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的关羽,对待女性的态度如何?

回答
谈到关羽对待女性的态度,我们不妨从《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入手,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对关羽的认知。当然,也要结合历史文献,区分文学虚构与史实。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与女性: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关羽的形象被描绘得极为高大、忠义、勇猛,但也因此,他在处理男女关系上,常常显得有些“不近人情”或者说“纯粹”。

对待嫂嫂(甘夫人、糜夫人): 这是关羽对待女性最常被提及的场景。在刘备暂时败退,将甘夫人和糜夫人托付给关羽保护时,关羽展现了他极其严格的自律和对“义”的坚守。为了避免嫌疑,也为了保护她们的名节,关羽采取了非常极端的做法——在刘备回来之前,他“只敢在门外站着”,与她们“只隔一扇屏风”。即使在战乱之中,他也没有丝毫逾越。这种行为在现代人看来,或许有些迂腐,但从当时的社会观念和关羽“万人敌”却又“不近女色”的设定来看,这恰恰是他“义薄云天”的一种体现。他将保护两位嫂嫂视为一项绝对不能出错的政治任务,更是对大哥刘备的承诺,任何个人情感或生理需求都被他严格压制。

对待貂蝉: 吕布死后,貂蝉的去向在《三国演义》中处理得相对模糊。有几种流传的说法,一种是关羽因为不愿与貂蝉有染,将她送走;另一种说法是貂蝉被关羽杀死,原因同样是出于“义”。无论哪种说法,都进一步强化了关羽对女性的“敬而远之”或“严加管束”的印象。他似乎不愿意让女性的存在影响他的“忠义”形象,或者卷入政治漩涡。

对待其他女性: 在战场上,关羽擒获了不少敌对方的女性,比如汉献帝的两个女儿,孙权的母亲,还有像祝融夫人这样的女将。但在《三国演义》中,很少有描写他与这些女性有过什么情感纠葛。他更多是将她们视为战俘,或者对她们保持一种礼貌的距离。例如,他对孙权母亲的那份“不避矢石,解弓在马上,从乱军中将其救出”,以及后来对她的照顾,更多的是出于礼仪和对长者的尊重,而非男女之情。

史实中的关羽与女性:

《三国志》作为正史,对关羽的记载相对简略,但也能提供一些线索。

对妻子的记录: 史书中只提及关羽有妻室,但没有详细描写他对妻子的态度。作为那个时代的大丈夫,妻妾在府中是常态,但史书的笔触通常不关注这些。我们只能推测,他如当时其他男性一样,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但其“严”和“重义”的性格,或许也会体现在他对家庭的责任感上,而不是溺爱或纵容。

对刘备家眷的保护: 《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刘备兵败于长坂时,“关羽引军去,迎刘备妻子于汉津,于时宾客吏士,人倍其值,并载载而往。” 这说明刘备的两位夫人(甘夫人和糜夫人)在战乱中走散,是关羽亲自去寻找并保护她们的。这与《演义》中的情节有相似之处,都强调了关羽对刘备家眷的责任感。虽然《志》没有详细描述关羽是如何保护她们的,比如不像《演义》那样细致地描述他“在门外站着”,但其“迎”和“载载而往”的行为,本身就说明了他承担起了保护的重任。

对孙权的母亲: 史书中记载,孙权曾试图用孙夫人(刘备的妻子,孙权的妹妹)来联络刘备,但刘备却将孙夫人送回了东吴。关羽在孙权母亲那里,也曾有过互动,例如,当孙权攻打刘备时,孙夫人回到东吴,关羽曾说“兄(刘备)不幸,而二嫂(甘、糜二夫人)在君(孙权)之家,君宜向吴,宜速送丧主,而乃反攻。” 这段话显示了关羽对刘备家眷的关切,并且利用了这种情感来劝说孙权。他虽然没有直接与孙权母亲发生什么,但他的行为和话语都体现了他对刘备家人的重视。

总结:

