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劝退在疫情严重期间不戴口罩经常来家里串门的人,而且此人经常在外面溜达,跟爸妈说,还说我不懂礼貌?

回答
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难题。一方面要顾及亲情和面子,另一方面又要保护家人的健康安全。尤其是当你爸妈还站在对方那边的时候,那就更难办了。

我给你捋一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好的解决办法。这事儿不光是“劝退”,更是关于沟通和立场的明确。

首先,我们得理清楚几个关键点:

1. 你的立场和担忧: 你很清楚疫情期间的风险,也明白戴口罩和减少不必要外出的重要性。你的担忧是合情合理的。
2. 对方的行为模式: 经常来家里串门,而且经常在外面溜达,这意味着她暴露在外的风险较高。
3. 父母的态度: 父母可能更看重“人情”、“礼貌”、“面子”,或者对疫情的风险感知不那么强烈,觉得“没那么严重”。他们觉得你不让对方来,就是不懂礼貌,不顾亲戚情分。
4. 你的沟通能力: 你需要找到一种方式,既能表达你的立场,又能尽量不激化矛盾,尤其是和父母之间的矛盾。

接下来,我们一步步来分析怎么做,以及可以采取的沟通策略:

第一步:和父母好好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是最重要的!)

在跟那位亲戚直接交锋之前,你必须先“搞定”你的父母。如果他们不站在你这边,你再怎么努力也可能功亏一篑,甚至还会被他们埋怨。

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 不要在他刚来串门走后就立刻提起,也不要在他们情绪不好的时候。找个大家心情都比较平静,有空闲时间的时候。比如,吃完晚饭,一起看看电视,或者周末下午。
用事实说话,但要温和: 不要上来就指责对方(“她又不戴口罩,太危险了!”),而是陈述你观察到的事实和你内心的担忧。
表达你的担忧,从“我”的角度出发:
“爸,妈,我最近有点担心。你们也知道,现在疫情情况还是不太好,外面人来人往的,特别是最近听说XX地方又有一些新增病例。我心里一直有点打鼓。”
“我看到XX(那位亲戚)来咱们家的时候,她好像没怎么戴口罩,而且她说她最近经常出去逛街什么的。我不是说她不好,就是单纯从健康的角度想,万一外面有什么情况,带回来给家里人,尤其是我和你们,万一感染了怎么办?我真的会特别担心的。”
强调家人的健康是你的首要考量:
“你们知道我一向不太会跟人计较这些,但是我一想到你们的健康,我这心里就放不下。我希望我们一家人都平平安安的,现在这个特殊时期,我真的不希望冒任何风险。”
解释你“不懂礼貌”的说法(婉转地):
“我知道XX阿姨(或者其他称呼)她可能觉得咱们家不待见她,或者觉得我太扫兴了。但是,我不是故意不礼貌的。我只是觉得,在现在这种特殊的时期,我们更应该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我宁愿被说不懂礼貌,也不能让咱们家冒感染的风险。”
“礼貌有很多种方式表达,我觉得现在最基本的礼貌,就是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不给别人添麻烦,也不让别人冒风险。”
和父母一起商量对策,而不是直接否定他们:
“我今天跟你们说这些,是想和你们一起想个办法。我们不能完全不见面,但是能不能稍微注意一下呢?比如,她来的时候,能不能提醒她戴一下口罩?或者,咱们可以约个时间,就在院子里或者门口聊几句,不进屋?或者咱们可以视频一下?”
“爸妈,你们说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既能维持亲戚情分,又能保证咱们家人的安全?”
给父母一些“台阶”: 如果父母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你可以替他们找理由。
“或者我们可以跟她说,最近家里有老人(或者小孩,如果有的话),正在家里养身体,为了他们的健康,暂时婉拒探访。”(即使家里没有病人,也可以这样说,给对方一个体面的拒绝理由)
“我们可以说,咱们家最近因为一些原因(比如刚打扫完卫生,或者要出门之类),不方便接待客人。”

关键在于,你要让父母明白,你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他们,而不是针对那位亲戚。 如果他们能理解你的担忧,并且同意你的做法,那么接下来的步骤就容易多了。

第二步:和那位亲戚沟通(如果父母支持你,你就可以主导了)

这里分几种情况:

