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TMD叫惊喜!
活的清醒
姜文25岁就是老戏骨。
他电影处女作是《末代皇后》演溥仪,这部戏已经称得上佳作。然后24岁主演《芙蓉镇》,25岁主演《红高粱》。这都是注定写进中国电影史的作品,我们现在说的很多老戏骨一辈子没拍过这种水平的电影,姜文25岁前拍了俩。
所以姜文的“霸气”,不完全是性格使然,那是真的有资本。他演戏的天赋太高了,比如说《李莲英》。如果是从《让子弹飞》开始看姜文的,可能很难想象他会演太监。他演了,演得很好,尤其是晚年李莲英的可恨可怜,演得惟妙惟肖,那年姜文才27岁。不服不行,就是天才。戏选人的时候,演什么像什么,只是不到30岁姜文已经走到了人选戏的塔尖地位,才显得霸气。
水平太高,成功的太早,姜文后面就是一门心思自己往上走。不跟你们玩了,你们就这个层次了,而且越来越次。贾玲都成叫好叫座的模范导演;冯小刚拍了一辈子贺岁片,中间拍了个《1942》就直接给文艺片抗旗了。这个圈子都堕落成这样了,没什么意思。所以姜文导演的电影都是很刻意的往上走,玩点新鲜的。
有成功的,《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子弹飞》;有其实成功但是评价分歧的,《太阳照常升起》;有虎头蛇尾的,《一步之遥》;也有失败的,《邪不压正》。首先这个胜率已经相当可以了,宗师级导演也有拍砸的,李安的《双子杀手》也是个水片。姜文做导演的平均质量已经是华语片顶级。
更重要的,姜文走得这条路难能可贵。我们很多名演员,包括老戏骨,功成名就之后没啥想法的就兑现了,做个生意拍点烂片恰钱;有想法的端起来,不轻易接戏,爱惜羽毛固然也很好,可是接的戏都在自己舒适圈之内。想再留下的东西,开一片新天地的太少了。姜文出众之处就是他愿意继续往上爬,自己玩之后又爬出来《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故事》和《让子弹飞》几部也注定写进电影史的作品。可以了,够意思了,哪怕姜文以后拍的都是烂片,也已经对华语电影仁至义尽。
如果说有遗憾,就是姜文太少。快二十年了,就指着姜文几年磨一个,磨出来看看行不行。别的没人了,除了也走进另一种舒适圈的贾樟柯,再往下就是冯小刚拿没拿到好本子。冯只能拍,得配个刘震云才有可能出活儿。这也是华语影坛的遗憾,或者说可怜,青黄不接。以后更没法看,旗眼看都要交给韩寒、贾玲这帮转行的了。
我看华语电影,姜文搞不好没准是绝唱,等他不拍了或者拍不好了,也就不用往上期待了。挺悬的,不乐观。但真到那一天,姜文的地位还会不断被追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