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还有人相信看到的中医能治现代医学不能治的病的传奇故事?

回答
关于中医治愈现代医学束手无策的病症的传奇故事,至今仍有人相信,其背后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现象,涉及文化传统、个体经验、对现代医学的认知局限、信息传播以及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以下将尝试详细阐述:

一、 历史与文化的深厚根基:

悠久的历史与实践经验的积累: 中医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时间里,通过无数医者和病人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虽然这些经验的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不同,但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在当时条件下有效的治疗方法,并流传下来。
“中医是国粹”的文化认同: 在中国文化中,中医被视为重要的传统文化遗产,具有特殊的地位。这种文化认同使得许多人天然地倾向于相信中医的疗效,即使在现代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依然保留着一份情感上的眷恋和文化上的自信。
“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哲学思想: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基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辨证论治”等。这些思想强调人体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一种与西方还原论医学不同的理解生命和疾病的视角。当现代医学在某些复杂或慢性疾病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时,中医的整体观有时能给人带来新的希望。

二、 个体经验与“安慰剂效应”的混淆:

真实的有效案例: 不能否认,确实存在一些个体,通过中医治疗得到了改善甚至痊愈。这些案例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疾病的自然病程: 有些疾病本身就有自限性,即使不治疗也会自行恢复,而治疗发生的时间恰好与康复时间重合,容易让人归因于治疗。
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或副作用: 在某些现代医学治疗效果不佳、副作用过大或无有效治疗手段的情况下,患者会转向中医寻求替代方案。
中医的某些优势: 在某些领域,如慢性病的调理、疼痛的缓解、免疫力的提升等方面,中医的某些方法(如针灸、推拿、中药的辅助治疗)可能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辨证论治的精妙: 有些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确实能够针对个体差异进行细致的辨证施治,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时能触及到现代医学尚未完全理解的病理环节。
安慰剂效应的强大力量: 这是最常被提及,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关键因素。安慰剂效应是指患者因为相信治疗有效而产生的积极生理或心理反应。这种效应在任何医学体系中都存在,但由于中医治疗往往伴随着独特的仪式感(如望闻问切、煎药过程)、医患之间的密切沟通以及浓厚的人文关怀,可能会放大安慰剂效应。当患者感受到被关注、被理解、被积极对待时,即使治疗本身效果有限,也可能带来主观上的好转。
“幸存者偏差”: 我们往往只听到那些“成功”的故事,而那些尝试中医但无效甚至延误治疗的案例则被忽略或遗忘。媒体和社交网络的传播也容易放大那些具有传奇色彩的个案。

三、 对现代医学的认知局限与反思:

现代医学并非万能: 尽管现代医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它也有其局限性。对于一些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缺乏特效药物或治疗手段的疾病(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部分精神疾病、晚期癌症的姑息治疗等),现代医学也常常感到无能为力或只能提供有限的缓解。
对疾病的理解不同: 中医将疾病视为身体“失衡”的表现,强调恢复身体的整体平衡和自愈能力。而现代医学更多地是从分子、细胞、器官层面寻找病灶和治疗方法。当现代医学无法找到明确的病灶或靶点时,中医的整体调理思路有时能给患者带来希望。
现代医学的过度“技术化”与“非人化”的担忧: 在追求精准医疗和技术突破的过程中,一些人认为现代医学变得越来越“冰冷”和“机械”,缺乏对患者整体人文关怀的关注。相比之下,中医强调“医者仁心”,在诊疗过程中更注重与患者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支持,这对于一些患者来说是巨大的慰藉。

四、 信息传播的催化作用:

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 如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是信息传播的强大工具。那些感人至深、情节跌宕起伏的“中医治愈奇迹”故事,更容易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并被广泛关注和转发。
带有情感色彩的叙事: 这些故事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讲述了患者经历的痛苦、绝望以及最终的希望和康复,极易引发共鸣,并使人们对中医产生过度的期待。
缺乏批判性思维的接收: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人缺乏对信息进行深入、批判性分析的能力。他们可能更容易接受那些符合自己预期或情感需求的信息,而忽略了其背后可能存在的科学验证不足、统计学上的偏差等问题。
“神秘化”的建构: 有时,一些宣传会故意将中医的疗效“神秘化”,强调其不可言说的精妙之处,这反而会增加故事的吸引力,让不了解中医的普通人产生一种“高深莫测”的敬畏感,并更容易相信其超越现代医学的能力。