情况一:父母已经明确表示支持你,并且愿意和你一起去说。
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你们可以一起面对她。
父母先开口: 让父母先说,他们可以先客套几句,然后由父母来提议。
例如,父母可以说:“哎呀,XX(亲戚名字),最近这疫情啊,真是让人提心吊胆的。你看咱们家(名字),也是担心家里的老人(或者孩子),所以最近不方便请人进屋,怕万一有什么不小心。你看是不是咱们就在门口聊几句就行?”
你再补充,用更直接但仍然礼貌的方式:
“阿姨(或者称呼),我爸妈说的对。我自己也挺担心的,我最近自己在外头都是乖乖戴好口罩,回家也勤洗手。因为我真的很怕把病毒带给家里人。所以,咱们以后见面,您能不能也稍微注意一下,戴个口罩,我心里也会踏实很多。”
情况二:父母虽然理解你,但不愿意正面和你一起去说,或者他们还是觉得不好意思直接拒绝。
那么,你就需要自己出面,但仍然要有策略。

选择好时机: 等她下次主动来的时候。
提前准备好说辞,并且保持微笑和礼貌的姿态:
直接但不失礼貌地表达:
“XX阿姨,您来了!快请坐(或者站门口就好,看情况)。哎呀,您今天没戴口罩啊?最近外面人多,您这样我有点担心呢。”
“您最近经常外面溜达是吗?这样也好,多走动走动。不过,我爸妈呢,最近身体可能有点敏感,加上我个人也比较谨慎,我怕万一外面有什么不确定的因素,带回家里来,这就不好了。您说是不是?”
给出替代方案:
“所以你看,咱们下次如果想聊天,要不就在院子里站着聊几句?或者咱们也可以约个时间,就是我、您,和我爸妈一起,大家都在家待着,然后她咱们都做好防护再碰面?或者,您方便的时候,咱们视频聊聊天也行啊!”
巧妙利用“规矩”:
“其实不是我不想让您进来,是我最近跟我爸妈约了个规矩,就是疫情期间,除非是特别必要,否则不接待没戴口罩的客人,主要是为了家里人的健康着想。”
强调“规矩”的普遍性:
“我也跟我的其他朋友说过,现在这个情况,大家都互相体谅一下,这才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如果她仍然坚持,或者说你不懂礼貌:
温和地重申你的立场: “阿姨,我明白您是好意来关心我爸妈。但是,我的确是非常担心家人的健康安全,这个比什么都重要。我相信您也能理解我的这份心情。至于礼貌,我觉得在特殊时期,以生命健康为重,不给别人带来风险,也是一种重要的礼貌和责任。”
适时结束谈话: “时间不早了,我得去做饭了/我爸妈也累了,咱们下次再聊哈。您慢走!” 语气要坚定,但不要过于强硬,免得真的撕破脸。

第三步:后续的维护和界限

坚持原则: 一旦你和父母达成一致,并且你和亲戚进行了沟通,那么以后就要坚持下去。不能这次强硬,下次又软化,那样反而更让对方觉得你是个“软柿子”。
用行动证明: 如果亲戚下次再来,而她还是不戴口罩,那么你就坚持按照你们商量的“规矩”来,比如“咱们就在门口聊几句吧”。
让父母继续充当“缓冲带”: 如果父母还有些顾虑,你可以让他们继续去和亲戚解释,但你把你的“原则”告诉他们。比如,父母可以说:“我女儿就是太小心了,她一门心思就想着我们安全,咱们也多担待点。”
转移父母的注意力: 鼓励父母多通过其他方式和这位亲戚联系,比如电话、视频通话、发信息等,让她觉得仍然被关心和联系着,只是形式上做了一些调整。
如果真的沟通无效,且对家人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那么你可能需要更直接地和父母强调风险,甚至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措施,比如在亲戚来之前给家里消毒,让父母在亲戚来时保持一定的距离等。但这是最后的手段。

沟通时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保持冷静和耐心: 不要因为对方的态度而情绪失控,那样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使用“我”的陈述句: “我觉得”、“我担心”、“我希望”,而不是“你怎么样怎么样”。这样更容易让对方接受,不会觉得被指责。
语气坚定但温和: 表达你的立场是坚定的,但语气要温和,避免攻击性。
不要和父母争吵: 尽量避免和父母发生激烈的争吵,而是以商量和解释为主。
不要陷入“懂不懂礼貌”的争论: 把焦点拉回到健康和安全上,强调这是在特殊时期的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如果对方是长辈,说话要多一些尊重: 即使你的出发点是为了健康,但对待长辈的态度还是要保持基本的尊重,这样更容易被接受。

