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医生直接把恶性肿瘤结果告诉病人合适吗?

回答
将恶性肿瘤的结果直接告知病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医学伦理、患者权利、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医患沟通技巧等多个层面。不能简单地说“合适”或“不合适”,而是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并采取最符合伦理和人性化的方式来处理。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告知真相是医生的基本职责和患者的知情权。 癌症诊断的本质是疾病信息的披露,而了解自己身体状况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隐瞒或含糊其辞,不仅剥夺了患者做出知情决定(如治疗方案选择、生活安排、财务规划等)的机会,也可能在事后引发信任危机。

然而,“直接告知”并不等同于“冷漠告知”或“粗暴告知”。 这是一个需要极高技巧和同理心的过程。以下是详细的考量和操作方式:

1. 告知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确诊的明确性: 必须确保诊断是确凿的,基于充分的病理学、影像学等证据。在存在不确定性时,应在明确诊断后再进行告知。
疾病的性质: 恶性肿瘤的性质决定了治疗的紧迫性和方案的重要性。很多情况下,需要尽快开始治疗,而患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前提下才能参与决策。
法律法规与伦理规范: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都强调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医生有义务向患者披露关键的医疗信息。

2. 考虑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这是“直接告知”是否合适的核心考量。每个人的心理韧性、过往经历、文化背景、家庭支持系统都不同。

逐步引导: 对于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患者,医生可以采用“渐进式”的告知方式。例如,先从“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指标”开始,逐渐引向可能存在的严重情况,观察患者的反应,并随时调整沟通方式。
评估患者的准备程度: 在告知之前,医生可以尝试了解患者对自身病情的预期和关注点。可以通过开放式问题:“您今天来,最想了解的是什么?”来试探。
提供支持: 告知癌症诊断时,务必有支持性的人员在场,这可以是一个家属、朋友,也可以是医院的心理咨询师或社工。这能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获得情感支持。

3. 告知的方式与技巧:

“如何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 告知应该在一个私密、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下进行。避免在走廊、病房门口等公开场合。选择患者相对平静、精神状态较好的时间。
明确、直接但温和的语言: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含糊不清的医学术语。可以这样说:“根据目前的检查结果,我们发现了一个情况,这是一种恶性肿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癌症。” 然后停顿,给患者消化信息的时间。
给予充分的解释: 在告知诊断的同时,必须解释这是什么意思,涉及哪些身体部位,肿瘤的类型、分期(如果已知)以及可能的预后。
强调“可能性”和“治疗方案”: 癌症并非绝症,很多早期癌症都可以治愈,即使是晚期癌症也有各种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告知时,应该将重点放在“接下来我们能做什么”上,及时提供希望和解决方案。例如:“虽然这是一个不幸的消息,但我们有多种治疗方案可以选择,我们团队会和您一起制定最适合您的治疗计划。”
回应患者的疑问和情绪: 患者可能会出现否认、愤怒、悲伤、恐惧等各种情绪。医生需要耐心倾听,回应他们的感受,并提供情感上的安抚。允许患者表达他们的情绪,而不是压抑。
提供书面信息: 除了口头告知,可以提供一些关于疾病和治疗的清晰的书面材料,方便患者回家后反复阅读和理解。
再次确认理解: 在沟通结束后,可以询问患者是否明白,并鼓励他们提问。

4. 团队协作:

告知癌症诊断不应仅仅是肿瘤科医生的责任。

多学科团队(MDT): 在复杂病例中,多学科专家(肿瘤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外科、心理科等)共同会诊,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权威的治疗建议,并在告知时,团队成员可以协同配合,回答不同层面的问题。
护士、心理咨询师、社工: 他们在告知过程中和之后的随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指导、社会资源链接等。

总结来说,医生直接把恶性肿瘤结果告诉病人是必须的,但“如何直接”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告知过程,应当是:

诚实透明: 基于事实,不隐瞒。
富有同情心: 理解患者的处境,表达关怀。
循序渐进: 根据患者的接受程度调整沟通节奏。
聚焦解决方案: 传递希望,强调积极的行动。
团队支持: 整合医疗资源,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如果一个医生能够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沟通,那么“直接告知”就是合适且负责任的。相反,如果只是机械地宣读诊断,则可能造成巨大的伤害。这考验的不仅是医生的专业知识,更是其人文素养和沟通艺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在美国根本不是一个问题,而是必须。告诉病人后,没有病人授权,这个诊断不能透露给任何人,包括病人的直系亲属。