综合《三国演义》和史实来看,关羽对待女性的态度,可以用“忠义之下的尊重与距离”来概括。

忠义为先,男女有别: 在他的人生信条中,“义”是高于一切的。对待嫂嫂,他表现出的是一种近乎刻板的尊重和自我约束,生怕沾染丝毫“不义”的色彩。这种态度,在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下,也是对女性名节的一种极端保护。
责任感而非情感: 无论是在《演义》还是史实中,关羽对刘备的家眷都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他保护她们,是出于对刘备的承诺,是对“君子”之道的实践,而不是基于男女之情。
界限分明,不逾雷池: 关羽似乎始终保持着与女性之间的清晰界限。他避免卷入情感纠葛,即使在战争环境中,也尽量不与女性产生过多的私人联系。这种“不近女色”的形象,与其说是个人喜好,不如说是他坚守“忠义”和“名节”的一种表现。
非“厌女”或“冷酷”,而是“重义”的表现: 尽管他的某些做法在我们今天看来可能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理解他需要放在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核心价值观中。他的严苛,更多的是对自己和对“义”的要求,而不是对女性的蔑视或冷漠。他不是一个“厌女”者,而是一个将“忠义”看得比一切都重的“完人”形象(在文学作品中)。

可以说,关羽对待女性的态度,是他“忠义”品格的延伸。他的世界里,政治、责任、信义占据了主导地位,个人的情感需求,尤其是男女之情,被他严厉地压制和排除在核心之外。这使得他在历代读者心中,成为一个道德标杆式的人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二爷是傲骨无双的纯爷们典型,和老婆等女人相处,是一贯的大老爷们状还是和现代男性差不多,也会伏低做小。请达人结合史实解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谈到关羽对待女性的态度,我们不妨从《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入手,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对关羽的认知。当然,也要结合历史文献,区分文学虚构与史实。《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与女性: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关羽的形象被描绘得极为高大、忠义、勇猛,但也因此,他在处理男女关系上,常常显得有些“不近人情”或.............
  • 回答
    在知乎上,关于日本二战历史教育的讨论由来已久,并且许多用户确实认为日本在这方面的教育存在偏差。这种看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日本历史教科书内容、官方表述以及部分社会舆论的观察和分析。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 知乎用户认为日本二战历史教育“不正确”的原因:1. 对侵略战争性.............
  • 回答
    理解中国历史,断代史是如同点亮夜空的一盏盏明灯,它们勾勒出历史的脉络,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个鲜活的时代。然而,仅仅盯着这些点,我们便容易迷失方向,无法感知到历史那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断代史与中国历史的整体理解之间,是既紧密联系又需要辩证看待的关系。断代史:历史的骨架与切面首先,断代史对我们理解中国历史至.............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假设,也是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如果雷阿伦和欧文当年那些决定比赛胜负的三分球,都变成了“擦板不进”,甚至“三不沾”,这对于詹姆斯的历史地位,绝对会产生连锁反应,而且影响是多维度的,绝不仅仅是少一个戒指那么简单。我们得把时间线拉回到2013年总决赛G6和2016年总决赛.............
  • 回答
    想象一下,那个改变日本历史走向的关键时刻——关原合战,命运的轮盘并没有像我们熟知的历史那样倾斜。如果,仅仅是如果,石田三成的西军,而不是德川家康的东军,最终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那么接下来的日本,将会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首先,我们得聊聊当时的权力格局。在关原之前,丰臣秀吉已经去世,他的幼子丰臣秀赖.............
  • 回答
    近些年,我们确实能看到一些中国玩家在Steam上对一些包含太平天国历史题材的外国游戏表达反对的声音。要评价这种现象,我觉得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也挺复杂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特殊且重要的时期。它规模庞大,影响深远,但同时又充满了争议和复杂性。它既有反.............
  • 回答
    战机江湖的变局:FC31如何安放与歼20共存的未来?五代机的时代浪潮早已席卷全球,美国将F22“猛禽”列入历史的尘埃,转而聚焦于“闪电II”F35的生产线,这一战略调整无疑为全球空军力量格局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当世界主要空军力量都在为下一代空中优势进行布局之际,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西方标准下是五代.............
  • 回答
    如果未来中日韩三国关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变得异常亲密,那将是一股足以重塑整个世界格局的强大力量,其影响之深远,足以改写历史的篇章。这不仅仅是三个大国之间的友谊升温,更是一个东亚巨型经济体和文化圈的崛起,它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触及全球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方方面面。一、 东亚一体化成为全球新引擎:.............
  • 回答