总结一下关键步骤:

1. 重点攻坚父母: 用事实、担忧和情感打动他们,让他们站在你这边,或者至少是理解你的做法。
2. 温和而坚定地与亲戚沟通: 表达你的担忧,给出替代方案,强调健康安全的重要性。
3. 保持界限和原则: 持续性地执行你的“新规矩”,让对方逐渐适应。

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智慧和勇气的沟通过程。祝你顺利解决这个问题,保护好家人的健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着他咳嗽,并表现出虚弱无力。虽然朝着人咳嗽很无礼,但是他活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难题。一方面要顾及亲情和面子,另一方面又要保护家人的健康安全。尤其是当你爸妈还站在对方那边的时候,那就更难办了。我给你捋一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好的解决办法。这事儿不光是“劝退”,更是关于沟通和立场的明确。首先,我们得理清楚几个关键点:1. 你的立场和担忧: 你很清楚疫情期间的风险,.............
  • 回答
    准大学生在知乎上浏览大学专业时,确实会发现大量关于“劝退”的讨论。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知乎作为一个问答平台,用户更容易在遇到困难或不满时发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被“劝退”的专业都真的没有价值,也并不意味着其他看起来“好评如潮”的专业就没有“坑”。要在这些信息中筛选出真正有用的建议,避免被牢骚淹没,需.............
  • 回答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相信不少同学和家长都关注到了:一个高中生在宿舍里因为一些原因大声喊叫,结果被学校“劝退”,后来学校又出来澄清说不是“劝退”,只是让孩子回家反省。这事儿挺让人琢磨的,我想从几个角度来聊聊我的看法。首先,这件事的核心争议点在于“劝退”还是“回家反省”。这两种说法虽然听起来差别不大,但实.............
  • 回答
    这事儿啊,可真是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澜,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简单来说,就是网传一位拼多多在职员工,在校友群里劝退了今年来应聘拼多多秋招的学弟,结果没过多久,这位员工就被拼多多给开除了。这事儿为啥这么多人关注呢?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层面可以聊聊:首先,就是“劝退秋招”这件事本身。你能想象吗?一个公司的在职员.............
  • 回答
    《最后生还者2》一经发售,确实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玩家社区可以说是哀鸿遍野,褒贬不一的评价充斥着各大平台。这种分裂的景象,让很多刚接触到这款游戏的玩家感到困惑,尤其是一些还在等待实体盘的预购玩家,更是提心吊胆,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什么。那么,这些铺天盖地的负面声音,究竟是真实玩家的怒吼,还是.............
  • 回答
    嘿,我来和你好好聊聊。你知道的,我一直很支持你追求自己的梦想,在美国工作这事儿,我太理解你想要抓住机会的心情了。你也知道,我有时候会有点小小的私心,那就是希望你离我近一点,尤其是在人生这么重要的一个阶段。我认真想过这件事,也希望你能听听我的想法,不是为了说服你放弃什么,而是想和你一起好好梳理一下,看.............
  • 回答
    啊,FGO 氪金这事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尤其是当那个该死的抽卡界面在你眼前晃来晃去的时候,钱包里的钱就像按耐不住的泉水一样,总想往外冒。不过,作为过来人,我也算是有点心得体会,想跟你分享一下,怎么才能把自己牢牢地按在“不氪金”的阵营里。别担心,我不会跟你讲什么“理性消费”的大道理,那些太干巴巴了,.............
  • 回答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找到一份稳定、体面、有前途的工作,银行这份职业无疑符合这些期望。女儿选择银行工作,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同时也要以恰当的方式去支持和引导她。以下是一些我个人认为比较有效,也比较贴合生活实际的劝导方法,希望能帮助你:首先,我们要 理解和尊重女儿的选择。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银.............
  • 回答
    这是一件需要耐心、理解和智慧的事情,处理不好反而会加深隔阂。直接否定或者批评他的仇恨情绪,往往会适得其反,让他觉得你根本不理解他,更加固守自己的立场。你需要做的,是引导他看到更广阔的视角,让他自己去思考和消化。下面是一些循序渐进的思路和方法,你可以根据你和这位同学的具体情况来调整:第一步:倾听与理解.............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毕竟现在两岸的年轻人交流得越来越多了,但很多时候还是会有些隔阂。如果身边有深绿的朋友,尤其是年轻朋友,想要让他们更客观地看待大陆,我可能会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我会尝试 “润物细无声” 的方式,而不是上来就辩论或者说教。因为越是立场坚定的人,越不容易被直接改变。我会先从我们共同的.............
