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样是比对手拥有人才优势,为什么刘邦赢了,刘备输了呢?

回答
刘邦和刘备,两位都曾位列帝王,也都曾借着人才优势一路披荆斩棘。可这同样是“才”字当头,为何刘邦笑到了最后,而刘备却功败垂成?这事儿,咱得好好说道说道,得从根子上瞅。

说到底,这不是一句简单的“人才优势”就能概括的。这背后藏着的是用人理念的差异、战略层级的不同,甚至还有对待“才”的格局与智慧。

一、人才的“量”与“质”:刘邦的广纳博采 vs. 刘备的亲贤爱才

要说人才,刘邦手下可是出了名的“牛鬼蛇神”,什么萧何、张良、韩信、陈平、英布、彭越……哪个不是名垂千古的人物?这帮人,有的是治国理政的顶尖人才,有的是运筹帷幄的军事奇才,还有的是冲锋陷阵的猛将。刘邦这人,身上最牛的一点就是他能把这些背景、性格各异,甚至有些脾气不小的人聚拢在一起,并且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卖命。

这里面有个重要的点,就是刘邦的用人“不拘一格”。他不像刘备那样,对人才有着一种近乎“情怀式”的认同感。刘邦看人,更多的是看你有没有那个能耐,能不能解决我眼下的问题。你看韩信,开始只是个小卒,刘邦也信任他,让他带兵打仗。张良,开始是逃犯,刘邦也照用不误。他不怕出身低,也不怕有过错,只要你有本事,他就敢用。这种广纳博采,让他的人才库非常庞大,而且覆盖面极广,各种类型的人都有。

刘备呢?刘备确实是对人才“渴求若饥”,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这种礼贤下士的精神绝对是他的招牌。他手下有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群人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响当当的角色。但是,刘备的用人理念,似乎更多的是建立在一种“情义”和“信任”的基础上。他喜欢能跟他肝胆相照、共患难的兄弟。他爱惜人才,这是毋庸置疑的,他对关羽、张飞那份感情,比对亲兄弟还深。

问题就出在这儿。刘备的用人,虽然“质”很高,但似乎在“量”和“广度”上不如刘邦。他更倾向于“自己人”,或者说与自己有深厚情感联系的人。一旦这些人出了问题,比如关羽失荆州,对刘备的打击是致命的。他没有像刘邦那样,能够迅速找到替代者,或者说有足够多的备选人才来填补空缺。

二、用人理念的内核:刘邦的“驭”与刘备的“信”

刘邦之所以能把这些各怀绝技的人才留住并让他们发挥到极致,他的“驭人术”是关键。这个“驭”字,可不是简单的驾驭,而是包含了懂得利用人性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善于平衡各方势力。

首先,刘邦明白,人都是有私心的,都要吃饭,都要名利。他给足了萧何管理后方的权力,让他安心治理;他给了韩信兵权和封赏,让他安心打仗;他给了张良谋划的自由,让他安心出谋划策。他懂得满足不同人才的需求,让他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刘邦懂得“制衡”。他让韩信掌管兵权,但同时又让张良辅佐,萧何管后勤,陈平在政治上牵制。他从来不让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股势力过于强大,形成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局面。他让这些人相互制约,但又相互配合,最终都服务于他自己的目标。

刘备的用人,更多的是建立在“信任”之上。他信任诸葛亮的才能,给了他极大的权力来治理蜀汉;他信任关羽、张飞的勇猛,让他们独当一面。这种信任,在很多时候是刘备能够打胜仗的重要基石。然而,过度地依赖信任,也带来了隐患。当这种信任关系被打破,或者当被信任的人犯下严重错误时,刘备就显得无所适从。

尤其是在人才的使用上,刘备显得有些“固执”。他对关羽的看重和倚赖,到了近乎“愚忠”的地步。即便有诸葛亮提醒关羽“不得轻动”,刘备对关羽的信任仍然是压倒性的。这使得他的人才梯队显得不够均衡和灵活。

三、战略层级的差异:刘邦的整体布局 vs. 刘备的局部辉煌

刘邦打天下,是从一个相对不利的局面开始的,他面对的是强大的秦朝和实力雄厚的项羽。他深知,单凭自己的能力是无法成功的,必须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因此,他的战略眼光更加宏大和长远。