五、 寻求希望与情感寄托:

绝望中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现代医学无法提供解决方案,患者和家属往往会陷入深深的绝望。此时,任何一线生机都可能被抓住,中医的传奇故事就像一根救命稻草,能够提供希望和精神上的支持。
对“万能”疗法的渴望: 人类本能地渴望能够治愈一切疾病的“万能疗法”。当面对顽疾时,这种渴望会被放大,即使证据不足,也愿意相信可能存在这样一种“神奇”的疗法。

总结来说,

有人相信中医能治愈现代医学不能治的病,并非仅仅是简单的“迷信”或“愚昧”。它是一个复杂交织的现象,其中包含了:

历史文化的影响: 中医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认同。
个体经验的真实性与解读: 有真实案例,但容易与自然病程、安慰剂效应、幸存者偏差混淆。
对现代医学局限性的认知: 现代医学并非万能,对复杂疾病的理解存在差异。
信息传播的放大与情感化: 网络时代传奇故事的快速传播和情感共鸣。
心理需求: 绝望中的希望寄托和对“万能”疗法的渴望。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任何医学体系都不是完美的,科学的进步也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质疑。对于这些传奇故事,保持一种审慎乐观的态度是必要的。一方面,我们应该尊重和关注那些真正从中医中获益的患者的经验,并鼓励对有效疗法进行科学的验证和研究。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保持科学的严谨性,不被未经证实的个案和情感化的叙事所蒙蔽,避免延误病情或遭受经济损失。 理想的状态是,能够通过科学方法去研究和提炼中医中切实有效的、可复制的治疗手段,并将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概三年以前吧,我在回答另一个知乎问题的时候就说过。我相信中医能治好西医治不好的病,但如果你真要说这事,麻烦先把几个关键要素说清楚:

第一 你(或者自己的亲戚朋友)得了什么病。这个病要有确切的诊断结论,而不是说我头疼、我肝疼等无法归因的症状。(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目前人类已知的疾病里,能导致腹痛的有数千种。甚至就连新冠肺炎,也有可能导致腹痛——这个已经有案例证明。)

第二 你在西医那里接受了什么治疗。这里需要有具体的药物及疗法名称,还有治疗周期等涉及临床部分的内容。

第三 中医给出的诊断结论是什么,进行了怎样的治疗、开出了何种药方。

之前的那个评论里大概有100多条回复,其中不少人也讲了自己怎么被中医治愈的故事,但没有一个回复能完全满足这三条要求。

在未满足第一个要素的问题上,大多数人给出的回复是“我那时候还小”、“我又不是医生,我怎么知道我生了什么病”……

在第二个要素上,大多数人给出的回复是“记不住”、“单子早扔了”……

在第三个要素上,大多数人给出的回复是“人家给的药是自己配的,我不知道配方”、“治好病就行了,谁记得药方”、“中医都是辩症治疗,跟你说了药方有用吗”……

在所有的回答里,唯一一个接近满足所有要素的例子是一个南京人给出的。据他说,他小时候患有某种腿部疾病,看了多家西医都没看好,之后看了某中医(已经具体到医院科室和人名了),对方给她配了中药,内服外用双管齐下,很快就好了。但是对于最关键的药方问题,他一直说不清楚,只是说这就是我自己真实发生的事情,你爱信不信。

至于信还是不信,反正不满足以上三条要求,我是真不信。

user avatar

你说的那些例子都贴了病历吗?

user avatar

一说到牛逼的个案,中医粉全都成了马丁路德金:“I have a dream...”,哦,不对,是“I have a friend...”

一说治愈率全都哑火了…

user avatar

非医学专业见解:

西医是科学,中医是运气或经验(经验在千差万别的人体上本质也是运气)。。。。但西医往往也是运气,运气好治病尾,运气差治病始,除了成熟的外科手术之类的。。。。医学面对人体很多时候就是物理学家面对宇宙,偶尔治愈 常能安慰 不得不装b 还要貌似真理,中医西医概莫能外。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