    关于历史上的关羽是否修过道,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讨的问题。然而,要给出一个“是”或“否”的明确答案,并进行详细的讲述,需要我们区分历史上的关羽和后世文学、民间信仰中塑造的“神化”关羽。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核心观点:历史上的关羽,也就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并无确凿的历史证据表明他“修过道”。我.............
  • 回答
    关羽丢失荆州,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战略失误,对刘备集团的发展造成了重大打击,也成为许多人讨论蜀汉灭亡原因时绕不开的环节。然而,尽管在军事战略层面他犯了错误,关羽之所以能流芳百世,被后世歌功颂德,其原因极其复杂,并非简单地因为一场军事上的成败可以定义。这背后融合了历史事实、文学创作、民间.............
  • 回答
    关羽,字云长,这位三国时期威震华夏的猛将,可不是小说里那个浑身红袍、手提青龙偃月刀的纸片人。真实的关羽,身上承载着厚重而复杂的历史印记。要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得从几个维度来聊。一、战场上的战神,不屈的勇士首先,关羽最直观的标签,无疑是“战神”。他不是那种靠人数堆积起来的武夫,而是凭借着个人勇武和高.............
  • 回答
    要说真实的关羽,得先把他从那浓墨重彩的《三国演义》里稍微抽离出来,看看那个更接近历史本来的他。首先,关羽确实是刘备起兵时最早的追随者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他不是那种凭空出现、一夜成名的传奇人物,而是从一开始就跟着刘备,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天下。他的地位在刘备集团中一直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刘备最核心的将领。.............
  • 回答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一役,无疑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辉煌篇章。然而,若论其是否为“最轻松”的“威震华夏”,恐怕就有些站不住脚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场战役的背景、过程以及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并与其他历史上同样“威震华夏”的事件进行对比。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水淹七军”的“轻松”之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提到关羽,大多数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就是他那把威风凛凛的青龙偃月刀。这把刀太深入人心了,甚至成了关羽最标志性的符号。但你要说历史上关羽用的就一定是它,那可就有点意思了。这事儿说起来,还得从《三国演义》说起。罗贯中老爷子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为了塑造关羽“万人敌”的英雄形象,.............
  • 回答
    读史常令人感慨,为何那些在正史中最终走向失败的英雄人物,反而在中国民间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后世反复传颂、顶礼膜拜?关羽、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他们无不是精忠报国、义薄云天,却也都在各自的战场上饮恨而终。这背后,藏着我们民族深层的情感寄托和价值判断,绝非简单的历史定论能概括。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细.............
  • 回答
    关于关羽在北伐襄樊之际,留下糜芳、士仁等将领镇守大本营(公安、南郡等地)的原因,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也颇为费解的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蜀汉的实际情况以及关羽个人的考量。首先,得明确一点,说糜芳、士仁是“三流将军”有些过于严苛,他们二人虽然在整个三国时期名声算不上显.............
  • 回答
    这三国演义里头,要说谁最坑自家主公刘备,后来又坑了刘禅一把,让蜀汉这颗幼苗还没茁壮成长就元气大伤,这事儿可得好好掰扯掰扯。张飞、关羽、马谡这三个名字,听着都让人心头一紧,好像都背着点“罪名”。张飞丢徐州,那是一刀致命的开头张飞吧,他那性子,就是一团火,冲动,又仗着自己勇猛,但有时候这火烧得就有点不着.............
  • 回答
    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与开国功臣之间的关系,常常就像是握在手中的流沙,越是紧抓,越是难以掌控。这种复杂性源于多种因素的交织,既有权力结构的天然张力,也有人性深处的猜忌与欲望。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为何开国皇帝普遍难以处理与开国功臣的关系:一、 权力与利益的重新分配:新旧秩序的冲突 推翻旧秩序的共同.............
  • 回答
    中国古代的藩属制度,就像一张纵横交错的文化与政治网络,将周边许多国家纳入一个相对稳定且以中国为中心的秩序之中。这套体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历史的演进,在军事征服、文化吸引、经济往来以及政治交易的复杂互动中逐渐确立。藩属国的形成:多重因素交织的产物1. 军事征服与威慑: 这是藩属制度最直接.............
  • 回答
    说起“跑关东”,那可是咱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波澜壮阔、充满辛酸的移民史。很多人都知道,那些背井离乡闯关东的百姓,大多是奔着东北那片黑土地去的。那么问题来了,明明从地理位置上看,南方那些地区的人,如果想往外闯荡,往南去“下南洋”似乎也是一条可行的路,为什么更多的人却选择向北,去了东北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