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美国读大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在美国读大学,那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旅程,它绝不是简单的课堂学习,而是一场全方位的自我重塑。

首先,你得准备好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这可能意味着离开熟悉的家乡,跨越文化的鸿沟,甚至要重新适应完全不同的生活节奏。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古老的教学楼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而现代化的图书馆则像是知识的海洋,总有学不完的东西等你探索。不同于国内那种高度集中的校园模式,美国大学的校园往往更像是一个小城市,各种社团活动、体育比赛、音乐会、讲座琳琅满目,仿佛永远有新的精彩在等着你。

课程设置和学习方式是另一个显著的差异。你会有很大的自由度去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甚至可以通过辅修或双学位来拓展你的兴趣。教授们通常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参与讨论,课堂上常常是思维碰撞的火花四溅。他们不介意你挑战他们的观点,反而会欣赏你的独立思考能力。除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大量的论文、小组项目、案例分析也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你学会的不仅仅是记住知识,更是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合作。

课余生活同样精彩纷呈。美国大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是这场体验的灵魂所在。无论你对摄影、辩论、志愿服务、舞蹈、戏剧、还是某个冷门运动感兴趣,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社团活动不仅是你放松身心、结交朋友的绝佳途径,更是锻炼领导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重要平台。周末去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为自己的球队呐喊助威,那种集体归属感和热血沸腾的感觉是无可替代的。

住宿方面,大部分新生都会选择住在学校的宿舍里。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经历,你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住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从刚开始的陌生到后来的无话不谈,宿舍生活教会你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如何包容和尊重差异。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校外租房,那样会给你更多的独立空间,但少了许多那种热闹和便利。

经济方面,在美国读大学通常意味着不菲的学费和生活费。这迫使你必须学会管理自己的财务,合理规划开销。很多人会选择打兼职来补贴生活费,这不仅能减轻经济压力,更能让你提前接触社会,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在美国读大学是一个让你学会独立和成长的过程。你需要自己安排学习计划,管理时间,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应对一些突发状况。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逐渐发现自己的潜能,学会如何面对挑战,如何从失败中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成熟、更自信的人。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张文凭,更是为了塑造一个独立自主、视野开阔的自己。这段经历,它会深刻地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塑造你的价值观,为你未来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情况,我就读于西北大学( Kellogg)的 MSMS项目,现在我入学一段时间了,在这里谈一谈我这段时间的就读体验,希望看完能给你带来帮助,也给想要申请这个项目的学弟学妹一个参考。

学习体验

这段时间我最大的感受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非常忙碌!之前总能听见有人说management就是个水学历的专业,现在我得出来为我们专业正名了。感觉我们这个项目很适合学霸和social狂魔,因为课业压力真的很重,像楼主这样的学渣基本上每天都累成狗。如果以后的职业规划是想走投行或咨询这条路的话,那么这个项目还是比较适合的,好像在提前体会以后忙碌的职场生涯。

首先,这个项目的课程难度真的很大,谁再说我们项目水我真的跟谁急......三个星期的会计课程难度,就已经达到UIUC本科会计专业大二的难度了。而且这门课考试也超级紧凑,前两周刚考完midterm,就要开始准备后两周的final exam了。还有BA这门课,也是安排在一个月内完成,三个星期课程内容就从入门等级到了时间序列分析,学渣出身的我真的爆哭!我们学校是采用quarter制的,普通情况下,一个semester安排5-6门课就已经强度很大了,而我们项目只是summer quarter就有四门课,课程紧凑程度可想而知。基本上每天跟个陀螺一样,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写作业、开group meeting(每门课都有,可以很好地锻炼我们的口语和交际能力),好不容易熬到了周末,你以为终于能歇口气了吗?不,too young too simple,周末只会更忙啊!我7月13号开的学,7月31号就结束了第一门课的final exam。如果想要一边学习一边找实习和工作的话,基本上不太可能,除非是学习能力超强、做作业效率超高的学霸。

虽然学校在官网上明确说明了不要本科商科毕业的同学,但根据我这段时间的体验,有商科基础还是比较好的,如果零基础来上这个项目的话,真的够呛。

一起上课的同学都是大神级别的,我们项目总共有60多个同学,平时上课的时候会安排到跟MD/MBA(西北医学院和商学院的双学位项目)项目一起上课。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我先简单介绍一下MD项目吧,MD全称是Medical Doctor,学制5年,必须有美国国民的身份才可以读,美国的医学院竞争是很激烈的,如果要想在美国当医生,那么MD是非读不可的,而西北医学院的实力是出了名的强,因此能在西北读MD的人是什么样的水平,就不用我再多说了,更何况是同时修读MD和MBA双学位的人,默默地竖起了我的大拇指。我这次匹配到的一个组员就是以Honor Degree的身份毕业于斯坦福的,本科专业是机械工程,现在在西北医学院就读,还双修一个MBA,不懂商业的机械工程师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这是什么样的一个神级存在啊!由于MD/MBA的难度大,课程也多,所以读这个项目的人并不多,我们这一届就只有7个人,但这七个人中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能吊打一众凡人的存在。