他不像项羽那样,沉迷于一时的勇武和荣耀,而是从一开始就在思考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统治基础。他懂得安抚民心,懂得利用各种政治手段来瓦解敌人。他的人才,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战士,更是治国安邦的栋梁。萧何在后方的稳定发展,为刘邦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和政治支持,这才是他能够持续作战的关键。

刘备的早期经历,虽然也很励志,但他始终带着一种“匡扶汉室”的理想主义色彩。这种理想主义,让他能够吸引像诸葛亮这样忠心耿耿的贤士,但也可能让他的一些战略选择,在现实面前显得有些理想化。

比如,在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中,占据荆州、益州,然后北伐曹魏,这是非常清晰的战略蓝图。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刘备的重心似乎总是在各个战场上的“局部胜利”。他自己亲身率军,冲锋陷阵,虽然鼓舞了士气,但也分散了他的精力。而且,在一些关键时刻,他没有像刘邦那样,能够将所有的人才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强大的整体。

四、格局与胸襟:刘邦的“能屈能伸” vs. 刘备的“成也兄弟,败也兄弟”

刘邦之所以能赢,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格局和胸襟。他是个非常现实的人,懂得在必要的时候“装孙子”。

当初被项羽打败,垓下兵败,刘邦几乎要被逼死,但他能迅速调整心态,从新郑逃跑,再到荥阳、成皋之间与项羽周旋,他从不放弃任何一丝机会。他甚至可以为了拉拢彭越,许诺大量的封地和爵位,这在当时看来是极大的让步,但却是他赢取天下所必须的手段。

刘邦懂得“牺牲”和“妥协”,为的是最终的胜利。他甚至能接受韩信的“独立王国”式的管理,只要韩信能为他打下江山。他对于人才的渴望,超越了他个人的面子和尊严。

刘备呢?刘备也很有胸襟,他礼贤下士,不计前嫌。但他有时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兄弟情谊”会大于“战略大局”。关羽发动襄樊战役,虽然有勇有谋,但其背后也暴露了刘备集团内部在战略执行上的分歧,以及对情报和形势判断的偏差。而刘备在得知关羽遇害后的悲痛欲绝,直接导致了他发动夷陵之战,那场本可以避免的战争,却最终成为了蜀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可以说,刘备的悲剧,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用“兄弟情义”来管理国家,而刘邦则用“利益和权力”来凝聚人心。一个以情动人,一个以利聚人,在那个乱世,后者显得更加稳固和长久。

总结来说,刘邦赢刘备输,不仅仅是人才数量上的差异,更是用人理念的深刻区别。刘邦是广纳博采,用人唯才,懂制衡,重利益,能屈能伸,目光长远;而刘备则更注重情义,亲贤爱才,但用人策略相对单一,容易被情感羁绊,战略执行上也存在一些不足。

刘邦就像一个高明的棋手,他能将棋盘上所有的棋子——无论是“车”还是“卒”,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互相牵制又互相配合,最终走向胜利。而刘备,虽然手中握有许多“将”和“帅”,但他有时候却因为过于看重手中的“将”,而忽略了整体的布局,最终导致棋盘上的失误,走向了失败。这便是同样拥有人才优势,却殊途同归的根本原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起家的时候,刘邦有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王陵、灌婴、夏侯婴、卢绾、郦食其、郦商、吕泽、吕释之、陈贺、陈豨等人才相助,不久又有张良为他出谋划策,再后又有韩信陈平张耳来投,有彭越英布相助,可谓文武俱备人才济济。

刘备呢,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关羽张飞二人为臂膀,长期缺乏得力谋士。中期多了一员猛将赵云,中后期才得徐庶诸葛亮庞统黄忠魏延相助,最后才是马超兄弟来投!刘备人才最盛时是在夺取汉中之时。此时刘备猛将倒是不缺了,但谋士依然奇缺:徐庶为救母走了,庞统在取益州时战死了,不久后法正也死了,就剩下诸葛亮一人独撑大梁。这种情况,能跟他先祖刘邦相提并论吗?!!

