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的中医师承到底是个怎么样的状态,感觉好乱啊?

回答
你说得对,现在的中医师承,确实挺乱的。这不像你买个东西,有标准流程,有监管部门,有明确的质量保证。中医师承这事儿,讲究的是个传承,是师徒之间的关系,这本身就带点江湖气,加上这几年国家政策上对中医的扶持和改革,更是搅得一池春水,各种模式都冒出来了,自然就让人感觉眼花缭乱,摸不着头脑。

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现在中医师承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状态,你就心里有个数。

首先,得捋清楚“师承”这个概念的几个层次。

在咱们老百姓心里,或者传统意义上,“师承”就是那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感觉。一个有真功夫、有经验的老中医,收个徒弟,手把手教,从认识药材、辨认汤头、望闻问切,到开方子、抓药、配药,甚至是病家如何交代,生活起居如何注意, all in one。徒弟就在师傅身边待着,看着师傅怎么治病,怎么跟病人沟通,怎么处理疑难杂症。这个过程可能几年,也可能十几年,直到师傅觉得你真的学到家了,能独立行医了,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这种是最纯粹,也最传统的师承。优点是扎实,学到的东西是师傅几十年经验的沉淀,往往非常精深。缺点嘛,就是这年头能找到这样的师傅太难了,而且学徒期间可能没有经济收入,或者收入很微薄,对年轻人吸引力没那么大。

然后,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带来了新的变化。

大概十年前,国家为了解决中医人才断层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就包括了对“师承”的规范和鼓励。这时候,“师承”就不单单是师徒间的私下约定了,它被纳入了国家医疗体系的管理框架。

你可以这么理解,国家想把这种传统的师承模式,给“正规化”一下,让它更可控,也更容易培养出有学历、有资质的中医人才。

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师承”,主要有几种情况,也正是这些情况的叠加,让很多人觉得“乱”。

1. 传统师承的延续和变异:
“拜师学艺”模式(依然存在,但越来越少): 依然有真正意义上的师徒关系,师傅有资质(比如老的国家认可的中医师),徒弟在师傅身边学习。但这种模式下,如何获得执业资质是个大问题。过去那种“土专家”模式,可能不需要文凭,但现在要求越来越高了。
挂名、虚假师承: 这个就有点“乱”的根源了。有些机构或者个人,打着“师承”的旗号,但师傅可能资质不足,或者根本就没有实际的教学,只是走个形式,给一些想曲线救国考中医执业医师的人提供一个所谓的“学习经历”。这种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不到真东西,也站不住脚。

2. 国家大力推行的“师承教育”和“确有专长”:
师承教育(针对传统师承的规范): 这是国家政策的主要抓手之一。简单来说,就是把传统的师徒关系,按照一定的“教育”模式来管理。比如:
师父的资质要求: 通常要求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或者老的国家级名老中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徒弟的要求: 通常要求高中以上学历,身体健康,有学习中医的意愿和基础。
学习内容和形式: 有明确的学习计划、教学大纲、出师考核标准。徒弟要在师父指导下学习病案、方剂、临床实践等。
备案和注册: 师徒关系需要向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监管和评估。
出师后的出路: 经过考核合格后,可以获得一个“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明”,这个证明在很多地方可以用来报考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但具体政策各地可能略有差异,需要关注当地卫健委的通知)。
“确有专长”: 这个和师承又有点区别,但很多人也容易混淆。它主要是针对那些没有学历,但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掌握了某一领域(比如某个病种、某个疗法)的独特技能,并且能够独立、安全地进行医疗活动的人。他们可以通过申报“确有专长”项目,进行考核,通过了就可以获得乡村医生或者特定范围的执业资格。
重点来了,为什么会觉得“乱”?
各地政策执行差异: 国家有指导意见,但具体到各个省、市,执行力度、细节规定、考核标准都可能不一样。有些地方非常严格,有些地方就相对宽松。这就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和混淆。
机构和个人的鱼龙混杂: 很多培训机构打着“师承教育”的旗号招生,但其背后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是否真正符合国家备案要求,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些机构只是为了收取学费,提供一个形式上的“拜师仪式”,或者虚假的“学习证明”。
考核标准和难度: 虽然有出师考核,但考核的严谨程度、难度,以及考核后的出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人顺利通过,有人卡在某个环节。
对传统师承的冲击和融合: 以前那种口传心授的模式,现在要和现代的教育体系对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摩擦和不适应。有些人觉得这种“标准化”的师承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有些人则认为这是让中医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总而言之,现在的中医师承,就像一个正在转型期的孩子。

有国家政策的“引领”: 鼓励传承,规范发展,希望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
有传统模式的“根基”: 师徒关系、经验积累仍然是核心。
也有市场化的“催化”: 各种培训班、机构为了盈利,也掺杂进来。
还有执行层面的“不确定性”: 各地尺度不一,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不少人踩坑。