病人自己的身体,本应该完全由自己做主。自己的生命/治疗方案/死后安排,完全不应该由另外一个人(哪怕最亲的人)来为自己做决定(换言之,被变相剥夺自己对人生重大决定的选择权)。

中国人尤其家属之间完全没有界限感常常导致一团disaster. 大人对小孩升学/找工作/找对象各种干预,美其名曰为了你好,最后悲剧无数。成年人为老人疾病治疗全权包办(包括强硬逼迫激进治疗直到死),对老人老伴去世以后再婚以及分财产各种撕逼。界限感几近于0,往往以为自己对别人的生活至关重要,自己从自己角度出发做出的决定对别人英明无比,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

现在的癌症,治疗手段很多,即便不curable很多情况下也很treatable。病人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脆弱,每个癌症病人都deserve 一个真相,也有权为自己有限的未来做最符合自己心愿的规划。另外,大部分病人也不是傻子,不过是和家人互相装不知道互相欺骗罢了(这种事我长大过程中经历过好几次,深恶痛绝。)希望这种“善意欺骗”的文化可以早日淘汰。

user avatar

你信不信…

情况稍微变动一点,知乎上多半会有这个问题:

“医生不直接把恶性肿瘤结果告诉病人,属于违法吗?”


医学伦理在不同诊疗场景下,有不同的体现。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满意。

那就只能依法了:病人享有对病情的知情权

医患关系难搞啊。

user avatar

其实,告诉患者肿瘤的事实,不算是一个坏事。

毕竟信息化高速发展,能够一边接受肿瘤治疗而完全不知道自己患癌的人几乎没有。

无论是放疗、化疗还是免疫靶向,那什么铂啊、单抗啊、什么杉什么醇,手机一搜,立马就知道了。

想完全隐瞒病情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对自己诊断结果一无所知的患者,也会变得多疑,对自己的疾病念念不忘;

同时也会对治疗方式持怀疑态度,并一再要求医生和家属告知真实的诊断结果。


他们更有可能不配合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

没错,包括题主在内很多人担心告诉患者实情,可能会导致他们无法承受死亡将至带来的焦虑、恐惧,出现过激行为。


事实上,身体的变化、衰退是藏不住的,患者是能感受到的,在经过短暂的崩溃后,也会更有依从性,更能很好的配合治疗,生存期反而可能延长。


祝好运。

user avatar

中国人真的挺含蓄的,含蓄到什么程度呢?

在医院住院的很多癌症患者,医护们查房时都用ca这类的“黑话”而不会直接表述为恶性肿瘤,

家属总是强颜欢笑的鼓励患者这只是个小病小瘤子,只要按时吃药打针很快就能康复出院

绝大多数患者也知道自己的病情,依旧强颜欢笑地配合着是啊等出院了我还要去钓鱼跳广场舞

这样善意的谎言每天都在医院上演着,只有在四下无人或深夜时才敢捂着被子释放情绪,他们心里都很清楚,但亲情、友情、爱情的羁绊撑着他们装糊涂。

回到问题:医生直接把恶性肿瘤结果告诉病人属于没有医德么?

如果医生未经患者本人同意的前提下把恶性肿瘤的结果告诉家属,这属于泄露病人隐私(也可以理解为没有医德),但题主说的医生直接把结果告诉病人本人这没有问题,也不违规违法,理性上讲这是医生正常履行告知义务,患者本人是享有知情权,不告知才有违规风险。

理性规理性,实际工作中医院还是要求医务人员出于人文关怀以适当的方式告知患者病情,但医师不好判断患者本人的收到诊断后的情绪状态,那就干脆告诉家属,虽然这样的方式在法律上有可能侵犯患者本人的知情权,但能减少部分患者因情绪剧烈变动而不利于疾病的诊疗。

综上向家属告知病情而隐瞒患者是医师出于对患者人文关怀下的折中选择,而不是硬性要求。医师、患者、家属的共同敌人是疾病,最终目的是通过综合治疗治愈或者减缓疾病带来的痛苦,如果直接告诉患者更有利于疾病的诊疗,那对隐瞒患者导致的诊疗不配合的苦果又是谁来承担呢。

回到问题,当事人是否与医生约定不管结果好坏,请务必不要告知患者本人?