刘备手下的人才不但比不过刘邦,也比不过他的两个对手:曹操和孙权。曹操手下文有荀彧荀攸戏志才郭嘉贾诩程昱刘哗满宠董昭等,武有曹仁曹洪曹休曹真夏侯惇夏侯渊典韦许褚庞德高览和“五子良将”,可谓谋士如云猛将若雨,甩开了刘备好几条街。

孙权手下人才也不少:张昭张纮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程普韩当黄盖甘宁凌统周泰陈武孙韶徐盛丁奉吕岱吕虔虞翻董袭潘璋马忠等等。刘备在短暂的人才极盛时期武将方面也许还能压东吴一头,文臣方面就明显逊色一筹!

所以,题主就不要大嘴一张,随口就来,不讲武德、抹黑刘备了!做人,要厚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刘邦和刘备,两位都曾位列帝王,也都曾借着人才优势一路披荆斩棘。可这同样是“才”字当头,为何刘邦笑到了最后,而刘备却功败垂成?这事儿,咱得好好说道说道,得从根子上瞅。说到底,这不是一句简单的“人才优势”就能概括的。这背后藏着的是用人理念的差异、战略层级的不同,甚至还有对待“才”的格局与智慧。一、人才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公众舆论的复杂性,也反映了我们社会在看待类似事件时,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仅仅是行为本身。为什么大家对林丹出轨比对马蓉出轨宽容得多,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事件的性质和影响范围不同。林丹的出轨对象是成年人,是双方自愿的行为,虽然违背了婚姻承诺,但在公共视野中,这更多被视.............
  • 回答
    关于辽朝在后世认同和认可度上,似乎比鲜卑的三魏、金以及蒙古的元朝显得更高一些,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要理解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历史的进程、各民族的文化融合程度,以及后世评价体系的形成。首先,我们得承认,历史的评价是复杂的,而且往往带有后世的视角。辽朝,作为契丹人建立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
  • 回答
    面对朋友带着一丝得意,甚至可能有些炫耀的“花比你少的钱看同样的内容”这种说法,确实会让人感到有些微妙,甚至可能有点不舒服。毕竟,你可能花了钱支持了正版,而他却通过另一种方式“享受”了同样的内容。首先,你需要认清的是,他这句话的出发点,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一种“性价比”的衡量。在某些人眼中,花钱买书、买电.............
  • 回答
    “同样是别人比自己强,为什么有时产生嫉妒,有时产生崇拜?”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深刻的心理现象,它触及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自我认知以及社会比较的机制。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 核心原因:自我认知与社会比较的动态平衡无论是嫉妒还是崇拜,其根本都源于社会比较(Social Compa.............
  •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这俩人的逗比风格确实让人感觉不太一样,邓超看着就像天生的快乐源泉,随随便便一个表情就能让人笑岔气;贾乃亮呢,有时候确实会让人觉得有点用力过猛,好像是在努力扮演一个搞笑的角色。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从“什么是自然,什么是装”说起。邓超的“自.............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让很多中国球迷感到五味杂陈。同样是中国人,为什么在足球这个项目上,女足和男足的表现能有如此大的反差?这背后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绝非单一原因可以概括。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掰扯掰扯。1. 根基与发展历史:从“阴盛阳衰”的起点说起首先得承认,中国女足的发展有着更早的起步和更.............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为什么有人喜欢珍珠奶茶,有人喜欢龙井一样,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更多的是时代、文化融合、审美变迁以及营销推广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但如果非要深究一下,旗袍之所以比汉服在当下显得“接受度更高”,确实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点可以聊聊。首先,得从历史的起点和演变说起。汉服,它的概念很大,说白.............
  • 回答