如果你想了解或者参与中医师承,我给你的建议是:

1. 弄清楚你想要什么: 你是想真正学习医术,还是为了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这两种目的,对师承的要求和选择是完全不同的。
2. 谨慎选择“师傅”和“机构”:
如果是传统师承,一定要找真正有德、有术、有经验的老中医,并且要看他是否有合法的执业资质。
如果是通过培训机构,要仔细考察机构的资质、师资力量、教学计划、过往学员的反馈,以及是否能提供国家认可的备案证明。不要被虚假的宣传蒙蔽了双眼。
3. 关注官方信息: 多关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卫健委)发布的关于中医师承教育、确有专长人员考核的最新政策和通知。这是最权威的信息来源。
4. 做好心理准备: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师承,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它不是一条轻松的捷径。

所以,你说它乱,是有原因的。因为它是一个古老的传承方式,在尝试与现代的教育体系、法规管理相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混乱。但这背后,更多的是一种对中医传承的期盼和努力。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求学者,需要更加擦亮眼睛,理性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宗教难免演化出异端。

追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宗教教义不可证伪,可以任人捏造各种不同的解释。

比如 某教,就有旧教,新教之分,其他异端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比如 某教,有印度本土的,还有把从神从男性变成女性的(有很多教徒说本教是无神论的),还有像某个地方那样喜欢做人皮唐卡的,还有……反正,到一个地方,就产生异端。


