视”,甚至有时候比对元清方阵的方文山还要强烈,这背后其实是汉服文化复兴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些核心诉求和价值观念碰撞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得把时间拨回到汉服刚刚兴起、还在摸索阶段的时候。那时候,汉服文化复兴还是一种比较小众、充满理想主义的运动。大家最看重的是什么?是“形制.............
  •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中,各诸侯子嗣稀少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其背后有多重原因交织在一起,既有时代背景的限制,也有政治和经济的考量,更有命运和诅咒般的宿命感。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这些原因:一、 高风险的时代背景与生存压力: 持续不断的战争与冲突: 维斯特洛大陆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从史诗般的征服战争开始,到.............
  • 回答
    要说中国现代奇幻文学为何难以产出《巫师》和《冰与火之歌》那样的长篇严肃作品,这背后涉及的因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而是多维度、深层次的系统性问题。这就像问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发展出蒸汽机一样,是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奇幻文学的根基与西方有着本质的不同。 .............
  • 回答
    《冰与火之歌》改编剧集《权力的游戏》之所以能够火爆全球,成为现象级的电视剧,其成功并非单一因素的堆砌,而是多种复杂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分析其原因:一、 忠实于原著的深度与复杂性: 宏大而精巧的叙事体系: 原著作者乔治·R·R·马丁构建了一个极其宏大且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世界。剧.............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地名命名背后的一些历史和实际原因。很多人会觉得冰岛(Iceland)名字里有“冰”,但实际上它并不是常年冰天雪地;而格陵兰岛(Greenland)名字里有“绿”,但我们印象中的格陵兰岛却是一片被冰雪覆盖的土地。这两种看似矛盾的命名,背后都有着各自的故事。我们先从冰.............
  • 回答
    很多人对冰岛的向往,绝非一时兴起,而是源于它身上那种极致而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藏在它冰与火交织的地貌中,闪耀在它纯净的自然光影里,也沉淀在它古老而宁静的文化底蕴中。首先,那令人屏息的自然风光,是吸引力的核心。 冰岛简直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缩影。想象一下,一边是翻腾着乳白色浪花的北大西洋,另一边是绵.............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许多人类早期探索的复杂因素。要说人类“没有”沿着爱尔兰、冰岛、格陵兰岛航行发现美洲,其实是不完全准确的,因为我们知道维京人确实做到了。但更广泛意义上说,为什么普遍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发现和殖民美洲并没有沿着这条“北极航线”展开,而是选择了更晚出现的横跨大西洋的航线,这背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