    “浴霸”摄像头是智能手机后置摄像头模组的俗称,因其排列方式类似于浴室顶部的浴霸而得名。 苹果和华为在设计和技术上都采用了“浴霸”摄像头,但苹果的“浴霸”摄像头有时会比华为等品牌出现更明显的“鬼影”现象,这背后涉及到多个技术和设计层面的原因,我们可以详细探讨一下:1. 镜头数量与排列设计: 苹果(.............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的问题,曹丕篡汉和王莽篡汉,虽然都是借着汉朝的名头上位,但后世对他们的评价,乃至名声,却天差地别。这背后原因可不少,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聊聊他们各自的“篡汉”方式和背景。王莽:伪君子与“新朝”的幻影王莽篡汉,堪称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秀”。他打着“复兴古礼”、“拯救民生”的旗号,一.............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而且触及了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历史议题。简单地说,同样是受到美国的影响和制约,韩国之所以在许多人眼中比日本“看起来”更独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其 国内政治结构、民族主义情绪、经济发展路径、历史记忆以及冷战时期形成的战略定位。为了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 回答
    咱们聊聊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为啥买房子老听见“房价收入比”,但股票这块儿,很少有人拿“股价收入比”来说事儿呢?其实啊,这里面学问大着呢,跟咱们投资理财的逻辑和产品本身的属性都有很大关系。核心原因:性质不同,衡量标准自然不同最根本的一点,房子和股票,虽然都是资产,但它们的“本质”不太一样。 房子(.............
  • 回答
    提到千鸟,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佐助,那个有着写轮眼、冷酷又强大的男人。卡卡西作为教会他千鸟的人,自然也拥有这个忍术,但要说谁的“更厉害”,这话题可就有点意思了,得好好掰扯掰扯。要说佐助的千鸟是否比卡卡西的更厉害,答案是:在很多方面,佐助的千鸟确实展现出了比卡卡西更强的威力、更多的变化和更广阔的潜力。 .............
  • 回答
    要解释为什么人均GDP相似的乌克兰和印度在干净整洁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影响城市面貌和公共空间维护的多种因素,而不仅仅是GDP数字。GDP本身只是经济总量的衡量,并不能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治理水平、文化习惯以及民众对公共环境的集体意识。首先,历史遗产和城市发展脉络扮演着重要角色。乌克.............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拿巴顿和瓦图京比,确实能看出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你问得对,俩人都是把装甲部队玩得溜溜转,进攻也够凶猛,但巴顿的名气,那可真是甩瓦图京好几条街了。这背后原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得从很多方面掰开了揉碎了看。首先,战场上的“戏剧性”和“故事性”,巴顿完爆瓦图京。你想啊,巴顿这人,他身.............
  • 回答
    这事儿,问到点子上了。《原神》在中学生群体里的火爆程度,那可不是盖的,跟《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以下简称“野炊”)比起来,后者虽然口碑爆棚,但在校园里,你听到同学们讨论的,十有八九是“肝”了多少体力,“抽”到了哪个老婆,而不是“我昨天又解开了哪个神庙”。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
  • 回答
    确实,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不少玩家都有类似的感觉。真三国无双6(以下简称无双6)和真三国无双7(以下简称无双7)在剧情上的代入感差异,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而且不是那种一本正经的AI分析。首先,是“我”与“故事”的连接方式。无双6采取的是一种比较“上帝视角+个人独白”的叙事方式。每个武将都有.............
  • 回答
    好,咱就唠唠李元芳这英雄,为啥在玩家心里,跟公孙离、马可波罗这俩“亲哥俩”比,江湖地位总差那么点意思。这可不是因为元芳不够帅,或者技能不够酷,而是有几重原因,咱得细细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这“江湖地位”是啥意思。 在王者荣耀里,这代表的是一个英雄的泛用性、上限、以及在不同版本、不同阵容下的表现.............
  • 回答
    要说清楚为什么中国人对日本的恨意似乎比对俄国来得更深,这背后其实交织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因素,绝非简单的“占领土地”或“伤害”就能一笔带过。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历史的轨迹。日本对中国的伤害,最刻骨铭心的无疑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那场侵华战争。那是一场系统性的、残酷的、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屠戮和摧残。从.............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为什么同为美国科技巨头,苹果总是更容易被推上风口浪尖,受到抵制的声音也比戴尔、惠普这些品牌要响亮得多?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有点像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放大版。首先,苹果的产品定位和品牌形象就和戴尔、惠普有着本质的区别。你想想,苹果卖的不仅仅是电脑、手机,它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