如果医师答应了缺又因种种原因导致当事人无法与医师面谈,医师等不及就直接告诉患者本人,这种情况下心有不满可以理解。

如果是题主父亲也就是患者本人强烈要求医师告知病情的呢,他才是利益最相关的人啊

user avatar

你不说,你爸就不知道了么?

有多少肿瘤病区住着的病人,家属本着“为他好”而不告知其真实病情,他们也在配合演出假装自己真的不知情,让家人心安……


谁也不是傻子,隔壁的“老张”、“老李”、“老狗子”……跟自己一样的情况,都是TM晚期,自己怎么可能那么好命,能逃脱升天?

只是不忍看到家人们承受别离之苦,强撑着一丝坚强。


或者家属也知道了患者知道了自己的病情,而假装患者仍然不知情,配合彼此的演出,仿佛还可以相处很长时间,此生仍有希望,未至尽头……这种微妙的关系,表面上是一层虚假的面纱遮蔽,实际上面纱之下是对生的希冀和身为家人对彼此的温柔。


但,知与不知,明明就是一场戏。


你自己身为主角,二了吧唧的不去提前跟医生说,要是坏结果请代为隐瞒,反而事后在这里埋怨医生,你是不是XX……

我看到一顶乌黑黑、脏兮兮的帽子飘来飘去,这是要往谁的脑袋上扣?