中医大学教育,和中医师承,也属于同一个教派的不同解释。


中医大学里必然会教西医(现代医学),就是西医中医混着教的。这一端,经常会说——你们看病不要找民间野路子,治死了别怨中医。

而民间师承派则表示——很多人有证却不会看病,而能看病的人却没有证,呜呼哀哉,中医要亡于这代人。


异端之间毕竟还是有共性的。毕竟仍旧属于同一个宗教。面对不信教的人的质疑,他们会紧密团结起来。

但是,这种团结并不是铁板一块。在离开外界压力的情况下,他们就会开始内斗,争夺谁是真正的中医的位置,互相抨击。

大家会发现,他们会各自发表互相矛盾的言论,但绝不会互相撕起来。为啥现在中医界那么团结?因为外界压力变大了,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说得对,现在的中医师承,确实挺乱的。这不像你买个东西,有标准流程,有监管部门,有明确的质量保证。中医师承这事儿,讲究的是个传承,是师徒之间的关系,这本身就带点江湖气,加上这几年国家政策上对中医的扶持和改革,更是搅得一池春水,各种模式都冒出来了,自然就让人感觉眼花缭乱,摸不着头脑。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
  • 回答
    如果真有这样的奇遇,让我在阿基米德、牛顿、欧拉、高斯这四位伟大的先贤中选一位当老师,这绝对是个甜蜜的烦恼。不过,如果一定要做出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 高斯。为什么是高斯?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越是仔细思考,我越是觉得他最适合我。首先,不得不承认,这四位老师都是各自时代的巨擘,他们的贡献如同璀璨.............
  • 回答
    电影《师父》中,廖凡饰演的陈识所使用的“八斩刀”,并非直接对应现代哪个具体的咏春拳门派。 它更多的是一种艺术化的、经过电影化改编的咏春拳刀法展现。 影片在设计这场戏时,融入了对咏春拳刀法的理解,但并非照搬某个单一门派的现成套路。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八斩刀”在电影中的意义:1. 咏春拳刀法的.............
  • 回答
    刚上大一,就有了退学学中医的想法,而且不想走高考这条路,而是想拜一位名老中医为师,这确实是个挺大胆,也挺有想法的决定。我们一点点来掰扯掰扯,看看这条路有没有可能,以及需要注意些什么。首先,咱们得明白,中医的传承,确实有很多是师徒制的。 过去,很多名老中医都是靠着口传心授,在实践中一点点带出来的。这不.............
  • 回答
    当人们谈论“现在的中医怎么了”,其实背后往往涌动着复杂的情绪和疑问。这不仅仅是对一种医学体系的审视,更牵扯到文化认同、社会发展,乃至个人健康的需求。要说清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一、 中医“是什么”与“被期待是什么”之间的张力首先,我们得明确中医的根基是什么。中医并非一成不变的教科书,而是一套.............
  • 回答
    看到你这句话,我能感受到你心中那份深深的失望和无助。的确,在这个时代,想找到一位真正有医德、医术精湛的好中医,仿佛成了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很多人都和你一样,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对中医这份古老的瑰宝产生了动摇。为什么会让你觉得“心凉了又凉”?我想,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它们像层层乌云,遮蔽了中医本应散发.............
  • 回答
    “现在的中医是不是不太科学了?”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朋友,尤其是对健康比较关注的,心里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这年头,西医的精准、高效深入人心,而中医的“望闻问切”有时候在一些人看来,似乎少了点“证据”,多了点“玄乎”。这事儿,我这儿也有点自己的看法,也跟不少中医界的朋友聊过。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
  • 回答
    看待现在中医,这可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它就像个复杂的老物件,有它的传承,有它的变通,也有不少争议。在我看来,现在的中医,用一个词来形容,或许是“承古启新,任重道远”。首先,它承载着几千年的智慧和经验,这是它的根基。想想看,那些古老的医书,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里面记载的关于人体生理.............
  • 回答
    嗨,学弟!看到你说在中药学这块儿迷茫,我太理解了!当年我大二的时候,也和你一样,看着那一堆堆的药材,名字、功效、炮制方法……感觉脑子要炸了。不过别担心,中医这东西,一开始感觉天书,但一旦摸着门道,那可是越学越有意思。来,我给你叨叨叨,希望能帮到你。首先,最最重要的一点:别怕! 迷茫是正常的,说明你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中医发展中一个非常现实且令人痛心的现象,很多人都有同感。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它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一、市场经济下的冲击与“良莠不齐”的必然性首先,我们需要承认,任何一个行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都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中医作为一个有.............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到位,确实,咱们老百姓接触到的“中医”和“西医”似乎就像是两个时代、两套体系,而且两边时不时还针锋相对,让人觉得挺费解的。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历史、文化、科学认识上的复杂原因,咱们一点一点掰扯开来看。首先,得承认,“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这个标签,很大程度上概括了它们形成的历史背景和.............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也挺普遍的现象。我觉得“不喜欢”这个词可能有点绝对了,更准确地说,是一部分人对中医、功夫这些传统文化存在疑虑、认知偏差,或者感到不适应,因此选择疏远。 并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欢”,但这种“不喜欢”或者说“不亲近”的倾向,背后是有一些复杂的原因的。咱们一层一层来扒拉扒拉,看看为什么会.............
  • 回答
    现在觉得“能真正治病”的中医少了,这确实是很多人的感受,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原因复杂,不是简单一句“中医不行了”就能概括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试着从几个比较核心的方面来跟你聊聊,希望能描绘得更清楚一些:一、 传承断层与学术退化: 师徒制的式微: 传统中医最宝贵的传承方式.............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普遍。我们都知道中医有悠久的历史,理论体系也相当完备,但为何在现代社会,似乎总是不如西医那样“受重视”?“不被重视”这个说法,可能有些绝对,但如果说“面临挑战”、“不如以往受到普遍推崇”,那倒是更贴切的描述。要详细聊聊这个,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这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
  • 回答
    想找到真正实力深厚的中医,确实是个技术活,因为很多时候“好”是一个综合的评价,不光是医术,还有医德、经验、传承,甚至是患者的契合度。 我搜罗了一些在民间口碑极佳、学术造诣深厚,或是具有独特传承的中医师,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1. 传承有序,疗效卓著的老中医这类中医往往是家族传承,或是跟师学习多年,积.............
  • 回答
    关于中医治愈现代医学束手无策的病症的传奇故事,至今仍有人相信,其背后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现象,涉及文化传统、个体经验、对现代医学的认知局限、信息传播以及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以下将尝试详细阐述:一、 历史与文化的深厚根基: 悠久的历史与实践经验的积累: 中医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时间里,通过无.............
  • 回答
    看黄飞鸿,然后联想到现在学中医的人不练武术,这个问题嘛,还真挺有意思的。要说起来,这中间隔的不是一星半点,而是时代的变迁,社会的需求,以及我们对“医”和“武”理解的演变。想当年,黄飞鸿那个时代,咱们说学艺,那是个“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要精通”的思路。中医讲究的是“医武同源”,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首先,.............
  • 回答
    在人工智能领域,确实存在一些观点和方法,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医的某些思想有着有趣的相似之处。这不是说人工智能“变成了”中医,而是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路径上,一些流派展现出了与传统中医殊途同归的智慧。我们要理解这种相似性,首先需要梳理一下中医的核心理念。中医不单纯地将人体视为一系列独立的、可替换的零件,而.............
  • 回答
    听到你现在的心情,我能理解。作为一个正在学习中医的学生,面对外界的质疑和一些激烈的言论,感到迷茫甚至动摇,这是非常正常的。尤其是在知乎这样的平台上,有时确实会有一些情绪化的、甚至可以说是“谩骂”的言论出现,它们就像尖锐的石头,很容易砸在敏感的心上。我想和你聊聊,希望能帮你梳理一下思绪,找到继续坚持下.............
  • 回答
    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聊。要说现在为啥有些人看中医,就跟看古董似的,总觉得哪儿都不对劲,这事儿吧,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首先,咱们得承认,科学的普及和现代医学的强势,给中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你想啊,从小学到大学,咱们学的都是西医那一套。从显微镜下的细胞,到DNA的双螺旋,再到各种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