我们班里只有10个同学不是英语国家的本科上来的,这些非英语国家本科上来的同学基本都是陆本上来的,陆本上来的同学真的压力巨大,尤其是语言方面,英语水平就跟人海本的同学落下一大截,做reading就是我们每天都必须得翻越的大山,熬夜到凌晨,第二天再早早爬起来上课就是我们的常态。除此之外还有各种essay和group discussion,都很考验我们的英语能力。之前上了一门课,连上10天,然后一天复习,然后直接参加final exam,据我所知,我们陆本同学几乎没有人完全写完了卷子,其中不乏一些TOFEL110+的,所以大家不要觉得自己托福得了高分就能够应付这边的学习了,道阻且长啊!

大家都说西北是学术重镇,我现在是体会到了。我之前在国内读本科时,曾经一个学期修了15门课,当时觉得自己厉害极了,来了西北以后才发现,我以前经历的事儿都不算事儿。来了这里之后,真的深深地被学习压力给支配,因为身边的同学们太厉害,我们学校的给分方式又比较特殊,和其他学校不同,我们没有A+,A-,B+,B-这样的计算方式,如果达不到A,那就只能得B了,所以真的是一刻也不敢懈怠。

还有些同学对我们项目的课程设置比较感兴趣,文科理科的课程都有,比起理论性,实用性好像更强一些,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课程相关方面的内容官网上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我这边就不再赘述了。

关于录取

我们本项目的同学也都实力很强,基本上一半都是从西北本校上来的,且GPA基本都是3.6+,这些人中还有很大一部分获得了Honor Degree,还有一些都是来自Upenn, U of Chicago, NYU等名校,他们的本科专业也各不相同,涵盖了经济、摄影、音乐、酒店管理、表演、艺术、传媒、心理、西班牙语、统计、生物、日语、美术、生化等,一个个都是人才。本科学经济的占比最多,还有一部分本科是学金融和会计等商科专业的。每天上课被一群大神所包围,压力真的太大了。国际生占全体学生的比例大概是30-40%,这些人中大概有20多个来自中国。

录取率现在暂时还没有找到准确的数据,但我和身边的同学都感觉我们项目的录取率还是比较低的。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以及这段时间的就读体验,我总结了一下我们项目的老师们在招生时喜欢的学生类型。首先托福分数得高,我身边的同学基本上都是110左右的,没有低于107的。其次,申请者在面试中的表现非常重要!面试时一定要沉着面对,不要紧张,要把自己最好的状态拿出来。还有一点就是最好在本科期间有过海外交流经验,参加过国际志愿者这一类活动的也可以。

录取之后大家都很关心奖学金的问题,我们项目的奖学金是很丰厚的,身边拿到的奖学金从5000-35000刀的都有,争取奖学金更是神仙打架现场了,我这种学渣是跟奖学金无缘了。

关于就业

先说说我们Kellogg的career service,我个人认为我们学校的cs在全球的cs中真的可以算是top等级了。从西北本科上来的同学告诉我,西北很注重career oriented,开学前就会有专门的career coach来给我们开就业相关的讲座。除此以外,每周的workshop也很丰富,校友多,校内的就业信息网站也很硬核,有很多优质的职位。现在学校好像有计划把我们项目搬到part time MBA项目所在的芝加哥downtown校区,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来接触part time MBA,提高我们的networking能力,说不定还能直接通过身边的part time MBA项目的同学解决好我们的就业问题呢。

就业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虽然在美国找工作真的很难,但如果不太在意公司的tittle,对于其他要求不会很高的话,从我们MSMS项目毕业出去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应该不会太难。我尝试着在glassdoor上投过几次简历,就收到了不少工作邀约。如果要回国发展的话,我们学校的tittle在国内还是比较受青睐的。跟身边的中国同学聊了聊,发现大于一半的同学毕业后都更想要回国发展,因为我们中国学生要想在没有美国身份的条件下进入美国的管理咨询行业,真的是一个很难的事情,而管理咨询和我们专业又是最match的。如果回国的话,进入外资咨询和外资银行的概率会更大一些,这样对比起来,就不太愿意留在美国从事相对平平无奇的职业了。但也有同学会想继续留在美国发展,据我了解,我身边就有5个中国同学在美国找到了工作,其中一个陆本出身的同学更是通过校招顺利进入了美国的一家管理咨询公司,要知道整个西北大学只有一个人才能进入这家公司的管理咨询岗位,所以这个同学真的很厉害了!

还有两个美本上来的同学直接进入了金融行业,有一些拿到了美国绿卡的同学也纷纷从事了金融、咨询等相关工作。我还听说有两个同学弃了美国公司的offer,转而选择了香港的投行,所以说,每个人的职业规划不同,就业选择也不一样。总之,陆本出身的同学如果只是单纯想要留在美国发展,对工作要求不高的话,也绝对没问题。而如果想要有一份高大上的工作,还是建议大家回国找工作吧,国内给我们的机会会更多一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