患者有知情权,医生告知,天经地义。



你不能接受的事,就是没有医德?疫情期间,医务繁忙,还有那么多病人急着处理,医生可没空陪你矫情。


在这出戏里,你想演,医生也没拦着你,前提是,剧本得合理。


你这导演不到位,也别把脏水洒在演员身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将恶性肿瘤的结果直接告知病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医学伦理、患者权利、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医患沟通技巧等多个层面。不能简单地说“合适”或“不合适”,而是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并采取最符合伦理和人性化的方式来处理。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告知真相是医生的基本职责和患者的知情权。 癌症诊断的本质.............
  • 回答
    这真是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如果真的有一项技术,能让医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病人的痛苦,我认为这在治疗上无疑会带来巨大的帮助,而且这种帮助是多层次、多维度的。首先,最直接的益处在于加深医生的共情能力,从而提升诊断的精准度。想象一下,一个医生不再仅仅是看着X光片上的骨折,而是能真实感受到那种撕裂般的剧痛,那种.............
  • 回答
    郑州地铁五号线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至今想来仍让人心潮澎湃。一位试工医生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安危,跪在冰冷的地铁车厢里,用专业的知识和娴熟的手法救助突发疾病的乘客,这一幕通过视频和文字迅速传播,触动了无数人的心。而更让人振奋的是,这位临危不乱、医者仁心的人,在事件过后,竟然被他试工的医院直接录.............
  • 回答
    在门诊,医生一句“没有好转就再来”看似简单,却透露出不少信息,也折射出这位医生的经验、态度,甚至他对病情和病人的理解程度。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标准答案”,而是需要结合具体情境来解读。从积极的方面看,这位医生可能是: 经验丰富,判断精准的“老江湖”: 许多常见病、多发病,经过治疗后,病情进展的趋势相.............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也触及到了医疗实践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医生在手术台上发现意料之外的问题,这其实是常有的事,处理起来远比“直接治了”要复杂得多。我来给你详细说说,尽量不让你觉得这是机器写出来的。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医生在手术前,尤其是复杂的手术,通常都会做详尽的术前评估和准备。这包括详细的病.............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疑问。医生在您接受吸入式麻醉时,告诉您“这是氧气”而不是直接说“这是麻醉药”,背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原因,这涉及到医学的严谨性、患者的心理以及麻醉过程的安全性。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解释一下:1. 安全性和关键成分的标识:氧气是生命的必.............
  • 回答
    关于张作霖遇刺后为何不直接去医院,而是选择先回帅府,历史上有过不少讨论,也存在着一些流传的说法。要详尽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张作霖的个人性格、以及他所处的复杂政治局势等多方面来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在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虽然西医逐渐传入,但它并没有像今天这样深.............
  • 回答
    体检中心和医院,两者都是提供健康检查服务的场所,但它们在定位、服务模式、侧重点以及最终为你带来的体验上,确实存在着不少的差异。就好比你去逛精品店和去大型综合商场,虽然都能买到东西,但感受和目的性会很不一样。体检中心:专业“体检”的定制化体验你可以把体检中心理解成一个专门为“健康管理”量身打造的“服务.............
  • 回答
    上海关于“发现传染危害新型病例,医卫人员有权直接报告”的立法,可以说是一项非常积极且有前瞻性的举措,它直接回应了传染病防控中的关键环节——信息畅通和早期预警。 放在当前全球对新发传染病高度警惕的背景下,这项立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咱们来细致地掰扯一下,这项立法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又会带来哪些影响?首先.............
  • 回答
    这事儿放哪儿都得让人憋屈得慌。沧州那事儿,听着就让人心头火起。一个普普通通的三口之家,带着个一岁的娃,好好地出门,结果愣是被四个喝大了的牲口给盯上了,上来就一顿招呼。你说这得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啊?而且下手够狠的,连一岁多的孩子都伤得遍体鳞伤,光是想想都心疼得不得了。最让人接受不了的是,施暴的四个人,按.............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医学教育的核心,也确实是很多学习者心中挥之不去的疑问。为什么那些厚重、密集的医学教材,往往以大段文字为主,而不是采用我们更熟悉的思维导图或表格的形式呢?这背后其实有几层原因,并不是简单的“为了增加难度”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得明白,医学知识的本质是什么。医学不仅仅是记住几个概念、背诵几.............
  • 回答
    从医学角度解读“3月18日吉林新增2例死亡病例,直接原因均非新冠”的这一信息,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医学层面进行分析:核心概念的理解:1. “直接原因非新冠”: 这意味着导致患者死亡的根本病理生理过程,并非由新冠病毒(SARSCoV2)直接引起的急性损伤,如病毒性肺炎导致的呼吸衰竭。例如,患者可能死.............
  • 回答
    郑州人民医院试工人员于逸飞在地铁上逆行救人的行为,以及医院对此的决定,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探讨的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事件的发生与于逸飞的行为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事件本身。 事件经过: 据媒体报道,于逸飞在郑州地铁某站,发现一位老人突发疾病倒地,生命垂危。在场的许多人可能因.............
  • 回答
    这事儿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挺让人唏嘘的。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别管它AI不AI的,就当街坊邻里唠嗑。先看看这事儿是个啥情况。听说是个昆明姑娘,开着车就奔医院去了。按说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来去匆匆都理解,尤其是遇到急事儿。但她这急着插队,还把主意打到了维持秩序的保安头上,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保安嘛,.............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让家长揪心!一个鲜活的例子就摆在眼前:男童吃完沙糖桔,又咕咚咕咚喝了酸奶,结果进了医院,被诊断为小肠肠套叠。那么,这沙糖桔和酸奶,跟肠套叠这病,到底有没有直接关系呢?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顺便再聊聊哪些食物一起吃,容易让咱们的肠胃“罢工”。沙糖桔和酸奶,真的能“联手”惹出肠套叠吗?说到肠.............
  • 回答
    山东日照那起医生直播妇科手术的事件,确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也触及了医疗行业乃至社会方方面面的敏感神经。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医疗违规操作,它背后牵扯到的伦理、法律、监管以及公众信任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最直接也是最令人担忧的,就是对患者尊严和隐私的严重侵犯。妇科手术本身就属.............
  • 回答
    张文宏医生在直播中提到“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这句话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客观看待中医药在抗疫中的作用,并具体分析它可能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我们要承认,无论什么治疗方法,在面对一种新出现的、具有传播性的疾病时,总会有一个不断探索、学习和调整的过程。中医药在这.............
  • 回答
    这事儿,问得挺到位。权健这摊子事儿,其实在丁香医生发那篇《丁香医生 130 亿》之前,就已经有人在议论,也有一些小范围的曝光和质疑了。但为什么直到丁香医生出手,才像是捅了马蜂窝,引爆了网络上的“起底潮”?这背后,原因可不止一星半点,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1. 丁香医生背后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专.............
  • 回答
    作为医生和医护人员,面对那些令人不忍直视的病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我们天生就“麻木”了。这是一个持续磨练、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其中包含了情感的调适、专业的坚持,以及一种非常人性化的力量。首先,强大的专业训练和责任感是我们最坚实的基石。 从医学院开始,我们就接受了系统的解剖学、病理学、外科学等训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