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时代发展,我国的文盲人口大幅下降,人民的阅读水平日趋提高,更多多人能读懂文言文。那么,明白曹操不只是屠徐州,还屠过其他州郡的人当然越来越多。
“屠”字的释义,字典怎么说?
1.宰杀牲畜
2.屠杀、残杀
3.分裂
当你翻过字典,就不该有多余的疑问,你总不能说曹操“分裂”了雍丘,“宰杀“了邺城。
用过字典,再看古人如何解读:
范晔云:剋城多所诛杀,故云屠也。
颜师古注:屠谓破取城邑,诛杀其人,如屠六畜然。
屠就是屠城,屠杀,毫无疑问,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明确字意后,咱们去看史料:
太祖攻围数月,屠之,斩超及其家。
初,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
既然你主张这里的“屠”不能取屠杀,屠城之意,那么又当取何意呢?
毕竟汉语只给你三个选项,你拒绝采纳“屠杀”,留给你的只有“分裂”和“宰杀 ”到底选哪个?
人有些时候很奇妙,你说他不识字,他识字的;你说他不会查字典、搜索引擎,他会的;你说他不知道汉语字典的权威性,他知道的,可偏偏就不承认,不敢承认。
你看,知错不改,便不能改了再犯,更难以千锤百炼。
何况还不是只有“屠”字的认知错了:
三国志.桓二陈徐卫卢传:(陈泰)表上进军晨夜速到还。众议以经奔北,城不足自固,维若断凉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据关、陇之险,敢能没经军而『屠陇右』。宜须大兵四集,乃致攻讨。大将军司马文王曰“昔『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
划重点:“维若……”、“敢能……”——姜维假如……可能。魏人议论的是:假如姜维截断凉州,占据关、陇险要,就可能消灭王经军队,屠杀陇右的百姓。
咱不禁要为姜维说句公道话,姜维几时屠城过?魏人在朝堂上魔化姜维也是挺有趣的。更有趣的是司马昭说“诸葛亮常有此志”,显然指的是诸葛亮有占据关、陇险要,切断凉州的战略目标,你理解的是啥?
你怎么想的也很清楚,看你这段话:
刘向.新序:燕昭王用乐毅,推弱燕之兵,破强齐之雠,『屠』七十城,而惠王废乐毅,更代以骑劫,兵立破,亡七十城。(诸葛亮自比乐毅,如果乐毅屠七十座城池,诸葛亮岂不是……)
乐毅屠没屠城暂且不论,诸葛亮自比乐毅是立志屠城这种理解比较可笑。诸葛亮出山以后用兵四方,没见有他屠城的记载。
就好似少年决定建立某东般的事业,却有宵小说是奔着女学生去的。这不是恶意中伤,就是管窥蛙见,更可能是兼而有之。
这种想法要不得,这种心态太阴暗,东哥可能会喊你直视他。
“屠”字存在虚指的用法,《耿弇“屠城三百”考辩》一文说的比较详细,建议去学习下。“屠城三百”和“屠七十城”的用法相同。
倘若某人目不识丁,不学无术,忽见来者文籍满腹,学贯中西,遂不可思议的表示为啥这个世界还有人识字,你该怎么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