  • 回答
    《魔兽世界》的魅力,确实是一个能让很多人沉迷其中的巨大漩涡。它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多的玩家,我认为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宏大的世界观和引人入胜的剧情。 《魔兽世界》不仅仅是一款游戏,它构建了一个完整而庞大的艾泽拉斯世界,这里有巍峨的雪山,幽深的森林,古老的遗迹,还有各种各样充满神秘感和历史底蕴的种族.............
  • 回答
    这真是个有点棘手的 roommate situation,特别是当对方的消费观念跟你不太一样的时候。让我想想,如果你舍友坚信那条裤子“原价399,淘宝抢到39”,而你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该怎么处理呢?首先,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一下:咱得承认,淘宝上那句“原价XXX,现价YYY”的促销语,确实挺唬人的。.............
  • 回答
    (抱住爸爸妈妈的腿,仰着小脑袋,用一种比平时更认真的小奶音开口)爸爸!妈妈!宝宝要和你们说个事儿!特别重要!(开始原地晃来晃去,表示焦急)那个……你们知道吗?最近,那个叔叔阿姨们都在说,我们住的这个房子啊,它会变得……变得特别值钱!就是,好多好多钱!(小手比划着一个大大的圆形,然后张开,表示很多)嗯.............
  • 回答
    您好,我理解您对孩子安全的担忧,这作为家长是非常自然的。您的孩子快10岁了,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独立性和判断能力,可以开始尝试一些更自由的活动,比如独自在院子里玩。我想先问您几个问题,这样我才能更好地理解您的顾虑,也更容易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1. 您担心的是哪些方面? 是怕孩子摔倒受.............
  • 回答
    飞机上的时间本就宝贵,尤其是即将降落时,机舱内的气氛往往是大家都在为下机做准备,整理行李、系好安全带,一切为了顺利抵达目的地。在这种背景下,一位女士在厕所里化妆长达半小时,确实会引起一些人的好奇,甚至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太寻常。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情况是否涉及违法。从法律层面来看,在飞机上的卫生间内.............
  • 回答
    关于在北京地铁发生的中国小伙劝阻白人外国男子与中国女友靠门蹲坐,结果反遭殴打一事,这确实是一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从各个角度来看,这件事情的背后都牵涉到很多社会议题和个人情感。事情的起因与过程:根据网络上的信息描述,事情发生在2023年10月3日晚高峰的北京地铁八通线上。一位中国小伙目睹一位.............
  • 回答
    这是一起令人痛心和警示的事件。对于不顾劝告,冒雪上山并在冈仁波齐转山路上不幸遇难的游客,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看待。这不仅仅是一次意外事故,更是对生命、对敬畏自然、对旅行安全以及对个人责任的多重拷问。一、 事件的残酷性与悲剧性: 生命脆弱与自然伟力: 冈仁波齐,被誉为神山,其自然环境.............
  • 回答
    关于杜克大学生物统计系劝阻中国学生在系大楼内讲中文的事件,确实在校内外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包括其行为本身、可能的原因、引发的争议以及长远的影响。事件本身及具体表现:首先要明确的是,这里的“劝阻”并非是指强硬的禁止或惩罚性措施,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出“不鼓.............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挺让人窝火的。本来冬奥会是展示国家形象、促进文化交流的好机会,结果荷兰媒体这波操作,可以说是给所有认真筹备、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添了堵,还败坏了整个体育盛事的名声。咱们一件件捋捋。首先,擅闯临时管制区域。这个事儿说白了,就是藐视规则,不守规矩。冬奥会期间,为了保障运动员的安全、赛事的顺利进行.............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而且说实话,在很多技术类或专业类社群里都挺常见。你说的“大学机械就业群劝人转行计算机被秒移出群”,这背后的逻辑和一些潜台词,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这个“秒移出群”的行为,说明群主或管理员对这种讨论非常敏感,也极力避免。这背后有几个可能的原因:1. 群的定位和目标不符: 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