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到现在还有人觉得被强奸不能报警?

回答
你问到了一个非常沉重且普遍存在的困境。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在遭受侵害后选择沉默,不报警,或者即便报警也觉得举步维艰,这背后有着多方面交织的原因。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不敢”,而是深植于社会文化、制度认知以及个人创伤经历的复杂综合体。

首先,从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层面来看,很多传统观念依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家丑不外扬”的观念:在一些文化背景下,尤其是涉及到性侵这种极端私密的侵犯时,“家丑不外扬”的观念会非常强烈。人们可能会认为报警会把家里的事情、个人的不幸公之于众,让家庭蒙羞,让个人名誉受损。这种“面子文化”会成为巨大的阻碍。
受害者污名化(Victim Blaming):这是一个极其普遍且伤害性的现象。即使没有人公开指责,受害者自己内心的恐惧也往往源于对社会反应的预判。人们害怕被质疑“为什么穿成这样?”、“为什么要去那个地方?”、“为什么不反抗?”,甚至被认为是“不检点”的。这种将责任推卸给受害者的态度,让受害者觉得自己才是“错的”,从而不敢寻求帮助。
对性与身体的禁忌和羞耻感:社会普遍对性存在一种羞耻感和禁忌感,这导致很多人即使在性侵发生后,也难以启齿,不知道如何描述,或者觉得提及这些细节本身就是一种二次伤害。这种羞耻感会压垮个体,让他们宁愿埋藏在心底。

其次,从法律和制度的认知与经历层面,人们对报警和司法程序的疑虑也是重要原因。

对报警结果的悲观预期:很多经历过性侵的受害者,或者听闻过他人报警后经历的案例,会对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产生怀疑。他们担心报警后,证据不足,法律程序漫长而繁琐,最终加害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而自己却要反复经历痛苦的回忆,甚至再次受到伤害(例如在警局或法庭上被不恰当对待)。
对警察和执法人员专业性的担忧:虽然大部分执法人员是专业且尽责的,但不可否认,确实存在一些情况,受害者在报警后,感受到了不被理解、被质疑、甚至是被歧视。当执法人员缺乏必要的性侵案件处理经验、敏感性和同理心时,受害者很容易感到被二次伤害,从而对整个体系失去信心。
取证困难的现实:性侵案件往往难以留下直接的物理证据,尤其是当时间过去一段时间后。这种客观的取证困难,让受害者在报警前就感到绝望,觉得“说不清”、“没有证据”,从而打消了报警的念头。
对法律程序的恐惧和不熟悉:报警、立案、调查、取证、审判……整个法律流程对普通人来说是陌生且充满压力的。受害者可能不知道如何开始,害怕程序出错,或者担心这个过程会比遭受侵犯本身还要痛苦。

再者,个体创伤和心理状态是决定性的因素。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性侵是非常严重的精神创伤。很多幸存者会经历PTSD,表现为回避与创伤相关的提示,情感麻木,过度警觉等。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可能根本没有能力去思考报警、组织语言、应对审讯,甚至连走出家门去报警的力气都没有。他们可能只想把自己封闭起来,以求安全。
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羞耻感:如前所述,侵犯行为本身带来的羞耻感、无助感、愤怒、恐惧等负面情绪会压垮个体。他们可能认为报警会暴露自己的脆弱,让他们再次暴露在危险或审视之下,这种心理负担太重,以至于他们选择沉默作为一种自我保护。
与施暴者的关系:如果施暴者是亲密伴侣、家人、权威人物等,情况会更加复杂。受害者可能依赖施暴者(情感上、经济上),或者担心报警会引起施暴者的报复,威胁自身甚至家人的安全。这种恐惧感会使报警成为一个极其危险的选择。
“我不够‘典型’”的认知:社会宣传和影视作品塑造了一些关于性侵的“典型”形象(例如深夜被陌生人袭击),导致一些受害者觉得自己的遭遇“不够严重”、“不够典型”,不符合报警的标准,或者不敢想象自己的情况会被当成“真正”的性侵来处理。

最后,社会支持体系的不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缺乏有效的支持渠道:除了报警,受害者往往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社工支持等。但这些资源在很多地方并不普及,或者受害者并不知道如何获得。当除了报警之外没有其他有效的支持途径时,而报警又充满顾虑,很多人就会选择独自承受。
对性侵支持机构的不了解或不信任:即使有NGO或支持机构,受害者也可能因为不了解它们的功能,或者对这些机构的保密性、专业性不信任,而选择避而远之。

总而言之,没有人因为“不想”而被强奸,那些选择不报警的人,往往是在巨大的压力、恐惧、社会污名、对司法程序的疑虑以及自身创伤的漩涡中,做出了一种在他们看来“最不坏”的选择。这不是她们的错,而是我们整个社会在预防、干预、支持性侵受害者方面,还有太多需要改进和努力的地方。理解这些复杂的根源,才能更有效地去改变现状,让更多受害者敢于发声,并得到应有的公正和支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来说一件可怕的事实。

那就是绝大多数强奸案发生过后,妹子第一件事绝对是想办法谈钱私了,私了不成再报警。

有些妹子趁身上证据没消失之前,先试图跟强奸犯谈钱,钱给够了就不报案。还有一些妹子会求助自己的闺蜜、朋友,她们也有些人会建议谈钱。毕竟私了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

假如对方是个穷鬼,拿不出太多钱,可以要个万把块,假如是个家境还可以的,可以开价十万二十万,甚至更有钱的会要个上百万。

吴亦凡不就是一个钱没谈好翻车的例子吗。假如一开始吴亦凡答应给都美竹800万,事情不曝光,官方也不会调查,现在他应该是啥事也没有。

还有一些男的,强奸完了妹子,妹子私了要的价格太高,自己不想给,或者是给了以后,仔细想了想觉得亏了。随后直接自首了,说妹子敲诈勒索他。

学生时代,妹子被强奸,校方会顾及学校形象,告诉妹子去私了,不准报警,报警就穿小鞋让你不能毕业。

强奸犯家属找到妹子,声称如果要公了,我儿子被判了,以后叫妹子全家都出门小心一点。

妹子被强奸了,传出去,街坊邻居议论纷纷,男朋友知道以后心里也会不舒服,感情会不会破裂也难说。

你觉得被强奸,报警是天经地义,但是实际上,种种因素太多了。有些是妹子的贪欲,有些是社会的压力,不是谁都可以坦荡荡地公事公办。

user avatar

因为报警成功率很低,众口相传,就使一般群众产生了一种成见:我已经这么痛苦了,就别再报警给自己添堵了。

——为什么强奸案报警成功率很低呢?

不是因为警察不作为,不是因为警察屡屡羞辱报案人,而是因为你法盲。

学一点法律知识,而不是一切都跟着感觉走,加强安全意识,对自己有好处。照规矩,警察不会把你的事说给你的亲戚朋友邻居听,也不会说给网友听。你管好自己的嘴,管好父母的嘴,谨慎起见,也可以对警察说一句你要求严格保密,避免舆论伤害。

每一个被性侵的女子都很难想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发生性关系后诬陷男方强奸的女子很多,所以警察必须细致入微地盘问你,以区别你是受害人还是加害人。看证据,看逻辑,不看你哭诉什么。

有一位匿名答主的评论区关闭了,但我内容都写好了,故此贴在这里。

那是一位不幸的姑娘,网友见面遇见坏人,然后所有的操作都是错误的,导致了最坏的结果。本来,即使操作错到在宾馆房间内遭遇强奸,还是可以让结局稍微好一点的。

应该用手机“当场”“立刻”打110。她遇见的不是杀人的歹徒,不可能被完全控制,过程中有机会的。即使和110接线员没有成功完成对话,这通支离破碎的110记录也是为案件定性的有力要素。(那如果遇见的是会杀人的歹徒怎么办?我是不是不该报警避免激怒他?不,会杀人的那种歹徒即使你顺从了他事后还是会杀掉你,因为你看见了他的样子。你报警还有一线生机。)

如果被控制得非常彻底,过程中没有机会碰到手机,事后,对方走后不要离开现场,不要做任何动作(如乱擦、洗澡、穿衣服,更不要洗好澡穿上衣服去上班上学,拉条毛毯之类的盖一下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尽量维持现场包括你本人的状态不变),直接拨打110直到警方到达现场取证。这就是遇到强奸报警的正确做法。如果想哭,就哭。报警之后也联系父母,父母如果是不好沟通的性格则不要联系。

如果描述的事实经得起质疑,身上有伤痕,可以说批捕可能性超高了。不过,刑警叔叔的质疑比网友尖锐得多,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问重复的问题。这不是羞辱。这是在确认事实。法盲在这种时候闹情绪,会让警察考虑“无赖、诬陷、心虚所以不正面回答问题佯装精神崩溃”的可能性。

那位姑娘在门外为何看不出不是咖啡馆、而是房间,这个问题警察肯定是要反复盘问的。约炮后被栽赃的男人也确实很多。到了她现在的状况,可以说报警是完全没用了,所有的错误操作导致在警方看来“她约炮后染上性病因此想要报复男方”的可能性极高,“强奸的证据完全没有”,“很多行为不合逻辑”,“对疑点进行追问时,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哭诉自己实在太痛苦、提问者实在太恶毒”。报案人经常攻击警察“是男人,故意羞辱她”,不正面回答询问。这是大忌,如果你真是受害者,那就是在帮强奸犯的忙了。(可以哭诉自己很脆弱,需要警察姐姐来,需要心理医生来,会对警察姐姐有问必答。

我从感性上相信那位姑娘只是法盲才错误地销毁了被强奸的证据,她很可怜,警察不靠感性工作,他们会认为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她是法盲,被强奸的痕迹很有可能本来就不存在,因为现在可以被确定的是发生过性关系的证据。

学一点法律常识,多一点安全意识,对自己有好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